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64200000010

第10章 郑孝胥:中国公学的“官方代言人”(1)

近些年,晚清民国的历史忽然热闹起来,各种书刊层出不穷,各方人物轮番登场。然而,在这片喧嚣背后,却有一个名字似乎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他曾是饮誉海内的诗书名家,与于右任并称“北于南郑”,也是晚清同光派的两大代表诗人之一。他曾参与戊戌变法,领导预备立宪公会,是中国清末民初的政治、文化舞台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风云人物。但是,到了晚年却误入歧途,担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大节未保,堕为汉奸,从此蜷缩到晦暗的历史角落里,鲜有问津。

然而,在中国公学的历史上,这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中国公学。正是在他的鼎力支持下,筚路蓝缕的中国公学才冲破重重困局,步步为营,赢得了官方乃至社会各界的最终认可,走上了平稳前行的道路。

他,就是郑孝胥。

办学伊始“雪中送炭”

1905年2月4日,正月初一,微雨。

这一天,四更鼓响,广西边防大臣郑孝胥便起了身,一番洗漱,然后率领文武各员步行至万寿宫,庆贺新春。晚上团拜宴会,他有点高兴,小酌了几杯,微醺半醉,煞是快意。

这对于出身寻常官宦人家的郑孝胥来说,已是莫大的殊荣。郑孝胥,字苏戡,一字太夷,别号海藏,1860年5月2日生于苏州胥门,因而得名。时值太平天国兴起,他的父母便带着他回到了籍贯地福建,有缘得到郑世恭、宝廷、沈葆桢等名师的指点,1882年高中乡试第一名,先后被李鸿章、张之洞等政治要人收入幕府,由此走上了政治的舞台。

然而,由于“不善逢迎”,郑孝胥的从仕之路并不平坦,更多时候充当的是“总文案”的角色,以致一度有“当代范增”之誉。直到1898年11月,张之洞才在盛宣怀的影响之下,同意郑孝胥出任芦汉铁路南段总办,得以直接参与路政,进而与端方、盛宣怀等人一手导演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关联起来。或许正是这一时期的突出表现,让两广总督岑春煊看上了郑孝胥,几度致电朝廷,希望推荐他为四川督办路矿大臣,并准予专折奏事的特权,可惜未能如愿。

好在岑春煊惜才,转又举荐郑孝胥督办广西边务,终于获得认可。而郑孝胥倒也争气,在广西期间靖吏治、办教育、兴洋务,风生水起,声名远播。但就在此时,郑孝胥却萌生退隐致仕之心。在1905年2月5日这一天的日记里,郑孝胥道出了如此选择的初衷:

吾今年四十六,得弃官归田,便可作一生收束,列传、行状皆可预作。从此以后,若中国迄无振兴之日,则终老山林,不失为洁身去乱之士;倘竟有豪杰再起,必将求我。虽埋头十年,至五十六岁出任天下大事,依然如初日东升,照耀一世。是吾以一世之人作两世之事,岂不绰然有余裕哉!1

郑孝胥素以“卧龙”自负,退隐显然是为了今后有更大的作为。这年10月,他以“病难支持”为由,正式递交辞呈,打点行装,回到上海,开始“寓公”生涯。据《郑孝胥日记》显示,此后他至少有三次外出做官的机会,但均予以谢绝,而将精力更多地投向了预备立宪公会运动,并极力支持中国公学的兴办。

在广西督办边务期间,郑孝胥就异常重视兴办现代学堂。1904年12月14日,他奏请光绪皇帝“开办边防将弁学堂,并就地添练洋操新军旨下练兵处知之”,并积极推动促成青年人出国留学。1905年5月,他送出八名广西子弟东渡日本留学学习农工,而后三个多月的时间内,他又送出多人到日本留学。直到他离开广西前的一个星期,还在为出洋学生的经费而奔走劳神。

因为这样的情缘,对于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发起的反对“取缔规则”风潮,郑孝胥从一开始就颇为关注。1905年12月13日,郑孝胥在日记里有这样的记载:“夜,应麦鸿钧惠农之约于一家春,与菊生、季直议电询日本学生罢学事。”几天之后,他与上海友人聚于聚春园,再次谈及此事,“夜,雨,伯潜钞示江督、闽督三电,为日本留学生事”。很显然,身在上海的郑孝胥对于发生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罢学风波,一直心有牵挂。

到了1906年初,已有两三千名中国留学生陆续归国,“归国学生之中,有不少人发誓以后决不再踏足日本国土。他们在离开日本之前,已考虑用自己双手在中国兴办学校”2。这就是后来的中国公学。

留学生们原本指望清政府能够拨付派遣留学生的费用作创校经费,但事实证明,这只是一种天真的幻想,清政府根本就不愿意搭理他们。万般无奈之下,他们想到了一向以开明重教著称的郑孝胥。

1906年1月15日,留日学生总会事务所正干事刘棣英、副干事朱剑专程拜访郑孝胥,详述东京罢学始末,并向他报告:留学生们准备在上海创立一个学堂,拟定名“中国公学”,想听听他的意见。郑孝胥向来重视教育,对于留日学生们的这个想法虽感突兀,却未置可否,甚至满口答应“使调查同志人数及能筹款若干,再议办法”。

得到了郑孝胥的首肯,留学生们有了更大的信心。两天后,决定公学正式开办的各省代表第三次全体会议正式召开。此次会议选定公学职员,刘棣英任正干事,朱剑任副干事,真正拉开了办学的框架。

最初的中国公学,全体同学都是发起人,职员由同学推选产生,不设校长,看上去是一种民主自治,但其实更多是一种无奈之举。负责学校具体筹办事务的刘棣英、朱剑等人清楚,如果能在上海寻找一位德高望重的社会贤达担任学校校长,势必能让中国公学如虎添翼,并能迅速赢得主流社会的认同与接受。

郑孝胥,无疑是最佳人选之一。据郑孝胥日记记载,1906年1月22日,中国公学正干事刘棣英代表全体师生,再度拜访郑孝胥,邀请其出任公学校长。但郑孝胥以“仆谢病后,不愿与官府往来”为由,婉拒了这一邀请。

对于正在筹备中的中国公学,郑孝胥是寄予厚望的。他早年曾跟随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出使日本,深知日本维新崛起对于中国的威胁,而更清楚政府盲目地故步自封只会造成更大的民族灾难。这也正是他回到上海后便积极投身预备立宪运动的根本原因。而中国公学的艰难起步,在郑孝胥看来,是一种年轻力量的积蓄与喷发。这一点,从后来他为《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所写的序言就可以看出:

自日俄之战,中国士子始相率求学于日本。三年之间,国事舆论,翻然一变,乃学者之效也。学生甫至日本,志气激昂,不可抑遏,几自忘其为****国之民,及取缔事作,负气而返者,三千余人。麇集上海,呼号求援,自谋兴学,既无应者,公使复促之归学,于是觍颜东渡者大半,穷蹙四散者,又半之。此负气之党,遂大为天下之所揶揄。其事殆近于儿戏,伤心短气,噫可哀也。

独不意犹有溃散之余,守死不去,处千风万浪之中、众嘲群詈之下,越春而夏,经秋而冬,而中国公学之名,终莫得而破坏之,则有王子敬芳、张子邦杰、黄子兆祥者,实为之长,噫嘻之数子者,其尤可哀也。任天下之事,虽各有其经营计划要其所,经营计划者,未必尽当而无失、必成而无败,惟善用民气者。不然,失而有道,败而可救。观于公学之成立,则士气之可用,信矣!

日本既败俄,雄长亚洲,中国其禁脔也。当国者犹不知振民气以自保,方从而摧残之,呜呼!瓜剖豆分之期,旦夕间事耳。《诗》曰 “哀今之人,胡为虺蜴”,又曰 “若此无罪,沦胥以铺”,世有以悲哀罪我者,吾其奚辞。

细读此篇序言,便可清晰感受到郑孝胥真实的内心。对于留学生们创办中国公学,一方面,他认为乃是“负气”行为,所以才会“大为天下之所揶揄”;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此举确实“善用民气”,因此不由发出“观于公学之成立,则士气之可用”的感叹。

正因如此,尽管他谢绝了担任中国公学校长的邀请,却慨然承诺捐助1000元,“以表赞成之意”。在中国公学举步维艰、四面楚歌的时刻,这1000元无疑是雪中送炭。这也是姚宏业在蹈江自尽前留下的遗书里念念不忘的那份情义:“海内热心赞助者,除郑京卿孝胥等数人外,殊寥寥。”

事实上,郑孝胥对于中国公学的扶助,远不止于此。从《郑孝胥日记》简略的记录可以看到,每当中国公学遇到经费困难时,他总是不吝伸出援手,甚至当有学生因经费问题不能持续学业之际,他亦会慷慨解囊。比如,1906年3月21日,“陈莲孙来言明日入中国公学,余许垫付半年学费”。同年4月4日,“公学庶务员张邦杰、王敬芳来谈刘棣英辞职事,又言,学费只能支至暑假;余请作下半季预算表,再助设法”。

郑孝胥不仅自己慷慨出手,对于外界是否支持中国公学,亦是特别看重。在《郑孝胥日记》里,记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细节:1906年5月31日,“张邦杰来,言曾少卿不助公学。曾少卿邀饮,不往”。

寥寥数语,款款真情。

“牵线搭桥”共渡危难

虽然并不直接介入中国公学的校务管理,但郑孝胥却对之青睐有加,出钱出力,献计献策,在所不辞。在《郑孝胥日记》里,经常可以看到他独自一人或者偕同好友张元济、汤蛰先、张謇等人造访中国公学的记录。

中国公学的主事者们更是将郑孝胥视为“当然的校长”,凡学校遇到重大事务、重大决策,必前往报告,寻求解决之道。如前所述,1906年3月4日,中国公学举办开校典礼,郑孝胥就受邀作为嘉宾到场并发表重要演讲,勖勉在怀。中国公学开办不到十天,发生江苏籍学生闹退学事件,郑孝胥也是颇为关注,在日记里有两次记录。不久后,中国公学又发生庶务员姚宏业蹈江自尽之事,郑孝胥在接到学校职员张邦杰、黄兆祥的报告后,深为痛心,专程前往颐园参加其追悼会。

郑孝胥其时虽已致仕退隐,但多年的从政经历,为他在官、绅、商、学界积累下了丰厚的声望和人脉。他到上海以后,与袁海观、周馥、瑞澂、端方等官方人物来往密切,私交甚笃,经常一起赴宴、赏画,或者共议立宪事宜。他对中国公学的事务给予积极支持,社会各界尤其是官方自然也不敢怠慢,至少不会公开反对。这就为中国公学的创办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寻求官方支持,是中国公学从创办伊始就明确的现实选择。据《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记载,1906年初,中国公学的主事者们听说赴日本和欧美等国考察宪政的三大臣载泽、尚其亨、李盛铎路经上海,当即上书一封,陈述六大办学理由,如固国本、挽国权、雪国耻、尊国体等,“我苟能建设完善之学堂,则留学各国之中国学生庶几不受凌侮,而日本亦不敢轻视我”,句句铿锵,充满豪情,试图打动这些欲挽狂澜于既倒的朝廷革新派们。

当然,归国留学生们写这封信的直接目的,还是希望得到三大臣的支持,帮助向学部申请经费。当时,正在盛传美国准备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约有2000万之多,若能取得十分之一二,亦可保证学堂的正常运作。只可惜,在出洋考察大臣们的眼里,这些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也折腾不出啥名堂来,因而并未将这封信放在心上。中国公学向官府靠近的第一次努力中途折戟,无果而终。

但这些年轻人并没有放弃努力。郑孝胥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帮助他们度过了最为艰难、最为曲折的初创时期。1906年2、3月间,中国公学派出正干事刘棣英,专程赴南京上书时任两江总督的周馥,再度寻求官方的支持:

归国以来,罔敢自逸,然竭力经画,仅得同志捐垫万金,暂设一中国公学于上海,自知因陋就简,缺点实多。但思为根本之壮图,百世之常计,非有大力提倡筹拨巨款,必不足以有济。生等学浅术疏,人微言轻,兹事体大,非所能任。夫精卫情深,虽有欲填之海,而蚊虫力薄,究无能负之山。此生等所由五中轮转,百虑千筹,拳拳寸心,俯仰莫诉者也。幸大帅曲谅下怀,垂念大局,去腊接上海道文函,备载大帅提倡兴学盛意,生等捧读之下感极欲泣。

……伏维大帅海疆干城,学界泰斗,凡所设施规模宏远,倘以刍荛不尽谬妄,尚乞一面咨商学部,求拨巨款;一面咨商各督,通力合作,非常创举,纵不易易,以大帅之伟略,想不惮力任其难。3

周馥,安徽建德(今东至)人,跟随李鸿章办理洋务多年,是晚清政府中主张革新的重要人物,与郑孝胥素有交情。对于新式学校,他一向颇为支持。这一次,接到中国公学的上书,他当即给予了积极的回应,表示将“咨商学部,慷慨捐助”。

周馥的态度,让正处于经费筹措困局中的中国公学主事者们多了几分希望。很快,他们再次向周馥上书,除了重复前次所提希望能得到官府“先行筹拨数千金以济急需”等要求外,还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设想:“生等前与同人熟商,拟公举三品京堂郑孝胥、翰林院修撰张謇为上海公学监督,主持一切,庶几,教知要而有序,法整肃而不苛。”4

正如前文所说,早在这年1月22日,中国公学正干事刘棣英就曾专程拜访郑孝胥,邀请他担任公学校长,但被郑婉言谢绝。这一次,中国公学旧事重提,并拉上了翰林院修撰张謇,显然是想通过高层的力量动员更多社会名流加盟中国公学,为其在大上海的长远立足寻找可以依靠的大树。

同类推荐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读懂心理学,做他人的读心高手,做自己的心理理疗师,掌握经济学,你会在财富的每一角落遇见亚当·斯密,知晓博弈论,你将拥有行走江湖的处世王牌,了解国学,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本书是继《课堂教学的八大铁律》之后,又一本研讨课堂教学秩序的书稿。在这一本书中编者们探讨课堂教学内涵性的一些东西,着手研讨教师素养的提高,内容包括:赢在课堂对话——塑造“我的”亲和力;赢在课堂管理——提高“我的”执行力;赢在课堂提升——发展“我的”影响力;赢在课堂整合——抓好“我的”细节力等。
  •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样本,也是文化样本,其中的种种景观充满了空间的隐喻。基于对受到媒介日益深远影响的城市的关注,作者从媒介空间论的视角,对城市与媒介所组成的多样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媒介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途径。本研究并不回避媒介与观察者的主观性,相反,借助媒介的空间想象力,呈现了城市中各种地理要素及社会文化所组成的复杂面貌。《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方式与城市景观》对城市的中心与边缘、政治图景与性别空间、城市的全球化与地方感等内容也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 四民分业教育思想与《管子》选读(第一辑·第八卷)

    四民分业教育思想与《管子》选读(第一辑·第八卷)

    教师职业化、 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 编译、 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 《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热门推荐
  • 极品海贼混都市

    极品海贼混都市

    十年前,他是个孱弱的大一学生,被仇家围困码头,无奈跳海,意外加入世界最强海贼团体。十年后,他从硝烟中归来,一身本领,满腔热血,虽屈尊保安,仍不忘炙热的梦想。兄弟似火,美人如诗,他的崛起之路注定风起云涌,注定巨浪滔天!
  • 曾被守护的微光

    曾被守护的微光

    谁是你心心念念想要守护的人?伊沫一直觉得自己如金刚芭比一般,可以所向披靡。她一直保护着胆小懦弱的张可,却没想到会遭受到冷漠无情的背叛。一时间,她失去了原本坚定不移的友情,原本就惨淡的亲情也更加岌岌可危,而那忽明忽暗的爱情也瞬间戛然而止。
  • 落花有泪之孔追陶逃

    落花有泪之孔追陶逃

    两家本就是世代邻居,大约在孔爸和陶爸的太太太太爷爷那代,俩老头子闲得慌,做了一个君子协定。以下是协议内容:我们孔家与陶家的儿媳都快生产了,她俩生的孩子若都是男的就结为兄弟,若都是女的就结为姐妹,若是一男一女就结为…可惜事与愿违两家都是生了一个男的,但两家仍旧关系不错。于是乎每代皆是如此,做个君子协定。可惜都生一个男的,结为兄弟。终于到了陶爸与孔爸一代,一男一女……
  • Arizona Sketches

    Arizona Sketch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公主嫁到,王爷请用心

    公主嫁到,王爷请用心

    重生归来,她只想斗渣男,踩庶姐,保护好自己的家人,可是这个楚墨又是怎么回事?第一次见面他说:“公主殿下同下臣真是有缘,那么公主殿下愿意下嫁给下臣吗?”第二次他深夜潜入她的房中,对她说:“自从昨日一别,下臣的脑子里全是公主的身影!”元嫦曦:“……”谁能告诉眼前这个死皮赖脸、霸道、自私的男人是谁?那个高冷、狠绝的男人去了哪里?
  • 美人倾城:摄政王太黑心

    美人倾城:摄政王太黑心

    一次登山遭遇雪崩命丧黄泉,魂穿古代,魂附在了夏微凉这个落魄懦弱的千金之躯上,改头换面,惊艳重生。她胆小懦弱?一个与大秦帝国位高权重的王爷斗的天崩地裂的女人,无能胆小从何说起?她丑陋不堪?当她步步生莲,妖娆之姿,倾世容颜展现之时,又是令多少男人女人为之嫉妒疯狂?加上美女会武术,这才是“谁也挡不住”!
  • 老子是首富

    老子是首富

    屌丝逆袭成首富,打脸装逼带领一众小弟占领地球!街上,一个脚下踩着拖鞋,穿着史努比T恤,下身套着屎黄色大裤衩的老头满脸凝重的对着周晓生道:“我是明石集团的董事长,而你是我儿子!”却见,周晓生不屑的看了老头一眼,回了一句:“滚犊子”市井混混变身周家遗子,老爹重病励志败光家业!反目成仇应聘三流学校,黑道教师威震四海群雄!易家千金怎么能阻止其前进的步伐,万花丛中就是要片片沾身!脑残组织,势必推倒重组,管你佣兵杀手,老子照单全收。一代枭雄方片七,逗逼般的装逼生涯——从此开始!
  • 泪滴痣

    泪滴痣

    现在,我们在期盼未来。而未来,我们在回忆那年。青春如此,快乐也好,苦累也罢,人生总要经历,或许你只当它是一场梦,却不知你是多么希望它是现实。
  • 守护甜心之樱花回旋

    守护甜心之樱花回旋

    为什么亚梦会被千叶水燕陷害?为什么亚梦是香舞家族的女儿?为什么守护者不信任她?一切的一切,都有原因。。。。‘千叶水燕。你究竟想干什么?’亚梦伤心的说,‘你害我失去了父母,失去了朋友,你还要让我失去小兰她们吗!’千叶水燕蹲下来,高兴地说:‘因为我恨你!’‘没了,什么都没了。。。’‘唯世,你也不相信我吗?’‘我不相信你。’唯世眼神空洞的说。’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眼泪滑下来,一滴,两滴。。。。。‘梦,我相信你。’璃茉说。‘谢谢。’
  • 我的神兽小姐

    我的神兽小姐

    一个恋爱日记,想要记录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