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31100000046

第46章 为爱痴狂的情爱天子——顺治(6)

多铎军队是从天长、六合一线来犯的,其前哨部队于四月十五日到了扬州西北不远的斑竹园,大部队在四月十八日陆续到达城外。多铎因为红衣大炮还未运到,没有立即攻城,就开展诱降活动。他首先派泗州降将李遇春拿着招降书,到城下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站在西门城头手上指着李遇春大骂不绝,李遇春还说:“天下人都知道大人的忠义名声,但是南京朝廷不相信你,你要尽忠报国有什么好处呀?”史可法叫城上众箭齐发,李遇春抱头鼠窜而去。当天,多铎又派两个降将带了一封劝降信,游过护城河,到水关边叫喊开城,史可法便派两个勇健的士卒用长绳送下城去,抓住他们,连人带信,一起投入护城河中。多择不死心,又连给史可法写了五封信,史可法看也不看就付之一炬。

多铎在诱降的之策接连失败以后,命令加紧围城,把史可法在城外的驻军全部逼入城内。从四月十八日起,到四月二十二日,已把扬州新旧两城围得水泄不通。加上从六合、仪真方向赶来的清兵铁骑五万,围城清兵已达十五万人。多铎并下令架起大炮,连连轰城。

在这样严重的形势下,吓坏了一些软骨头的将领。二十二日,进城才一天的李栖凤、高歧凤二将,竟妄图以武力劫持史可法出降,史可法严词拒绝:“这里就是我为国捐躯的地方!你们想干什么?你们想卖身求荣,贪图富贵,就请各人自便吧!”这两个叛将见史可法志不可夺,就在当夜二更时分,带领本部四千人马偷偷出城去,并带走了川将胡尚友、韩尚良的人马,同去投降清营。李栖凤、高歧凤二人握有城中近半数的兵力,如果当时加以镇压,势必造成内乱,导致清兵趁变而入,所以史可法没有阻挠。

李栖凤、高歧凤的哗变,一度使城中军心有所动摇。这天夜晚,史可法传令集合全体官兵,向他们说:“这几天军情特别紧急,淮安已经失守。扬州是江北重镇,如有差失,南京难保。切望大家一致努力,不分昼夜,严密防守。如有人胆敢造谣生事,惑乱人心,一定要按军法治罪!”中军官两次传令,士兵们都一声不响。史可法第三次命令击鼓传令,仍无反应。史可法急痛攻心,不禁放声大哭,眼睛里冒出血来。中军官取火照明的时候,只见史可法战袍上血泪斑斑,士兵们看到这种情景,大为感动,不由得同声高呼:“我们一定尽力守城”,于是史可法下令把军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迎敌,一部分守城,一部分巡查。并且宣布了临阵军令:上阵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巷战!巷战不利,短接!短接不利,自尽!这极大地鼓动了将士的战斗情绪。

扬州人民也按三部分组织起来:参战的,奔上城头,加入军队,抢修防御工事;巡逻的,巡岗查哨,协助兵士巡城;备战的,妇女老小出动,搜集砖石、石灰,赶制刀枪、弓箭。有的人看到城墙狭窄,不便安置大炮,便分头动员人家捐献木板、门板,架在城根民房的屋脊上,加宽城墙,使得全城大炮都能集中上来。

多铎连日攻城不下,担心孤军深入或有不测之变,曾想从扬州退兵,而李栖风、高歧凤尽告以城中虚实,劝阻说扬州城无援,用不了几日可破城。多铎才留下来继续攻城。

四月二十三日,多铎为截断扬州军民向江南的退路,派出一部占领瓜洲,李成栋等六员总兵,全部降清。

四月二十四日,清兵运到红衣大炮。红衣大炮炮身又大又重,长有两丈多,重达五千斤,是当时的重炮。当天清兵试放一炮,恰好击中督帅府,落下来的炮弹有十斤四两重,幸而史可法上城去了,未受其害。这一炮是清兵总攻即将开始的信号。

扬州新旧两城,共有十三座城门,其中旧城西门的城墙比较低矮,城外不远有一片土丘,坟墓累累,树木森森,其间有明朝阁臣、兴化人李春芳的墓葬,这是扬州西北角唯一的高地,如被清兵占领,以居高临下之势袭击城里,会造成严重威胁。清兵从天长方向来,必然要进到这一地段。部将们曾多次要求史可法把墓地上的树木砍伐掉,不让敌人隐蔽,可惜史可法拘守礼法,不肯答应。多铎调来红衣大炮后,果然在这里埋伏下来。既然西门最难防守,从四月十九日起,史可法就自己负责防守此门,另外令刘肇基守北门,紧密配合。

史可法的心腹副将史德威,是山西平阳人,当时任史可法手下的副总兵官、都督同知,跟随可法多年,忠义可靠。这天,史可法把他喊到面前,抱头痛哭,表示自己要誓死报国的决心。可法没有子女,想收德威为义子,德威跪伏在地上哭着说:“相公为国杀身,我义当从你而死,怎敢偷生?而且我自有宗支,没有父母之命,怎能为人后代?”史可法也哭着说:“我为国亡,你为我家存宗嗣,我把奉养老母的大事托付于你,你就不要推辞吧!”当时刘肇基也在旁边含泪劝说。最后,史可法跪拜下来,说:“我不负国,你怎么能忍心负我呢?”史德威才哭拜受命。也就在十九日这一天,史可法在西门城楼上,写了上奏朝廷的遗表,又写了五封遗书,一上母亲,一与妻子,一致叔父及堂兄弟,一交德威,另一封是写给多铎的。恐怕城破后乱中有失,又重写五封。四月二十一日,又给母亲尹氏,岳母杨氏,夫人李氏,写了诀别信。

史可法写好遗书,即嘱咐德威:“我死后,当葬我于南京高皇帝(朱元璋)陵侧,如无法办到,就葬我于扬州梅花岭!”他就这样充分地作好殉国准备,来迎接敌兵最后的攻城。

四月二十五日,多铎下令发起总攻。清兵依仗红衣大炮的威力,攻势更加凌厉。史可法就派人持令牌通告居民,宣谕:如果城破,敌方问罪,我一人担当,不连累百姓。凡听到这个通告的居民都感动得掉泪。这一天,清兵四面环攻,而西门的攻势最猛,士卒也最密集,史可法就拜祷苍天,下令开炮还击,打死清兵数百人。多铎大怒,命用红衣大炮连续轰城,炮声如雷,隆隆不绝,硝烟滚滚,遮天蔽日,西门城楼陷入火海,城墙外沿不断崩塌。多铎还亲自督战,命士卒架起云梯爬城。但城上军民一步不退,从城头射下的乱箭以及投下的砖石、石灰,如同飞蝗骤雨。城墙西北角被轰开缺口了,守城军民来不及堵塞,不等史可法令下,就奔向缺口,挺身相迎,展开一场肉搏战,一次又一次地把清兵杀退下去。城墙的缺口越来越多,城下的尸体堆积得越来越高,清兵反借着尸堆登上城头,他们蜂拥蚁聚,一批倒下,一批扑上来,西门终于被首先突破。其他各门,军民仍在浴血奋战。

城破前,史可法对总兵官庄子固说:“一旦城破,就请你把我杀掉,我宁可死在自己人刀下,决不当俘虏!”庄子固含泪随口答应。此刻,史可法见大势已去,就与史德威诀别,又向庄子固伸长颈项,庄子固哪里忍心下手?史可法马上拔刀自刎,子固上前死死抱住,颈血已淋漓满衣,可法再命史德威杀他,史德威泣不成声,也不忍动手,急得可法大骂“不孝”。众人拥着史可法下城,向小东门方向撤退,想从这里冲出去,到了小东门,冲不出城,便退向东门,东门也被攻破,再转向南门,这时追兵已到。庄子固都已中箭而死,史德威仍拚死相随。前面又涌来一队清兵,为首的象是一员将官,史德威猜测就是多铎,告诉了史可法,史可法就在马上大声向迎面敌兵喝道:“史可法在此!”

前堵后追的清兵,听到一声“史可法在此!”先都大吃一惊,随后一拥而上,一个名叫张鹰的头目,押着史可法到新城南门城楼上去见多铎。多铎不认识史可法,就问左右:“谁认识史督师?”这时史可法的幕僚杨遇蕃先被抓来,多铎叫杨上前辨认,杨说“不假”。

史可法说:“我挺身出来,是要明明白白地死,怎么谈得上作假!”

多铎对可法十分恭敬,以客礼相待,并慰问说:“以前我一连给你写了几封信召请,你都拒绝了。现在,你已为明朝尽了忠心,不算负国,如能为我收抚江南,大清将不惜给你重任!”

史可法愤怒地说:“我是大明大臣,岂肯苟且偷生,作万世罪人!我头可断,身不可辱!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

多铎又拿洪承畴降清被重用的事例劝诱他说:“老先生没有看见洪承畴的例子吗?投降则可富贵!”

史可法鄙夷地说:“洪承畴受先帝厚恩而不死,不忠之极!我怎肯学他!”

杨遇蕃这时也凑上来劝降:“阁部大人就忍死救百姓吧,”

史可法怒斥道:“你父亲不过是个小官,他任代理知县还能为朝廷死节,何况我是朝廷大臣?”骂得杨遇蕃头也不敢抬。史可法声气豪壮,气得多铎暴跳如雷,亲自拔刀来砍,可法却挺身来迎刀刃,这使多铎惊得倒退几步,连喊“好男子,好男子!”

多铎知道史可法绝不会屈服了,就说:“你既然是忠臣,索性杀了你,成全你的名节吧!”

史可法厉声说,“与杨州城共存亡。这是我的夙愿,即使把我碎尸万段,我也甘之如饴!但是扬州百万百姓不可杀害!”他遂即被杀,惨遭肢解。

史可法壮烈殉国时,年仅四十四岁。

史可法被杀后,文武官吏壮烈殉难的在两百人以上。多铎攻破扬州,死了数千人,付出了惨重代价。进城后,又差不多在每一条街道,每一条小巷,每一座房屋,都遭到伏击。可以说,扬州抗清,是清兵入关以来,首次遇到的军民一体的坚强抵抗!

为了对扬州人民进行报复,多铎下令屠城,进行了十天。

扬州变成了屠场,血腥恶臭弥漫,到处是肢体残缺的尸首。扬州城那些因美丽的妇女们,愿意把她们自己献给清兵,最要紧的是用身体赎回她们的生命。 在城里,一些人藏到垃圾堆里,在身上涂满烂泥和脏物,希望以此躲开人们的注意,但是清兵不时地用长矛猛刺垃圾堆,直到里面的人像动物一样蠕动起来,鲜血从伤口流了出来。大火蔓延开来,那些因为藏在屋子里或地下室里仍然活着的人们,或者是被无情的大火所吞噬,或者是战战兢兢地跑到街上,被那些仍然在屠城的清兵杀死了。

当时的人们估计,有80万人死于这场屠杀。多铎的这一暴行,就是我国战乱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大屠杀惨案。

3 剃头之罪——“嘉定三屠”

人们把“嘉定三屠”与“扬州十日”并列为满族入关以后的暴行之中,其实这里面另有隐情,“嘉定”三屠到底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发生的?到底是何人而为?

对于让汉人剃头从满制,清王朝本是相当谨慎的。弘光朝投降,豫亲王多铎进入南京之后,曾有这样的公告:“剃头一事,本朝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道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可是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多尔衮下令所有汉人都必须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由此引发了“嘉定三屠”这样血腥的后果。

在这一个多月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才引发多尔衮下这样的命令?

原来这与一个无耻的汉族降臣孙之獬有关。孙之獬,山东淄川人,明朝天启年间的进士。此人因人品低下,反复无常,一直郁郁不得志。清军入关后,他求官心切,是第一批摇尾乞降的汉官,并当上了礼部侍郎。为报新主提拔之恩,一时间又想不出什么平定大计,孙之獬来个主动剃发,以表忠心。这天,孙之獬学满族人的样子,把脑门上的头发剃光,后面拖个大辫子,并穿上一套满服,上朝时想博个满堂彩。不料当时汉人官员仍是博冠大袖的儒雅装束,见他不伦不类的打扮,都觉得从心里厌恶他,把他从汉官的队伍中轰了出去。满族官员自恃是统治征服民族,也都纷纷把他看成一只下贱的狗,把他踹到一旁去。

孙之獬恼羞成怒加上气急败坏,下了朝后就立马上了一道奏章,向多尔衮建议在全境范围内给汉人剃发,其中有几句话让多尔衮难受极了:“陛下平定中原,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之从陛下也!”

顺治当时年仅七岁,大事全部由摄政王多尔衮一人说了算。多尔衮本来就是北方武人性格,被孙之獬这一阴激,觉得他说的有理。 另外他从“异族”入主中原的历史经验中得到最主要的警示就是防止上层“汉化”。“汉化”最终导致了皇族的消沉和委琐懦弱。孙之獬的进言,正好挑起多尔衮的警惕之心,想先从形式上消除“汉化”的潜在危险,于是下令全体汉民必须剃发!

此令一下,本来渐趋平静的江南地区顿时如水入沸油般四处掀起反抗的怒潮。“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一直以孔孟伦理为原则的中国人,无论官绅还是普通百姓,都不能接受自己在形象上变成野蛮的“夷狄”。即使是统治中国近百年、残暴横行的蒙古统治者,也从未下令要汉人改变装束。如果有人要从衣冠相貌上强迫施行历史性的倒退,把几千年的汉儒发式和盛唐袍服变成“猪尾巴”小辫,不仅仅是一种对人格尊严的侮辱,简直就类似“阉割”之痛。而且,以这种形象活着,死后都有愧于祖先,没有面目见先人于地下。如果从文化、财产、等级等等方面在士大夫和平常民众还存有歧异的话,在这种保卫自身精神和风俗的立场方面所有汉人几乎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原本已经降附的地区纷纷反抗,整个中国大地陷入血雨腥风之中。

同类推荐
  • 王牌特卫4

    王牌特卫4

    中南海保镖、金牌狙击手李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荣升特卫团团长。他不远万里,带队远赴R国,乔装保护石油大亨女郎玛利亚,粉碎R国黑帮光头党、J国黑山会、M国教廷组织多股恐怖组织的阴谋,成功保卫石油管道铺设,并出色完成首长出行、航母护航等护卫任务……为祖国的建设和安全、稳定做出卓越贡献。
  • 生命的痕迹

    生命的痕迹

    从生命开始坠入这个花团锦簇的世界,注定了有风和日丽,也有凄风苦雨,在历经无数酷热、严寒、飘摇中,生命从一颗弱苗成长为参天大树,那些春华秋实平平淡淡的岁月,最终化作圈圈美丽的曲线年轮,记载我们一路走过的艰辛和绚丽。蓦然回首,身后似梦似幻的身影,一串串留有生命痕迹的岁月,早已风干成芳香的玫瑰:我们曾经来过。
  • 秘密

    秘密

    《秘密》中,我们看到的是青年打工者良子偷窥城市女人的“秘密”,以及他横死的命运。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打工者与城市女性之间,横亘着难以跨越的距离,只能以“偷窥”的方式建立联系,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 火墙

    火墙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碎花地毯

    碎花地毯

    与红柯不同,王松专注于人间和俗世,他的头脑进而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故事。故事的本质是人的行动和选择,因此在有故事的地方才会有人的自由,哪怕是悲剧性的或荒谬的自由。王松的小说中一个恒常的因素就是人如何与他的环境相对抗、如何在不可能中梦想和行动。本书的内容包括寂寞的汤丹、礼拜六的快行列车、王跃进的生活质量问题、安子的拳头、新时期的头疼碎花地毯、延续、腾空的屋子、玉株、故园里的现代女人、迷离、国家干部陈同、你能走多远、落伍与坚守(代后记)详细内容。
热门推荐
  • 异世家教风云

    异世家教风云

    大空:晴、雷、岚、雨、雾、云,晕染这一切,吸收包容这一切。用自己的肉体粉碎袭击家族的逆境,化身为普照大地的太阳,或者成为不受任何束缚,独自守护家族的孤高的浮云。
  • 潇湘月影:红楼之为你钟情

    潇湘月影:红楼之为你钟情

    弱水之畔,三生石旁。灌溉之恩,恩义难忘。弱水之畔,悠悠情伤。救命之恩,情深不忘。悠悠竹林,潇湘之中。照顾之恩,恩情不忘。隐隐风雨,萧然亭中。两世之情,一生相报。虽然是妹妹和水溶之间的故事,但是却是另一种深情相望。异样的红楼值得期待!
  • 城堡之使

    城堡之使

    自太古纪元以来,民生凋零。异兽横行,灾祸不断。苍天怜悯世人,降九十九星为之守护,人们尊星为城堡,欲以最强者持之,化城堡为其印,铭刻于己身,守护万民。却不想激起人之私心,从此为争夺那九十九城堡的守护,战乱四起。千百年来,民不聊生。遂有古之大能者,学究天地,贯彻古今。以九十九星为蓝本,以必生之心血,造出伪星术,立星之使,仿城堡之威能,造星器,至此天下争锋才稍有停止。城堡千百万化,可为器物,可为生命,遂分守护城堡形态,战斗解放形态,和封印移动形态三大形态。
  • 异能通缉令

    异能通缉令

    家境贫寒的白鹭歌一直认为考入赫明大学是挺幸运的事,可是,这份幸运却在某个夜晚突然变成了不幸——莫名被追杀,在千钧一发之际被救。好吧,能保住小命,至少说明她还没有倒霉到顶点!可是,救了她的狐狸面具男人就这么死了……天哪!这份恩情让她如何去还?等等,面具男你为什么若无其事地出现在我面前还企图忽悠我进劳什子的社团?神马?加入社会团有钱拿?呃……那社团在哪儿?
  • 现实中的硬道理

    现实中的硬道理

    看不到目标比其它困难更容易使人放弃,人往往会因为缺少理想而停滞不前。为自己对立一个目标,并努力实现它,否则精力就会白白浪费,而最终你也将会因为虚度光阴而后悔不己。道理:没有理想的生活是可怕的,那就像航海没有指南针。生活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等待与忍耐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厌倦与急进既然都不是办法,那就干脆放下思想上的包袱,去体会其中的乐趣,生命也将会因此而快乐生动。道理:生命如茶,慢慢的等,细细的品,滋味无穷。有时候,在我们的生命中需要奋斗乃至挣扎,如果生命中没有障碍,我们就会很脆弱。毫无畏惧地生活,直面所有障碍和困境,并充满信心地克服,才是真正的强者。道理:生命中的障碍造就了坚强。
  • 学生心理健康枕边书

    学生心理健康枕边书

    精神分析大师荣格说:“一切的财富和成就,都源于杰出的智慧与键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的基础,是学生成才的保证,是学生成功的法宝,是学生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因此,希望此书能帮助广大学生排除万难,化解心头疑虑,做自己成长的主人,让暗淡的心理充满阳光,让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让每一个人都带着健康的心态去奋斗拼搏,携着美好的情感去享受生活,并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在人类生活中,爱的出现,或爱的信仰的出现,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绚丽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在很多时候,爱情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忧伤、孤单、仇恨,甚至毁灭的前夜。
  • 与狼的契约

    与狼的契约

    作者第一次写啦,支持一下嘛~一个可爱的萌妹子,来到森林里遇见了狼群,与狼做下了契约。她和酷妹子萧萧,暖心富公子天子皓,和小染一样的羽冥灵,还有许多和狼做下契约的人们会发生什么事情?
  • 晚安,金主大人

    晚安,金主大人

    一言不合,她踩了金主的雷区,被一脚踹了。她以为他们的人生从此再无交集,却不想,这才刚刚只是开始……某天,她被金主拦下,“今晚有空?”“没有,你想干什么?”对方轻笑一声,俯身在她耳边沉声道:“你猜?”
  • 望族嫡妇之玉面玲珑

    望族嫡妇之玉面玲珑

    一桩富贵姻缘从天而降,掉到林家人的头上,砸得这已家道中落的人家晕头转向,于是各方诡计层出不穷,姑娘们誓要争着成为望族嫡妇。林珑原本不屑,这样的人家势必是非多,后院没有一刻安宁,以她的家世踏进去就只有俩字——找死。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你越是岿然不动,别人就越是要扯你进旋涡。自从爹死娘改嫁后,林珑的人生跌到谷底,亲戚无良,弟弟体弱多病,妹妹不争气,身为长姐的她必定要挑起家中的重担。在婶母的一再欺压下,她惟有奋起反抗。在她的斗争下终能踏进这豪门望族的大门,这时候才发现婶母堂姐那不过是小儿科,因她的家世不高,在这望族里屡遭人白眼,等着她的是更大的风暴。水来土掩,将来…呃…不怕…还有更高的人挡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