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42500000014

第14章 虚心(2)

项橐,据说是中国古代的神童,年仅七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孔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有趣故事。话说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有一天,他正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在玩,其中一个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这个小孩就是项橐。车被城挡住了,走不了了。可是小孩仍玩得兴致勃勃,就像没看见似的。孔子下车,微笑着说:“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呢?”项橐这才抬起头,拿起大人的口吻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哪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非常诧异,此孩童如此能言善辩,而且像成年人一样镇定自若,实乃不凡。孔子因而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考他,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刀上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什么样的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孩子……”孔子一口气提了40多个问题。项橐认真听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门、泥牛、木马、砍刀、萤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树、空城、小孩……”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家庭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项橐皆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连说六个“善哉”。

项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人们所尊敬的孔子,就反问了几个问题,结果孔子一个也答不上来,连叹道:“后生可畏也!”孔子又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盘吧!”谁知项橐一本正经地拒绝,且振振有词:“我不赌博。天子好赌,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诸侯好赌,就无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赌,就会耽误处理文案;农民好赌,就会错过耕种庄稼的好时机;做学问的好赌,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赌博,就该挨揍。赌博本是无聊、无用之事,学它做什么?”孔子听了这些话,由赞赏变成了敬佩,遂拜项橐为师。七岁的孩子从此名声远扬,而孔子以圣人之躯,不耻以孩童为师,其举动也为天下人称赞。

孔子曾来到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则弹琴吟唱。曲子还未奏完一半,有个捕鱼的老人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全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的地方便停下脚步,左手抱着膝盖,右手托起下巴听孔子抚琴低吟。曲子终了,渔父用手召唤子贡、子路,两个人一起走了过来。

渔父指着孔子说:“他是干什么的?”子路回答说:“他是鲁国的君子。”渔父问孔子的姓氏,子路回答:“孔氏”。渔父说:“孔氏钻研并精通什么学问?”子路还未作答,子贡说:“孔氏这个人,心性敬奉忠信,亲身实践仁义,修治礼乐规范,排定人伦关系,对上来说竭尽忠心于国君,对下而言施行教化于百姓,打算用这样的办法造福于天下。这就是孔氏钻研精习的事业。”渔父又问道:“孔氏是拥有国土的君主吗?”子贡说:“不是。”渔父接着问道:“是王侯的辅臣吗?”子贡说:“也不是。”渔父于是笑着背转身去,边走边说道:“孔氏讲仁真可说是仁了,不过恐怕其自身终究不能免于祸患。真是折磨心性劳累身形而危害了他自己的自然本性。唉,他离大道也实在是太远太远了!”

子贡回来,把跟渔父的谈话报告给孔子。孔子推开身边的琴,站起身来说:“恐怕是位圣人吧!”于是走下杏坛寻找渔父。湖泽岸边,渔父正操起船桨撑船而去,回头看见孔子,转过身来以面相对。孔子连连后退,再次行礼上前。渔父说:“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孔子说:“刚才先生留下话尾而去,我实在是不聪明,不能领悟其中的意思,私下在这里等候先生,希望能有幸听到你的谈吐,以便最终有助于我!”渔父说:“咦,你实在是好学啊!”孔子又一次行礼后站起身说:“我少小时就努力学习,直到今天,已经六十九岁了,没有能够听到过真理的教诲,怎么敢不虚心请教?!”

渔父说:“同类相互汇聚,同声相互应和,这本是自然的道理。请让我说明我的看法从而分析你所从事的活动。你所从事的活动,也就是跻身于尘俗的事务。天子、诸侯、大夫、庶民,这四种人能够各自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就是社会治理的美好境界,四者倘若偏离了自己的位置,必然社会动乱。官吏处理好各自的职权,人民安排好各自的事情,这就不会出现混乱和侵扰。所以,田地荒芜居室破漏,衣服和食物不充足,赋税不能按时缴纳,妻子侍妾不能和睦,老少失去尊卑的序列,这是普通百姓的忧虑。能力不能胜任职守,本职的工作不能办好,行为不清白,属下玩忽怠惰,功业和美名全不具备,爵位和俸禄不能保持,这是大夫的忧虑。朝廷上没有忠臣,都城的采邑混乱,工艺技术不精巧,敬献的贡品不好,朝觐时落在后面而失去伦次,不能顺和天子的心意,这是诸侯的忧虑。阴阳不和谐,寒暑变化不合时令,以致伤害万物的生长,诸侯暴乱,随意侵扰征战,以致残害百姓,礼乐不合节度,财物穷尽匮乏,人伦关系未能整顿,百姓淫乱,这是天子和主管大臣的忧虑。如今你上无君侯主管的地位,下无大臣经办的官职,却擅自修治礼乐,排定人伦关系,从而教化百姓,不是太多事了吗?而且人有八种毛病,事有四种祸患,不可不清醒明察。不是自己职分以内的事也兜着去做,叫做揽;没人理会也说个没完,叫做佞;迎合对方顺引话意,叫做谄;不辨是非巴结奉承,叫做谀;喜欢背地说人坏话,叫做谗;离间故交挑拨亲友,叫做害;称誉伪诈败坏他人,叫做慝(tè,奸邪);不分善恶美丑,好坏兼容而脸色随应相适,暗暗攫取合于己意的东西,叫做险。有这八种毛病的人,外能迷乱他人,内则伤害自身,因而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和他们交往,圣明的君主不以他们为臣。所谓四患,喜欢管理国家大事,随意变更常规常态,用以钓取功名,称作贪得无厌;自恃聪明专行独断,侵害他人刚愎自用,称作利欲熏心;知过不改,听到劝说却越错越多,称作犟头犟脑;跟自己相同就认可,跟自己不同即使是好的也认为不好,称作自负矜夸。这就是四种祸患。能够清除八种毛病,不再推行四种祸患,方才可以教育。”

孔子凄凉悲伤地一声长叹,再次行礼后站起身来,说:“我在鲁国两次受到冷遇,在卫国被铲削掉所有的足迹,在宋国遭受砍掉坐荫之树的羞辱,又被久久围困在陈国、蔡国之间。我不知道我有什么过失,遭到这样四次诋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渔父悲悯地说道:“你实在是难于醒悟啊!有人害怕自己的身影、厌恶自己的足迹,想要避离而逃跑,举步越频繁足迹就越多,跑得越来越快,而影子却总不离身,自以为还跑得慢了,于是快速奔跑而不休止,终于用尽力气而死去。不懂得停留在阴暗处,就会使影子自然消失;停留在静止状态,就会使足迹不复存在,这也实在是太愚蠢了!你仔细推究仁义的道理,考察事物同异的区别,观察动静的变化,掌握取舍的分寸,疏通好恶的情感,调谐喜怒的节度,却几乎不能免于灾祸。认真修养你的身心,谨慎地保持你的真性,把身外之物还与他人,那么,也就没有什么拘系和累赘了。如今,你不修养自身反而要求他人,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孔子悲伤地说:“请问什么叫做真?”渔父回答:“所谓真,就是精诚的极点。不精不诚,不能感动人。所以,勉强啼哭的人虽然外表悲痛其实并不哀伤;勉强发怒的人虽然外表严厉其实并不威严;勉强亲热的人虽然笑容满面其实并不和善。真正的悲痛没有哭声而哀伤,真正的怒气未曾发作而威严,真正的亲热未曾含笑而和善。自然的真性存在于内心,神情的表露流于外在,这就是看重真情本性的原因。将上述道理用于人伦关系,侍奉双亲就会慈善孝顺,辅助国君就会忠贞不渝,饮酒就会舒心乐意,居丧就会悲痛哀伤。忠贞以建功为主旨,饮酒以欢乐为主旨,居丧以致哀为主旨,侍奉双亲以适意为主旨。功业与成就目的在于达到圆满美好,因而不必拘于一个轨迹;侍奉双亲目的在于达到适意,因而不必考虑使用什么方法;饮酒目的在于达到欢乐,没有必要选用就餐的器具;居丧目的在于致以哀伤,不必过问规范礼仪。礼仪,是世俗人的行为;纯真,却是禀受于自然,出于自然因而也就不可改变。所以圣哲的人总是效法自然看重本真,不受世俗的拘系。愚昧的人则刚好与此相反。不能效法自然而忧虑世人,不知道珍惜真情本性,庸庸碌碌地在流俗中承受着变化,因此总是不知满足。可惜啊,你过早地沉溺于世俗的伪诈而很晚才听闻大道。”

孔子又一次深深行礼后,站起身来说:“如今,我孔丘有幸能遇上先生,好像苍天特别宠幸于我似的。先生不以此为羞辱并把我当做弟子一样看待,而且还亲自教导我。我冒昧地打听先生的住处,请求借此受业于门下而最终学完大道。”渔父说:“可以迷途知返的人就与之交往,直至领悟玄妙的大道;不能迷途知返的人,不会真正懂得大道,谨慎小心地不要与他们结交,自身也就不会招来祸殃。你自己勉励吧!我得离开你了!”说完,就撑船离开孔子,缓缓地顺着芦苇丛中的水道划桨而去。

颜回掉转车头,子路递过拉着车上的绳索。孔子看定渔父离去的方向头也不回,直到水波平定,听不见桨声,方才登上车子。子路依傍车子问道:“我为先生服务已经很久了,不曾看见先生对人如此谦恭尊敬。大国的诸侯,小国的国君,见到先生历来都是平等相待,先生还免不了流露出傲慢的神情。如今,渔父手拿船桨对面而站,先生却像石磬一样弯腰鞠躬,听了渔父的话一再行礼后再作回答,恐怕是太过分了吧?弟子们都认为先生的态度不同于往常,一个捕鱼的人怎么能够获得如此厚爱呢?”孔子伏身于车前的横木,叹息说:“你实在是难于教化啊!你沉湎于礼义已经有些时日了,可是粗野卑下的心态时至今日也未能除去。上前来,我对你说!大凡遇到长辈而不恭敬,就是失礼;见到贤人而不尊重,就是不仁。他倘若不是一个道德修养臻于完善的人,也就不能使人自感谦卑低下,对人谦恭卑下却不至精至诚,定然不能保持本真,所以久久伤害身体。真是可惜啊!不能见贤思齐对于人们来说,祸害再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而你子路却偏偏就有这一毛病。况且大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各种物类失去了道就会死亡,获得了道便会成功。所以大道之所在,圣人就尊崇。如今渔父对于大道,可以说是已有体悟,我怎么能不尊敬他呢?”

其实,有关孔子虚心求学教徒的事例还有很多。孔子秉承虚心的品质求学,又以谦虚的态度教学。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学生们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与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合称为“孔孟”,其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虚心启示录

读完了第六章,你有什么启迪和启发?你想到了哪些人和事?你有什么感悟?自己仔细动脑思考一下,想好之后马上拿起笔把所思所想所悟都逐条写在下面。这本书要放在身边或枕边,经常拿出来看一看,一定会给你一种坚定的力量。

同类推荐
  •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说话与办事是我们人生的重要问题,也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深谙说话与办事之道。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说话与办事的能力。说话与办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习的,说话有说话的智慧,办事有办事的技巧,只要掌握了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无论是说起话来,还是办起事业,都能拿捏准确、游刃有余。
  • 办公室秘战:在人脉角逐中平步青云

    办公室秘战:在人脉角逐中平步青云

    在办公室里,如果你想要更快地晋升,想要平步青云,就必须学会从现在开始积累和拓展你的人脉。因为,在职场中人脉就是你的命脉,谁掌握的人脉越多谁在职场中的优势将越大。
  • 明辨是非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明辨是非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每一个好故事,都会带你种下完美人生的种子;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领悟人生的一盏明灯;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人生的一块基石。它给我们智慧的启迪,让我们抓住希望,对今天更加珍惜,对明天充满自信!
  • 20几岁要懂点人情世故(MBook随身读)

    20几岁要懂点人情世故(MBook随身读)

    《20几岁要懂点人情世故》:本书针对二十几岁年轻人的生存现状和容易犯的错误,以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说理阐明年轻人需要懂得和掌握的人情世故。这上百条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人生目标的设定、说话办事的学问、朋友圈子的经营、工作生活的平衡等。这些为人处世的经验为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提供参考,让他们掌握好生存的法则,在成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
  • 大众创新座右铭

    大众创新座右铭

    本书都是中外伟人、名人关于创新的论述。本书分为四篇。第一是创新基础篇。第二是创新思维篇。第三是创新方法篇。第四是创新实践篇。
热门推荐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淡定(MBook随身读)

    淡定(MBook随身读)

    人生一世,并非草木一秋。如何活得淡定与从容,是很多人所追求和向往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整天说自己不快乐、不幸福。其实,人之所以不快乐,缺少幸福感,并不是因为不具备快乐的条件,而是因为活得还不够简单、不够洒脱,不够淡定。本书将教会你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生活,控制起伏不定的情绪,让你在繁杂的社会环境中历练一股强大的内心力量,做一个淡定的强者,让你的人生走向平坦。常葆一颗淡定的心,看云起云落。生活从容的人,一定是最成功、最友善、最幸福的人。
  • 腹黑王妃太冷情

    腹黑王妃太冷情

    裴安晴是现代的女强人,但是目睹闺蜜与男友的双双背叛后不幸穿越到了架空的大周王朝,初识冷漠王爷南宫烈,合作斗大妈,陷害无情的家人,从一无是处到锋芒毕露,她冷血,无情,他在一次次的接触中却早已情根深种,痴情王爷与腹黑女主能不能修成正果,请点击本文....
  • 万物家史

    万物家史

    本书多侧面、多层次、全方位、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门学科的发展史。对每一门学科的起源、脉络以及各学科间的互动做了系统、明晰的梳理。
  •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的文笔,简洁、生动、形象、浑厚,不乏精彩之笔。借文与史兼长的笔法,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与可读性、亲和力与感染力。见解独到,透纸可现。在论述中闪烁着作者的智慧。《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收录了作者个人读书历程的心得和体会,其文笔简洁、生动、形象、浑厚,见解独到,透纸可现。在论述中闪烁着作者的智慧。 全书共分“雄杰”“红颜”“族群”“现象”“文化”五个部分,具体包括《英年早逝惜贾谊》《宫闱角逐话女人》《姜太公的无道子孙》《流人屈原与伟人毛泽东》等。
  • 繁华梦已沉

    繁华梦已沉

    一步一惊心,生死悬于一线间。“鬼魅”来袭,谁又能在脂粉洪流中全身而退。“凤凰浴火前,会不会流泪?”
  • 湘西赶尸鬼事之造畜

    湘西赶尸鬼事之造畜

    【魔昧之术,不一其道】湘西赶尸,江北造畜、西南痋毒、南洋降头、观落阴、圆光术..闻其名,是否想知其然?流传民间的判、贡、虫、尸、畜五邪是否就在你身边?晒天针、杀生刃、七煞锁魂、百鸟衣、凤凰灯...这些道门邪器是否真实存在?茅山术、阴山术、鲁班术、鬼谷子阴阳七书、玄阴墨斗……一切民间不可思议的道法尽在本书。(注,切莫用本书所提道法害人,否则后果自负!)
  • 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

    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复存在

    不复存在

    嬴政,你说过,待你功成名就便许我十里红妆,生世守候。可我等了千年,只等到一个乱世。老子去你妈的天道!世间一切皆顺天道,我偏要逆天!
  • 烟雨誓三生

    烟雨誓三生

    一个被中原武林遗弃的落魄杀手,一个是贞静美好清绝秀雅的江南女子,在黛瓦青墙乌镇相逢,这一场倾心的遇见,一霎便风起云动。但仇家无情的追杀,小镇的狭路相逢,激起了一波波拳影剑光。而他,在生命与爱情两者间,又会做出如何选择?白慕风,苏语萱,今生两颗孤苦无依的魂,彼此寻找,终于找到,誓不松手,却因种种变数,用一转身离开,用一辈子去忘记。烟雨誓三生,三生三世,一梦已过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