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3300000005

第5章 好妈妈爱孩子要爱得明白(4)

孩子不是大人物的炫耀

我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她三岁的时候,妈妈就送她学习舞蹈,小女孩跳舞跳得非常好。女孩的爸爸妈妈当然也很自豪,家里一来客人,爸爸妈妈就会让小女孩跳舞,这样逢人遍夸赞小女孩跳得好。有一次,小女孩脚扭伤了,可是爸爸妈妈还希望孩子能在众人面前舞蹈一翻,我和其他人都劝着不要让孩子再跳了。爸爸妈妈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就连哄带诱导,小女孩忍着痛扭扭歪歪地跳完了。我们也都夸赞了一番,让孩子赶紧休息。可是爸爸妈妈却不高兴,尤其是妈妈当着我们的面就对孩子说:“跳成这样,以后还能有什么出息。”等到客人走后,妈妈更是就指责女儿太丢人了。结果,第二天,小女孩关着自己的门,就是不出去。小女孩在屋里哭着说,她再也不想见人了。

爸爸妈妈用各种办法都没让孩子出屋,爸爸妈妈气的干脆不管孩子。等到晚上,爸爸带着撬锁的人撬开锁后,才发现小女孩躺在床上饿晕过去。小女孩后来再也不喜欢跳舞。

我想这个女孩的爸爸妈妈如果不是一味地让小女孩表演,孩子也不会这样讨厌自己喜好的事情。孩子表演的好,爸爸妈妈脸上有光,觉得孩子很争气,可是当孩子表演的不好,爸爸妈妈又指责孩子。试想,幼小的孩子对自己本来可以博得父母开心的事情失去了自信,他以后做什么事情都会想着“做得不好,爸爸妈妈会失望”,事事都不敢去做,孩子的兴趣又从何培养呢?

呱呱小时候很喜欢表演节目,幼儿园的老师每次教了儿歌或者舞蹈,他都会回来兴高采烈地表演给我和爸爸。每次这个时候,我和先生都会参与其中、,也会指出呱呱唱错的地方。有一次,呱呱的姑妈小霞带着自己的同事到家里做客。呱呱见到小霞很高兴,小霞还给呱呱买了一个飞机模型。

呱呱一下子就迷上了飞机模型。

我们吃完饭后坐在一起聊天,呱呱姑妈的同事看呱呱很可爱,就问我呱呱在幼儿园里学些什么。姑妈立即说:“我们呱呱很聪明,每次老师教的儿歌,呱呱只要听一遍,他就会唱。”

那个同事说:“这个孩子真是聪明,那给我们表演一下吧。”

我听了后,并不是很愿意,因为我平时就极力反对大人们让孩子表演这个,表演那个。可是这是呱呱姑妈的同事又不好驳回。我刚要问呱呱是否愿意的时候,呱呱姑妈说:“呱呱,给我们唱一个你这几天新学的儿歌,好不好?”

呱呱在玩模型,似乎对姑妈说的话并不在意,也许这个时候并不想一展歌喉。我说“小霞,呱呱在玩呢,就让他多玩一会。一会他自己想唱的时候,我们再听。”

可是我这个小姑子不达目的不罢休,就对呱呱说:“呱呱,飞机模型是谁给你买的呀。”

呱呱说:“姑姑买的。”

小霞说:“那你要是不给姑姑唱歌,姑姑可就走了啊,姑姑也不让你玩飞机模型了。”

呱呱这时候感觉不对劲了,他转过来对姑姑说:“姑姑不是把飞机(模型)给我玩了吗?为什么不让我玩了啊?”

“那你给姑姑唱个歌吧,你要是唱歌了,姑姑下次再给你买一个。”小霞在用玩具诱惑呱呱。

我立即对小霞说:“不要惯他这个毛病。”小霞眨眨眼说:“没事,我逗他玩呢。”

呱呱为了得到玩具,不是很情愿地唱了一首,表情也没有平时在家那么丰富,只是单调地唱完,就赶紧去玩模型了。

呱呱唱完后,我对呱呱说:“去好好玩吧,一会想唱的时候再给我们唱,我们随时会给呱呱鼓掌的。”

这时候,小霞对我说:“嫂子,你怎么不让呱呱再唱了啊。我们同事们的孩子到我们办公室,一下子唱十几首呢。”

我说:“那你们这些大人们把小孩当做表演者了啊,小孩也有不愿意的时候呢。你看呱呱刚才那表情已经说明他不乐意唱了,你再给他诱惑,以后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先给甜头才去做了。”小霞和她同事听了后觉得很有道理。

小霞说的事情我也遇到过。很多爸爸妈妈为了让孩子在同事们面前展示一下才能,就哄着让孩子表演或者干脆把孩子当做炫耀物,高兴了就拿着一些糖果让孩子唱歌跳舞,不高兴了就把孩子仍在一边。而在孩子这个立场上,大人们手中有糖果或者好玩的玩具的话,就去按照大人的吩咐去做事情。这样一来,孩子岂不是只认糖果或者某些好处,又怎么会想起什么亲情或者该不该做呢?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没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使孩子变成畸形发展。这种变态的爱有许多种,其中主要的有:娇纵的爱;专横的爱;赎买式的爱。因此,我想对这些爸爸妈妈们说,千万不要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变了味。

开玩笑的话说不得

前几天在网上的幼儿频道看到这样一个小片段:一个年轻的爸爸和一个三岁的小孩开玩笑的。爸爸故意对孩子说,孩子的耳朵太大,太招风了,像猪八戒的耳朵。儿子听了后就摸自己的耳朵,然后就问爸爸,为什么自己的耳朵这么大?爸爸又故意说,因为你今天做错了事情。小孩子不说话了。

爸爸接着说,要把孩子的耳朵割掉,就像电视剧里把猪八戒的耳朵割掉一样。孩子听了后,眼里的泪水马上就出来了,哭泣对爸爸说,他没有耳朵了。

爸爸边说边用手当做刀一样,做出姿势要割掉孩子的耳朵。孩子越哭越厉害,而爸爸则偷偷在笑。过一会,爸爸又告诉儿子说爸爸有超强的本事,能把耳朵找回来安装上。说着,爸爸就摆摆手,装作把孩子的耳朵安上了。

这段视频应该是一家子人给孩子拍的童趣。可是这样的童趣让人看了难受。一群大人们笑得前俯后仰,孩子则哭得泪汪汪。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大人拿孩子的身心来开玩笑。孩子一会儿哭一会笑,大人们则大笑不止,这种行为让我感到心痛。有的家长可能看到这里会说:“不就是和孩子玩玩嘛,哪有那么夸张。”我想说的是,别让这种玩法,惊吓了孩子的心。

我家呱呱小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戏弄。

记得有一次我晚上加班,先生从幼儿园接了呱呱回家。两人路上遇到先生的同事小刘。小刘看到呱呱后,就非要拉着先生去附近的小商品店,说要给呱呱买好吃的。先生拗不过小刘,只好带着呱呱一起去。结果,小刘每次给呱呱一个东西时,都要让呱呱叫他一句叔叔,否则,就不给呱呱好吃的。

呱呱叫了三次后就不愿意再叫了。结果小刘使出了一个招数,要把呱呱卖了,不让他见爸爸妈妈。呱呱吓得一下子不吃了。小刘看到自己的话起了作用,笑了几下。先生这时急忙和小刘搭话。那天呱呱回来后,有些难受地对我:“妈妈,刘叔叔说要把我卖了。他还说不让我见爸爸妈妈了。”我听了后立即问先生怎么回事。先生淡淡地说,同事开了个玩笑。我说这个玩笑怎么能随便开,我说出了道理。我把呱呱叫来,问呱呱:“听到小刘叔叔说那些话的时候,觉得难受还是害怕?”呱呱说:“害怕。妈妈,我不喜欢他。”先生觉得这也只是孩子一时的情绪。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大人们总是喜欢用一些玩笑之词逗孩子,而这些大人们所认为的玩笑,在孩子看来却是一种恐惧。有的大人经常开小男孩的玩笑,比如“把你的小鸡鸡割掉”、“把你扔到河里”等等,这些话让人听起来真是不舒服,可是大人们经常这样说,以此在孩子们面前炫耀自己的强大。而在孩子们看来,这些玩笑是一种恐惧,孩子们害怕失去爸爸妈妈,害怕自己没有了耳朵,没有了“小鸡鸡”,即使他们不知道这些身体器官的功能。大人们就是这样一步步将孩子的安全感剥夺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成人这种恐吓经常出现时,孩子变不会再相信,也会给予同样的回击。孩子会想:大人们说话都不是真的,总是想着办法骗我。而对于恐吓孩子的其他成人,同样也会付出代价的,孩子见到吓唬的人就反感,不喜欢。

这又能怪谁呢?

5.“听话”是优秀孩子的标杆吗

很多爸爸妈妈都告诉孩子要听话,让孩子什么事情都听大人的。在家长们看来,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孩子就是他们眼里的“坏孩子”。这样一来,是否“听话”成了成人判断孩子的一个标杆,可这个标杆能代表什么呢?

妈妈,我是坏还在吗

呱呱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和先生轮流接送。那时候接送孩子都骑自行车,呱呱最喜欢我们骑车时,他坐在后面看各种新奇的事物。社区里设置了体育锻炼器材后,呱呱每天放学回来都想去。有一天,我照样带着呱呱回家。正是下班的时间,各家都开始做饭了。我也想抓紧时间回家以便好做饭。’呱呱这时候看到有个小孩在玩转盘,他就坐不住了,对我说他也想去玩。

我对呱呱说:“你刚才不是说饿了吗?妈妈要回家做饭呢。”

呱呱说:“妈妈,我想玩会。”

我说:“那咱们说好,就玩一会。要不然一会爸爸回家,也饿了。”

呱呱高兴地说:“好啊。”

呱呱这下一玩,忘记了饥饿。眼看玩了二十分钟了,呱呱的兴致还没有减退,一会和小孩比赛,一会把那些器材上了个遍。我看着呱呱玩得高兴,虽然很着急,我没打断他,就和那个小孩的奶奶聊天。

过了一会,小孩的奶奶让孩子别玩了,该回去吃饭了。小孩看着呱呱不走,也不走。两人越玩越高兴。奶奶装作很生气的样子说:“你要是不走,奶奶不管了。”小孩对奶奶的话仍是置之不理。那位奶奶看着我,也想让我把呱呱叫回去。我刚要开口,那位奶奶就说:“快点听奶奶的话,赶紧回家吃饭。”

那个小孩还是在玩。奶奶就不耐烦地说:“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爸爸妈妈一会把饭菜都吃完了,就不给坏孩子留。”

呱呱看看我,问:“妈妈,爸爸是不是把饭菜都吃完了?”

我听了说:“妈妈还没做饭呢。呱呱还想玩吗?”

呱呱回头看看刚才的伙伴被奶奶拽走的背影,又看看我,小声问我:“妈妈,我还想玩会那个。”说着指给我看那边的器材。我说:“呱呱要是还想玩,妈妈就陪你。要是不想玩,我们就回去。”

呱呱说:“那我是坏孩子吗?”

我问:“呱呱不是坏孩子啊,在妈妈眼里,呱呱是个好孩子。”

呱呱接着问:“那个小朋友是坏孩子吗?”

我听出来呱呱的意思了,他的意思刚才自己的伙伴被奶奶说成是坏孩子了。我说:“刚才的奶奶想让小朋友回家吃饭,她担心小朋友饿了,可是小朋友并不是坏孩子。”

三岁的呱呱说:“妈妈,我不做坏孩子。我们老师说,不让我们和坏孩子玩。”我突然觉得没有办法给呱呱讲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可是这个问题又必须让他慢慢知道,否则单纯地听一个人说另一个人是好是坏,他就盲目地判断自己的伙伴。

呱呱一个人玩了几分钟,觉得没有了兴趣就说回家。在路上,我问呱呱:

“你说什么是坏孩子呢。”

呱呱说:“老师说不听老师的话就是坏孩子。”

我问:“那他们怎么不听老师的话了呢?”

呱呱说:“老师唱歌的时候,他们总是不坐好。还总欺负班里的女孩。”

我对呱呱说:“老师唱歌的时候,要对老师尊敬,如果故意起哄或者捣乱,那就有些不好了。可是如果他发现了老师唱错了,或者他想上厕所之类的,就不能说是坏孩子。但是欺负别的同学就不对。”

呱呱说:“妈妈,不听大人的话也不是好孩子,对吗?”

我说:“刚才和伙伴玩耍,你们确实想玩会,那就不能说是坏孩子。可是如果你们是故意不回家,就想让爸爸妈妈着急,那就不好了。因为爸爸妈妈担心你们玩的时间长,小肚子饿了。”

呱呱说:“妈妈,那我想玩的时候,你就陪我。要是我饿了还在玩,我们就回家。”听着呱呱的逻章,我有些笑了。呱呱似乎明白了,可我觉得我很难判断出他玩的时候是不是饿了。看来,呱呱在玩的时候,他自己会有个分寸了。

“听话”,也许是爸爸妈妈给孩子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我想爸爸妈妈让孩子听话,是认为孩子是小孩子什么事情都不懂,所以爸爸妈妈让孩子听话,是为了孩子好。基于这样的动机,爸爸妈妈是好意的。可是在孩子看来,这并不好。想多玩一会,可是爸爸妈妈不让玩,要听爸爸妈妈的,否则就不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想穿红色的衣服,可是爸爸妈妈不喜欢红色,必须听爸爸妈妈的话买蓝色的。就这样,“听话”的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可以什么事情都依着爸爸妈妈,而当长大后,他们要么反抗,要么顺从。

我原来工作的学校里有一个张老师,是我们教学组的副组长。妻子在三十五岁时生下儿子,甚是关爱。而两人对儿子最常说的词就是:“儿子,听话。”

记得只要同事把孩子带到学校时,同事们一问孩子话,孩子就回头看爸爸妈妈,同事们都会说该叫什么,该问候什么。我的桌子上摆着两盆花,上面有呱呱画的可爱笑脸。小男孩看到我桌子上的小花盆后,就一直在看。

我问他:“喜欢吗?”小男孩点点头,但就是不说话。我看孩子喜欢,就决定送给他。同事看到后,回头就严肃地问孩子:“你向阿姨要了?”孩子摇摇头。我急忙解释。我想小男孩喜欢的并不是花,而是上面的笑脸。张老师是个耿直的人,她说她对孩子的教育一直采取严格管教。她从孩子的手里拿过花盆,对孩子说:“不是告诉你,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吗?你怎么就是不听妈妈的话?”张老师一边说一边给我眨眼睛。我能理解张老师的意思,不能让孩子养成向别人要东西的习惯,即使别人送的也要推辞。

同类推荐
  • 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初中版)

    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初中版)

    每位父母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作为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初中三年,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更要谨慎有加。那么具体教育孩子时,家长要注意哪些问题?又该怎么做呢?这便是本书阐述的重点。在本书中,我们为家长提供了实用、科学、操作性强的教育方法,在阐述道理的同时,为家长提供了具体的教育良策。
  • 赢在起点: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36种能力

    赢在起点: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36种能力

    这本书不会告诉父母如何让孩子取得高分,但它是孩子取得高分并成为顶尖人才的永不枯竭的能量源泉。父母在阅读本书汲取家教智慧的同时,还能发现提升自身能力的良方。
  • 哈佛家训精华读本:献给孩子的人生礼物

    哈佛家训精华读本:献给孩子的人生礼物

    本书是一份献给孩子的人生礼物,是促进孩子们成长、成才的精神食粮。它借助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孩子们阐述了百年哈佛的人生哲学,告诉孩子们许许多多做人与处世的哲理,从而启迪孩子们的人生智慧,激励孩子们奋发上进。
  • 儿童的高级教育:一位普通父亲16年的教子方案

    儿童的高级教育:一位普通父亲16年的教子方案

    您正在翻开的是一本即将颠覆传统育儿观点的图书。如果您墨守陈规,或者循规蹈矩,如果您完全地依赖学校教育,请不要继续阅读下去;但是如果您是《卡尔.威特的教育》的忠实读者,如果您知道木村久一,那么请仔细地阅读这本书,它是作者16年坚持用自己的方法精心培育自己的孩子的经验集合,以及作者与其他家长交流得出的育儿感悟。本书仅限于12岁以下孩子家长阅读。
  • 做女儿第一个闺蜜

    做女儿第一个闺蜜

    告别童年,孩子懵懂地跨入了青春期。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儿,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在悄悄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各种各样的小烦恼也随之而来。这时候,最能给她答疑解惑的应该是妈妈……天使妈妈和女儿的亲情对话,告诉父母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教导。
热门推荐
  • 花盛田园:煮酒论农嫁

    花盛田园:煮酒论农嫁

    贫苦家境,兄弟年幼,爹娘疟疾,未婚夫嫌弃……那又如何?且看她如何种田把家发,居高临下的怒甩巴掌把这婚退了。佳公子她尚且不要,又怎会将这从前就不看在眼里的未婚夫纳入囊中?直到有一日她遇见了世上无可比拟的他,才惊觉这发家的道路之上当真可以有红尘……嘿,一起组队打脸升个级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战

    神战

    身具三颗金丹,更有六种异能的大学新生林啸,无意间得到仙人传承,从此开始叱咤风云的都市修真之路!凝神炼体,炼丹造器,踢校园痞子,战都市仙魔。美女是我的,金钱也是我的!看我踏破天地,战败众神!
  • 无良庶女妖孽大人

    无良庶女妖孽大人

    废柴也能成神,庶女也可逆天。斗妖兽整贱人震家族慑天下戏美男,重获新生之后,夏初一英勇决定,谁若欠我一分,我必百倍奉还!
  • 江山莫谓全无主

    江山莫谓全无主

    他身负国破家亡之仇,瞒着他最爱的女子同当朝丞相之女联了姻,可纸包不住火,女主在得知真相之后,毅然决然离去。这一别便是近两年,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他再见她时,已是物是人非,他的真心与霸道还是否能寻回她的心?且看一曲江山美人的图卷!
  •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不论生产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所有的劳动者和工作者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当然,我们的文章家、文学家,以及一切爱好写作的同志们和青年朋友们也不例外。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也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进行写作的。
  • 读《红楼梦》学生活

    读《红楼梦》学生活

    有大本事的人和只会奉承拍马的小人的不同之处是,开玩笑管开玩笑,开玩笑是让大家笑得畅快过瘾,但遇到正经事,遇到大事、繁难事,做事要和讲话一样利索干脆。王熙凤就是这样。凤姐在迎接黛玉到来这件事上,她已圆满地表演了全套的唱功和做工,她从大处着手,却懂得小处圆满,处处细小的地方都浸透了做人的智慧。她对黛玉之事如此用心,就因为黛玉是贾母最心疼的女孩。王熙凤的做人处世之道堪为现代领导者的模范。
  • 生命如夏花

    生命如夏花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虽然每个人都被生活的脚步所压着感觉到疲惫,但是心中都有着无限的信念,不管经历如何都追逐着属于自己的梦想。生活本就是故事。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传奇故事,生活的的韵味是何其多。
  • 圣光神灵录

    圣光神灵录

    魔神重临人间,黑暗笼罩万物,正义被邪恶所埋没。时间的指轮开始倒转,未来依旧是毁灭,还是会带来希望。圣光的觉醒,黑暗的复苏。一切的一切究竟将如何结束。光暗结合,日月交辉,星辰为伴,神灵归来。
  • 盖世魔君

    盖世魔君

    特种兵重生异界废柴,修魔功,铸魔体,手握太阴战旗,身怀建木神树,一路仗剑高歌,辗压各种天才,天下虽大,谁与争锋?阻我者,杀!逆我者,杀!我即为魔,杀尽天下!读者群:203614285
  • 思路决定出路4

    思路决定出路4

    该书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很强的“思路突破”——谋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由此引导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在现实中突破思维方式,克服心理与思想障碍,确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握机遇,灵活机智地处理复杂和重要问题,从而开启成功的人生之门,谱写卓越的人生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