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37500000003

第3章 秦汉帝国的扩张与崩溃

自从秦始皇一统中国,中国就进入了帝国阶段。所谓帝国有两层含义:第一,一个国内只有一个皇帝,国家是统一的;第二,对于四邻而言,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绝对是主控力量。这两个条件合在一起的时候,中国的帝国就是天下帝国。理论上天下帝国没有边界,边缘和核心的关系只有远近,没有敌我。但实际上,当时的中国还是有不属于它管辖的邻居,尤其是北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很少被纳入中原的管辖体系,更常见他们向中原挑战,侵入、征服甚至统治了中原。著名的五胡乱华①和金、元王朝,就是较为显著的例证。

秦和两汉是一个连续体

直到秦帝国的出现,才真正为中华大帝国的核心划下基本的疆域。我们有时候称之为中原,可是中原的范围常常会改变,实际上中原的核心又时时转移。不过,以中国和欧洲的大帝国来对比,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国有一个相当固定而且坚实的核心。因此,中国对外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地理单位,往往这核心本身比任何一边的边陲之地都要广袤富足很多倍。这么庞大的核心,自然有它自己的引力,核心可以抓住边缘,边缘则很难挑战核心的地位。

秦和两汉应该是一个连续体,不必当做三个朝代来看待。正所谓“汉承秦制”,秦帝国建立了庞大帝国的内建系统,包括道路系统和官僚体系,两者都被汉帝国继承。秦帝国的内建系统是从上而下、从核心向外缘扩散的。就秦朝的郡县制度来说,从考古发掘统计出来的数据可以发现,甚至最小的县城的县长或县令,往往是由秦帝国军队的中下级军官转任,中央的命令可以从上到下传达到地方,效率相当不错。秦帝国的道路系统,在中原地区是两横两直四条主干道,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外展开①直道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命大将蒙恬主持开筑,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南至云阳甘泉宫(今陕西淳化西北),是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由于道路较直,故名直道。若干条辐射线。这样的内建系统,传达命令效率很高,得到神经末梢回馈讯息的效率却有所不足。整体而言,秦帝国在秦始皇时代,运转并没有太大困难。

秦王朝筑长城、开直道①、建宫殿和陵墓,再加上戍守边疆的兵役,用尽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力量。秦始皇在世时,由于他常常巡视各处,可能还可以得到地方的讯息。秦始皇一死,包括六国之后裔和陈胜、吴广、刘邦这一类农民在内的起义风起云涌,中央根本无法得到预警,也无法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所以这一短命的王朝,它的兴盛是由于三代经营,建立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战争机器。但这并不是一套很好的管理体系,在资源力量用尽之时,中央完全无法应付,庞大的帝国就垮下来了。秦代的兴和衰,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

汉代的管理制度基本上是秦朝的延续,《史记》和《汉书》都很坦白地承认这一点。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上,汉代的制度是由董仲舒设计了一套相当清楚的察举制,将过去不是很制度化的人才选拔方式,落实为定期由地方官员选择当地优秀的人才送到中央,在中央实习种种政务,然后再派到各处去工作。这样一个察举制度,使得中央和地方一直不断地有人力资源的流转,把地方的讯息无时不经过这些实习人员带到中央。这套讯息传递系统至少在西汉大半的时间里面,能为中央的种种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使这么庞大的帝国基本上能够稳定地运作。

西汉的崩溃,也是由于大规模的内乱。那是因为王莽这个书呆子,他并没有理解汉代设计这套讯息内馈系统的功能,以为只要中央不断地下命令,就可以将一个设计好的“新政”,落实成儒家思想向往的理想国家。有人以为王莽是一个空想的社会主义者,其实不然,他至多是一个以皇帝身份来抚育子民的专制帝王。王莽得到皇位并不合法,所以他和拥护他的人发动或制造大规模的舆论,以此来支持他的政权。由于舆论是经过制造的,中央从此不能得到真实的回馈讯息。王莽的种种措施,调动了许多资源,使得天下骚然,许多农民脱产投入变乱,而政府的反应既不恰当也不够快。于是,王莽接手的一个庞大的汉帝国,就因为大规模的民变而瓦解了。

西汉帝国的扩张策略

从西汉的对外关系来看,中国最大的挑战者是草原上的匈奴,这个部落集团可说是历史上罕见的游牧帝国。匈奴骑兵部队来去如风的速度,使得汉代的长城沿线必须处处设防,这是以少击多的战略。汉代费尽心思要制伏匈奴,最后是以取得良马马种,训练了可以跟匈奴对抗的骑兵部队才最终取胜。霍去病号称骠骑将军,他所采用的战略就是以快速行动的马队千里奔袭,深入匈奴腹地,再由卫青统领大量的步兵部队,沿着长城各路并进,从而一举把匈奴打垮。

中原和匈奴的战争,基本上是用大量的资源来抵消匈奴灵活机动的战略。从那以后,中国北方的战争都是依靠钱粮和补给取胜,这种战略也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消耗。如果因此引发内部资源不足而发生民变,王朝也许就会垮台。西汉的胜利,就是因为内部的资源可以用到相当紧张的地步,而政府能够随时应变,才不至于蹈秦代的覆辙。

汉帝国在西南一带的扩张,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进展过程。其基本形态是先打通道路,建立若干据点;汉人用贸易和移民一步一步渗透,直至填满南方和西南各地本来由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这中间发生过一些战争,但规模并不大,而帝国的扩张却是持续和稳步地推进,最终西南和南部大体上都与中原核心地区联结为一。这一扩张策略和罗马帝国不同。罗马是先用军队征服一个地区,然后将罗马兵团留在当地,与当地的旧有势力共同执掌政权,自己的核心地区常常因此被掏空;而罗马兵团驻守的各处新领土,并没有和中央融合的机制,结果就是边缘逐渐脱离于核心地区,最终独立。

因此,西汉帝国的对外扩充,是建立在有充实的核心,而且有一个相当顺畅的信息回馈制度之上的。

东汉地方势力的膨胀

东汉是西汉王朝贵族的复辟,可是有一些相当重要的改变。这个王朝的核心地区和西汉王朝的核心地区,基本上是一样的。精耕细作的农业制度,经过西汉的发展,构成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这种经济制度,最重要的资源是劳动力,以此来调动资源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这种制度建立在完善的道路系统上。灵活的市场交换,施行察举制度的文官系统,在东汉发挥了更灵活的讯息回馈作用。

汉代的地方层次,因此有相当大的自治空间。可相对而言,这并不是民主制度意义上的自治,必然造成地方势力集团的膨胀。汉代地方的巨室大族,就是这种地方势力集团,可能延续好几代。于是,本来可以有助于中央地方平衡的机制,却转变为地方力量的坐大。再加上中央为了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在郡的上面添上了一层监督郡县的“州部”,可是“州部”权力的制度化,反而使每一个州有足够的资源和力量分割中央的权力。发展到后来,十三个州就不再是代表中央来控制地方,而是挟制地方,挑战中央。

东汉的外患也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留在草原的南匈奴,本来和汉朝相当友好,可是在西部又出现新的力量。在河西走廊一带一直到青海大草原,出现了一些不太大的部落,当时称为羌人,他们正好扼住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对汉朝的国际贸易及汉朝与西域的交通都形成威胁。这一批人数不多的羌人,并没有很严密的组织,却为汉朝增加了不少困扰。

可能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包括匈奴)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另外一个可能性是当时中国东方和中南部出现长期的瘟疫,究竟是什么疾病现在已经不清楚,至少可以判断的是天花和某种从中亚传入的不知名的疾病,除此之外还有多种疾病共同作用。这些疾病在气候比较温和与潮湿的地区蔓延很广,维持很长时间,造成人口的大量变动,少数民族地区最受影响。在东部和中部的汉人地区,可能因为死亡的威胁,人们都想逃避,于是侵入今天湖南、江西直到广东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地,造成许多纠纷。汉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武装力量,一方面企图制伏羌人,另一方面也想打开南方。帝国的资源,因为这两项持续很久的战事,也颇为紧张。

前面说过,十三州部的逐渐独立,使中央能够运用的资源相对减少,以至于西面和南面本来规模不大的战争,却使得中央政府疲于奔命。两汉对比,制度上一点小改变,就可以使得帝国承受压力的能力有很大的不同。

“五胡乱华”和全球气候改变有关

西汉是儒家思想由成熟走向正统的一个阶段,道家思想和阴阳家思想也已经被融合在儒家的体系之内,从此中国没有意识形态的困扰。东汉开始,经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佛教,逐渐取得一般老百姓的信仰。在人民生活困难或者对于不可知的命运有所畏惧的时候,新进入的佛教向他们提供了儒家无法提供的心灵安慰。和佛教思想相当接近的道家,在这种环境下也忽然有了复兴的动力。尤其是在翻译佛家经典时,道家的名词,作为“格义”①被佛家借用,佛道两家因此成为既对抗又联盟的思想系统,足以挑战长久独尊的儒家。

从此之后,中国不仅仅只有儒家这一家意识形态,而是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裂是有社会阶级性的,处于权力核心的人群一般都信奉儒家,处于权力圈边缘或以外的人则常常站在佛道一边。这种核心和边缘分裂的现象与罗马帝国崩溃前夕的状况极为相似: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②认为,基督教的出现,首先也是在边缘人群中得到传播,从而削弱了罗马本身的传统理念。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东汉中期几次大规模打击匈奴的时候,恰逢北方温度剧降,以至于匈奴人大批的牛羊死于大雪,连牛犊、羔羊都接不上明年的春天。同样寒冷的西北地区,羌人和其他的少数民族也大量渗透进入汉族地区,甚至取代了当地居民,其根本原因也是气候变化。所以在东汉末年,西部边防军董卓跋扈,启动了东汉的崩溃;而中原东部,在今天山东、河南和苏北地区爆发的黄巾军起义,却是宗教教派发动的大规模变乱。这一地区,在中国也是比较寒冷的地方。稍微南部一点的百姓可以向更南移动,而这些华北的老百姓,后面有北方少数民族的压力,前面无路可走,又有宗教信仰作为结合的动力,于是“黄巾之乱”规模之大,史无前例。

整体而言,秦代和两汉三个阶段可当做一个大帝国来看,它延续了四百多年。到三国以后,中国长期扰攘三百多年,局面才逐渐澄清,开始隋唐帝国的时代。“五胡乱华”的几百年,也正是世界气候史上中古的大寒冷时期,在欧洲历史上引发了所谓“蛮族大入侵”,而中国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其实都和全球气候改变有关。气象学专家,例如竺可桢先生等人,根据冰川遗迹、格陵兰冰层、加州红木年轮等各种资料,都认为这一段时期是北半球最寒冷的时期,也是中国动乱最剧烈的时期。

同类推荐
  • 历史上的小故事

    历史上的小故事

    读历史,品人生。本书搜集了世界历史上各大历史事件,和民间英雄的传奇故事(二战时,有一次在火车的一节包厢里坐了四个人.一个老太太,一个漂亮的姑娘,一个德国军官,一个波兰人.火车穿越隧道时,车厢里一片黑暗,突然响了一声亲嘴的动静,接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火车从隧道里钻出来后,只见德国军官脸上有五道红印,尴尬的坐在那里,四个人谁也没说话.老太太想:这个德国人太不象话,趁黑欺侮那个姑娘,活该!漂亮姑娘想:这个德国人不怀好意,一定是想亲我,却亲到老太太,真是活该.德国军官想:这个波兰人胆子真大,亲了那个姑娘,躲的倒快,害我替他挨了一巴掌.波兰人想:我亲了一下自己的手)
  • 三国烽烟

    三国烽烟

    身为历史系高材生的刘鹏穿越了,穿越的主人不是威猛的武将,也不是智谋无双的谋士,恰恰是那被诸葛亮评价为“暗弱无能”又被刘备从手中夺走益州的刘璋!还未曾抱怨自己的运气差,刘鹏就又发现了一个史书上都未曾记载过的信息:刘璋居然是刘焉的私生子!巨大的危机包围着刘璋,面对刘焉正室和三个哥哥的排挤迫害,面对这即将到来的乱世,刘璋是否还能像历史上那样顺利的得到益州?是继续做那暗弱的刘季玉还是做那出渊的潜龙?是继续做那守成之主还是争霸途中分得一杯羹?
  • 来到宋朝的那些事儿

    来到宋朝的那些事儿

    赵康是一个没车没房没钱没女人的屌丝,生活在现代社会压力山大,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他因为吃了几串大腰子,把自己给吃穿越了,这让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谛——虚不受补!!!
  • 列朝游记

    列朝游记

    一个未经人们认证的“时间定律”,使一个科学家发明了时光机。几位少年开始了在列朝的“旅游”……
  • 天命所终:晚清皇朝的崩溃

    天命所终:晚清皇朝的崩溃

    辛亥革命一向被认为是民族主义的革命,“驱除鞑虏”更被视为革命的制胜法宝,但这种民族主义到底起到多大作用,民族问题是否真实存在或被扭曲;被视为“特殊利益集团”的清末皇族与旗人在这场革命中到底处于何等地位;革命的冲击下,他们又遭受了何等的命运等等,这些都是之前史家所未深入探讨或做忽略处理的。本书以清末皇族与旗人作为切入口,以独特的角度深入剖析旗人群体在辛亥年中的所经所历,以更全面地展示革命年代中所不为人了解的历史侧面。
热门推荐
  • 穿越是门技术活

    穿越是门技术活

    身为斗争的炮灰人物,我得死!作为整篇文章中心转折点,我必须死!为了满足作者恶趣味,我不能不死!因为作者写累了想换主角,我就是非得死!成为通篇倒霉的小白炮灰,我他妈一定要死!如果能活着,我何苦去死呢?一个苦逼的炮灰与一群美男不得不说的那些事。本文所提作品为作者虚构。
  • 器武撰书

    器武撰书

    器修,传承万古锻器术,炼本命锻造屋,一念成器。武修,习霸道,调和,时息功法,炼灵源技能树;一击天陨。三界有魂,炼魂入器,亦可开天辟地!魂亦有情,忘前世之旅,化今生魂心;魂与人的故事,始于初见,止于终老.器,武,人,魂点缀的文字,散尽天下,永世长存!而器武书的开头总是:他由山上来……
  • 七气炼天

    七气炼天

    血月现,鬼村灭,还尔骨,了此劫!没落万年的修真大陆,一句古老的契约誓词将鬼村小子卷入了身不由己的是非漩涡中。修真大陆,东海七岛,九幽魔境,天羽妖界,北冥鬼域,鬼村小子将何去何从?是和心爱之人隐居山林,还是和好兄弟力斩乾坤?七气破万法,一剑定苍穹!爱恨情仇尽在七气炼天!
  • 美女篮球队

    美女篮球队

    谁规定我们只能为你们一帮臭男人尖叫大发花痴?闪开!咋?让我们从球场滚开?我们不能灌篮又如何?!喜欢那篮球落地的清脆声响,喜欢那追逐梦想的激情,更喜欢那在球场上飞舞流汗的沸腾!这里是一部从市区一直奋斗到全世界舞台的传奇!这里,有着一群女孩的翩翩英姿、步步生莲,以及——无尽的侠骨柔情!
  • 迷糊皇后

    迷糊皇后

    这年头,看了那么多穿越文,穿越早已见怪不怪了。不过全家人都穿越了,这就实在有点离谱了。全家人穿越后还是全家人,就更加让人无语了。穿越后,她老爸,不,现在该改叫爹了,是当朝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她老哥,是将军,掌握国家大半兵权;她老弟,是吏部尚书;她老妹,是刑部尚书,朝中的唯一女官;他们家,权倾朝野,与太后娘家的贾家家族相互抗衡。在别人看来,他们一家子都奇奇怪怪,偏皇帝对他们信任无比。而她,更是成了皇后,后宫虽有三千佳丽但皇帝却独宠她一人,除了那个讨人厌的太后整日爱找她麻烦,生活何等惬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萌宝三只:爹地请排队

    萌宝三只:爹地请排队

    20岁,陆倾心被算计生子,虐身虐心。25岁,陆倾心携子归来,让别人虐身虐心!天佑:“我是蓝孩子,完全可以胜任‘爹地’一职。”天煜:“我……我喜欢医生哥哥做爹地!”天瑜:“人家要桃花眼蜀黍做爹地……嘤嘤嘤……”正牌爹地乔BOSS,不是医生,木有桃花眼,心塞咆哮:“三只小崽子,你们放学别走,我们聊聊人生!”陆倾心:“大丫、二狗、三胖,回家吃饭!三宝异口同声:“妈咪,请务必唤我们大名!”
  • 养妻为患:妖孽魅君别纠缠

    养妻为患:妖孽魅君别纠缠

    只听说是养虎为患,有没有听说过养妻为患的?这小娘子平日胆小,榻上乖巧,每日将她安置怀间,逗弄一番。一个不注意,小娘子被他养刁了,反扑之,还很大爷的说,一日不喂她,馋的慌。等等,她不是胆小如鼠么?“夫君,我确实胆小如鼠,可是,我还是没能忍住,被你的美色吸引了,来,乖……。”靠之,他是男人,君临天下的帝王,怎能被一个女子压,怒,钳制她的下颚……“夫君,听话,有糖吃,不听,今晚睡帝宫外面去。”小娘子一脸乖巧,毫无怯意的再他耳畔呢喃。某妖孽哑然,看吧,这就是他养出来的,他傲视天下,可从未想过自己也会干出如此勾当。唉,养妻为患不过如此。简介太短,各位看官,欲知后事,请进……
  • 聚魂传说

    聚魂传说

    尘封万年的混沌第一界开启,这是一个混乱的大世界,无数天骄崛起,掀开了一场属于年轻一代历史的序幕,这是一首关于修道的长歌,强者纵横十八世界,弱者坠入永恒黑暗。谁来歌葬修士之魂?当黎明再次破晓,黑暗的影子,将被毫无休止地拉长,虚幻之间,似遥不可及,在这个大千世界,谁来谱写一首人们的安魂之曲?李树本是苍茫界的一缕残魂,被天道子送入第九界地球轮回,展开吃其肉身四十九次的疯狂计划……
  • 绕不开的情缘线:苾海情添

    绕不开的情缘线:苾海情添

    人间芳菲四月天,花家三小姐花落慈十三年前抓阄抓到的废材守护神竟是一朵裂口笑开怀的棉花,自此未传为佳话,倒传为笑话。她能挑着她,她能寻着她,是缘分,不要恨铁不成钢,花家落慈说了,她们不是铁,也不稀罕成钢,她们分明是那璞玉一双……就这样相伴着磕磕绊绊一路混上天。南边青鸟家有四女,椒兰芬苾,个个绝色妍丽,又尤以小女青苾为极致。都道天君爱苾妃最深,她却在他掌下香消玉殒,惹得颠覆认知的花神陆离让这天上花花草草一夜化为乌有,从此天宫变为不毛之地。她本是她家乡溪水中的一条鱼儿,本得其恩情,姐妹相称,为何睚眦相报?她和他们究竟有怎样的前尘后事?花落心仍念慈,苾海情添,她还能不能和他再续前缘?
  • 微成长

    微成长

    三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好朋友展开,以相对幸福的优等生艾莉的亲身经历和雕琢来完成几段成长故事,拼凑起她们共同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