登陆注册
14164200000013

第13章 郑孝胥:中国公学的“官方代言人”(4)

百般斟酌,他想到了好友夏敬观。夏敬观,江西新建人,1875年生于湖南长沙,1892年入南昌书院,师从善化经学名家皮锡瑞。1894年中举人后一直科场不顺,直到1901年捐员外郎,由吏部分发至江苏试用。恰好此时张之洞调署两江总督,锐意兴学,全力推动兴建以培养中小学堂教员为主的三江师范学堂,选中夏敬观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提调,负责处理内部事务。

夏敬观跟中国公学的最初交集缘于端方的安排。1907年3月,在决定给予中国公学常款资助并邀请郑孝胥担任公学监督的同时,端方委派时任江苏候补道夏敬观会同南京学务公所科长桂埴前往中国公学、复旦公学,调查两校实际办学情况。夏敬观到中国公学调查后,对于其师生筚路蓝缕、苦心孤诣的办学努力表示了极大同情,尤其对公学没有固定校舍一项挂念在心。

在调查结束后致端方的禀帖里,夏敬观不无恳切地写道:“两处校舍均仰藉租借,未能得适宜之建筑,故管理为难。经与郑、严两监督一再筹商,均谓整顿两校,此其最急。惟现在江南财政困难,成非易计,惟有仰恳宪台倡拨巨款,或邀同各省合力佽助,俾校舍得早成立,以弥其憾。”22可以说,端方后来同意在吴淞给中国公学拨地建校,跟夏敬观的这一调查结果有直接关系。

如此因缘,令郑孝胥在物色中国公学监督继任人选时,一下子就想到了夏敬观。1908年3月,在郑孝胥决定递交辞呈前后,两人在上海、南京两地多次晤谈,具体内容已不可知,但关于邀请夏敬观接任中国公学监督一事,应该是中心话题之一。

1908年4月2日,夏敬观正式出任中国公学监督。初来乍到,需有妙招。推动中国公学董事会建设,就是夏敬观在郑孝胥的建议下烧出的“第一把火”。7月3日,夏敬观邀约郑孝胥、汤寿潜、张謇到一枝香饭店,“为复旦及中国公学开董事会事”,意在讨论筹备中国公学具体事宜,但汤寿潜、张謇均未赴约。

夏敬观并不气馁,继续积极忙于董事会的筹备邀约事务。1908年9月13日,中国公学第一次董事会在上海一品香饭店举行。张謇被选为总董,熊希龄副之。列名董事会的还有郑孝胥、罗焕章、陈三立、马相伯、喻兆蕃、于右任、夏敬观、谭心休、钟文恢、王敬芳、黄兆祥、张邦杰、梁乔山、孙镜清、彭施涤、谭倬云等人。由此名单可见,参与董事会的均为一向关心公学事务的社会名流或早期参与创办公学的留学生代表。

根据中国公学董事会章程规定,董事会是学校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决定学校的大政方针、监督选聘、经费筹措等事务。强大的校董背景,让在中国公学并无太深根基的夏敬观如鱼得水,踌躇满志,想好好大干一番。

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夏敬观很快就遇到了麻烦事。在他到任之前,由于三干事执意修改校章,引发学生抗议,最后达成妥协,应允校章可由全体学生修改。结果,新修订的校章却未得到夏敬观的认可。1908年9月27日,夏敬观贴出告示,否认学生有修订校章之权,于是引发新、旧中国公学分裂风潮。

对于这一事件的详细过程,前文已有叙述,不再赘言。这里略引中国公学早期学生张承槱所写的一段回忆文字,可见当时学生心目中的夏敬观形象:

学校基础虽已奠定,革命工作日有进展,但为清廷密切注意,郑孝胥之到校不过数月,即推荐夏敬观为中国公学监督以自代。而夏为南京候补道,亦宪政派之人物,与端方甚接近。故夏到职以后,与王敬芳勾结一气,不似以前郑孝胥挂名不问事之监督也。吴淞炮台湾校舍尚未开工,而因取消同学校友会、评议部之争端忽起,最后不惜解散学校,使全体退学。夏敬观并在校出示开除全体同学以自豪,借以见重于端方,至是双方冲突达于极点。23

夏敬观之所以宁愿公学停办也不肯做出让步,除了是新官上任要来个下马威之外,更多可能还是得到了郑孝胥的支持。风潮刚起不久,郑孝胥就明确表态:“尚有郑苏戡在,决不能赞成诸君之所为也。”在他看来,中国公学是在包括三干事在内的众多职员辛苦奔波才建成的,可惜学生们不能体恤此情,“此真不义之举,社会所不容”。

风潮汹涌之际,夏敬观、王敬芳、黄兆祥等人曾多次登门拜访郑孝胥,“谈中国公学事”。夏敬观等人一度打算在报上刊登学生罢学详情,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但遭到郑孝胥的反对。他只同意登一则致两江总督的电文,以示校方态度坚决。

生气归生气,但郑孝胥考虑到,学生闹风潮毕竟是因年轻气盛,过一段时日或许就能烟消云散、握手言和,因此没有必要过于声张。果不其然,167名学生退学另行组织中国新公学后,只维持了一年时间就主动要求重返中国公学怀抱。在各方积极协调下,新、旧中国公学合并后,仍以夏敬观为监督。

本想大有一番作为,没想到却差点折戟沉沙,这未免让夏敬观颇生感慨。此间,因受邀担任复旦公学监督,夏敬观曾有意辞去中国公学监督一职,但经公学三干事和郑孝胥极力挽留,再加上江苏巡抚瑞瀓出面劝说,他最终同意留任。

“水清沙白雁飞回,月入秋堂一鉴开。渠透渐弥千里润,林深方有百年材。折衡破斗吾何可,看碧成朱世所哀。要见门墙桃李色,与君辛苦雪中栽。”这是夏敬观在中国公学风潮大起之际写下的一首感怀诗,有些沮丧,有些无奈,但又不失内心的坚守。

1910年7月28日,中国公学在上海一品香饭店召开董事会,当场议定:“(中国公学)改为监督行事之法,以夏敬观为监督,驻学办事,各教员、职员皆由监督聘订,别定严肃规则,以除从前之习气。”24校董会显然是要给夏敬观一把“尚方宝剑”,维护其管理权威,保证令行禁止。

只不过,此时的夏敬观已志不在此,而是逐渐向政坛靠拢,寻求仕途的突破。尽管他后来依然长期担任中国公学校董职务,但似乎更多是一种“友情客串”,并未再更多参与校务的具体管理与运作。

而其好友郑孝胥的人生轨迹,更是充满吊诡色彩。辛亥革命之前,他基本算得上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物,“沿着正在接受西学、不断吸纳着时代精神的传统士大夫的路走过了这一段生命历程”25。接手中国公学,正是他这一时期的“杰作”。然而,辛亥革命之后,郑孝胥却逐渐背离了时代的轨迹,以遗老自居,独守“海藏楼”,并经常在日记里大骂革命党人是“失心疯”。对于一直与革命党人关系密切的中国公学,自然也没有兴趣更多过问。

历史的天空,总是波诡云谲,变幻莫测。郑孝胥曾引领的中国公学,是留日学生为雪国耻、挽国权而创办的,但后来郑孝胥为了帮助清廷复辟,竟主动投入日本人怀抱,出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附逆落水,晚节未保。

当年称疾致仕回到上海前,郑孝胥曾在日记里自期“以一世之人作两世之事”,只可惜,事与愿违。如此人生变局,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吧!

1 《郑孝胥日记》,975页。

2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343页。

3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37—38页。

4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41页。

5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44页。

6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45页。

7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46页。

8 严海建:《社会政治变迁视野下的学校、学生与风潮:中国公学研究(1905—1936)》,博士论文,27页。

9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46—47页。

10 胡适:《中国公学校史》,《胡适全集》,第二十卷,150—151页。

11 《郑孝胥日记》,1166页。

12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39页。

13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40页。

14 《筹议创设公学》,《申报》,1906年4月20日第17版。

15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43页。

16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54—55页。

17 朱经农;《在我记忆中的熊秉三先生》,见《维新·济世·救亡:纪念熊希龄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33页。

18 严海建:《社会政治变迁视野下的学校、学生与风潮:中国公学研究(1905—1936)》,博士论文,24页。

19 端方:《筹办工科大学折》,《端忠敏公奏稿》,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1791页。

20 熊希龄:《为新中国公学来奉筹款事致郑孝胥函》,见《熊希龄集》上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261页。

21 《熊希龄为请拨予公学公债票致袁世凯总统呈》,见《近代史资料》第69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55页。

22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48—49页。

23 张承槱:《中国公学创办的回忆》,见《私立中国公学》,156页。

24 《郑孝胥日记》,1266页。

25 徐临江:《郑孝胥前半生评传》,学林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13页。

图为郑孝胥所作《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序》

在支持中国公学的社会名流中,最突出的人之一是张謇。

同类推荐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孔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新课改的今天,这话是如此地合适。当我们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中走来,我们要珍惜眼前盛开的每一朵花。抬头仰视它,千万不要低头的刹那间碰落。因为,每一朵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悲剧是永恒的”,人们常说这话讲得颇有道理。诚然,童年的许多次欢乐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而许多的痛苦永久异常清晰地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活的一种香味。多美啊!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老师不可小视。为了不使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地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
  • 电影编剧的秘密

    电影编剧的秘密

    本书收入芦苇和王天兵的四次谈话。在书中,两个热爱电影的人像聊天那样纵论电影,将芦苇的成长经历与编剧技巧的讲解融为一体,既有普适的编剧法则又有实战教训,还有对电影经典的案例分析。谈话的方式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之不但让人觉得过瘾,还会使人油然产生一种信心,对编剧技巧跃跃欲试。作为创作示范,书后还附有芦苇从未发表的电影剧本《赤壁》。如果你热爱电影,又曾萌发过写作剧本的冲动,不时还对拍电影当导演想入非非,那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也许,你在阅读中还会产生独享秘笈的快感,甚至有一种被大师点拨的幸福。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本教材以出版国际化为背景,突出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版权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新特征,吸收版权贸易的新成果,概述版权贸易和图书贸易的主要内容与操作要点。重点阐明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建立和发展,WTO与中国图书的国际化,图书版权贸易的基本理论,版权代理与经纪,版权贸易的相关法律与争端解决,版权贸易合同与版权价格,引进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销售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引进版权图书的市场营销,网络版权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 巨变

    巨变

    本书又名《大转型》,最初于1944年出版。在这部公认的伟大著作中,波兰尼的主要关切是:造成19世纪西方文明衰败的起因。波兰尼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勾勒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要求与民族国家内 部社会福利的追求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换言之,他以自由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过程来解释自律性市场社会的建立及其衰败,亦即19世纪西方文明的崩溃。这一主题是波兰尼一生思想的总结。
热门推荐
  • 最时尚的猪

    最时尚的猪

    本书撷取了作者多年来发表在各大报刊上的各类故事,有发人深省的市井故事、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风趣诙谐的幽默故事,令人惊叹的传奇故事以及充满想象的奇幻故事。文章可读性强,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阅读。
  • 弃后崛起

    弃后崛起

    天性凉薄,前世,她为了职位将爱的人奉于上司,只为站在人前,立于人上。不会认输,不能认输,强势的她迷失在那嚣喧城市的繁华,一意孤行,终错过一世缘分。因果循环,今生,她深爱的人为了统治一抛红颜,只为坐拥江山,千秋万代。工于心计,明谋暗算,孤寂的她迷失在他君临天下的霸气,深情相许,能否得缱绻一诺?
  • 心覆尘埃等你来拭

    心覆尘埃等你来拭

    已有一个五岁孩子的家庭主妇欧阳童心,在三十三岁的时候遭遇丈夫背叛,经过痛苦挣扎后,带着孩子离异。为养孩子,开始辛苦创业。欧阳童心偶遇了单身爸爸童卓尔,童卓尔被童心的坚韧善良打动,展开追求,而痛心却因为受过伤害而害怕再次碰触爱情。最终童卓尔靠着诚意和坚定的爱情,敲开了欧阳童心的心门。失婚妇女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苦,对孩子的教育和爱,遭遇绝境后的坚韧勇敢,再次面对爱情的艰难和犹豫一一展现开来……
  • 白马令

    白马令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为鉴!白马为证!身上披雪甲!坐下亦白马,手中亮银枪!威名震天下!千年前神将应龙身陨道消,身上所携的太古神器遗落凡间。千年后灵阳大陆一少年尹离偶然得到了这一神器,并且由此揭开了自己三生三世轮回的宿命......
  • 三年诺

    三年诺

    因为我相信爱情,所以这个故事必须关乎爱情,但是却又不仅仅是各种让人腻了的甜言蜜语,我也没有那么多词。其次呢,这是个迷失的大人物寻找过去的故事,遗落的回忆里不仅仅是爱人,还有那些面目可憎的阴谋者,死心塌地的追随者,人世间的贪婪,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果有人问,是什么让你找到了真真的自己,猪脚会说——是爱那个战争年代,突然出现的神秘力量,打破了敌人进军内地的计划,国民高兴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身边竟然隐藏了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他们保护着被战争蹂躏的人一个军阀,一个道士,一个传承了数百年的宗派,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一段故事就这么被我默默的写了出来————
  • 墓春已凉忍冬以暖

    墓春已凉忍冬以暖

    她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女儿可惜生错了地方。八岁的时候翻山越岭卖白菜遇到了他,之后母亲就去世了父亲流落在外杳无音信。十二岁成人礼的时候他为她杀了人跑出小镇。后来,为了父亲的病,她流落在大城市,最终为了父亲的病不得已嫁给当地变态富佬……
  • 一个鬼子也不留

    一个鬼子也不留

    人在城在,人亡城亡!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刀下,将曾经用鲜血捍卫的誓言,划割地支离破碎。誓死不做亡国奴!在刑具前的威逼利诱中,将曾经最崇尚的信仰,换取了苟延残喘。尊老爱幼!在一群群畜生面前,将华夏五千年的优良传统,践踏于蹄下。一块手表,带着都市少年陈子豪,来到了战火纷飞的抗日年代,在这人性没有任何遮掩的岁月,目睹祖国河山遍地狼烟,他浴血奋战,只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铭记家恨,勿忘国耻。
  • 时之主

    时之主

    我要超越光速,超越一切,了解时间的真谛,站在世界的巅峰!
  • 细语说经年

    细语说经年

    每个人的青春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会做那么一两件让自己发笑的蠢事。那些年,我为你做了那么多小事,我不求你知道,只求我心安。那是因为,我喜欢你。
  • 一路向强

    一路向强

    当谁越看不起自己,自己偏偏就越让他刮目相看!这,就是当过废渣的叶子良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