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1500000051

第51章 身不由己地服从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

揭示服从权威的恶果

1961年夏天,年轻的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拉姆在耶鲁所在的纽黑文市的报纸上发布了一则广告,寻求志愿者来耶鲁大学进行记忆力和学习方法的研究,任何不是在校生的成年男性都可以报名申请,参加者可获每小时4美元的报酬外加交通费。然而应征者们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意料不到的严峻考验。

一共有40位市民应聘参加实验,他们当中有教师、工程师、邮局职员、工人和商人。他们被要求单独会见到一位“心理学家”和另一位“志愿者”。他们俩其实是米尔格拉姆的朋友,一位是中学生物教师,另一位是职业会计师。

“心理学家”告诉这些应聘者,实验时两人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教师”,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角色。“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学生”则必须记住这些词,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学生”在给定的四个词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如果选错,“教师”就按按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而且电击强度一次要比一次大,直到“学生”不再出现错误。

由于米尔格拉姆的“作弊”,真正的志愿者都会抽到“教师”,于是他被领到一个“电击器”前,仪器的控制板上共有30个按钮,电压最低的按钮为15伏,下面标有“轻微电击”,然后电压逐渐升高,一直升到标有“危险,强电击”的450伏按钮。为了使作为“教师”的被试者深信不疑,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伏的电击“尝尝滋味”。

实验开始后,扮演“学生”的假志愿者,也就是那位会计师,被绑到电椅上。他故意答错了几次。于是“心理学家”命令“教师”按下按钮。随着电压值的升高,“学生”先是发出阵阵呻吟,然后叫喊怒骂,尔后哀求讨饶,最后停止叫喊,似乎已经昏厥过去。

“教师”并不知道“学生”并没有受到任何电击,只是在假装痛苦,所以不忍心再继续下去,问“心理学家”怎么办。“心理学家”严厉地督促他继续进行实验,声明一切后果由自己承担。

实验结果是,虽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但仍然有26名被试者(占总人数的65%)服从了命令,坚持到实验最后,按下了那个标有“危险,强电击”的按钮。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又对实验因素进行了改变。当被试者与两个违抗命令的“教师”一起参加实验时,完全服从的比例降低到l0%;当实验地点从耶鲁大学转移到一幢破败的商业楼时,服从率仅为48%;当“心理学家”不与被试者直接面对面,而是用电话向被试者发出命令时,完全服从的比例陡降到25%以下;当发出命令的不是“心理学家”,而是一名普通的“助教”时,完全服从的比例降至20%。

当然,在这一系列实验中,始终有人完全按照自己的准则行事,不顾实验者的反复督促,拒绝继续进行实验。他们认为这太伤天害理了。米尔格拉姆采用柯尔柏格的道德判断问卷测试了被试者,发现处于道德发展高水平的被试者有75%的人拒绝了命令,处于道德发展中等阶段的被试者中,只有12.5%的人对权威的指示表示出不服从。

2005年,英国的《焦点月刊(FOCUS)》将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作为唯一的心理学实验,列为震撼世界的十大实验之一,与第一次核反应实验、克隆羊多莉等齐名。

心灵智慧点滴

在许多社会文化中,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着服从权威,而不要管权威者的要求是对还是错。于是,当人们相信权威,并且认为可以把责任全部推到权威身上的话,那么他就可能做出任何超乎想象的暴行。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会有那么多正常的、受过文明教化的、温文尔雅的德国人竟会参与不可理喻的大屠杀。因为他们会辩解道:“要怪就怪希特勒,我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不过,道德的力量仍然是伟大的。一个人道德判断水平越高,就越可能做出独立的判断,服从权威的可能性就越小。命令一个道德水平很高的人去干不道德的事,往往是行不通的。

人物志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1933—1984),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196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转入耶鲁大学。1963年回到哈佛大学,担任该校社会关系系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的行政负责人。主要著作有:《对权力的服从》《社会生活中的个体》。

同类推荐
  • 过度紧张

    过度紧张

    紧张、焦虑,这成为对当今中国人心理状态最贴切的描述。其实,中国人一直过度紧张,供奉中庸与和谐的中国人一直没能学会淡定平和《过度紧张》作者臧一民从国民性出发。从历史典籍和当今社会现状中寻找分析的素材,深挖中国人过度紧张的心理渊源,总结七种造成中国人过度紧张的心理基础。
  • 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教你成功丛书)

    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教你成功丛书)

    人类是有心灵的,这毋庸置疑。但心灵到底是什么,我看谁都难以说清。要想解开心灵这个密码,直接从“心灵”二字下手怕是不成,我们必须学会迂回,先弄明白“人类”是什么,再从中寻找“心灵”的真相与定义。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着的。马克思如是说,事实也千真万确。让我们越过生物生理层面,从心理人性层面来看,之所以某些生物能归为“一类”,那是因为它们必须符合这样两个条件:其一,“类”必须是不同个性的集合;其二,“类”必须有一个共性的“通解性”。
  • 我最想学的销售心理学

    我最想学的销售心理学

    "本书巧妙地将心理学与推销学融为一体,并综合消费学、人际学、口才学等知识,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读心术、说服术、倾听术、掌控术、暗示术、攻心术、博弈术等各种销售中的心理策略和战术,并结合诸多生动活泼的营销案例和小故事加以说明,旨在帮助每一位推销员掌握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巧妙利用心理学的技巧在推销中百战百胜。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战争中强调心战为上,对于销售来说也莫不如此。先读顾客心,后学生意经。读懂了顾客的心理需求,天下就没有难做的生意。突破了顾客的心理防线,就能把任何东西卖给客户。"
  •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瞬间读懂你周围的人,3秒钟看穿旁人内心。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机制、犯罪心理预防……犯罪也有心理学。熟知犯罪心理学,对犯罪了如指掌。
  •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弗洛伊德说:“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显然,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迹可循的,不管他掩盖得多么严实,只要用心观察,总能发现蛛丝马迹。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懂得运用一点心理学,那么你不仅能读懂他人内心,更能洞悉人性、利用人性,在人际交往、职场博弈、商务谈判、情绪控制等方面做到事半功倍。本书通过分享大量鲜活、真实案例,将日常行为与许多有趣的心理学知识有机结合,提炼出一系列独特、实用的心理操纵术,帮助读者活学活用心理学智慧。
热门推荐
  • 神剑渊虹

    神剑渊虹

    剑非剑,别人修仙需要领悟大道,他只需要不断战斗杀戮,别人学剑需要千锤百炼,而他只是一瞬间。一把剑,一把将真力数据化的剑……求收藏,求评论,求推荐,老话旧提,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 炎龙雇佣军

    炎龙雇佣军

    当代第一雇佣军因天价任务偶然穿越,从此揭开了一支纵横异界的超级雇佣军!看当世雇佣军如何纵横修真,为情?为义?
  • 无良高手

    无良高手

    少年身怀绝技下山寻亲,身无分文的他被一位好心的老板娘收留。老板娘天生丽质,牛鬼蛇神都打她主意,少年一心护花,渐渐展露头角,于都市中大放异彩。貌似纯良的本性,让他在花丛中无往不利……
  • 我是驱灵人

    我是驱灵人

    张家老宅闹鬼,我奉师父之命前去查看,却发现了很多诡异之处,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至今想起都难以忘怀……小鬼童谣、老妇敲门、女鬼压床,尤其是七月十四,鬼门大开,百鬼夜行……
  • 琏族占星师

    琏族占星师

    你听说过这样的一个传说吗?当人离开这个世界以后,他们会飞向遥远的夜空,成为深邃夜空中的一颗星星,默默地注视着这个世界、守护着这个世界、所以、只要有星星的夜晚就不用感到迷茫或害怕、因为、星星什么都知道。
  • 护花高手

    护花高手

    小县城高三学生徐然,偶然之间获得异能系统,从此彻底开启逆袭。赌石有钱来,不怕,咱有透视异能;打架爽到爆,咱有金系异能,低调,低调!救人治病?没关系,咱有水系异能和木系异能,想死都难啊;犯人开口?咱有精神异能。哎,能者多劳,徐然一个人做了好多人的事情。天呐,怎么忽然之间多了这么多女人,萝莉,御姐,女强人,大明星……
  • 神武炼界

    神武炼界

    这片奇异的大陆,光怪陆离,千奇百幻。这里,是武者的天下。根据境界的不同,武者划分为天地玄黄四个大境界,每个大境界又有九个小境界,细分下来一共四九三十六境界。黄武者,玄武者,地武者,天武者,每一个大境界的跨越,实力便犹如天地之别,每一个小境界之间的差距也是极大。而每一个大境界的突破,都要经历上天的考验-----天劫,天劫之下,九死难生。黄武者突破到玄武者要经历四九小天劫,一共四九三十六道天雷罚体;玄武者突破地武者要经历六九大天劫的考验,共六九五十四道天雷;而地武者突破到天武者就要经历最为恐怖的九九重劫,九九八十一道天雷降下,十死无生。上古传说,天武者并不是武者最高境界,天武者之上还有一神武者境界存在……。期待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精彩场面吧……。
  • 精选成语故事(下)

    精选成语故事(下)

    为帮助广大读者学习和掌握成语用法,我们精选了大量具有历史性、故事性、寓意性、哲理性、时代性等特点的成语,按一定类别分为上下两册成语故事图书,既可作为成语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下册分为成功的故事、处世的故事、文化的故事、自然的故事、哲理的故事几个系列。
  • 道者杀人经

    道者杀人经

    佛陀杀人,屠刀放下,立地成佛道者杀人,一经入道,永不回头
  • 永不瞑目

    永不瞑目

    除了生命终止前的这个刹那,庆春确信自己已经了解了全部的肖童。就是对这个奇怪的刹那,她仿佛也能隐隐感知……年轻美丽的女刑警庆春与战友一起接手一桩贩毒大案,热情单纯的大学生肖童出于对欧的爱情接受了公安局派他深入毒巢刺探内幕的凶险任务……惊心动魄的缉毒大战交织着缠绵的爱情悲剧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