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39700000018

第18章 真文学是非职业的(4)

我要再三强调写日记的重要,尤其对中学生。当一个少年人并非出于师长之命,而是自发地写日记时,他就已经进入了写作的实质。这表明第一,他意识到了并试图克服生存的虚幻性质,要抵抗生命的流逝,挽留岁月,留下它们曾经存在的证据;第二,他有了与自己灵魂交谈、过内心生活的需要。看一个中学生在写作上有无前途,我主要不看语文老师给他的作文打多少分,而看他是否喜欢写日记。写日记一要坚持(基本上每天写),二要认真(不敷衍自己,对真正触动自己的事情和心情要细写,努力寻找确切的表达),三要秘密(基本上不给人看,为了真实)。这样持之以恒,不成为作家才怪呢。

三,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写什么?我只能说出这一条原则: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题材没有限制,凡是感兴趣的都可以写,凡是不感兴趣的都不要写。既然你是为自己写,当然就这样。如果你硬去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肯定你就不是在为自己写,而是为了达到某种外在的目的了。

在题材上,不要追随时尚,例如当今各种大众刊物上泛滥的温馨小情感故事之类。不要给自己定位,什么小女人、另类、新新人类,你都不是,你就是你自己。也不要主题先行,例如反映中学生的生活面貌之类,要写出他们的乖、酷、早熟什么的。不要给自己设套,生活中,阅读中,什么东西触动了你,就写什么。

重要的不是题材,而是对题材的处理,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表面上相同的题材,不同的人可以写成完全不同的东西。好的作家无论写什么,一总能写出他独特的眼光,二总能揭示出人类的共同境况,即写的总是自己,又总是整个人生和世界。

第三讲 写作与风格

这一讲的主题是怎样写。其实怎样写是没法讲的,因为风格和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于具体的作品之中,无法抽取出来,抽取出来便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东西,失去了任何意义。每一个优秀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方法,它们是和他的全部写作经验联系在一起的,原则上是不可学的。我这里只能说一些最一般的道理,这些道理也许是所有的写作者都不该忽视的。

一,勤于积累素材和锤炼文字

好的作品必须有两样东西,一是好的内容,二是好的文字表达。这两样东西不是在写作时突然产生的,而要靠平时下功夫。当然,写作时会有文思泉涌的时刻,绝妙的构思和表达仿佛自己来到了你面前,但这也是以平时做的工作为基础的。作家是世界上最勤快的人,他总是处在工作状态,不停地做着两件事,便是积累素材和锤炼文字。严格地说,作家并非仅仅在写一个具体的作品时才在写作,其实他无时无刻不在写作。

灵感闪现不是作家的特权,而是人的思维的最一般特征。当我们刻意去思考什么的时候,我们未必得到好的思想。可是,在我们似乎什么也不想的时候,脑子并没有闲着,往往会有稍纵即逝的感受、思绪、记忆、意象等等在脑中闪现。一般人对此并不在意,他们往往听任这些东西流失掉了。日常琐屑生活的潮流把他们冲向前去,他们来不及也顾不上加以回味。作家不一样,他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会抓住时机,及时把它们记下来。如果不及时记下来,它们很可能就永远消失了。为了及时记下,必须克服懒惰(有时是疲劳)、害羞(例如在众目睽睽的场合)和世俗的礼貌(必须停止与人周旋)。作家和一般人在此开始分野。写作者是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辛勤的搜集者。许多作家都有专门的笔记本,用于随时记录素材。写小说的人都有一个体会,就是故事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却几乎是无法虚构的,它们只能来自平时的观察和积累。

作家的另一项日常工作是锤炼文字。他不只是在写作品时做这件事,平时记录思想和文学的素材时,他就已经在文字表达上下功夫了。事实上,内容是依赖于表达的,你要真正留住一个好的思想,就必须找到准确的表达,否则即使记录了下来,也是打了折扣的。写作者爱自己的思想,不肯让它被坏的文字辱没,所以也爱上了文字的艺术。好的文字风格如同好的仪态风度,来自日常一丝不苟的积累。无论写什么,包括信、日记、笔记,甚至一张便笺,下笔决不马虎,不肯留下一行不修边幅的文字,如果你这样做,日久必能写一手好文章。

二,质朴是大家风度

质朴是写作上的大家风度,表现为心态上的平淡,内容上的真实,文字上的朴素。相反,浮夸是小家子气,表现为心态上的卖弄,内容上的虚假,文字上的雕琢。

文人最忌、又难戒的是卖弄,举凡名声、地位、学问、经历,甚至多愁善感的心肠,风流的隐私,都可以拿来卖弄。有些人把写作当做演戏,无论写什么,一心想着的是自己扮演的角色,这角色在观众中可能产生的效果。凡是热中于在自己的作品中抛头露面的人,都应该改行去做电视主持人。

真实的前提是有真东西。有真情实感才有抒情的真实,否则只能矫情、煽情。有真知灼见才有议论的真实,否则必定假大空。有对生活的真切观察才有叙述的真实,否则只能从观念出发编造。真实极难,因为我们头脑里有太多的观念,妨碍我们看见生活的真相。在《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写娜塔莎守在情人临终的病床边,这个悲痛欲绝的女人在做什么?在织袜子。这个细节包含了对生活的最真实的观察和理解,但一般人决不会这么写。

大师的文字风格往往是朴素的。本事在用日常词汇表达独特的东西,通篇寻常句子,读来偏是与众不同。你们不妨留心一下,初学者往往喜欢用华丽的修辞,而他们的文章往往雷同。

三,文字贵在简洁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节省语言是基本美德。文字功夫基本上是一种删除废话废字的功夫。列那尔说:风格就是仅仅使用必不可少的词,绝对不写长句子,最好只用主语、动词和谓语。要惜墨如金,养成一种洁癖,看见一个多余的字就觉得难受。

第四讲 写作与读书

这一讲的主题是谁在写。一个人以怎样的目的和方式写作,写出怎样的作品,归根到底取决于他是个怎样的人。在一定意义上,每个作家都是在写自己,而这个自己有深浅宽窄之分,写出来的结果也就大不一样。造就一个人的因素很多,我只说一个方面,就是读书。

一,养成读书的爱好

写作者的精神世界与读书有密切关系。许多大作家同时是大学者或酷爱读书的人,例如歌德、席勒、加缪、罗曼·罗兰、毛姆、博尔赫斯等。中国也有作家兼学者的传统,例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叶圣陶、林语堂、梁实秋、沈从文。现在许多作家不读书,只写书,写出的作品就难免贫乏。

要养成读书的爱好,使读书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感到欠缺和不安。宋朝诗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三日不读书,自惭形秽,觉得没脸见人,要有这样的感觉。

读书的面可以广泛一些,不要只限于读文学书,琢磨写作技巧。读书的收获是精神世界的拓展,而这对写作的助益是整体性的。

二,读最好的书

读书的面可以广,但档次一定要高。读书的档次对写作有直接影响,大体上决定了写作的档次。平日读什么书,会形成一种精神趣味和格调,写作时就不由自主地跟着走。所以,读坏书——我是指平庸的书——不但没有收获,而且损害莫大。

我一直提倡读经典名著,即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古今中外有过多少书,唯有这些书得到长久和广泛的流传,绝大多数书被淘汰,决非偶然。书如汪洋大海,你自己作全面筛选决不可能,碰到什么读什么又太盲目。这等于是全人类替你初选了一遍,这等好事为何要拒绝。即使经典名著,数量也太多,仍要由你自己再选择一遍。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信念,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即使读了一些并非最好的书,仍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的最好的书,并成为它们的知音。

千万不要跟着媒体跑,把时间浪费在流行读物上。天下好书之多,一辈子读不完,岂能把生命浪费在这种东西上。我不是故作清高,我有许多赠送的报刊,不读觉得对不起人家,可是读了总后悔不已,头脑里乱糟糟又空洞洞,不只是浪费了时间,最糟的是败坏了精神胃口。歌德做过一个试验,半年不读报纸,结果发现与以前天天读报比,没有任何损失。

三,读书应该激发创造力

我提倡你们读书,但许多思想家对书籍怀有警惕,例如蒙田、叔本华、尼采。开卷有益,但也可能无益,甚至有害,就看它是激发了还是压抑了自己的创造力。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读书应该起到一种作用,就是刺激自己的写作欲望。

为了使读书有助于写作,最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包括:一,摘录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二,读书的体会,特别是读书时浮现的感触、随想、联想,哪怕它们似乎与正在读的书完全无关,愈是这样它们也许对你就愈有价值,是你的沉睡着的宝藏被唤醒了。

2000.10

同类推荐
  • 就这样若无其事爱着你

    就这样若无其事爱着你

    爱情是一种遇见,不能预期,也无法等待,当它发生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是冥冥中的注定,还是前世今生的轮回?有些人注定只是匆匆的过客,而有些人,却会一步一步融入你的生活,融入你的心。那是两列相向而来的火车,他在这边,她在那边,不知道对方去往何处,只知道时间在在铁轨上奔跑,带走了一些人的苹果,带走了另一些人的云朵。那美丽的女子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似乎正是为了一朵莫名其妙的云,却不想正好与他的眼睛撞了满怀。几许哀怨伴着几许欣喜的眼神,在他的心底扎下了根。因为陌生,因为转瞬即逝,因为怕失去,就宁愿不拥有……彼此相望,若无其事。
  • 生活的情趣

    生活的情趣

    本书收有“娘家情结”、“何当共剪西窗烛”、“多余”、“瞧这一片灿烂的风景”等散文。
  • 山梦水梦

    山梦水梦

    本书收入了作者近年来的优秀散文41篇。全国首个中国散文研究所,推出全国最大最早的散文类门户网站——中国散文网
  • 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

    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图书《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盛巽昌先生与北京自由撰稿人、著名畅销书作家与策划人李子迟先生合著。《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分为“毛泽东品评《三国演义》”、“毛泽东品评《红楼梦》”、“毛泽东品评《水浒传》”、“毛泽东品评《西游记》”4个部分,广泛、全面、详细、生动地介绍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与四大古典名著在各方面的经过、事件、知识与思想。
  • 幽默小语

    幽默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来自山洞的女人

    来自山洞的女人

    “实话告诉你,我也是很有钱的!不过,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她压低声音说:“我买彩票中了600万!”“阿叔,那个女人是不是,脑子~有点问题?”“我失恋了。没有人听我唱我这么好听的歌。要不,我唱给你听吧?”“你是故意的吧?想勾引我。”“这是谁教你的?泥浆解毒?”“呃,记得好像有一部古装韩剧里提到这样的法子啊。”“韩剧你也当真!果然脑抽!”来自山洞的自称很有钱的乡下“阿兹妈”与来自大城市的“欧巴”的爱情故事。搞笑的情节,当然不会太悲伤。但是,还是有点点悲伤啦!因为要解毒,要疗伤啊!
  • 极品法师:绝色倾天下

    极品法师:绝色倾天下

    什么才是极品?身为一名魔法师,她竟然喜欢战士的作战方式!别人的魔法师都被保护在身后但她却喜欢冲锋陷阵。一手短杖,无人能敌!其实不是我不喜欢长杖,只不过是因为我!没!钱!
  • 新血

    新血

    新的血液一个世家崛起抑或抗抵衰弱的关键这是一滴新血成长的故事
  • 文化传播人员职业素养

    文化传播人员职业素养

    文化传播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辉煌前景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我省的文化传播产业按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大力推动文化传播阵地建设,文化传播良性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文化传播产品日益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为促进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梦归处

    梦归处

    我总是在想,很多年后,当我翻开钱包,看到里面那张残旧的一元和厚厚的一叠随手贴时。是不是还能记得,那天所发生的一切?又是不是还能想起,那七年的长梦,最终归于何处?作者微信号:ReadInCloud微信名:云中书欢迎关注查阅更多小说,谢谢支持!
  • 梦观集

    梦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雨九戒

    剑雨九戒

    本小说前面一直很乱,因为是主角的回忆,真真的开始是从《辰原》这章开始的,如果对此文感兴趣的,请从《辰原》一章开始阅读,其中不清楚的可以看前面的章节。末世天道,流星滑落中原之北,古人有预,祸将祸及世界;如需改变世界之命运,必集齐镇压世界之气运的九把绝世宝剑(阴阳无影剑、无欲清心剑、青剑、紫砂青龙剑、忘勿绝情剑、羽纱轻语剑、刀型雾腾剑、辰剑、魔腾圣剑)
  • 毒女难求:王的嚣张宠妃

    毒女难求:王的嚣张宠妃

    一个佣兵穿越成将军庶女,倾尽一切爱错了人。重生之后一雪前耻,前世的智慧和今世的惨遇令其成长加速。冷血庶女vs腹黑质子、驯夫vs追妻。新皇登基,清后宫,赠江山。“史料记载”嫡后万岁万万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曾去过的三国

    我曾去过的三国

    以街机三国为主题的异界小说。穿越吗?哦,我在了解不过了。二次穿越见过么,都来看看吧。
  • 青少年学足球

    青少年学足球

    张孝平主编的《青少年学足球》从足球的起源与发展,从足球的技术与战术,从足球比赛与观赏都做了循序渐进、系统、详尽的文字叙述和配图说明,内容通俗易懂、直观性强,便于初学者的阅读、理解与练习,为教学与训练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