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4000000029

第29章 习惯改造(9)

大哲学家蒙田说:“健康的价值,贵重无比。它是人类为了追求它而唯一值得付出时间、血汗、劳力、财富甚至付出生命的东西。”的确如此,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你最大的资本,是你重要的竞争力,只有拥有了这种竞争力,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充沛的精力和高昂的斗志去实:睨你的目标,赢得人生的胜利。

2.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未来储蓄健康”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享乐的基本条件,是资源,是幸福,是美的境界,是长寿的基石,是神圣的人权,是人类自始至今追求和创造活动中赋有魅力的主题,是万物及其生命的最佳存在状态和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本能的意志。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没有病痛和不适,就是健康”,甚至有人认为能吃能喝能睡就是健康。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因素对于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在重视生理健康的同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那种“无病即健康”的传统健康观日渐为人们所抛弃,新的健康观应运而生。

现代健康观是从全方位的角度积极地诠释健康的。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在其宪章序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美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把健康定义扩充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复杂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健康包括了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都处于完满状态,才算是真正的健康。

岁月无情,古往今来,无论是统率千军万马的名将、倾城倾国的美女、腰缠万贯的大亨、功成事立的泰斗都无法抗拒这铁定的自然规律。

如果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热爱生活,积极锻炼身体,勤于动脑、动手和应用科学方法饮食,就可能保持身心的健康。把镇定的情绪和豁达的心态在人生的银行里不断储蓄健康,每当你在这个银行里存入了一点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你的帐号上不但拥有了健康的本金,而且它还会给你生命健康的利息!

那么,如何养成锻炼身体、讲求:卫生、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呢?

(1)懂得工作,也要懂得休息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这是许多人都明白的道理。工作是一个人生存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但是,如果你要是不顾自己生命过程的特征,一味地以工作为目的,长期超负荷工作,那就是对自己的极端不负责任了。

成功者并非都是工作狂:他们知道休息,注意自己的健康,他们懂得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不会因为疯狂地去工作,而抛弃了生活中应有的轻松和快乐,更不会拿工作获:得的高额报酬,来出卖自己宝贵的健康和生命。

会工作的人,不论工作有多么紧张,都不会把自己看做一台连轴转的机器,他们不管时间有多么紧迫、任务有多重、工作强度有多大,他们都要适当停下来,给自己以放松。

一位公司老总在生意正红火的时候,突然辞了职,一个人跑到美国去进修。有人问他:“为什么呢?放弃你的生意不觉得可惜吗?”他说:

“有什么可惜的!人生苦短,做爱做的事,而且要想在有限的一生中比别人活得更多些,就要把人生分成一截一截来过。”他解释道:“上一截我的人生主要目标是赚钱,现在我认为已经赚够了足以养老的钱,然后这个阶段,也就是今后的五六年,我的人生主要目标就是出国研修、旅游、开眼界、尽享爱情。再往后的一截还没想好,也许会去写书,也许做更大的生意。每一截人生我都认真投入地去做。这样我的一生会很丰富,尽可能地实现我想要的生活形态。”

要使生活过得更有意义,并不是什么难题,你只要学会协调,做到工作生活两不误就行了。

休息并不是浪费生命,它能让你在清醒的时候做更多有效率的事。

一位卓越的实业家每天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量,没有人能够分担他的任何一点点工作。他每天都得提一个沉重的手提包回家,包里装的是必须处理的急件。紧张劳累的工作,使得他身心疲惫不堪,于是,他不得不去医院诊疗。医生给他开了处方:每天散步两小时;每星期空出半天的时间到墓地走一趟。

这位实业家对此迷惑不解:“为什么每星期要空出半天的时间到墓地走一趟呢?”“因为”医生不慌不忙地回答,“去瞧一瞧那些与世长辞的人的墓碑。你可以仔细思考一下,他们生前也与你一样。认为全世界的事都得扛在自己的肩上,如今他们全都长眠于黄土之中。也许将来有一天你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然而整个地球的活动还是永恒不断地进行着。”

是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紧张、忙碌,而应适当放松、缓解,有了放松的身心,生活才过得更有意义,更加美好。

(2)控制饮食,均衡营养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营养学家麦卡经过试验,提出一项营养学的理论学说“麦卡效应”。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后来,美国老年学家马克莱顿又经过试验再次证明,在保证均衡营养的前提下适当限制身体的热量摄人,可以推迟衰老,延长寿命。“麦卡效应”终于引起了营养界和医学界的重视。到上个世纪末,人们普遍有了自觉控制饮食的习惯,讲究“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合理控制饮食。

许多实验证明,人从中年时开始,适当控制饮食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自由基的水平,从而延缓衰老进程。日本大村裕教授从另一个角度的研究发现,人在进食过饱以后,大脑中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

的物质要比进食前增加数万倍。这种物质能使毛细血管内侧细胞和脂肪细胞迅速增殖,并能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大脑早衰的主要物质。

大村裕教授指出,目前虽然还没有研制出有效的药物来控制饱腹时“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增加,但通过控制饮食量,减少“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在大脑中的生成,推迟脑血管硬化和大脑的衰老,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适当控制饮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减少食用动物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和高淀粉食物;另一方面,: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的食物。

(3)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说起锻炼,人人都知道它有很多好处:减肥、治病、强体,使人生活充满活力。如果你能每天锻炼40分钟以上,不仅减少疾病,还能让你的工作精力大增,效率更高。

锻炼可以分许多形式,一定有几种形式能适应你。

慢跑,它几乎适应于所有人群。每天早晨起来跑上十来分钟。但要注意,跑步前,最好先喝点液体食物,不要空腹跑步,还要注意先做些准备活动,活动活动手、脚、腿等。跑步绝对不能穿拖鞋或高跟鞋。

工间操、课间操是你工作和学习中的调剂品,每天至少一次。

球类运动应以年龄和身体条件来定,篮球、足球是体力消耗最大的,羽毛球、乒乓球相对消耗体力就小些,还可以打打保龄球,岁数大些的则可打打曲棍球、门球等等。

野外散步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身体方法。

专家提出的建议是,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

(4)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每个人都要面对社会、事业、家庭等方面的精神压力,在人生旅途上,每个人都无法避免许多不顺心如意的事,诸如学业上的挫折、事业上的坎坷、生活中的磨难、情感上的失意等等。这些需要进行心理调整,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①要善于自我克制。保持清醒的头脑,镇定自己的情绪,总结受挫折原因,用理智去克服情感上的失意,不必为心事大动肝火。

②要善于自身排解。去做自己喜欢干的事,诸如看小说、看电影、唱歌跳舞等。

⑧要善于减轻自己的精神负担。走出郁闷的氛围,投人大自然的怀抱。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当时的心情,选择幽静清新的环境或人多喧闹有趣的公共场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忘掉那些让人心烦的事情。

④要善于宣泄内心的感情。寻找知心朋友倾吐心中苦闷,寻求朋友的理解。让心中的郁结尽快解开,或者用适当的方式来宣泄。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从情绪、适应力、行为意志等方面体现出来。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情绪:有自我控制能力,情感表达恰如其分,举止得体,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适应力: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与社会协调一致,努力适应环境。

意志:意志坚强,有一定耐受力,能把困难变成奋斗的动力,在逆境中奋发图强。

行为:行为协调,言行表里一致,有完整的人格。

社交: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与人交往适度,择友得当,能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智力:智力发育正常,思维敏捷,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能保持较高的工作学习效率。

总之,在生命的银行里多存一点儿健康,就多一分精神,神定自若,悠然自得,何乐而不为!

同类推荐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热门推荐
  • 血皇诀

    血皇诀

    地球上修炼了千年的吸血鬼丁默,在突破之时无意间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人类追求的不再是科学,而是武道。武道巅峰,可长生不老,可力碎山河。这是个属于英雄的世界。
  • 异能模范生

    异能模范生

    韩小羽从踏出孤儿院的那天起,就清楚地明白自己的与众不同。因为拥有比普通人更加美丽的外表,使她在生活中四处碰壁,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被同学排挤。白皙无暇的肌肤、金色的眼眸、身体时不时会绽放出的阳光般光芒……韩小羽身上的一切都太过不正常,她的身世亦是一个谜。
  • 流浪的月亮

    流浪的月亮

    《流浪的月亮》讲述了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海外华人文学逐渐繁荣,发展到现今已经很成气候。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不仅蜚声华人文学界,就是在国外主流文学界也崭露头角。他们身处异域,思想和生活无不与传统的母语文化以外的异邦文化形成冲突并不断磨合;而在内心世界里,都有不同文化碰撞后闪现出的亮点和火花。尽管他们在国内不如一些畅销作家来得更有知名度,但在域外,他们的写作俨然是与中国文学连在一起的,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华人作家的作品也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简捷途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国内的读者对海外作家的作品更有兴趣。
  • 完美等待

    完美等待

    一个女孩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失败,失恋,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但她觉得还不够完美,她等待的是……
  • 长白诡话

    长白诡话

    一座酒店的修建,开启了大龄北京女屌丝YOYO在长白山的种种历险。作为长白山西坡风景区酒店工作的公关人员,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长白山数不尽的奇闻异事,竟是如此真实!盗墓笔记并未写全的神秘长白山:白云峰、望天鹅、天池、朝鲜人民、棒棰队、可爱的动物报恩,有情有义的植物救命,背负家族秘史的神秘男子,以及那个我们不可探寻的秘宗之地……当你踏上长白山后,你才会明白,为什么,我们这么爱它……最宝贵的,是人心……
  • 对不起你太闪耀

    对不起你太闪耀

    这是我的处女座请大家多多支持这篇小说主要写了男主鹿晗和女主夏语沫的故事,请大家多多期待!(我是鹿饭也是行星饭,本命是鹿晗哦!
  • 诸生之鬼道

    诸生之鬼道

    世间万物皆为轮回,适者生,往者逝,一切皆为虚无。鬼道视为人世间最为迷乱,最为低下的一种道,万物皆为道法自然,万物皆为道法为本源。鬼,有人说是人,牲畜,甚至是各种生命的死后一种存在的方式。道,为这个世间的本源,这个世界的道法,这个世界存在的一切的基本。
  • 来到宋朝的那些事儿

    来到宋朝的那些事儿

    赵康是一个没车没房没钱没女人的屌丝,生活在现代社会压力山大,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他因为吃了几串大腰子,把自己给吃穿越了,这让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谛——虚不受补!!!
  • 财政与金融作业集

    财政与金融作业集

    财政与金融课程是为高等院校经管类各非财政、金融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属于部门经济学科, 即属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支。其主要内容是介绍有关财政和金融的基本概念、基本业务、基本理论和基本管理方法。
  • 明天你是否还爱我

    明天你是否还爱我

    我们的命运纠缠,悲声泣歌,纠缠不休。我们要用生命去相爱,哪怕被虐的体无完肤,也无怨无悔。她,在这些命中注定的爱恨纠缠中,究竟会选择谁?“所有的故事,只能有一首主题歌,我知道你最后的选择.......”——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