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47800000026

第26章 怀废名

药堂①

①即周作人。

余识废名在民十以前,于今将二十年,其间可记事颇多,但细思之又空空洞洞一片,无从下笔处。废名之貌奇古,其额如螳螂,声音苍哑,初见者每不知其云何。所写文章甚妙,但此是隐居西山前后事,《莫须有先生传》与《桥》皆是,只是不易读耳。废名曾寄住余家,常往来如亲属。次女若子亡十年矣,今日循俗例小作法事,废名如在北平,亦必来赴。感念今昔,弥增怅触。余未能如废名之悟道,写此小文,他日如能觅路寄予一读,恐或未必印可也。

以上是民国廿七年十一月末所写,题曰《怀废名》,但是留得底稿在,终于未曾抄了寄去。于今又已过了五年了,想起要写一篇同名的文章,极自然的便把旧文抄上,预备拿来做个引子。可是重读了一遍之后,觉得可说的话大都也就有了,不过或者稍为简略一点,现在所能做的只是加以补充,也可以说是作笺注罢了。

关于认识废名的年代,当然是在他进了北京大学之后,推算起来应当是民国十一年考进预科,两年后升入本科,中间休学一年,至民国十八年才毕业。但是在他来北京之前,我早已接到他的几封信,其时当然只是简单的叫冯文炳,在武昌当小学教师,现在原信存在故纸堆中,日记查找也很费事,所以时日难以确知,不过推想起来这大概总是在民九民十之交吧,距今已是二十年以上了。废名眉棱骨奇高,是最特别处。在《莫须有先生传》第四章中房东太太说,莫须有先生,你的脖子上怎么那么多的伤痕?这是他自己讲到的一点,此盖由于瘰疬,其声音之低哑或者也是这个缘故吧。

废名最初写小说,登在胡适之的《努力周报》上,后来结集为《竹林的故事》,为新潮社文艺丛书之一。这《竹林的故事》现在没有了,无从查考年月,但我的序文抄存在《谈龙集》里,其时为民国十四年九月,中间说及一年多前答应为他做序,所以至迟这也就是民国十二年的事吧。废名在北京大学进的是英文学系,民国十六年张大元帅入京,改办京师大学校,废名失学一年馀,及北大恢复乃复入学。废名当初不知是住公寓还是寄宿舍,总之在那失学的时代就失所寄托,有一天写信来说,近日几乎没得吃了。恰好章矛尘夫妇已经避难南下,两间小屋正空着,便招废名来住。后来在西门外一个私立中学走教国文,大约有半年之久,移住西山正黄旗村里,至北大开学再回城内。这一期间的经验于他的写作很有影响,村居,读莎士比亚,我所推荐的《吉诃德先生》,李义山诗,这都是构成《莫须有先生传》的分子。从西山下来的时候,也还寄住在我们家里,以后不知是哪一年,他从故乡把妻女接了出来,在地安门里租房居住,其时在北京大学国文学系做讲师,生活很是安定了。到了民国二十五六年,不知怎的忽然又将夫人和子女打发回去,自己一个人住在雍和宫的喇嘛庙里。当然大家觉得他大可不必。及至芦沟桥事件发生,又很羡慕他,虽然他未必真有先知。废名于那年的冬天南归,因为故乡是拉锯之地,不能在大南门的老屋里安住,但在附近一带托迹,所以时常还可彼此通信。后来渐渐消息不通,但是我总相信他仍是在哪一个小村庄里隐居,教小学生念书,只是多“静坐深思”,未必再写小说了吧。

翻阅旧日稿本,上边抄存两封给废名的信,这可以算是极偶然的事,现在却正好利用,重录于下。其一云:

石民君有信寄在寒斋,转寄或恐失落,信封又颇大,故拟暂留存,俟见面时交奉。星期日林公未来,想已南下矣。旧日友人各自上飘游之途,回想《明珠》时代,深有今昔之感。自知如能将此种怅惆除去,可以近道,但一面也不无珍惜之意:觉得有此怅惆,故对于人间世未能恝置,此虽亦是一种苦,目下却尚不忍即舍去也。匆匆。九月十五日。

时为民国二十六年,其时废名盖尚在雍和宫。这里提及《明珠》,顺便想说明一下。废名的文艺活动大抵可以分几个段落来说:甲是《努力周报》时代,其成绩可以《竹林的故事》为代表;乙是《语丝》时代,以《桥》为代表;丙是《骆驼草》时代,以《莫须有先生传》为代表。以上都是小说。丁是《人间世》时代,以《读论语》这一类文章为主;戊是《明珠》时代,所作都是短文。那时是民国二十五年冬天,大家深感到新的启蒙运动之必要,想再来办一个小刊物,恰巧《世界日报》的副刊《明珠》要改编,便接受了来,由林庚编辑,平伯、废名和我帮助写稿,虽然不知道读者觉得如何,在写的人则以为是颇有意义的事。但是报馆感觉得不大经济,于二十六年元旦又断行改组,所以林庚主编的《明珠》只办了三个月,共出了九十二号,其中废名写了很不少,十月九篇,十一二月各五篇,里边颇有些好文章好意思。例如十月份的《三竿两竿》、《陶渊明爱树》、《陈亢》,十一月份的《中国文章》、《孔门之文》,我都觉得很好。《三竿两竿》起首云:“中国文章,以六朝人文章为最不可及。”

《中国文章》也劈头就说道:“中国文章里简直没有厌世派的文章,这是很可惜的事。”后边又说。“我尝想,中国后来如果不是受了一点佛教影响,文艺里的空气恐怕更陈腐,文章里恐怕更要损失好些好看的字面。”这些话虽然说的太简单,但意思极正确,是经过好多经验思索而得的,里边有其颠扑不破的地方。废名在北大读莎士比亚,读哈代,转过来读本国的杜甫、李商隐、《诗经》、《论语》、《老子》、《庄子》,渐及佛经,在这一时期我觉得他的思想最是圆满,只可惜不曾有更多述著,这以后似乎更转入神秘不可解的一路去了。

我的第二封信已在废名走后的次年,时为民国二十七年三月,其文云:

偶写小文,录出呈览。此可题曰《读〈大学〉〈中庸〉》,题目甚正经,宜为世所喜,惜内容稍差,盖太老实而平凡耳。唯亦正以此故,可以抄给朋友们一看,虽是在家人亦不打诳语,此鄙人所得之一点滴的道也。日前寄一二信,想已达耶,匆匆不多赘。三月六日晨,知堂白。

所云前寄一二信悉未存底,唯《读〈大学〉〈中庸〉》一文系三月五日所写,则抄在此信稿的前面,今亦抄录于后:

近日想看《礼记》,因取郝兰皋笺本读之,取其简洁明了也。读《大学》《中庸》各一过,乃不觉惊异。文句甚顺口,而意义皆如初会面,一也。意义还是很难懂,懂得的地方也只是些格言,二也。《中庸》简直多是玄学,不佞盖犹未能全了物理,何况物理后学乎!《大学》稍可解,却亦无甚用处,平常人看看想要得点受用,不如《论语》多多矣。不知道世间何以如彼珍重,殊可惊诧,此其三也。从前书房里念书,真亏得小孩们记得住这些。不佞读“下中”时是十二岁了,愚钝可想,却也背诵过来,反覆思之,所以能成诵者,岂不正以其不可解故耶。

此文也就只是《明珠》式的一种感想小篇,别无深义,寄去后也不记得废名覆信云何,只在笔记一叶之末录有三月十四日黄梅发信中数语云:“学生在乡下常无书可读,写字乃借改男的笔砚,乃近来常觉得自己有学问,斯则奇也。”寥寥的几句话,却很可看出他特殊的谦逊与自信。废名常同我们谈莎士比亚、庾信、杜甫、李义山,《桥》下篇第十八章中有云:“今天的花实在很灿烂,——李义山咏牡丹诗有两句我很喜欢: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你想,红花绿叶,其实在夜里都布置好了,——朝云一刹那见。”此可为一例。

随后他又谈《论语》、《庄子》,以及佛经,特别是佩服《涅槃经》,不过讲到这里,我是不懂玄学的,所以就觉得不大能懂,不能有所评述了。废名南归后曾寄示所写小文一二篇,均颇有佳处,可惜一时找不出。也有很长的信讲到所谓道,我觉得不能赞一辞,所以回信中只说些别的事情,关于道字了不提及,废名见了大为失望,于致平伯信中微露其意,但即是平伯亦未敢率尔与之论道也。

关于废名的这一方面的逸事,可以略记一二。废名平常颇佩服其同乡熊十力翁,常与谈论儒道异同等事,等到他着手读佛书以后,却与专门学佛的熊翁意见不合,而且多有不满之意。有余君与熊翁同住在二道桥,曾告诉我说,一日废名与熊翁论僧肇,大声争论,忽而静止,则二人已扭打在一处,旋见废名气哄哄的走出。但至次日,乃见废名又来,与熊翁在讨论别的问题矣。余君云系亲见,故当无错误。

废名自云喜静坐深思,不知何时乃忽得特殊的经验,趺坐少顷,便两手自动,作种种姿态,有如体操,不能自已,仿佛自成一套,演毕乃复能活动。鄙人少信,颇疑是一种自己催眠,而废名则不以为然。其中学同窗有为僧者,甚加赞叹,以为道行之果,自己坐禅修道若干年,尚未能至,而废名偶尔得之,可为幸矣。废名虽不深信,然似亦不尽以为妄。假如是这样,那么这道便是于佛教之上又加了老庄以外的道教分子,于不佞更是不可解。照我个人的意见说来,废名谈中国文章与思想确有其好处,若舍而谈道,殊为可惜。

废名曾撰联语见赠云:微言欣其知之为诲,道心恻于人不胜天。今日找出来抄录于此,废名所赞虽是过量,倡他实在是知道我的意思之一人,现在想起来,不但有今昔之感,亦觉得至可怀念也。

三十二年三月十五日,记于北京

载《古今》第20、21期(1943年4月)

同类推荐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 戴望舒作品集(四)(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戴望舒作品集(四)(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戴望舒作品集(4)》本书分为小小的死亡之歌、呜咽、关于迦尔西亚·洛尔迦等部分。
  • 虚空里的盛宴

    虚空里的盛宴

    本书是诗集,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现代诗集,分为海潮音、妙莲华、般若舞、金刚剑共四辑,他的诗句空灵、诡异,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时空、生活、读书等方面的思想与感悟。作品有一丝风的扭曲、秋思、在远方相遇、风中的雕像、生活的谜题、生活中的、摇动的命运、结缘等。
  • 向着未来的歌唱

    向着未来的歌唱

    又是一个金秋时节,苍翠的山林中,那金光烁烁的橘子,硕动着微醺的橘,向着未来的歌唱!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7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7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着所在。
热门推荐
  • 星空苍龙

    星空苍龙

    无尽星空,浩瀚莫测,群星璀璨,蕴藏着无穷的奥妙。在众多的星辰之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三坦、二十八星宿。其中二十八个星宿又被人们称作四象星宿,分别是青龙七宿,白虎七宿,朱雀七宿,玄武七宿。其中四象以青龙为首,而青龙又被人们称作苍龙。方童,得到了苍龙大帝留下的苍龙真诀,从此踏上了他的传奇之路,一步步地向众人演绎着星空的玄妙和神奇。
  •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沈祖棻(1909—1977),诗人、作家、学者。1931 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课堂上的一阕《浣溪沙》,为23岁的她赢得了民国词坛上“沈斜阳”的美誉;其后因与丈夫程千帆的诗旅婚姻而被誉为“古之赵李今程沈”;其于战乱流离之际写的《涉江词》,曾随烽火流传,并被谱曲传唱;在珞珈山下,她虽饱经苦难,但仍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
  • 沙上的真理

    沙上的真理

    爱惜每一个来到你生命中的万物尘埃。沉淀下来,像一粒沙子那样沉淀,直至听到海洋的呼吸和咆哮。诗歌一直跟着我,尾随我,我们是尘世间最大的爱和被爱。
  • 进化游戏

    进化游戏

    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在人类受益的同时,有没有注意到这其中的弊端?千年前的遗迹,又隐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仅仅只是当时的人对无法解释的事情产生的联想,还是真的存在于这世间?一场足以改变人类未来的阴谋,让他来到了一个陌生并且诡异的世界。行远自迩,他将如何死里逃生?而他,身处世界之外,抽丝剥茧,只为疑云后的真相!离奇的失踪事件,神奇的怪异能力,难以揣摩的复杂人性,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进化游戏!
  • 总裁试爱:协议娇妻萌翻天

    总裁试爱:协议娇妻萌翻天

    ‘好,林旭既然你这么想挽回,那我就给你一次机会。你去公布我们的关系吧,你去承认你是爱我的吧’林旭默不作声,愤怒无言以溢,这个女人是在逼他做选择啊,他感觉他来找他来挽回她就吃定他了吗..他林旭长这么大还没被人威胁过呢!‘怎么?连承认我们的关系承认你是爱我的,都没有勇气吗?那你凭什么说你爱我,凭什么要我顾曼做你背后的情人?’或许我就是这么不堪吧,我的存在就是个错,我们之间不可见人的关系也是个错!他根本不爱我,他需要的只是个顺从他的情人,需要的只是个发泄的长期工具,你真是可怜呢,顾曼!转身,离开,不被承认的爱情她再也不要了。她再也不要被这个男人玩弄了.
  • 情馨鉴

    情馨鉴

    世事无常,造化万千。一曲情歌绕山梁,一首悲歌震四方。一袭美人传佳音,英豪挥剑斩飚狂。这是一段悲凉的传奇。
  • 最幽默的诗赋故事

    最幽默的诗赋故事

    “语林趣话”这一系列中的对联、谜语、幽默诗赋、奇趣妙语,既像笔记,又像小说,但又是可以触摸的历史,其中集纳了大量的历史细节,这些细节丰润、真切、逼真地再现了过去的种种情境,或引人发笑,或让人辛酸,或悲伤,或动人。其中有些发人一噱的笑语,内中却包含着深刻的诘究。在以讽刺幽默的手法描绘丑恶社会现象的同时,肯定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从中可以领略到古人独特优美的人格,带给读者别样的惊奇!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离人的游戏

    离人的游戏

    一封短信,我开始了这场游戏....为高羽,我与主神打赌....为朋友们可以活下去,我不惜让大家出卖我....为了子曦,我要成为圣人,再次夺回她....为主神和朋友们,我与另一个主神拼死一战....【天涯行客力荐】
  • 我是掌控者

    我是掌控者

    圣人道:“我要扼住自己命运的咽喉。”神灵却说:“妄想。我才是你们的主宰,一切我说了算。”圣人和神明刚说完。易少冥就神色恓惶的嗫嚅道:“我不想扼住自己的咽喉,那样会憋岔气的。我只想掌控自己的命运,可以吗?”圣人和神明神情同时冷淡的乜了他一眼,傲然同声道:“就你,一个废物,凭什么?”“就凭,我还有热血,还有一颗永不认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