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47800000003

第3章 林琴南先生

苏雪林

当林琴南先生在世时,我从不曾当面领过他的教,不曾写过一封问候他起居的信,他的道貌虽曾瞻仰过一次,也只好像古人所说的“半面之识”。所以假如有人要我替他撰什么传记之类,不问而知是缺少这项资格的。

不过,在文字上我和琴南先生的关系却很深。读他的作品我知道了他的家世、行事;明了了他的性情、思想、癖好,甚至他整个的人格。读他的作品,我因之而了解文义,而能提笔写文章,他是我十五年前最佩服的一个文士,又是我最初的国文导师。

这话说来长了。只为出世早了几年,没有现在一般女孩子自由求学的福气和机会。在私塾混了二年,认识了一二千字,家长们便不许我再上进了。只好把《西游》、《封神》一类东西,当课本自己研读。民国初年大哥从上海带回几本那时正在风行的林译小说,像什么《茶花女遗事》、《迦茵小传》、《橡湖仙影》、《红礁》、《画桨录》等等,使我于中国旧小说之外,又发见了一个新天地。后来父亲又买了一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完全的林译计有一百五六十种之多,于是我更像贫儿暴富,废寝忘餐日夜披阅。渐渐地我明白了之乎也者的用法,渐渐地能彀用文言写一写景或记事小文。并且摹拟林译笔调居然很像。由读他的译本又发生读他创作的热望。当时出版的什么《畏庐文集》、《续集》、《三集》,还有笔记小说如《技击馀闻》、《畏庐琐记》、《京华碧血录》,甚至他的山水画集之类,无一不勤加搜求。可惜十余年来东西奔走,散佚得一本都不存了,不然我可以成立一个“林琴南文库”呢。

民国八年升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林先生的寓所就在学校附近的绒线胡同。一天,我正打从他门口过,看见一位须发苍然的老者送客出来,面貌宛似《畏庐文集》所载“畏庐六十小影”。我知道这就是我私淑多年的国文老师了。当他转身入内时,很想跟进去与他谈谈,兼致我一片渴慕和感谢之意。但彼时究竟年轻胆小,又恐以无人介绍的缘故不能得他的款接,所以只好怏怏地走开了。后来虽常从林寓门口往来,却再无碰见他的机会。在“五四”前,我完全是一个林琴南的崇拜和模仿者,到北京后才知道他所译小说十九出于西洋第二流作家之手。而且他又不懂原文,工作靠朋友帮忙,所以译错的地方很不少。不过我终觉得琴南先生对于中国文学里的“阴柔”之美,似乎曾下过一番研究功夫,古文的造诣也有独到处。其译笔或哀感顽艳沁人心脾,或质朴古健,逼似《史》《汉》,与原文虽略有出入,却很能传出原文的精神。这好像中国的山水画说是取法自然,其实能彀超越自然。我们批评时也不可拘以迹象求,而以其神韵的流动和气韵的清高为贵。现在许多逐字逐句的翻译,似西非西似中非中,读之满口槎桠者似乎还比它不上。要是肯离开翻译这一点来批评,那更能显出它的价值了。他翻译西洋文艺作品时,有时文法上很不注意,致被人摭拾为攻击之资;他又好拿自己的主观,乱作评注,都有失翻译家严正的态度。不过这些原属小节,我们也不必过于求全责备。“五四”前的十几年,他译品的势力极其伟大,当时人下笔为文几乎都要受他几分影响。青年作家之极力揣摩他的口吻,更不必说。近代史料有关系的文献如革命先烈林觉民《遗妻书》、岑春萱《遗蜀父老书》,笔调都逼肖林译。苏曼殊小说取林译笔调而变化之,遂能卓然自立一派。《礼拜六》一派滥恶文字也渊源于它,其流毒至今未已。有人引为林氏之过,我则以为不必。“学我者病,来者方多”,谁叫丑女人强效捧心的西子呢?

在他创作里,我知道他姓林名纾,字琴南,号畏庐,福建籍。天性挚厚,事太夫人极孝,笃于家人骨肉的情谊。读他《先母行述》、《女雪墓志》一类文字,常使我幼稚心灵受着极大的感动。他忠君,清朝亡后,居然做了遗老。前后谒德宗崇陵十余次。至陵前,必伏地哭失声,引得守陵的侍卫们眙愕相顾。他在学校授课时总勉励学生做一个爱国志士,说到恳切之际,每每声泪俱下。他以卫道者自居,“五四”运动起时,他干了许多吉诃德先生的可笑的举动,因之失去了青年的信仰。他多才多艺,文字以外书画也著名。他死时寿约七十余岁。

琴南先生在前清不过中过一名举人,并没有做过什么大官,受过皇家什么深恩厚泽,居然这样忠于清室。我起初也很引为奇怪,阅世渐深,人情物理参详亦渐透,对于他这类行为的动机才有几分了解。第一,一个人生在世上不能没有一个信仰。这信仰就是他的思想的重心,就是他一生立身行事标准。旧时代读书人以忠孝为一生大节。帝制推翻后,一般读书人信仰起了动摇,换言之便是失去了安身立命之地,他们的精神哪能不感到空虚和苦闷?如果有了新的信仰可以代替,他们也未尝不可以在新时代再做一次人。民国初建立时,一时气象很是发皇,似乎中国可以从此雄飞世界。琴南先生当时也曾对她表示过热烈的爱和希望。我恍惚记得他在某篇文字的序里曾说过“天福我民国”的话。但是这新时代后来怎样?袁世凯想帝制自为了,内战一年一年不断了。什么寡廉鲜耻,狗苟蝇营,覆雨翻云,朝秦暮楚的丑态,都淋漓尽致地表演出来了。他们不知道这是新旧递嬗之际不可避免的现象,只觉得新时代太丑恶,他们不能接受,不如还是钻进旧信仰的破庐里安度余生为妙。在新旧过渡时代有最会投机取巧的人,也有最顽固守旧的人,个中消息难道不可以猜测一二?第二,我们读史常见当风俗最混乱,道德最衰敝的时候,反往往有独立特行之士出于其间。譬如举世皆欲帝秦,而有宁蹈东海的鲁仲连;旷达成风的东晋,而有槁饿牖下不仕刘宋的陶渊明;满朝愿为异族臣妾的南宋,而有孤军奋斗的文天祥;只知内阋其墙不知外御其侮的明末,而有力战淮扬的史可法,都可为例。我觉得他们这种行事如其用疾风知劲草,岁寒见松柏的话来解释,不如说这是一种反动,一种有激而为的心理表现。他们眼见同辈卑污龌龊的情形,心里必痛愤之极,由痛愤而转一念:你们以为好人是这样难做么?我就做一个给你们看!你们以为人格果然可由利禄兑换么?正义果然可由强权压倒么?真理果然可由黑暗永远蒙蔽么?决不!决不!为了要证明这句话,他们不惜艰苦卓绝去争斗,不惜流血,不惜一身死亡,九族覆灭!历史上还有许多讲德行讲到不近人情地步的故事好像凿坏洗耳式的逃名,纳肝割股式的愚忠愚孝,饮水投钱临去留犊式的清廉,犯斋弹妻纵恣劾师式的公正,如其不是出于沽名的卑劣动机,就是矫枉过正的结果。

还有一个原因比上述两点还重要的,就是林琴南先生想维持中国旧文化的苦心了。中国文化之高,固不能称为世界第一,经过了四五千年长久时间,也自有它的精深宏大、沈博绝丽之处,可以教人惊喜赞叹,眩惑迷恋。所谓三纲五常的礼教,所谓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信条,所谓先王圣人的微言大义,所谓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所谓典章文物的灿备,所谓文学艺术的典丽高华,无论如何抹不煞它们的价值。况且法国吕滂说过,我们一切行事都要由死鬼来作主。因为死鬼的数目,超过活人万万倍,支配我们意识的力量也超过活人万万倍。文化不过一个空洞的名词,它的体系却由过去无数圣贤明哲英雄名士的心思劳力一点一滴抟造成功。这些可爱的灵魂,都在古书里生活着。翻开书卷,他们的声音笑貌,思想情感,也都栩栩如生,历历宛在。我们同他们周旋已久,就发生亲切的友谊,性情举止一切都与他们同化。对于他们遗留的创造物,即有缺点也不大看得出来。并且还要当作家传至宝,誓死卫护。我们不大读古书的人,不大受死鬼的影响,所以对于旧文化还没有什么眷恋不舍之意;至于像琴南先生这类终日在故纸堆里讨生活的人,自然不能和我们相提并论了。他把尊君思想当做旧文化的象征。不顾举世的讥嘲讪笑,抱着这五千年僵尸同入墟墓。那情绪的凄凉悲壮,我觉得很值得我们同情的。辜鸿铭说他之忠于清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的文明——见林语堂先生的《辜鸿铭》——王国维先生之跳昆明湖也是一样。如其说他殉清,不如说他殉中国旧文化。

总之,林琴南先生可谓过去人物了。我个人对他尊敬钦慕之心并不因此而改。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读书人,一个有品有行的文士,一个木强固执的老头子,但又是一个有血性、有气骨、有操守的老头子!

载《人间世》第14期(1934年10月20日)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

    本书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交融的大背景下,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上,将亚非文学作为整体来考察,注意到亚非文学在发展的成熟阶段,内部形成三大文化体系,并相互影响。根据亚非文学发展的这些特点,采取历史断代的编写方法,分为古代、中古、近代和现状四编。每编在简要阐述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特征之后,列专章专节评述有较突出成就的国家(民族)的文学及其代表作家、作品;对作家的评述,着重于创作道路和创作倾向的分析,对有代表性的作品予以重点评介。
  • 中国文人的活法

    中国文人的活法

    本书是作者的随笔作品集,收录有:《雪夜访戴潇洒一把—中国文人作秀,他算是领潮流之先者》、《不似人君何见畏?—孟老夫子的遗憾和无奈》等约40篇。
  •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的内容提要如下: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孩子们大多送走了自己去远方打工的父母,独自或者是在爷爷奶奶叔伯亲戚的扶持下照顾家中的田地,牲畜。2009年秋天,贵州大旱,饮水都成问题,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他们坦然接受,偶尔抱怨,但是依然热爱自己的生活。26个留守的孩子,平均年龄9岁,220篇日记,21幅象征梦想的画,21个发自心底的愿望,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这些站在穷山之顶,恶水之上的孩子们,用稚嫩甚至娇弱的身躯撑起了那一片土地,还有他们的孤独生长。又爱又累,他们依然微笑。又爱又痛,我们只能流泪?
  • 就这样若无其事爱着你

    就这样若无其事爱着你

    爱情是一种遇见,不能预期,也无法等待,当它发生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是冥冥中的注定,还是前世今生的轮回?有些人注定只是匆匆的过客,而有些人,却会一步一步融入你的生活,融入你的心。那是两列相向而来的火车,他在这边,她在那边,不知道对方去往何处,只知道时间在在铁轨上奔跑,带走了一些人的苹果,带走了另一些人的云朵。那美丽的女子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似乎正是为了一朵莫名其妙的云,却不想正好与他的眼睛撞了满怀。几许哀怨伴着几许欣喜的眼神,在他的心底扎下了根。因为陌生,因为转瞬即逝,因为怕失去,就宁愿不拥有……彼此相望,若无其事。
  •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 散文·杂篇》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热门推荐
  • 鬼眼霸皇

    鬼眼霸皇

    千年前,八转霸皇修为妖帝,率妖族与天神,展开大战,势要打破那些假仁假义,压迫众生的天神,但却因未踏入九转万古不灭霸皇,从而在天帝手下饮恨,千年后,重生在一位世家废物身上,看妖帝如何踏天独尊。。。
  • 龙唤神

    龙唤神

    江山北望,狼烟奔腾,华夏王朝战火纷飞。西抵蛮夷,北抗铁骑,边关将帅战死沙场。少年少女,流离失所,离奇习得龙唤神术。保疆域,斗奸臣,历爱恨,感生死,谱写出一曲不眠的长歌......
  • 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 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 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 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生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 ,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 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
  • 万神联邦

    万神联邦

    远古逝去,神灵无踪,只留下了不尽的神迹。死亡还是离去!无数人追寻着神灵的踪迹,期望恢复那远古的荣光。
  • 宋真宗御制玉京集

    宋真宗御制玉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昏”前婚后

    “昏”前婚后

    她与他订婚,知道他曾经有过一个很特别的‘男朋友’,她本以为这辈子只能相敬如宾的守着一个直男过日子,谁知这个直男却在某年某日对她兽性大发,还吃干抹净?看到他与‘前男友’纠缠不清,她决定抽身,谁知他却不肯答应?这是怎么个情况?
  • 静夜百媚生

    静夜百媚生

    她——用朴素伪装着自己,为的是保护心爱的人她来自古老家族,拥有家族里魅惑的本领,她可以让全世界都为她疯狂,可她只愿守护唯一能够为她带来宁静的爱人。他——自出生便与她紧密相连,他是唯一能够牵绊住她的,却也被她牵绊一辈子的男人。他们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只要在20岁过后生下她们第一个爱的结晶。(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火凤焚天:逆天废材小姐

    火凤焚天:逆天废材小姐

    她是世界顶级佣兵团的老大,身具异能,傲笑天下,却穿越到被亲人害成废材的昔日天才身上。肢体破碎?小意思,来具更完美的!玄珠被毁?没关系,挑个更大个的!你要退婚?这好说,交赎身费快滚!说我废材?睁大眼,异象震惊大陆!推我干嘛?喂,搞清楚,主仆契约都说好了,成为我的坐骑是你的工作,不带报复回来的……
  • 安之若素

    安之若素

    一个人,四年前,令你失去唾手可得的学位,四年后,又轻而易举将你推上风口浪尖,退无可退,那这个人,不是你命中的灾星,还会是什么?
  • 天亮,因为你的脚步

    天亮,因为你的脚步

    小说的特点是思想清浅。半亩方塘,一湾溪水,浅而不露。小小说应当有一定程度的朦胧性。朦胧不是手法,而是作者的思想本来就不是十分清楚。有那么一点意思,但是并不透彻。“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真正对世界了解得十分彻底而且全面,但只能了解他所感知的那一部分世界。一起来翻阅《天亮因为你的脚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