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47400000004

第4章 子思、齐威王故事

先说这位子思先生,他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儒家人物。首先人家根红苗正,就是儒家创始人孔老夫子的亲孙子;然后人家师从名家,当时儒家学派的泰斗是曾参老先生,还记得吴起故事的朋友会发现子思就是吴起的同学,曾子门下真是人才济济啊;最后他是孟夫子的老师,孟母三迁后还是把孟子送到了子思先生的门下学习,而孟子才是儒家发扬光大的关键人物。所以这位子思可以说是孔孟的连接过渡点,对儒家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和孟子也被后世成为思孟学派。接下来的几个关于他的故事发生在卫国(又是这个产生了商鞅和吴起的国家)。

子思有一次向卫国国君提到一位叫做苟变的大臣时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说到这个再额外说一下,战国时期各国的传统还是官员不分文武,只要当官都要带兵打仗,而能带多少兵往往决定了这个人的能力)。”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人才也确实有一些水平,但是这个人思想品德不好,他当年去征税竟然吃拿卡要,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这样的行为不好,所以我能不用他。”子思却说:“好的领导要挑选自己的官员,就好像木匠使用木料,不可能所有的料都完全适合,而是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一个人合包的好木头,如果只有几个地方有腐烂,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能干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的小操守问题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这才明白,不能光看一两件小事而放弃人才,表示接受子思先生的执教,使用这位干部。

对人一棒子打死、完全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一个人,这是儒家学者经常爱做的事情,可是儒家的大佬级人物子思却能提出用人取其所长、弃其所短的观念,似乎很奇怪。说起这个事情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儒家学说其实从孔子开始都是变通、活泼、务实的,我们看《论语》和曾参、子思等人的故事都能感受得到;而自从亚圣孟子出现,儒家的主流思想发生了变化,固执、务虚的形象开始出现。说起这个变化来我认为还是和人的生长背景有关,孔子是贵族家庭出来的公子哥,而孟子是单亲家庭跟着母亲长大的苦孩子,不同的家庭背景决定了这两位儒家大宗师一个更为开放包容、一个更为苛刻严谨,这可能这就是儒家变化的原因吧。

还有一次卫侯提出了一项不正确的计划,而手下的大臣们明知道有问题却都附和支持,说老板您真英明。子思先生对此又有评价了,他说:“我看卫国,真是‘君不君、臣不臣’呀!”公丘懿子(没听说过这个人,估计是子思的另外一个学生吧)问道:“您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子思说:“如果一个君主自以为是,底下的人便不愿意提出自己的意见。即使君主决定的这个事情是对的但是因为没有听取众议,也就没有了进一步完善的机会;更何况现在众人都附和一个很明显的错误见解,既而助长邪恶之风呢!不考察事情的是非对错而只乐于让别人赞扬,这样的君主可以说是无比的昏庸;另一方面,不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向领导阿谀奉承,这样的臣子是无比的谄媚。一个国家君主昏暗而臣下谄媚,这样一帮人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肯定会同意的。长期这样不改,国家也就没有希望,国将不国了。”后面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万马齐喑究可哀”这是一个谁都懂得的道理,但是如果一个人在位的时间很长而没有外部威胁的话,无一例外都走入了这个误区。

当然对于此事子思也向卫侯提出了建议:“您的国家以后会一天不如一天了。”卫侯问:“为什么?”他回答说:“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也是会复制的。国君你说话自以为是,大臣们没有人敢指出改正你的错误;于是他们也有样学样,说话都自以为是,这样士人和百姓也不敢改正他们的错误。君臣都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有本事,下属又都跟着说好话一起吹捧。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是违心奉承的人就有好处,而实实在在的指出错误的人就会因为武逆而倒霉,这样国家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诗经》说:“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都说自己是圣贤,这样的情况谁能辨别其中哪个乌鸦是公的哪个乌鸦是母的呢。也就是说一帮人都认为自己牛,那谁还分得出这里面谁这有本事谁是没本事的呢?)我看就是说你的这帮人。

从子思先生的批评看见他非常重视群策群力,但实践操作中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事实上很多成功的策略都是排除众议才实现的,如何权衡独裁和众议的矛盾呢?

聊了几个子思先生的故事再说说齐威王。

说起这位齐威王也是战国时期有为的一位君主,说起他来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说起《邹忌讽齐王纳谏》、《田忌赛马》、《马陵之战》这几个故事相信上过学、读过书的人都该知道,邹忌讽的就是这位齐威王,而田忌和孙膑效力的君主也就是这位齐威王,这也是位有故事的人。

说话齐威王有一次召见即墨大夫(即墨的市长,这个即墨市现在还有,后来就是靠这个城市齐国才凤凰涅槃),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这个地方当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到我这里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呢,却发现田地开辟整治,百姓吃喝丰足,官府基本上都没事可做,我国的东方地区也因此变得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说完了就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这个阿地我还真没查出来在什么地方,有知道的朋友指点我一下),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去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到我耳朵里来。但我派人前去实地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有一次赵国攻打我的鄄地,你不去救援;卫国夺取我的薛陵,你却不知道;于是我就知道你这个家伙很聪明,不干事实却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就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直接给煮了,也真是够狠的了),于是臣僚们都毛骨耸然,不敢再弄虚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获得了大治逐步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对于齐王如何了解两位地方干部的真实情况,我觉得这就是最早的东厂、克格勃,看来不能对特务组织一棒子打死。另外对于齐国的这个评价我觉得稍有点过,在这个阶段的战国最强国家还得是老魏国,不过要说最富裕的国家那倒是齐国没错。

有一次联合国开会,齐威王和魏惠王(大牛人魏文侯的孙子,他爸爸就是那位和吴起在一起说自己的国宝是江河山川的魏武侯,而这位老兄的儿子被孟夫子的评价是“望之不似人君”看起来也不像个国君。可见魏国也真是一窝不如一窝啊,这点和后来秦国的代代英豪确实相差很多。)碰到了,两个人相约在郊外一起打猎玩,魏惠王问:“齐国也有什么好的宝贝吗?”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说:“我的国家虽然小,但是尚且有十颗直径一寸以上可以同时照亮十二辆车子的大珍珠。难道凭你齐国这儿大这么富裕,能没有什么宝贝?我才不信,您老哥也不必这么藏财富啊”齐威王说:“这可能是我对宝贝的看法和你不一样。我的大臣中有位檀子,我派他镇守南城,楚国就不敢来犯我,泗水河流域的十二个小诸侯国都来朝贺我,拜我当老大。我的大臣中还有位盼子,我让他去守高唐,赵国人怕得都不敢向东到黄河边上来打渔。我的手下还有一位黔夫,我令他去守徐州(看位置就不是现在的徐州),于是燕国人在北面、赵国人在西面都望空礼拜求福,也就是说都害怕我,这两个国家来投奔我的老百姓就多达七千余家。我的大臣中还有位种首,我让他去防备盗贼(做公安部负责人),便出现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这四位大臣,光照千里,岂止是十二乘车子呢!”魏惠王听了之后立即十分惭愧,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一位君主以人才为宝物,一位以金银为宝物,后来齐国战胜魏国也就不奇怪了。

小龙人说:“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老先生说的话确实有道理,在乱世中齐威王这样的君主才会为了国家强大积极招揽人才,而子思、吴起这样的人物才有机会施展才能,盛世中对人的要求就不一样了。

同类推荐
  • 绝代双娇之极品孩童

    绝代双娇之极品孩童

    黑沉的天空吞噬最后的暮色,四下里一片寂静。11岁的少年帝王结起秀气的眉,搭在护栏上的手猛然用力一握,青筋暴起。她看不见血色的薄唇开合着:萦襄,你要助我。站在她身侧的少年白衣翩跹,站在瞭台之上似要乘风而去,栗色的长发温润而柔软,顺着他的眉眼,饱含一腔柔情,他的眸子映着星空,凝视着不远处的楼宇,红唇勾出一抹好看的弧度。淡淡的道:微臣定是竭尽所能的,因为我们是一样的人、、、后半句话细不可闻,淹没在黑沉的夜色里。
  • 红衣少年末日漫游记

    红衣少年末日漫游记

    末日到来前夕,一个对人类失望的艺术家为了寻找值得人类为之延续的希望而走上漫游的道路。在漫游的途中他遭遇到各种离奇而令人悲哀的经历,终于对人类绝望,隐居到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
  • 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

    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

    所谓历史,就是意味着已经过去不会再重演的旧事时光,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扑朔迷离的真真假假,谜团传奇,却在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秦始皇身世之谜?世外桃源从何而来?谁是恢弘的兵马俑的主人?究竟是谁毁掉阿房宫?……拨开历史的迷雾,破解事实的真相!
  • 我是条顿骑士

    我是条顿骑士

    这是一个关于中世纪条顿骑士团的架空故事。废人建了个群,希望大家能进来聊聊。群号:9141566
  • 西藏神通王

    西藏神通王

    “一介平民,无钱无势,遭人白眼,饱受贱蹋;唯有实力为尊,驰骋天下,金钱美女,才能不求自得。”一名普通的农民孩子热罗?多吉扎,通过练武修法,力大无穷,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因修慑召法,而长寿182岁,富甲天下、权势薰天——印度、尼泊尔等三国,上自国王皇后,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向他磕头,争相全部财产的供养!五位天女的化身主支下嫁于他。他真实穿越佛菩萨、诸天、人间八万年、龙世间等,降伏天王、天神、妖、魔、鬼、怪及人间大成就者,成为十一世纪无敌咒师,威震三界。这是宋朝的真实故事,不是神话;书中详细披露了他的一系列修法、成就标准、应用诀窍等,是一部前无古人的法术大修炼,及神通斗法秘籍!
热门推荐
  • 落央

    落央

    叱诧风云的杀手之王——冷魅,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火,葬身其中。异界重生,将和六位美男子擦出怎样的火花?——————落的分割线*——————莲千(莲帝):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是我最美好的时光,哪怕即将失去,我拥有过就够了。白无极:来徒弟,给我得瑟个。涯:爱与不爱,由你选择。南宫轩:你只属于我(们)。赫连清木:我知道你记忆不好。但请不要忘记我。慕清风:我庆幸有这个名字,我能无时无刻守护你。
  • 《完美蜕变:冰山公主的甜蜜微笑》

    《完美蜕变:冰山公主的甜蜜微笑》

    父母离异,将她和弟弟送人供养,因为父母离异,她的性情变得冷漠,但对待关心她的死党和弟弟,却无比温柔,女扮男装,进入圣夏学院,遇到了他,他和她一样冷漠,一样冰山,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尽情关注《完美蜕变:冰山公主的甜蜜微笑》哦!^v^
  • 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

    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关乎人的成长,关乎国民素质的高低,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学习则是接受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如何看待治学与教育这一人生的发展话题?本书精选了中外作家、教育家、艺术家、经济学家、科学家以及文化名人关于这方面的经典文章,让您在耳目一新的观点碰撞中深悟治学与教育的真谛。
  • Antigone

    Antig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世天创

    极世天创

    战灵出,巅峰途,举世无双!执天怒,破苍穹,独掌乾坤!遮九天,灭星辰,谁与争锋!八荒尽,天下倾,唯我战灵!
  • 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Inyourlife,therewillatleastonetimethatyouforgetyourselfforsomeone,askingfornoresult,nocompany,noownershipnorlove.Justskformeetingyouinmymostbeautifulyears.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从最美好的青春中经历爱的滋润,在眼泪中历练,在阻碍中成长。满是荆棘的爱恋随着他们的成熟,也逐渐长满飞翔的羽翼,从校园迈入社会,不仅是他们的过程,也是我们的过程,我们都希望有一次彻底疯狂过的青春,那就是爱情,它的美好告诉我,不管分离多久,命中注定的人都会在某一时刻,某一处,不期而遇。而我们最希望的还是在最美的年华,遇到最对的人。看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如何排除万难,不弃不离,让我们也感受一回,青春里,每个人都思念的疯狂和浪漫。友情、爱情、亲情;年轻的时候都有另一番不一样的解释。故事里的他们,不管输赢,不管是否在一起,不管泪水有多苦涩,不管分离有多痛苦,不管经历多少坎坷,都是幸福的。
  • 中国好神仙

    中国好神仙

    因为行贿手段进入天庭的蔡启东遭人举报,被玉帝罚三十世轮回。当他记忆觉醒之后,发现修仙的手段已经更新换代了,身上拥有一套玉帝赐予的成仙系统,修仙全数字化。不再有无数年的苦修、也不再有炼丹炼器,有的只是大量的任务,以及千奇百怪的副本。极品装备、灵兽丹药、变态功法,在天庭官网商城皆可以买到,功德取代了原先的货币仙石与灵石,要想增强自身的实力,除了努力刷副本、做任务得经验升级之外,只有赚取大量的功德购买各种所需。靠着成仙系统,蔡启东在副本与现实间穿梭着,玩转各种幻想的世界,在现实中做中国的好神仙!
  • 娇宠傲娇小男人

    娇宠傲娇小男人

    她一直以为自己捡回来的男人只是人畜无害的“小白兔”,可是某天女人终于觉悟,仰天怒吼一声:“贺亦琛你这只大尾巴狼!”而餍足的男人只是随意掏掏耳朵,笑得云淡风轻,“湘湘,看来你还有力气喊呐,嗯哼?”
  • 网游之抗倭传说

    网游之抗倭传说

    一部中国人的血泪史,一场世界人民都饱受苦难的战争。一场场兄弟情意的战役,一次次为爱情而付出的战斗。没有党派之分,只为救国。没有尔虞我诈,只有抗战。现实里,只有普通人,没有什么武功心法。在牛逼的人物在游戏里也只是玩家大军中的一员。不会有人称霸,因为人各有所长。主角绝不会逆天,他只是一介学生。
  • 鹰狐天下

    鹰狐天下

    这是一部虚构历史场景的小说。所以它与历史若即若离,关系暧昧。中国历史是个分分合合的怪圈,一个又一个朝代唱着换汤不换药的颂歌,民族的融合和个性的成长一遍遍的出现,又被一遍遍消磨。包括英雄。历史会赞美英雄,却从来不懂得善待苏东坡这样的英雄,到了最后,它青睐的只是刘邦、李世民等追逐权力者,甚至黄巢、张献忠这样的杀人魔王。是枭雄,是鹰与狐。是为《鹰狐天下》。好在小说这种体裁既提供了辽阔的想象空间,又无需为历史的出路提供答案,这真是写字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