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9700000033

第33章 穿越决策边界(1)

从世界来看,20世纪后期开始,全球一体化趋势空前加快,信息的传播、扩散速度空前提高,各类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波及和影响面日益扩大。公共决策的问题已不再是一国一地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共通问题。从国内来看,步入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既面临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特别是决策能力,又面临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课题。公共决策的困境如何破解呢?

一、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一)从组织内部看

后工业化社会,决策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庞杂,信息搜集面越来越广,处理量越来越大。组织一是必须适应环境变化,调整结构,转变重心,建立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专业化的信息队伍,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决策中的作用;二是必须不断提高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网络相结合,形成各种高速度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

不仅组织的扁平化成为现实,专业分工日益明显,而且决策权力的分解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现代社会,政府已不再是承揽一切公共事务惟一的主体,越来越多的管理权力开始让渡给各种非政府组织。公共组织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外部咨询机构所发挥的参谋、助手作用。这不仅是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专业化的要求,也是公共组织打破传统的封闭结构,体现现代民主管理的客观要求。

(二)从组织外部看

技术革命在提高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的同时,也使得信息拥塞成为决策面临的一大难题。组织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性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信息沟通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使得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几乎同时感知到时代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公共危机的扩散和传播面日益扩大,社会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组织内部利益多元化倾向不断突出。

20世纪后期发展实践日益证明,虽然组织及其行为方式的发展方向与社会同步,但其步伐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现有的组织结构及制度安排是在社会复杂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作出的,虽然近代社会对结构和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调整,甚至某些时候还以改革或社会革命的形式发生过重大的调整,但根本的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并未触及。韦伯时代所构建的科层制组织,只是适应当时时代要求和科学技术条件所作出的安排,其前提是确定性、简单性问题,例如,组织的结构和形式的相对确定性,决策行为的稳定性、持续性等,满足了当时“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的社会事务的要求。20世纪后期,“危机管理”概念的诞生反映了人类对社会发展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一种主动回应,但是,传统组织格局下的危机管理非但没有达到减少危机的目的,相反,还使社会呈现出更多的危机状态。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公共组织不需要危机管理,恰恰相反,我们需要更加有效地应对危机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决策方法。

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集权化的组织结构在工业革命以后,开始不断朝着民主化的方向发展。然而,控制导向型的组织模式却始终作为一种基本的组织形式被保留下来。虽然组织也具有较高的临时动员能力,在面临危机状态时,能够迅速整合资源应对危机。但这种整合只是对组织内部要素进行的调整或再造,而组织的外部因素往往是无法驾驭的,甚至有可能对组织造成突如其来的灾难性冲击。事实上,绝大多数危机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中,大量因素可以被提前预测捕捉,但由于集权化组织缺乏预测环境中危机因素的能力,即使拥有专门的信息咨询机构,在危机到来前拟制方案并递交到决策中枢系统,也仍然可能会受到忽视,错过预防的最佳时机。集权化组织的实际运行状况表明,其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依赖于组织动员,这种动员虽然在危机到来后的回应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于危机的预防来说,无疑是高成本的。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决策启动机制的话,就会发现,一切组织形态中,集权化组织是一种最倾向于经常性地把自己引入危机状态的组织。以至于对公共组织来说,危机的爆发往往会有利于组织内部各种利益重新整合,重新分配资源。每当危机到来,组织都会立即兴奋起来,调动一切资源立即投入到应对危机的战斗中去。然而很快,组织就进入了应对危机的平缓期。问题能否继续解决或者依赖于传统的行为方式,或者最终被搁置。直到下一次危机再次爆发。这种高成本的组织运营模式反复出现几次,就可能会把社会信任关系摧毁,最终拖垮组织。

反过来看,一切组织在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而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一切组织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走向集权化的倾向。20世纪后期,社会历史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危机”,或者说,不确定本身就包含着对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行为方式既有稳定性的挑战。所以,这就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当我们应对危机事件和实施危机管理的时候,是立足于现有的组织去应对危机,还是谋求组织的变革呢?如果选择了前者,也就意味着组织的发展重新进入了集权化的轨道,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正确的道路应当是积极地谋求组织的变革。

二、复杂条件下组织的结构方式

组织结构设计主要的问题是解决集权与分权的矛盾。决策权力分配的理性原则是“选择合适的人去做正确的事”。然而组织内部利益的多元化却是实现这一原则的最大矛盾。在现有的组织结构框架内,所有制度、文化、心理因素的人为设计都无法解决这一矛盾。哈拉尔(William E.Halal)在《新资本主义》一书中甚至认为,造成组织中各种冲突的原因不是“人们违反常情或无知,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不鼓励合作”。进一步说,以往的人类历史造就了这样一种不合作文化,使得公共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利益矛盾更倾向于争斗或者博弈,而不是通过合作的方式得以协调解决。

复杂条件下的组织结构呼唤一种替代科层制的结构方式。以往的组织结构变化,更强调垂直方向的变革,尤其关注中层的消失。按照管理幅度设计理论,个人直接管理的人数存在一个饱和值,超过这个值就需要进行分层。因此,科层体系会不断庞大,管理层级会日益增多。中间层的大量增加势必造成信息传递的衰减。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基本构想就是压缩中间层,扩大管理幅度。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学者就预见,中层组织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而逐渐消失,但半个世纪后,公共组织的垂直结构并没有明显改变。

信息技术的革命使得组织中间层的改变出现可能,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组织结构调整思路:(1)再造政府。20世纪末期,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普遍兴起以新公共管理和政府再造运动。其主要特点一是讲求市场导向,减少政府干预,下放决策和执行权力,通过各种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二是强调公众服务导向,加强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三是减少常设机构,增加任务型组织,打破官员终身制,强化权力和责任的对等,加强权力监督和制衡;四是弱化集权组织,打破科层制和规章制度。(2)再造流程。在组织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对组织的行为方式进行导向的调整。例如,加强听证制度建设,发挥网络问政作用,加强公共信息服务部门职能,从而对决策流程产生多回路的影响等。(3)组织协调。运用信息技术协调部门内工作,不同部门间工作,协调政府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上述理想随着金融危机和金融海啸的到来再次受到冲击。周期性的经济衰退表明,市场的调节作用也不能无限夸大,于是新一轮的政府干预又开始强化起来。组织结构改革的呼声就是在这种“小政府、大市场”“大政府、小市场”的摇摆波动中,声音忽高忽低的。但有一点是恒定不变的,那就是复杂条件下公共决策的方式要求更加高效、更加灵活的回应性。

增加组织的回应性,传统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增设新的组织机构,以弥补常规组织在某一问题领域的缺位,以机构数量的增加来解决正在或可能出现的问题。二是在现有组织的基础上扩展其职能和边界,通过职能范围的丰富和扩展,增强对新出现事物的应对能力,弥补常规组织的局限。二者都是在现有体制框架内解决问题,这种解决问题方式的致命缺陷就是增加了组织协调的成本。在这种矛盾状态下,公共组织的规模虽然不断膨胀,而应对各种公共危机的能力和效果却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在传统组织行为方式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任务型组织的构想产生了。

同类推荐
  • 学思集

    学思集

    《学思集》按文章内容,分类编为:拔乱反正、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乡镇企业、个私经济、对外开放和决策咨询等10篇。其中除拔乱反正篇内容涉及政治、理论、宣传、教育等方面外,其它9篇均专属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
  • 红旗漫卷:画桥革命根据地斗争风云录

    红旗漫卷:画桥革命根据地斗争风云录

    在全球共欢、普天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之际,由王卫东等精心编撰的革命史籍《红旗漫卷》一书与读者见面了。这本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的集子,既是对余江县画桥镇这块红色土地以及这方曾经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歌颂,又是对正气贯日月、丹心照千秋的革命先烈们的深切缅怀,也是给新中国六十华诞的一份献礼。红色土地魂牵梦萦,父老乡亲没齿难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

    本书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渊源与发展、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认识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与政策的渊源等内容。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完全融入了西方思想文化的血液,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一个历久弥新的源泉(晚近西方社会政治哲学以契约论的形式复兴就是一个明证)。书中主要讨论了国家与人民、国家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国家与社会等问题。《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在《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卢梭指出人类每向前发展一步,不平等的程度就加深一步。《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阐发了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为《社会契约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他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
  • 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

    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

    为了解决百姓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民生问题,方便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并掌握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实现国家政策精神与百姓需求的有效对接,我们特组织编写了这本面向普通百姓的《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采用问答阐述的形式,针对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运用现行政策法规进行解析,对案例进行点评、支招,提示大家在生活中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政策,理智、策略地应对民生问题,打理好日常生活。书中的案例,都是从百姓关心的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分为衣食住行、婚姻家庭、百姓理财、文化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六个部分,案例真实、具体、鲜活,代表性较强,较全面地反映了百姓的民情和民意。
热门推荐
  • 东风恶

    东风恶

    传闻大燕国五皇子巽王,霸道非常,只消心头一怒,便可取其所有。娇弱白嫩的豆腐西施香香,她坚韧隐忍,如同权贵世界中的无根浮萍。生逢乱世,香香被土匪所掳,逃跑时又被大燕国前来剿匪的官兵捉住。正惊恐欲绝时,巽王命人将她带到自己帐中……
  • 巨星养成之王牌经纪人

    巨星养成之王牌经纪人

    威武不屈的古代女将军摇身一变现代经纪人,挖掘戏子打造剧本训练艺人,女将军招兵买马奋战娱乐圈。初次见面,他血如泉涌,她英雄救美,再次见面,她雷厉风行,他芳心暗许,三次见面,她怒火中烧,他抱头鼠窜,这是婚前同居的甜蜜交织。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昆虫记(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昆虫记(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本书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自然与生命的宏伟诗篇。因此,《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 重生之幼儿园我是班长

    重生之幼儿园我是班长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我重生了,没错,就是回到过去,别人重生都是重生在高考前一个月什么的重要时刻,老子重生在幼儿园是几个意思?而且还他妈是小班!我一个三十岁的人重生在了五岁的幼儿园小班,励志要当一个好班长!
  • 上古世纪之神罚

    上古世纪之神罚

    我叫阿兜,我的名字来自一块兜裆布。记得老酒鬼对我说过,阿兜,继续走下去,你永远不知道这个世界藏着多少秘密。于是,当日月及星辰暗淡,当神罚重临大陆的时候,我对众人说,让我们继续走下去吧。
  • 一别锦年

    一别锦年

    慕容恪,自四岁起便做着同一个梦,梦中深陷大火,却有一女子救下自己。他自始至终难辨其眉目,只记得她襟上层迭莲华,其色魅惑,似血着泪,再无其他国家破败,她宇文樱被迫嫁他,只因嫁他能保住娘亲和幼弟。洞房花烛夜,那人客气而疏离,她却毫不在意,只记得守住自己的心即可。只是那心却终归守不住了。她敬他为英雄,仰慕他济世之才,他却只对着别的女子展露欢颜,只因女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锦漓。她终归成了自己眼中最愚蠢至极的女子,明明爱而不得,却甘愿动情。次年,慕容部出兵攻宇文部,攻下宇文部都城紫蒙川,宇文部散亡。慕容恪你认定她就是救你的那条锦鲤?前世今生,两世强求缘分而不得,若有来生愿你我相知于心,不负斯土。
  • 九天仙尘录

    九天仙尘录

    韩虚,永远长不大的修士,巨阙门内门弟子,与人比试之时意外踏入一座阵法之中,被传送到了千万里外的海域。在这片强者为尊,杀机四伏的海外世界,他该如何立足,慢慢解开迷雾,最终踏上归途呢?
  • 传说千年情

    传说千年情

    仙剑一出群魔颤,屠戮妖魔千百万。天下苍生谁相伴,六界人间蜀山捍。...传说在这片大陆有一个地方极为神秘,名为蜀山。里面有仙人的存在,其可以御剑飞行、移山填海、无所不能。若逢人间大难或有妖魔作乱绝不轻易出山。也曾有很多人试图寻找这座仙山,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无从所获。久而久之蜀山的存在很多人都不在相信了。直到一千年前的一场大难......
  • 帝少的女佣:萌妻难伺候

    帝少的女佣:萌妻难伺候

    她只不过小时候顺手救了个英俊的小男孩,哪知那男人功成名就后追来了。他死皮赖脸地说:“大恩不言谢,唯有以身相许。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死人。”先是强娶豪夺地要了她的身,还不知疲倦地夺心。果然资本家都是臭不要脸的!o(╯□╰)“小宝贝儿,数数,我的腹肌几块了。”他邪恶地似笑非笑。“一,二,三……八。”“今晚该几次了?”“八……八次。”她今晚要通宵!?(ㄒoㄒ)~~他霸道地说:“女人,你还没给我告白过,你真的完全表达了对我的仰慕之情?”她傲娇,“我又没说我喜欢过你,真是的,自!作!多!情!”他不信这个晴天霹雳,做咆哮状,“昨晚你不是嗷嗷叫着‘爱你’‘爱你’!”她轻蔑地一笑,“女人床上的话也能当真?”
  • 笑对流年

    笑对流年

    背叛、欺骗、陷害。一次又一次的袭击着与世无争的她,她会选择绝地反击吗?五年的学生生涯,五年的出国进修,当一向默默无闻的她以高调的身份再度出现到众人的面前时,又将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孰悲,孰欢?这样的十年,究竟是谁错过了谁,谁伤害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