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46300000002

第2章 农业正面临哪些危害?(1)

一、气候变化——农业发展的新危机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指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季节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从1986至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日益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科学家预测,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未来100年中国境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中国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

在人类面临的由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中,“靠天吃饭”的农业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全球气候的任何异常变化都与农业息息相关。世界银行在2010年9月发布的《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中称,发展中国家在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时更为脆弱,将承受气候变化潜在影响的75%~80%,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依赖性强,环境恶化使自然资源的压力不断增大,并增大了农业管理的复杂性。

气候变化以温度上升为主要特征,主要通过温度、水资源、极端天气事件、土壤、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并因区域和季节而异。总体而言,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利弊并存,但以负面影响为主。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就是旱灾、涝灾、冰冻这种极端现象增加,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大概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可能减少5%~10%,到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

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气候变化使我国长期形成的农业生产格局和种植模式受到水、热条件变化等冲击,特别是纬度较低的地区将发生较大变化。但却为中高纬度和高原区发展多熟种植制度带来了可能,比如黑龙江的水稻种植,还有东北地区的冬麦北移。

水资源短缺矛盾将更为突出。2007年由中国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出台的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估报告认为,在未来几十年内,随着气候变暖,中国的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7%~10%。国务院2008年发表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中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变化,气候变暖可能将增加中国北方地区干旱化趋势。

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面积减少。气候变暖后,草原区干旱出现的概率增大,持续时间加长,土壤肥力进一步降低,初级生产力下降。

农作物病虫害出现的范围可能扩大,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变化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冬季增温将使北方许多害虫和病原物容易越冬,一年中害虫世代数增多,农田多次受害的概率增大,农业生产将可能面临更多来自病虫害的威胁。

此外,气候变化还加速土壤退化、侵蚀和盐渍化的发展,削弱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畜禽生产和繁殖能力会受到影响,畜禽疫病发生风险加大。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农药、化肥施用量和灌溉用水量增大、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的费用增加,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实际上,关于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负面影响已现端倪。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损害很大,2009年全年有9次台风(热带风暴)登陆中国内陆,较常年多2次,受灾地区的农作物遭受毁灭性破坏。民政部数据显示,2009年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4万公顷,绝收面积491.8万公顷。气候变化导致的持续性少雨,不仅在半干旱区十分明显,在湿润区同样可能诱发大范围干旱。2009年,中部冬小麦主产区出现30年一遇的冬春连旱,局部地区旱情达50年一遇;8月末,长江以南部分地区旱情迅速发展,许多江河和水利工程蓄水偏少二至四成,对农业生产影响甚于往年。

温度升高导致病虫害泛滥,近10年来水稻螟虫成灾的早发和高发,成为影响南方水稻高产最严重的病虫害,稻飞虱和南方果树黄萎病的感染范围也明显扩大。病虫害发生规律也随着温度上升而变化,一些原来只在广西等地出现的病虫害已在重庆和南京等地出现。

气候变化使得农业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生产环境,温度升高、极端气候、干旱和荒漠化及病虫害等严重威胁着农业产量。气候的变化使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危机。如果说20世纪下半叶,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通过提高单产以解决庞大人口的粮食需求,那么,当前农业发展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就是应对频繁发生的各种灾害,在资源匮乏、环境脆弱的生产条件下,保持并增加粮食供给。

二、农民屡现“返贫”、气候原因“作怪”

饱受气候变化之苦的人群被称做“气候难民”,他们碳排放最少,受影响却最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有30万人因气候变化而死亡。

平凉市崆峒区西阳回族乡火连湾村村支书曹玉科站在自家的场院里看着那一小堆玉米棒子犯愁,卖还是不卖呢?由于干旱,2008年他家三亩半玉米田只收了600多斤,卖了就没有牲口的口粮了,而不卖却凑不出明年春播的资金。

粮食减产也影响到了种田大户兰由布的生活。2008年兰由布20亩小麦收了4000斤,10亩玉米收了4000多斤,比往年减产一半。他表示,小麦是自己吃,玉米是家里的零花钱。玉米减产也就意味着要节衣缩食地过日子,因为一年到头没有积蓄,如果遇到急需钱的情况,只能借债度日。“我们村里的人都是这样过的。”兰由布说。

不仅仅是玉米,近些年来西部贫困地区的夏粮和秋粮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在火连湾村,种大半袋小麦种子只收获一整袋小麦的情况也很常见。当地已经三四年没有下过大雪了,冬小麦的种子就等于放在干土上,出苗率非常低。

干旱成为西北地区“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同生态脆弱一样,贫困地区群众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也很脆弱,用于对抗天灾的资源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一遇干旱就“返贫”,多次脱贫又多次“返贫”成为当地特有的现象。

“十年九旱”是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写照,但对于当地人来说,近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气候不再适应农作物的生长了。

兰由布说,以前当地虽然也干旱,但春雨秋雨都会有,下雨的季节比较符合农作物的需要,土地一干天就会下一些雨。而从五六年前开始,这里的春天经常连续好几个月都不下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非常大。根据气象局数据,当地常年降雨量是355毫米,理论蒸发量是1100毫米。过去雨量集中在7、8、9三个月,从近七八年开始,雨量集中于9月份。由于7月份少雨,复种的小秋作物难以下种,影响农民增收。

西北村民对气候变化的第二个直观感受是气温升高,从而直接影响到了小麦播种。曹玉科说,按照古法,种小麦是在白露前、后十天的时间范围之内,以前当地村民基本上都在前十天种,近年来由于冬季温度上升,村民大多改在后十天种了。

学农出身的西阳回族乡乡长冶万升对此做过调查,他表示,如今小麦播种的时间比15年前要推迟8天左右,因为冬小麦对于气候条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如果越冬之前小麦长得过高,就有可能被冻死,而且会影响分蘖(植物近地处分枝)。农民看到天气太热,就会延迟种小麦的时间。

在这些本就干旱的地区,冬季气温升高进一步导致土地减产。定西市科委主任任小林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冬天气温很低,把土壤冻得非常严实,水分就不会蒸发,土壤就会有好墒情,这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相反,温度高对于土壤墒情破坏严重。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所长约阿希姆·冯·布劳恩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直接影响主要是水资源稀缺和气温升高。气温升高就会对粮食生产造成破坏。最新调查显示,到2050年,全球小麦的产量可能会因为气候变化而降低40%,稻米降低20%。

三、必须正视的粮食安全

俗语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然而,当前世界的粮食安全形势还真让人有些“心中发慌”。在2008年蔓延全球数十个国家的“粮食骚乱”依然让人心有余悸,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持续为我们敲响了“粮食安全”的警钟。

2009年11月16至18日,世界粮食安全峰会在意大利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召开,峰会的关键词就是“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地球上根除饥饿任务艰巨。目前世界人口约为60亿,饥饿贫困人口已达10.2亿。在2000—2009年的9年中,有6年世界粮食产量低于消费量,粮食储备量不断减少。2008年粮食开始收获的时候,世界粮食库存量仅够维持62天,几乎接近历史最低库存记录。然而,不幸的是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破坏加重了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使得养活全球人口的巨大负担变得更为沉重。

全球粮食危机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当前的人口增长以及随之产生的粮食需求增长。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从现在的68亿膨胀到91亿,可以预计,大部分增加的人口都将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养活这91亿人口需要全球的粮食产量在现有基础上增产70%,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需求将要翻番。然而,根据粮农组织的研究结果,到2050年,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整体农业生产力下降9%~21%。

气候变化对农业造成的影响很可能将导致生产能力的下降以及全面的粮食生产衰退,除非采取紧急行动,否则气候变化必将使全球粮食安全局势恶化,并大幅增加面临饥荒和营养不良人口的数量。当前的估算表明,到2020年气候变化将使得6300万以上的人口处于饥饿的风险之中。

感到粮食压力的不仅是贫穷落后国家。2010年1月5日,英国发布了名为《粮食2030》的新粮食战略,以确保粮食安全和食品卫生。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大臣希拉里·本在发布该报告时指出,随着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已经不能再想当然地认为粮食是安全的。粮食安全像能源安全一样重要。现在又到了整个国家关注粮食生产问题的时候了。

中国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气候研究专家表示,气候变化将造成我国未来粮食生产波动增大,甚至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20年之后中国将面临5%~10%的食物短缺。中英合作项目“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研究小组根据模拟实验估算,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会使中国2050年的粮食总生产水平较2000年下降14%~23%。

据有关部门预估,我国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顶峰,大约15亿。为了满足新增两亿人口的需求,需要多生产1亿吨粮食。但是,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专家预测2030年粮食总产量将减少5%~10%。

气温升高对粮食生产有抑制作用。温度升高会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粮食生产能力。温度升高会增加农作物的呼吸消耗,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子粒灌浆不充分,导致作物减产。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实验表明,最低温度升高1℃,水稻的单产要下降10%;中国华北的试验也表明:在夜间冠层增温2.5℃,冬小麦生育期提前、生长期缩短,产量下降26.6%;华北地区的冬季变暖,将导致某些种类冬小麦提前发育,还会造成冻害。

受气候变化影响,在我国北方地区,温度的升高将加剧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情况将更为严重,沙漠化趋势会进一步恶化;在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强降水事件频率将有所增加,洪涝灾害加重。干旱或降水的发生直接影响或终止农业生产进程,使一些作物受灾减产或绝收。随着未来热浪、暴雨、旱涝灾害、台风等极端天气灾害的频率和强度的加剧,农业生产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

同类推荐
  • 奇妙的发明(科学知识大课堂)

    奇妙的发明(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探索失踪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探索失踪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自然的奥秘

    自然的奥秘

    大自然中充满了神奇和未知的奥秘,无论是奇趣盎然的动物、生机勃勃的植物。每一个知识都带来超乎想象的神奇感受,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无限的遐想……本书分山川的奥秘、海洋的奥秘、天空的奥秘、动植物的奥秘四部分内容。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经营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经营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医药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医药知识篇(上)

    上古原始时期,人类的祖先为了谋求生存,寻找食物,终年奔波在密林丛山之中,试尝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有的香甜可口,有的苦涩难咽,也有的使人呕吐、腹泻,甚至昏迷,危及生命;还有的却因食了某些植物后,而使原有的疾病得以缓解或消除。例如有人在烦躁、发狂、抽动时,吃了令人昏睡的植物后,能够很快安静下来。这样反复尝试的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才发现了原始的药物,故有“医食同源”之说。又如原始人狩猎时与猛兽搏斗或氏族间争斗,常常受伤流血,他们便尝试着用树叶、草茎缠裹,而得到保护和止血,这就是外用药的起源。以后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更注意到识别、采集、选择和栽培各种作物,因而发展了更多的植物药。
热门推荐
  • 异界之魔武大帝

    异界之魔武大帝

    蛰龙若惊眠,一啸动千山!有朝一日龙得水,定让长江水倒流!
  • 赤色龙旗

    赤色龙旗

    当旗帜染上龙的鲜血,它就可以成为真正的赤色龙旗!
  • 上古世纪为爱而狂

    上古世纪为爱而狂

    在网游认识一个叫明晓溪的女生,对她开始没有感觉,后来见面有了感觉,却发现她不过是……不恨,还爱……
  • 情不知所起

    情不知所起

    故事从小姨子扇了姐夫一个大嘴巴开始。她名声不好。她是传说中的狐狸精。别人骂她害死了姐姐,试图勾引姐夫。解释与不解释早就无所谓。对她来说,闺誉已经不重要了。
  • 悬浮之城:月夜末日

    悬浮之城:月夜末日

    五百年前,她被人陷害,封印在了寒冰中。五百年后,封印解开。她是选择复仇,还是做一个新的自己?……“如果可以选择,我不希望自己生在皇族,被卷入权利斗争之中。”“既然上天给我这重生的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利用,怎会轻易死?”“不管你如何选择,我都会支持你!前世今生我都是你的霜影。”
  • 我被炫舞撞了一下腰

    我被炫舞撞了一下腰

    网络小说家许沫然爱玩炫舞游戏,并且在上面与区神结了婚,现实中,她的小说《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拍摄成电视剧,由于男主角是沉睡三年的王子——离洛,而去探班,在剧组发生了偶遇。却不曾想,在即将放手的时刻得知游戏与现实竟然如此的密切相关,放肆冥冥中注定,两个人走在了一起!可是,离洛有着不为人知的黑道背景以及仇恨,在仇恨和爱情之间,他与她该何去何从?新作《女尊之坐拥天下美男》欢迎入坑,不签约,不上架,欢迎跳坑!!!作者微博:诉够离伤http://m.weibo.cn/u/2478382061望关注,谢谢^ω^
  • 云梦何山

    云梦何山

    清风徐徐,芬芳未尽。笔迹潦潦,余墨未干。世界虽大,爱她依旧。爱河虽浅,未曾游出。
  • 高干子弟混黑道

    高干子弟混黑道

    父亲作为政府高官,儿子却是黑社会领导者,纠结吗?不纠结,懂得利用关系的他将自己一手创建的社团正往黑道巅峰步步推进,当站在黑道顶峰,当一切匍匐在他的脚下,他下一步会是什么?面对美女如云,他是见一个爱一个的花花公子还是忠贞不二的痴情郎?面对尔虞我诈的黑道,他是宅心仁厚的慈善家还是阴险狠毒的杀人魔?
  • 在天堂等你:一个高三学生的日记

    在天堂等你:一个高三学生的日记

    男主人公凌云,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女主人公项晓曼,是刚转来的新生。如果不是校运会和元旦文艺汇演,他们可能永远不会有交集,也不会有这个故事,但偏偏在这两次活动中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凌云只不过是为了和项晓曼说句话,他的这一愿望也终于实现了,却付出了意想不到的惨痛代价。项晓曼转走了,但故事却没有结束。起因与结局,你很难联系起来,但经作者细腻的心理解剖,你又不得不相信。
  • 出行礼仪

    出行礼仪

    本书介绍走路、上下楼梯、乘电梯、乘自动扶梯、乘坐公共汽车、乘坐出租车、乘坐轿车、骑车、乘火车、乘飞机等方面的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