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2300000012

第12章 隐身的进退之道:要想进得她先要退得巧(5)

简文帝去世以后,宰相桓温想推翻晋室,争夺王权,他觉得谢安和王坦之都是绊脚石。一次,桓温叫谢安和王坦之到他的官邸见见面,想埋下伏兵在宴会中杀害他们。王坦之害怕得要命,就问谢安:“怎么办呢?”谢安神色自然,毫不畏惧,十分镇定地说:“晋朝的存亡,就在于我们这次去还是不去!”

到了桓温府上,见面之后,王坦之吓得胆战心惊,汗流浃背,双手直打哆嗦,而谢安十分镇静。到了厅堂,谢安从容自在地坐上席位,对桓温说:“我听说作为王室的护卫,各地的大将都有自己的职责和道德,应该把兵力部署在边境上严守疆土,建功立业。没想到,您怎么从墙壁后面向别人捅刀子呢?”桓温笑着回答说:“没办法,我现在不得不这样啊。”接着,谢安与桓温在轻松的气氛中谈了很长时间,桓温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自己谋反篡权的意图。

当初,王坦之与谢安在社会上都很出名,通过这一件事,人们就分出了他们之问的优劣。谢安这种“骤然临之而不惊”的大丈夫气概,也被后人所赞赏。

恐惧是人内心里缺乏自信的表现,也是人心中有私、有鬼的反映。谢安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他心底宽阔,自然不会心虚,做事也自然而然,坦然大方,临危不惧。所以人应该学会克制自己心中的欲望,忍受住利益的诱惑或驱使,正直地做人。

让步正是为了进步

《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句话体现出卓越的辩证思想。以退为进,欲擒故纵,便是其辩证思想的最好发挥。

在军事斗争上,进攻太急有可能激起敌人的疯狂反扑,有时有意让敌方逃走,也可以达到削减他们兵势的目的。紧紧地跟在逃敌之后,不要逼近他们,待到他们累得没有气力,斗志也逐渐磨灭,战斗力削弱或溃散时,一举将其全歼,这样便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欲擒故纵,其意是为了捉住敌人,事先要放纵敌人。这是一种放长线钓大鱼的计谋。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

蜀国建立之后,便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降服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附近,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诱敌出战,将孟获诱入伏击圈内,使之兵败被擒。出人意料的是,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蜀军,诸葛亮则笑而不答。

孟获回营后,拖走了所有的船只,据守泸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游偷渡成功,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了将士的反抗,于是,将士们相约起事,趁孟获不备之机,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气,便再次把他释放。

以后盂获又用了许多计谋,但都被诸葛亮一一识破,孟获又四次被擒,但都被一一释放了。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了盂获的藤甲兵,盂获第七次被擒。孟获终于感动了,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了,诸葛亮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全力举兵北伐。

按理说,诸葛亮在第一次诱擒孟获后,擒拿敌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有很强的战斗力了,此时乘胜追击,便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的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只有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才能使南方真正稳定。如若不然,南方各少数民族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蜀国的后方就难以安定。因此,诸葛亮才一次次不辞劳苦地费力擒拿孟获,又轻易就将他放掉,因为他要获得的不只是一个西南夷酋长孟获,而是整个蜀国后方的安定。

施行欲擒故纵之计,需要等得、忍得、输得起,绝不为小利小惠而斤斤计较。“故纵”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即所谓的放长线钓大鱼。这条长线必须要有韧性,而且还要收发于心,以等待时机成熟,将大鱼钓起。

以退为进,欲擒故纵,在现实生活中也常为人所用。我们可以这样综合表述:以退让为进取。退却是为了蓄势前进,让步是为了获取。

北宋仁宗时,西部边疆发生战争,大将刘平阵亡。朝中舆论认为,朝廷委派宦官做监军,致使主帅不能发挥自己的指挥作用,所以刘平失败了。宋仁宗下诏诛杀监军黄德和。

有人上奏请求把各军的监军全部罢免掉,宋仁宗为此征求宰相吕夷简的意见。吕夷简回答说:“不必罢免,只要选择为人谨慎忠厚的宦官去担任监军就可以了。”

宋仁宗听后,意欲委派吕夷简去选择担任监军的合适人选,吕夷简又回答说:“我是一名戴罪宰相,不应当和宦官交往,怎么知道他们是否贤良呢?希望皇上命令都知、押班负责这件事,条件是他们荐举的监军有不胜任职务的,就将他们与监军共同治罪。”

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意见。

第二天上朝,都知、押班在仁宗面前叩头,请求罢免监军。

北宋宦官之祸患就这样解决了。朝中士大夫都钦佩吕夷简足智多谋。

宰相吕夷简的做法就是以退为进。说是不罢免,表面上是退了一步,实际上用严格的条件限制了支持宦官的都知、押班,让他们承担巨大的风险,最终只能走主动请求罢免监军这一条路。

由此可见,以退让为进取的策略所暗含的强大力量和攻势。

在与他人相处时,以退为进也是一种迂回策略。在运用这种方法时,你看似要以对方的利益为重,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开辟道路。对于某些涉及风险的事情,这种方法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威尔逊刚刚就任州长之时,曾经参加了一次午宴,宴会的主席对大家介绍说:“威尔逊将成为未来的美国总统。”当然,这不过是主席先生的溢美之辞。

于是,威尔逊在称颂之下登上了讲台,简短的开场白之后,他对众人说:“我希望自己不要像下面故事中的人物一样:在加拿大,一群游客在溪边垂钓,其中有一个叫做强森的人,大着胆子饮用了某种具有危险性的酒。他喝了不少这种酒,然后就和同伴们准备搭火车回去了,可是他并没有搭北上的火车,反而是坐上了南下的火车。于是,同伴们急着找他回来,就给南下的那趟火车的列车长发去电报:‘请将一位名叫强森的矮个子送往北上的火车,他已经喝醉了。’很快,他们就收到了列车长的回电:

‘请将其特征描述得再详细些。本列车上有13名醉酒的乘客,他们既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也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而我威尔逊,虽然知道自己的姓名,却不能像你们的主席先生一样,确知我将来的目的地在哪里。”在座的客人一听都哄然大笑起来,宴会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愉快和活跃起来。

那些因听了威尔逊的故事而发笑的人,绝大多数都认为,能够让人捧腹大笑的趣闻,通常都是源自说笑话的人的自我打趣。

但是,难道威尔逊的用意仅仅是为了博人一笑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威尔逊是运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这就是以退让为进取,牺牲个人的“自我”,以提升他人的“自我”,进而获取众人的善意和支持,而且也把在这之前的隔阂消除了。

不少善于演讲或竞选的人,都会在和听众接近时,故意拿自己开玩笑或是不惜批评自己,让听众感到轻松和愉快。演讲人采取这种说话方式为让听众产生优越感,因而就会普遍地激起同情、爱护和支持的感情。

再譬如,对于大多数在公司工作的人来说,获得升职加薪虽然不是唯一目的,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向老板提出要求的方法。可是,自己主动要求升职加薪,对于每个员工来说,都是一种极其尴尬的事情。如果处在这种关口,你就会产生下面三种心理负担:(1)万一被拒绝了怎么办?(2)应该怎样开口,而老板又会怎么说?

(3)如果此事过后老板对你采取刻意挑剔的举动,怎么办?在这种关口,以退为进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策略,可以采取辞职不干的办法。

在运用这种策略的时候,一定要具备必要的条件,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你是一位表现杰出的员工,采取这种方法将能顺利地达到你的目的;如果你是表现一直平庸、没有多少业绩的员工,则不要轻易尝试这种方法。因为老板正巴不得你走,既然你自己提了出来,他就会做“顺水”人情。

运用这种策略的最佳时机是当你拥有另一份待遇或待遇更高的工作机会的时候。

生活中有些固执的人,往往坚持己见,不懂得进退之道,有时候即使是自己错了,也不肯承认,不肯让步。其实,别说你的观点错误,即便你真的是正确的,也不妨做一些让步:人们最终将会承认你是对的,并称道你的宽宏大量。要知道,固执给你带来的损失,会超出在争辩取胜时你所得到的收益。

同类推荐
  • 礼仪全书(第二册)

    礼仪全书(第二册)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礼仪全书》归纳、介绍了大量最新的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了生活、工作、交际中经常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内容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招待宾客的要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商业营销中的礼仪、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知识等等。在社会变化日益快速的今天,许多经久不变的社会习俗和礼仪,已经发生微妙的改变。本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了这种变化。
  • 老板重用的8种员工

    老板重用的8种员工

    没有人天生就比别人幸运,可以扶摇直上,轻松得到领导的器重。任何一个员工被老板重用都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们懂得如何推销自己,如何把握时机尽显所长,如何做自己该做的事,他们有自我生存的本领,不断力争上游。这些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才脱颖而出,成为老板眼中的精英从而获得重用的。本书是新晋员工和职场老将的生存秘籍,是尽职、尽责、敬业的最佳员工培训读本,介绍的是世界500强企业推崇的优胜劣汰法则。
  • 女孩20+

    女孩20+

    本书共分八部分,内容包括:越早成熟越受益、跑步逾越心理断奶期、将经历演变成资历、用心编织一张密密的关系网、做一个八面玲珑的职场达人、学习决定人生的宽度等。
  • 聪明的人会说智慧的人会听

    聪明的人会说智慧的人会听

    听懂别人,说出自己——听与说,每天需要却可能忽略的沟通智慧与才能说话要到位——“语言可以伤人,甚至杀人。”
  • 男人辞典

    男人辞典

    男人和女人,这是个既古老又时尚的话题。先哲们阐述了无以计数的至理名言。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学者们又抒发了多如繁星的醒世格言。但其所谓的名言和格言,不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就是因为个人偏见或理念不同,不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一叶障目,或是颠倒是非,混淆视听,就是观念陈旧,人云亦云或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都不足以使人明白真相。之所以敢如此口无遮拦、大放厥词,看准的就是男人、女人永远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用在男人、女人的话题上真是量体裁衣,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热门推荐
  • 喋血救兵

    喋血救兵

    全书分三个部分,蚂蚁故事秉承现在比较流行的蚂蚁小说形式,篇幅短小,力求以小见大,想像力雄奇。现代传奇部分篇幅中等,是传统故事较常见的三千字左右,此部分不但情节独特,语言精到,更能结合当时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下笔。重磅中篇部分字数较多,侧重情节环环相扣,强调猜谜解谜的快感。更为可贵的是,全书强调情感与人文,在故事讲述的基础上,大力弘扬正气,给读者一种向上的启迪。
  • 安阳的深秋

    安阳的深秋

    一直希望有一个人,能够读懂她光鲜背后那抹倔强的温柔,直到他“英雄救美”的出现……他本是世间平凡无奇的男子,原本一生不过是缓缓度过流年,却在缘分之间遇见娇嗔百变的她……有情人天注定,奈何人生峰回路转,岂是一声叹息了得?他是否能牵住手陪伴她走出—安阳,人生的最寒冷的秋天……
  • 雍

    是谁在那夜雨潇湘的夜晚咆哮着,是谁在那廖雨霏霏的天空呻吟着,是谁的呼唤打破了这这夜空的宁静,是谁的凄凉颤动了天地,又是谁点燃了这上古未了的战火
  • 来自月亮

    来自月亮

    那晚,明月,繁星。华夏龙脉之巅,浮云笼罩,突然一道强光闪现,拔云见月,一圆形物体如火球般从皎月向水球砸来,只见它迅速坠落。。。
  • 花心美男别缠我

    花心美男别缠我

    一份玩笑般的赌约让一个想要安安静静不惹事的女生倒霉,一个花心帅气的大美男从天而降,居然大言不惭地说喜欢自己“喂,老天你够了!”这个花心的家伙激起了她身体里好不容易消停的邪恶因子,这样一个霸道却温柔,玩世不恭的美男子让她哭笑不得,不知不觉中,这位花心到不行的男生已经悄然占据了她的心……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道德经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道德经

    本书包含了道德经的原文、译文、哲理阐释、智慧应用等,揭示了其所蕴涵的思想。
  •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我想,作为第一线教师,我们要紧的不是盲目地否定哪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将某种教法不加任何更改就糊里糊涂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使用。好的一线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广泛采集对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教师有必要集各家教法所长,结合自身的素质、个人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找到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样是课堂,教师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讲,有的时候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这种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时候,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瞌睡,忽而惊觉欠伸,这时的课则成了受罪。
  • 孙子兵法(大全集)

    孙子兵法(大全集)

    《孙子兵法》,也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全书十三篇,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珍宝。
  • 丑小鸭的一生

    丑小鸭的一生

    她——要相貌没相貌,要身材没身材,学习不好,没工作。还有比它更倒霉的吗?
  • 必听的语文之谜

    必听的语文之谜

    这套“中小学生语文爱好培养”丛书,包括《必用的好词好句》《必懂的常用词语》《必用的成语经典》《必用的谚语荟萃》《必用的歇后语精选》《必用的古文名句》《必读的语文故事》《必学的作文描写》《必听的语文之谜》《必知的语文学家》十册,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