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4800000015

第15章 新闻(6)

34.神对世人的爱的焦点在于人类的需要和它在Paul Ramsev的道德中对人类永久形象的坚定责任,Bas/c Chr~tian Ethics(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50)。坚定的爱对于医学道德也很重要,参见The Patient as Person:Explorations in Medica ZEthics(New Haven,CT:耶鲁大学出版社,1970),pp.xii—xiii。

35.Carol Bradley Shirley:“Where Have You Been?”Columbia Journal~m Review31:2(1992年7月/8月):25—26,她写于暴动之后,中心城市部门的宣言之前。

36.Marcano,City Times,pp.8—9。

37。引文和细节均出自Chades Storch的“Disney Does Its Magic for the Media”,Chicago Tribune,1986年10月8日,第三部分,PP.1,7。

38.由Quill中的“R0porter Tourists”改编而成(1991年11月/12月):31。

39.关于避免不正当行为的表露的重要性的附加例子和注释出自John L.Hulteng的Playing It Straight(Chester,CT:Globe Peguot出版,1981),PP.25—33,另参见Charles W.Bailey的“Conflicts of Interest:A Matter of Journalistic Ethics”给国际新闻会议、Minnesota Journalism Center、Minneapolis的报告,1984。

40.参见Jeremv Weir Alderson的“Confessions of a Travel Writer”,Columbia Journal~mReview,第26期(1988年7月/8月):27—28;另见Quill(1991年3月):20—25中EdAvis的文章“Have Subsidv,Will Travel”。

§§§第2章 讲实话

报纸刊登事实是其文章获得众所公认的一个标准。事实上,无论什么道德准则,对于报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陈述事实。品格高尚的编辑特别将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或墓志铭。语言准确对大众传播事业是关键的。

庞修斯·派拉特(据《圣经》)曾问:“什么是真实?”他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人都须努力给予回答的。但正如思想和世界观会变迁一样,对真实的解释也会变化。在当今西方学术与文化中,新闻工作者将面临大量有关事实的意义含糊的语句,使其情况变得更为复杂。还因为预算的强制要求、发稿截止时间、读者的期望、编辑惯例及利己收益等因素的存在,新闻常常被说成“在匆忙中的真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提供一个精确的、具有代表性的解释实在很难。同时,复杂的技术使新闻日夜不停地播放,所以新闻把关人必须从成堆的选择中加以捌选,常常没有时间从道德上详察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

下文的例子介绍了有关讲真话的几种重要性。虽然并没有包括所能想象到的各个方面,但真实显然已超出了仅仅表述事实的范围。

大我们的范围的一种方法是,比如说考虑真实的反义词,说明新闻的采集与写作。真实的反义词是欺骗,是指经过思索之后的故意误导。在新闻写作中明显的欺骗并不经常发生,一位记者或编辑故意地、有意识地发出一条错误信息和报道,这种情况即使有之亦属罕见。但新闻采集中欺骗是一种持续性的诱惑,因为它常常使获得消息的过程简便化。

这部分中的第一个例子,“匿名炸弹制造者的声明”,是有关道德_上有争议的暴力和技术问题的讨论。有人主张运用暴力的手段反对邪恶的技术命令,这种事是否值得一听呢?

第二个例子是“通过堕胎谋取暴利者”,表明了在调查性报道中要下很大的赌注。而在这个例子的众多纠缠在一起的伦理问题中,欺骗是最重要的。利用错误的借口求得一个光明的结尾来采集新闻,无论在小镇还是在大城市都是典型的问题。当报馆或电台接到电话称孤儿院里发生暴力事件,护理室里发现病人绷带上有蛆,修理时遇到技术上的欺诈时,欺骗成为中止描述的一种可能的选择。当然,重要的问题是,欺骗在伦理上是否可以永远站得住脚。

第三个例子,“性别歧视与希拉里·克林顿”描述新闻工作者最持久的痛苦。社会团体中的性别歧视尤其受到旧观念的影响。事实上,要求原谅自己的无知和找借口的日子已不复存在。有为数众多的关于性别歧视的明显例子可供选择。但他们不代表道德上进退两难的境地。性别歧视的言语是非人性化的,因而是错误的和非专业化的。这个例子与竞争纠缠在一起,而这种竞争在总统的政治生涯中常常存在。自从克里斯廷·克拉夫特与KM—BC电视台在堪萨斯城的争论至今,性别歧视或宣称性别歧视在雇用中也是争论的要点,并不仅仅存在于文字中。

第四个例子有关“新闻照片电子改写技术”,由于媒介技术的突飞猛进,进而引起了道德上的争论。传统上在真实与虚构、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格外分明,但在数字化技术发展到能进行技术改写时,这条界限模糊了。

第五个例子介绍了有关亨里克·易卜生的《人民公敌》的争议。易卜生是19世纪挪威著名剧作家,为未来的民主而写出这个剧本。当阿瑟·米勒改写现代剧时,这出鲜明的充满纠纷的戏剧展示了社会如何面对整个城市赖以生存的资源却被破坏的棘手的事实。公众日益关心环境、健康和安全问题。《人民公敌》是一部用以检验报业作为社会机构的原则的有利剧作。

6.匿名炸弹制造者的声明1995年9月19 N,《华盛顿邮报》与《纽约时报》联合发表了一份35,000字的声明,这份声明来自一个自称是制造炸弹的匿名者。司法部门追踪此人已经超过了17年。在这段时间内,他制造的炸弹已造成了3人死亡、23人受伤的悲剧。1995年6月,这份声明连同一封信寄到了这两家报社,要求报社必须在3个月之内发表这份声明。在此期间他许诺“停止恐怖活动”。

他警告说,如在限定的9月29日前他们拒绝刊登,他将“开始制造下一颗炸弹”。这个匿名者同时要求在未来的三年之中,任何城市如果有人攻击他的声明,他有权发表3000字的文章加以反驳。

《纽约时报》的老板阿瑟·O·苏兹贝格和《华盛顿邮报》的老板唐纳德·E·格雷厄姆发表了这份联合声明:

三个月来,《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一起面对着一个自称是制造炸弹的匿名者的要求,他要求我们发表一份35,000字的声明。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这份声明的作者威胁将送一枚炸弹在不确定的地点,目的在于杀人。

从一开始,两家报纸就是否要在暴力的威胁下发表声明进行了商讨。我们也请教了司法部门。首席检察官和联邦调查局的领导现在都建议我们出于公众安全的考虑而发表这一声明。我们也同意这么做。

苏兹贝格在对他的员工解释时强调,这一事件是独一无二的,并不能成为新闻工作中的先例。“此时我们的传统做法仍将行之有效,我们通知司法部门,什么也不登。”苏兹贝格解释说,“如果你登了,而他没有杀任何人,那倒是很好的。如果你登了,而他继续杀人,那么你失去了什么?是新闻纸的成本吗?”

在声明中,匿名炸弹制造者的中心观点是: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工业科技化体系对人类而言是一场灾难。所以他寻求“传播反工业的思想”,并鼓励“那些反工业体系的人”。那些痛恨工业体系的人的责任是通过增加“社会压力和推动社会不稳定”以促使体系的崩溃,这也包括使用炸弹。为了持久的改变,“改良是不够的”,而“革命则是必须的”。在匿名炸弹制造者的词汇中,革命包括破坏和毁灭“这个体系”,并且看着“残余物也化成灰烬,永远不能修复”。

当匿名炸弹制造者的兄弟看到了声明之后,他立即通告了联邦调查局。

他认为他的兄弟有可能就是声明的作者。联邦调查局的侦察员在4月1日包围了蒙大拿群山中西奥多·卡津斯基的小屋并逮捕了他。6月,在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门多,卡津斯基被起诉。联邦法院指控他从萨克拉门多邮寄了两枚致命的炸弹,另有两枚击伤了目标。1996年10月1日,在新泽西的纽瓦克,联邦陪审团起诉他说,他的一枚邮寄炸弹杀害了新泽西州北考德威尔的广告经理托马斯·J·莫瑟。在纽瓦克起诉的案由是,卡津斯基在1994年12月9日邮寄炸弹到莫瑟家中,第二天,当莫瑟打开包裹时被炸死。

1995年4月《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封信,匿名炸弹制造者在信中称,莫瑟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的公司(伯森·马尔斯泰勒)曾在1989年发生的阿拉斯加的埃克森·瓦尔德斯事件后帮助埃克森清洗其公众形象,而伯森·马尔斯泰勒否认与埃克森石油泄漏事件有关。司法部门规定西奥多·卡津斯基将先在加利福尼亚受审,若定罪他在那儿就将被判死刑,而他在新泽西受审的可能性很小。

一些新闻记者强烈反对《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决定发表这种声明,理由有二:首先,“自由报业的这两大拥护者”会依据“联邦政府执法机构的建议”来发表声明,这种做法本身就值得谴责。争取报业自由委员会的简·柯特利认为“这种做法严重侵蚀了在媒介与政府之间的界限,而这条界限应当是固定和不可变更的”。

其次,反对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报业纵容了一个匿名恐怖主义者的要求。

《美国新闻评论》的编辑瑞姆·里德写道:

这种情况类似于与那些劫持入质的人进行谈判。长期以来,执法专家一直反对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只能鼓励更多的人去挟持更多的人质。

那就是说,如果你极为绝望,极不负责任,极为暴戾,我们就会将自己的新闻专栏拱手让你。

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愤怒,反对女性,反对少数民族,反对政府。那些愤怒的人支配了正直人的怒火,而他们的对手又心怀恶意地加以误导,使得运用暴力去推动前者并伤害后者,在他们脑海中成了有道理的了。

发表匿名炸弹制造者的声明向相信事实的人表明:只要搞足够的破坏,施加足够的暴力,夺取足够的无辜生命,伤害足够的入,“印刷机”就是你的了。

弗吉尼亚州阿灵顿《自由论坛》的第一修正案国会民间冤情调查委员会的保罗·麦克马斯特斯怀疑出版业是否会以公众安全为由“使其他报纸、电台、电视台面临了一个更大的威胁,即有可能由于相似的意图而被人劫持”。

因此,这个问题可以根据波特图式第二部分来理解。在这里重要的职业道德价值观濒临危险——报业能否独立于政府之外,能否不受来自敌对群体的威胁以保持独立。从这个角度来展望,《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违反了两大基本的新闻工作价值观,这将损害报业的诚信和战斗力,在长期内都会如此。

然而,这种理解依旧有含糊之处,《华盛顿邮报》的理查德·哈伍德认为这种批评是“一种麻醉剂”。

政府没有权力命令报业做出决定。报业在许多情况下请教政府机构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安全,使人们的生命不受威胁。选择是自由的,(对于编辑与老板来说)应明白自己担负的是维护公民权和是非善恶之心的责任。

看来屈服于匿名炸弹制造者的要求,至少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发表声明的决定能够挽救生命并且帮助调查者查明他的身份的话。

如果从讨论职业价值的角度来看,这里也涉及新闻价值问题。苏兹贝格和格雷厄姆并没有将新闻价值当作出版的理论基础。而他们为发表这份声明所提供的可能的辩解是“基于这是一项有关公众利益的事,媒介没有权力剥夺读者获取信息的权利。”’几个月来,公众从各种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对匿名炸弹制造者这一案例的理解,报上已发表了许多文章的摘要,而报业的决策者也与官员会了面,谈到了匿名炸弹制造者所关心的某些技术方佰的问题。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决定,保持公众与一个正在进行的报道相关联并使得编辑与记者处于控制当中免受外来利益诱惑或命令的干扰,至少看来是合理的。

第二部分职业价值观的分析看来使许多恰如其分的行为变得含糊了。

第三步该如何呢?道德伦理学说有用吗?

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在这里不能用了,因为双方都不是合法的。当一个部分采取犯罪行动时,均衡的态势将不复存在。人们惊讶于坚持公正与保护隐私权,而不是明确地去找出来源或真相。因为匿名炸弹制造者的反应是不可预测的,功利主义是行不通的,拒绝发表声明可能会带来难以承要的危险与灾难。当道德问题濒于险境时——诸如谎言、欺骗、盗窃等等一这种明确的强制性的决定是尤为果断的。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会要

    魏晋玄学会要

    本书采用传统史书会要(主题)的体例,对存世的魏晋玄学史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搜集、归类和整理,这些史料见于正史、文集、笔记等各类文献中,经过作者长时期地收集和整理,本书成为魏晋玄学文献的渊薮,为研究者和读者了解魏晋玄学的面貌提供了方便,因而具有显著的学术意义。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本书系统阐述了人的本质、人文意识、人文主体与个性、人文学科的方法、人文学科与人文知识分子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嘘,别惊扰了那年华

    嘘,别惊扰了那年华

    他是她的邻家哥哥,他是她的青梅竹马。父逝母离,她住进了他家,却和他打得火热,一场病魔,他选择守护,等她醒来;他选择远离,为她赚钱;却不曾想,卷入一场车祸中,他变作他人,他无辜受责;青春离乱,是谁的劫难,又是谁的际遇?经年已过,曾经沧海是否抵得过青梅竹马?
  • 为谁成神:王麟传

    为谁成神:王麟传

    “哼,我师傅叫李圣仙帝”“哈哈,你师傅是李圣仙帝,我还是李圣仙帝的弟弟呢”“你……”“你什么你,你去死吧”“师傅,你来了……”“谁敢伤我徒弟。”……
  • 王爷通缉令:王妃哪里逃

    王爷通缉令:王妃哪里逃

    身处一片鲜艳妖红之中,素洁衣裳上亦是狼籍骇人的血迹,她神情苍白茫然,宛若迷途孩子。“恩人…”她摇头,退后,却被禁锢了整个娇小身子。这个救了她性命的男人,在对她做什么?他双眸自始至终都定在她身上,似玩味、似欣赏。“我要你,记住今夜发生的一切。”*轩辕睿,当朝王爷,清隽温和,她要嫁的男人,但她忘不了,他袖手旁观,面无表情,看着她死。南烈羲,当今韩王,俊美邪妄,她要攀附的男人,他靠近她,嗓音是危险的平静。“今晚,你到我房里来伺侯我。”她迷惘,她不懂,他的笑意却变得阴沉。“无妨,人来就明白了,本王会好好给你上课的,将你教到完全懂。”*她穿梭在爱与恨的难关上,尝尽世间冷淡凉薄,褪去天真,坚强周旋,却忘了,到底把爱,遗落在何处。一开始,谁抛弃了她?到最后,谁紧抱着她?娇美的花儿,过早的绽放。光阴,腐化了最初的单纯。。。。。。。。。。。。。。。
  •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在这个“她”世纪里,衡量现代女性的标准,不再是一张脸定全局的概念,越来越多的女人们开始追求生存的情调、性情的品位。可是,辛劳地工作和放纵地享受正在慢慢透支现代女性的健康帐户。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是我们不可以失而复得的,惟有一样是不可以的,那就是健康。上帝在造女人的时候,并没有对女人的施予偏爱,所以女人虽然以自己的勇气和能力洗脱了“弱者”这个称谓,但在与男人的身体对比上,却并无任何优势可言,因此,女人更没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的身体。
  • 星际之寻找遗迹

    星际之寻找遗迹

    公元3000年因为第地球联盟某军事骨干酒后突然发彪,导致公元3008年的地球核爆,核爆让地球变得满目苍遗,更引发了被人类破坏已久埋下重重隐患的地球的愤怒爆发。
  • 灵武破乾坤

    灵武破乾坤

    乾坤大陆,强者林立,废物林少坤,因受尽他人凌辱,而立下誓言一生逆天而行。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且看谁人将引领风骚。
  •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

    珵美有瑕不掩瑜,穆若清风而情深。他,意外穿越到大唐,之前的记忆全失,却凭借超乎常人的记忆力通过选拔进了国子监,可面对同窗刁难,他该如何见招拆招?还有室友李玉泽是不是女儿身?随着他的身世之谜揭开,被岁月尘封的真相也随之浮出水面。寻身份,解秘密,找真相,除奸佞……大唐因他的存在而变得精彩纷呈,从而谱写了一曲曲热血青年们青春成长之歌。这是一段有诗、有酒、有故事的旅程。
  • 恶魔是鲁鲁修大人

    恶魔是鲁鲁修大人

    端木木,对2次元的鲁鲁修非常着迷,只要一说梦话,绝对少不了鲁鲁修的名字,是因为过度思念,还是因为……?咳咳,终于,鲁鲁修在某一天早上,出现了在她的眼前……而且,还是她的床上………………天使?恶魔!如何演绎这份萌动?一切尽在不言中!
  • 吴限宇宙

    吴限宇宙

    他,一个人品好到没朋友的超级屌丝。一个爱幻想,爱看小说,爱玩游戏的世纪大屌。但同时也是个有志青年,但当他和统管万千宇宙的星宇之主相遇了,一切都变了。和怪兽做朋友,和灵魂忍者比赛跑,和塞伯格玩耍,和刀锋并肩战斗,和将臣死拼到底!他说,既然我是屌丝,那就屌丝到底吧!品质保证,绝不太监,已有完本《潜鼠勿用》!推荐票和收藏什么的,就都来吧!来者不拒!
  • 神器:十二英雄之歌

    神器:十二英雄之歌

    上古世纪璀璨年代,十二英雄带着种族的期盼向高高在上的神灵举起了武器;是谁遗忘了英雄的名字,是谁,湮灭了神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