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4800000025

第25章 新闻(16)

道德问题关系到有抵触的声音被公平地表达出来的程度。事实上,个星期的围攻导致这么多方面的人被冤枉,要做到对所有的人都公平就变得不可能了。比如说,记者在报道法制官员接到命令奔赴现场的精确程度有多大?事后,对伤膝村周围的敌对人群,联邦调查局有关人员和联邦法院的执行官用嘘声表示反对,并勒令他们离开,以避免再发生冲突。媒体怎样才能公平地对待印第安事务局呢?它的政策成了避雷针,把200年来所谓的违背诺言所产生的愤怒引向自身。无能的司法部、大农场主和杂货铺主人的辱骂、白人居住地的种族偏见、国会领导不力都是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而受到的谴责却只是一小部分。怎样评价对谁进行谴责是合适的,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中怎样辨认哪些成本是正当的?比如,印第安事务局争辩说它不能对所有的弊端负责,而且在保留地几乎所有的职业培训和就职.机会都是他们提供的。

但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是有关对待苏族印第安人的不满的处理。根据道德原则,尊重就是目的本身。道德理想的目标需要能明确反映那些受委屈的人们所持的观点的报道。即便是最小程度的公平也要求避免老一套。一个年轻的奥格拉苏族印第安人对媒体所登的一些报道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这些报道将暂时解雇工人看作是“执法官和印第安人之间一场野蛮的西部枪战”。1890年12月30日,《纽约时代周刊》用“敌对分子”和“红鬼”这种带有偏见的措辞歪曲了对派恩里奇战役原始情况的报道。该报道总结说:“到晚上为止,是否还有大脚部下的妻子或孩子被留下来讲述当天的背叛,这是值得怀疑的。第七骑兵团的成员又一次表明自己是勇敢作战的英雄。”

年后,许多报纸和广播仍没有抛弃那些陈词滥调、偏见和笨拙的语言。

拉塞尔·米恩斯用他自己值得引用的但却带刺的演讲将媒体的任务复杂化。许多年后,事实上,米恩斯正为在1876年小大角战役旧址树立一块纪念碑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要求把刽子手乔治·卡斯特的雕像夷平。他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问道:“你能想象在以色列为希特勒树立一个纪念碑吗?这个国家在印第安人居住地到处都有美国的希特勒的纪念碑。”30米恩斯要求建筑一座合适的纪念堂来“纪念继续集中体现本土人抵抗欧洲寄生虫的压迫、镇压和压制的决心。”

最小程度的公平也要求新闻报道反映事件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无可否认,当事件通过历史的镜子折射回来,把事实用虚构分开变得不可能了。

而且,派恩里奇的印第安人自己对这些问题和解决办法的意见从根本上也不一致。部落会议的主席理查德·威尔逊对美国印第安人运动的暴发户持蔑视态度:“他们只是试图在媒体中抛头露面的游手好闲者。”他担心在保留地上宣布戒严,把米恩斯和班克斯看作是城市长大的行为像“街上打架斗殴”的领导者,他们会以挽救部落的名义毁了这个部落。

米恩斯回答说:“再也不要官僚作风,再也不要许诺了,联邦政府还没有从伤膝变到美雷,然后再变回去。”毕竟,雷蒙德·黄色雷电在这之前就被白人打死,而且在卡斯特审判中,由于陪审团成员全是白人,所以指控只限于过失杀人。在派恩里奇,人均年收入是1800美元,酒精中毒和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为什么为成千的印第安人说话的领导者不能为自己争取一次证呢?在辞藻华丽的控告中,真理在哪里呢?

一些记者确实突破障碍写出了有实质性的报道。全国广播公司的弗德·布里格斯使用图表和照片来描述一长串的违约行为,这些行为把辽阔的印第安人领土缩小到一些小块土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理查德·恩雷匀克德明白美国印第安人运动确实想按照印第安人的态度进行一场革命。美国广播公司的罗恩·米勒通过“同印第安人打成一片,以他们的眼光来观察所发生的事情”,生动地掌握了派恩里奇保留地的生活。但是,总的说来,在现场的记者对部落政府的微妙处或有史以来形成的细微差别并不十分了解,报道伤膝村的记者抱怨说他们更加精确的报道经常因大量改动而被瑚减或歪曲。71天后,围攻由于消耗殆尽而结束,而不是因为这件事被广为放或理解。媒体完全可以编入一个政治控诉的节目让大家进行通情达理的彻底的讨论,然而它每天都忙于引用一些易于接近的消息来源和寻找一吸引人的视觉形象。

可能公平原则只能在一种现象之前或之后发挥作用,当被冤枉的一方敲门时更加文质彬彬的时候,如果这是真的,伤膝地区新闻产业的主人就有义务开展对于长期以来美国本土所受的压迫进行实质性的、有比较的报道尽管这样的报道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既得利益。一般来说,对于不公平现象,敏感的记者很少会得到支持,于是他们别无选择。只有对不公平的报道进行删节使其迎合传统新闻价值的标准。

在对美国本土人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的这一令人遗憾的弱点并没有因膝村事件而结束。10年后,在距离大狭谷100公里处,联邦政府开始了自从二战期问收容美籍日本人以来最大的一项强制疏散计划。好几千纳瓦霍人从奖给附近霍比族的一百万公顷的土地上被抓走。纳瓦霍一霍比骚动是一个世纪以来印第安人事件中最大的一件,也是“至今仍具有全国意义的问题”。但是,杰里·坎曼抱怨说,主要报纸急匆匆走过保留地,“就像旅游者裆去大狭谷的路上匆匆走过保留地一样。他们把这一争论和争论所牵涉到的人只不过看作是丰富多彩的特写材料。”。即使在重新定居完成后很多年,考虑到有了神圣的墓地,关于石油和矿藏的争论,纳瓦霍族的反抗,等等,暴,仍然可能发生。带有“wK73”(即1973伤膝)字样的大标题会定期出现,提醒人们可能很快会发生反对当局的殊死战斗。

如果被派去逐出纳瓦霍族人的联邦执法官与一队不太可能的由美国印第安人运动成员、纳瓦霍族的越战老兵和穿着印花裙子的老祖母组成的游击队作战,记者们就会像汤姆·沃尔夫的水果蝇那样降临,就像他们在伤膝村事件中做的那样,他们会大写特写悲剧中的暴力,即由部落竞争所酿成、由联邦政府所合成、全国媒体所忽视的悲剧。36新闻媒体主流看起来不能掌握美国本土文化。1993年5月,各地的记者来到新墨西哥的利特尔沃特,一个位于2500平方公里保留地的纳瓦霍小城镇,这是美国最大的保留地。一种不知名的疾病一开始就害死了6名纳瓦霍人,然后传给分布在11个州的39个人,其中26人死亡(有拉丁美洲的霍比印第安人、美籍非洲人以及北欧裔美国人)。《今日美国》头版的标题称这种病是纳瓦霍流感。《亚利桑那共和》称其为纳瓦霍传染病。《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则称为纳瓦霍病。”一个人在埋葬他的妻子时说这个标题很刺人,因为“人们以为我们生活在帐篷里,我们的家很脏。”纳瓦霍为死难者举行葬礼时赶走了新闻记者,纳瓦霍国总统抱怨说他们“违反了我们许多习俗和禁忌。按照纳瓦霍传统,埋葬后的四天是非常神圣的,但被那些一味追踪报道的记者打乱了。他们对整个和睦思想是不尊重的,具有破坏性,并将其推翻。”这种神秘的疾病后来被证明是一种非传染性的病,一种由鼷鼠携:带的致命的疾病。一些新闻记者使用了诸如“巫术”这样无礼的词,摄像师拍了神圣之物的照片。一个部落在决议中批判了这种耸人听闻的新闻报道,因为它激起了人们“歧视纳瓦霍人民的心态和行动”。

这种做法仍然继续着。由于这一失败的历史性模式,观察家预言这种公开敌对情绪在20世纪90年代将在州和县范围内出现。比如,威斯康星的72个县组成协会来解决一些耗时、费力、复杂的司法纠纷,这些纠纷存在于奥奈达印第安人和当地政府之间,是关于捕渔权、木材、矿藏、水财产、税、福利和教育方面的,杂乱的联邦政策,其中许多和美国宪法一样老,煽起纠纷,而不是将其澄清。地方记者越来越面临同样的有关社会公正的争论问题,这些问题在伤膝村事件中在全国范围内尖锐化。

也许电视在这里能挽救媒体的失败。1993年,HB0摄制了一部优秀的纪录片,片名为“巴哈萨帕:为布莱克希尔进行的斗争”。这部片子生动地描述了美国本土人的信仰和传说,布莱克希尔的“圣猪”,以及部落名字拉科达的岔义(‘‘人民在一起”)。拉塞尔·米恩斯自己仍在努力争取1868年拉勒米市集约中规定的合同索赔。,他说:“我为白人感到悲哀,他没有根,没有基础。”这一挑战也应向接受采访任务的新闻记者提出:我为什么要报道这一条新闻?为了谁的日程安排?目的是什么?

【注释】

1.Charles Beard于1938年写的“St.Louis Post—Dispatch Symposium 0n Freedom 0f the Press”。引自William L.Rivers,Wilbur Schramm和Clifford Christians合著的Re—sponsibility in Mass Communication 3d ed.(New York:Harper and Row,1980),p.47。

2.新闻界自由委员会,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Chicago: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47),PP.26—27。

3.这些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参见In Responsible Journalism,ed.Deni T.Elliot(Beverly Hills,CA:Sage,1986)中的“Reporting and the Oppressed”。

4.Chicago Tribune,1996年12月9日,第1章,P.12中James Coates的“Telecommunications Act Spurs Cyberprotest”。

5.Andrew Calabrese和Janet Wasko合著的“All Wired UD and No Place to Go:The Searcllfor Public Space in U.S.Cable Development”,Gzette,49(1992):122。

6.Time,1993年4月12日,PP.50—51中的“Take a Trin into the Future on the Elec—tronic Superhighway”。大学内外专家们的细节的批判性分析,见The People’s Rightto Know:Media Democracy,and the Information Highway,eds.Frederick Williams和John V.Pavlik合著(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1994)。

7.“Take a Trip”,P.51。

8.出处同上,pp.52—53。

9.Communique,8:3(1993年11月):2中Everette E.Dennis的“Looking Criticallv atthe Information Highway”,同样的结论是道德的礼节有着很大的不限定性,见MediaStudies Journal,8:1(1994年冬季),153—159中Joan Connell的“Virtual Realitv ChecK—Cyberethics,Consumerism and the American Soul”。

10.Chicago Tribune,1993年11月5日,第1章P.13中WiUiam Satire的“wireless Me8-sage?Keep It to Yourself…”。

11.Ellen Goodman:“Driving Ourselves Crazy on America’s High—tech Highway”.ChicagoTribune,1993年10月25日,第1章P.15。

12.James Coates:“Electronic Junk Mail Cluttering Cyberspace”,Chicago Tribune,1996年9月23日,P.1。

13.出处同上。

14.Wiujam Grady的“FCC Member:Electronic Highway to Bypass Poor”.Chicago Tribune,1993年11月5日,第1章D.13。

15.道德体系的苦心经营,见Communication,1986年7月第9期:127—149中Clifford Christians和Leon Hammond的“Social Justice and a Community Information Utilitv”。

16.关于联合的报业作家George Esper的谈话“Death and Deceit”,Champaign—Urbana(Illinois)News-Gazette,1990年1月14日,P.A9。

同类推荐
  •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剖析透彻,逻辑清晰,论证翔实,旨在采撷黑格尔哲学中关于人生探索的思想精粹。本书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论述力求深入浅出,结合各种小故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使得内容变得生动有趣,避免晦涩的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增强图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让读者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有全面的了解,给读者以生活中的智慧和哲学上的启迪,让先贤的智慧成为照耀我们前行的灯光。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大全集》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和规范版本,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分类明显。为便于广大读者研读,现分为上、下卷精心编辑出版。上卷内容主要包括“《厚黑学》原典”、“李宗吾自述”、“名家谈李宗吾”、“厚黑教主传”以及“历史上的厚黑名人”等;下卷内容包括“活学活用厚黑学”和“曾国藩官场厚黑镜鉴”,重点放在“活学活用厚黑学”这一编,从为人处世、职场官场、推销经营、情场交友、人情世故、厚黑口才等诸方面,详析、评述“厚黑”原理,做到厂内容丰富全面,举例生动活泼,阐释深入浅出,故事精彩而富有哲理。
  •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本书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全书分为五编:生活的写意、幸福的价值、快乐的期待、简单的完美、心境的需要。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热门推荐
  • 千金小混混

    千金小混混

    我,沐晓晚,在所有人的期盼下迟迟降生,成为沐家百年来第一个小姐。本该像公主一样受所有人的宠爱,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一夜之间三个哥哥像转了性!做惯了沐家风流潇洒的四少,突然要我变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偶像纯歌:星梦无痕》

    《偶像纯歌:星梦无痕》

    站在电视前,每个孩子都有明星梦。一个从小热爱明星生活的女孩。能够实现从小陪伴她的明星梦吗?谁说明星就得美丽,还是实力派靠谱。看可爱,单纯女孩如何红遍娱乐圈!!
  • 恶魔猎手

    恶魔猎手

    一位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少年,父亲去世后,众叛亲离,从天堂掉到地狱般待遇,偌大家业被别人占为己有,自己最终沦为恶魔奴隶,他到底该何去何从……
  • 虐渣系统:炮灰要翻身

    虐渣系统:炮灰要翻身

    沐挽歌用愤恨的目光看着某男:“洛康,你是故意让我扑倒的吧?”某男眨巴眨巴眼睛,无辜地说道,“沐沐,你说过你会负责的。”沐挽歌在看了某男果体后流鼻血晕了过去,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被某系统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叮——恭喜玩家开启虐渣系统”沐挽歌从此过上了前往各个世界完成任务的苦逼生活……
  • 梦想与疯狂

    梦想与疯狂

    三个典型人物:孙和平、杨柳、刘必定的精彩亮相,使这部惊心动魄又光怪陆离的长篇小说,下面接触了中国变革中的一系列敏感问题:国家发展和社会正义的博弈,各种社会力量(能量)在利益和精神两个层面上的博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与博弈,财富欲望与道德坚守的博弈,给读者呈现出一幕幕既陌生又熟悉,既勾心斗角又波澜壮阔的深度现实场景。
  • 优波离问佛经

    优波离问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龟背大陆

    龟背大陆

    天崩地裂,地球不复存在。无限演化,上古重现人间。不一样的文明,一样的人情世故。不一样的魔幻世界。一样的热血豪杰。
  • 葬世英雄

    葬世英雄

    生命的存在并非宇宙常态,而是一种奇迹,人类更是将这种奇迹演绎至今末世降临,劫难横生,人类面临亡族灭种之危当何去何从?为了延续生命的火种,人类的文明,这个世界需要英雄……设立一个葬世群:471139458
  • 梦都之新星崛起

    梦都之新星崛起

    曾,有所罗门王,双火平天下之乱;玄幽冥王,令阎王,聚鬼众,率领黑白无常,他们是梦都天地十皇之首和之末,所罗门王,名为——归海逸尘;玄幽冥王名为冥幽·奈里安。他们是一对天下皆知的神仙眷侣,而他们唯一的掌上明珠——归海森唯(另一个名字叫冥幽·唯),会成长成一个怎样的顶级强者呢??
  • 谋爱溺宠

    谋爱溺宠

    在旁人眼中,他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冷漠总裁;在她面前,他是温柔黏人体贴入微的小绵羊。她是他的全世界,而她却选择了抛弃他颠覆了他的世界。为了找到她,他开始进行自己的计划,最终逼得她归国,再一次出现在他的面前。他要对她说,他爱她,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