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38800000005

第5章 经典和我们(4)

我此生与书有缘,在书中度过了多半的光阴。不过,结缘的开端似乎不太光彩。那是上小学的时候,在老师号召下,班上同学把自己的图书凑集起来,放在一只箱子里,办起了一个小小图书馆。我从中借了一本书,书中主人公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男孩,诸如把苍蝇包在包子里给人吃之类,我一边看,一边笑个不停。我实在太想拥有这本有趣的书了,还掉后又把它偷了出来。从此以后,我对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每一本书,不管是否读得懂,都使我神往,我相信其中一定藏着一些有趣的或重要的东西,等待我去把它们找出来。

小学六年级时,我家搬到了人民公园附近,站在窗前,可以望见耸立在公园背后的大自鸣钟。上海图书馆的这个标志性建筑对于我充满了诱惑力,我常常不由自主地走到那里,在图书馆的院子里徘徊,有一天终于鼓起勇气朝楼里走,却被挡驾了。按照规定,儿童身高一米四五以上才能进阅览室,我当时十岁,个儿小,还差得远。小学刚毕业,拿到了考初中的准考证,听说凭这个证件就可以进到楼内,我喜出望外。整个暑假,我几乎天天坐在上海图书馆的阅览室里看书。我喜欢阅览室里的气氛,寂静笼罩之下,一张张宽大的桌子旁,互不相识的人们专心读着不同的书,彼此之间却仿佛有着一种神秘的联系。这是知识的圣殿,我为自己能够进入这个圣殿而自豪。

我仍渴望占有自己所喜欢的书,毕竟懂事了,没有再偷,而是养成了买书的癖好。初中三年级时,我家搬迁,从家到学校乘电车有五站地,只花四分钱,走路要用一小时。由于家境贫寒,父亲每天只给我四分钱的单程车费,我连这钱也舍不得花,总是徒步往返。路途的一长段是繁华的南京西路,放学回来正值最热闹的时候,两旁橱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但我心里惦记着这一段路上的两家旧书店,便以目不旁视的气概勇往直前。这两家旧书店是物质诱惑的海洋中的两座精神灯塔,我每次路过必进,如果口袋里的钱够,就买一本我看中的书。当然,经常的情形是看中了某一本书,但钱不够,于是我不得不天天去看那本书是否还在,直到攒够了钱把它买下才松一口气。读高中时,我住校,从家到学校要乘郊区车,往返票价五角。我每两周回家一次,父亲每月给我两元钱,一元乘车,一元零用。这使我在买书时仿佛有了财大气粗之感,为此总是无比愉快地跋涉在十几公里的郊区公路上。

回想起来,从中学开始,我就已经把功课看得很次要,而把主要的精力用于读课外书。我是在上海中学读的高中,学校阅览室的墙上贴着高尔基的一句语录:“我扑在书本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句话对于当时的我独具魔力,它如此贴切地表达了一个饥不择食的少年人的心情和状态,使我永远记住了它。不过,虽然我酷爱读书,却并不知道该读什么书,始终是在黑暗中摸索。直到进了北京大学,在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影响下,我才开始大量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一开始是俄国文学,把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中译本都读了,接着是西方文学和哲学,一发而不可收。我永远感谢我的这位不幸早逝的朋友,在我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他做了我的引路人,把我带到了世界文化宝库的大门前。那一年我十七岁,在我与书结缘的历史上,这是一个转折点。一个人一旦走进宝库,看见过了真正的珍宝,他就获得了基本的鉴赏力,懂得区分宝物和垃圾了。在那以后,我仿佛逐渐拥有了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那些平庸的书,不肯再为它们浪费宝贵的光阴了。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我的经验告诉我,大师绝对比追随者可爱无比也更加平易近人,直接读原著是通往智慧的捷径。这就像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伟人总是比那些包围着他们的秘书和仆役更容易接近,困难恰恰在于怎样冲破这些小人物的阻碍。可是,在阅读中不存在这样的阻碍,经典名著就在那里,任何人想要翻开都不会遭到拒绝,那些爱读平庸书籍的人其实是自甘于和小人物周旋。

直接与大师交流,结识和欣赏人类历史上那些最优秀的灵魂,真是人生莫大的享受。有时候,我会拿起笔来,写下自己的收获,这就是我的写作。所以,我的写作实际上是我的阅读的一个延伸。曾有人问我,阅读和写作在我的生活中各扮演什么角色,我脱口说:阅读是我的情人,写作是我的妻子。事后一想,对这句话可有多种理解。妻子是由情人转变过来的,我的写作是由我的阅读转变过来的,这是一解。阅读是浪漫的精神游历,写作是日常的艰苦劳动,这又是一解。最后,鉴于写作已成为我的职业,我必须警惕不让它排挤掉阅读的时间,倘若我写得多读得少,甚至只写不读,我的写作就会沦为毫无生气的职业习惯,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一样。对于我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解,我要铭记不忘。

2006年8月

做一个真正的读者

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一个不是读者的学生,不管他考试成绩多么优秀,本质上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一个不是读者的作家,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作为作家的资格。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质言之,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取决于人口中高趣味读者的比例。相反,对于不是读者的人来说,凝聚在书籍中的人类精神财富等于不存在,他们不去享用和占有这笔宝贵的财富,一个人唯有在成了读者以后才会知道,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

然而,一个人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可以称作读者的。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是说,读书成了生活的必需,真正感到不可缺少,几天不读书就寝食不安,自惭形秽。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才能读几页书,你就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当然,这种情形决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是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之后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都有可能依靠自己去发现和领略阅读的快乐。遗憾的是,当今功利至上的教育体制正在无情地扼杀人性中这种最宝贵的特质。在这种情形下,我只能向有识见的教师和家长反复呼吁,请你们尽最大可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能保护多少是多少,能抢救一个是一个。我还要提醒那些聪明的孩子,在达到一定年龄之后,你们要善于向现行教育争自由,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救。

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中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个人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翻翻,连兴趣也谈不上,遑论癖好。针对当今图书市场的现状,我要特别强调,千万不要追随媒体的宣传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倘若那样,你绝对成不了真正的读者,永远只是文化市场上的消费大众而已。须知时尚和文明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受时尚支配的人仅仅生活在事物的表面,貌似前卫,本质上却是一个野蛮人,唯有扎根于人类精神文明土壤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文明人。

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位。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仿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你的心智。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青少年时期是关键。经验证明,一个人在这个时期倘若没有养成读好书的习惯,以后再要培养就比较难了,倘若养成了,则必定终身受用。青少年对未来有种种美好的理想,我对你们的祝愿是,在你们的人生蓝图中千万不要遗漏了这一种理想,就是立志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个终身读者。

2004年7月

名著在名译之后诞生

当今图书市场上的一个显著现象是,由于世界文学经典名著已无版权问题,出版成本低,而对这类书的需求又是持续不断的,销售有保证,因此,为了赚取利润,许多书商包括一些出版社匆忙上阵,纷纷组织对原著毫无研究的译手快速制作,甚至抄袭拼凑,出现了大量选题重复、粗制滥造的所谓名著译本。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些粗劣制品的泛滥必定会对大批青少年读者造成误导,甚至从此堵塞了他们走向真正的世界文学的道路。

同类推荐
  • 圣经文学二十讲

    圣经文学二十讲

    指点圣经文学的精微玄奥,揭示先知作品的异象神性,阐述人文精神的深层意识,钩沉博爱文化的极致华章,探索自由与独立的思想根源。
  • 大爱无垠

    大爱无垠

    一位母亲,跪伏着拼死护着身下的幼儿,临死前留下一则手机短信:孩子,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着我爱你!
  • 我读.4

    我读.4

    《我读4》万象包罗地收录了关于思考,关于生活,关于爱,关于家园的书籍,温暖而博大,细腻并客观。梁文道以他的独立思考和敏锐的眼光为我们选择各种好书,期待着与读者分享作者的精神世界。每个读者都能在这本小书里找到与自己的精神领地,也可以循着其中的线索和脉络,挑选最合宜的读本,完成这场愉悦而柔软的阅读之旅。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变得强大而丰盈,写作者和读者之间,也实现了某种连结。
  • 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作家周国平自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是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本书内容涵盖了读书感悟、心路历程、对爱的体验和针对某些时弊的“争鸣”等。
  •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本书选编杜牧诗作167题共185首,大抵以《文集》为主,其馀各集,凡能断定确为杜牧所作者,酌量选人。编选体例分编年与未编年两部分,以《独酌》为界。编年部分按年代排列,未编年部分则按原集顺序排列,先《文集》,后《外集》,再《别集》。入选的作品,一般有题解,具体说明每首诗的作年、写作背景、作品之特色、后人之评价等,但不求面面俱到,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释重点是解决字词难点,说明典故含意,有时略作串讲,对于人名地名,尽量注释清楚。注释文字力求简明精当。
热门推荐
  • 腹黑前夫追娇妻

    腹黑前夫追娇妻

    她只是个平凡的女孩,打个工容易吗?居然被黑道的头头拉着一起逃命!最后还要被这个大叔缠着,怎么甩都甩不掉!看着身边妖孽的男人,她只想大喊!谁来收了这妖精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盖天(下)

    盖天(下)

    一剑东来,问鼎天下,试问谁与争锋!光寒天地,重定乾坤,仗剑独挑群雄!一个少年变成男人的基情热血故事……“我心中有猛龙,欲要飞腾九天之上,盖过这天与地——”
  • 奇迹岁月

    奇迹岁月

    贝鲁斯兰,冰之塔;伊蓝水晶,地球之心。-------------------------------------
  • 红楼殇:美人逆天

    红楼殇:美人逆天

    大王朝覆灭,江山易主。黛玉重生之日便被赐下鸠酒白绫,侥幸逃脱的她流浪他乡寻亲未果,落脚在阴险的商户人家。坎坷的人生变化无常,鬼使神差她成了当地安老爷的小夫人。恶毒数夫人,几次欲陷害。两面三刀,背后使招。本姑娘摇身一变,冷酷腹黑,变弱为强,回眸一笑,天下必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孙权

    孙权

    美人、权势、能干的手下,孙权都不缺,但他的灵魂却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纨绔子弟。环境陌生,语言不通,他想逃跑,结果被一伙山贼给劫持了!汉末是一个混乱的世界,到处充满了暴力和阴谋,纨绔子弟还是回归了江东,他准备享受“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惬意生活。谁知,身为江东之主,却成了受气包!纨绔子弟的血性被激发了,他也要争霸天下!结果如何?敬请期待!——2010年农历五月十八日,酒臣。
  • 作弊重生:男友各个狠绝色

    作弊重生:男友各个狠绝色

    出了次差,老公跟别的男人滚了床单。不过自己也不吃亏,顺了他一个东西。打开看:我去!什么东西?作弊系统?这不就是一个手表么?老兄,你确定不是在某宝上买的吗?——作弊系统:竟然质疑本系统,渺小的人类说吧,有什么要求?我:人生能作弊吗?我希望可以重生?
  • 祭月之影

    祭月之影

    一个从大山走出来的人,在获得月亮传承的力量后,会有怎样的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
  • 惑世妖颜:超美寝室II

    惑世妖颜:超美寝室II

    她,聪慧过人却自命不凡;他,惑世容颜却蛮横无理。她,是学校的奇葩,是家族的宠儿;他,是老师的眼中钉,是父母的心头刺。“要玩命别找我们这种胆小又怕事的小。”浑身脏兮兮的女孩仍是一副高傲。靠!开什么玩笑,十三岁以后就没人敢那么大声跟他说话,她却叫嚣地理直气壮,而她还自称胆小怕事?有点意思,本少爷不把你玩的哭爹喊娘,岂会罢休!
  • 疫疹一得

    疫疹一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球毁灭一万年

    地球毁灭一万年

    战争让星球地表严重污染和破坏,一万年来幸存下来的种族只能蜗居在地壳下的城市里苟延残喘,挣扎在物种灭绝的边缘、畸形扭曲的蜕变。许多人已经绝望,等着死去的灵魂升上从未有过的天堂。但是极少数人并没有放弃希望,哪怕现实如此的残酷,环境极端的恶劣,深处底层的人类怀揣着信念努力向上攀爬,用生命去追赶回不去的文明和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