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1300000003

第3章 喜日篇(1)

铺陈

铺陈是指元旦期间百姓的日常节庆活动的一个细节。铺陈尤其在台湾地方民俗中颇为盛行。铺陈的主要内容是:民间元旦人家门口张灯结彩,八仙桌面摆放水仙和鲜花,大门口两边门框竖立甜美甘蔗。《琵琶记》里面有所谓:“铺陈得整整齐齐。”刘熙《释名》说得更是比较明确:“敷布其义谓之赋。”实际赋也就是铺陈。铺陈是一种直书其事、体物写志的艺术表现手法。朱光潜在《诗论·诗的境界》以为:“汉魏时赋最盛,诗受赋的影响,也逐渐在铺陈词藻上做功夫。”

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是民间的“人日节”。顾名思义,人日就是人的生日。民间“人日节”又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等。这个日子并不是某一个人的生日,而是传说中整个人类的生日。古时候,人日是民间庆祝的大节日之一。早在远古,东方就有人首蛇身的女娲造人之讲。西汉时期,东方朔《占书》的排次以为:“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由此可见,人排笫七。唐代,民间相当重视人日节。高适的《人曰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目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表达了唐代人日节不仅仅祈祥祝安,而且有添福思亲的气氛。

民间传说女娲初创世,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目。汉朝开始已经有了人日节俗。魏晋以后开始重新重视起来。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所谓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做彩胜或者华胜,从晋朝开始已经有了剪彩为花的习俗。过去皇上在人日这一天往往赐给群臣金彩人胜,所谓“胜”也称之为“巧胜”,是一种民间装饰品。北方的人日里习惯吃春饼卷盒子菜,并且在庭院内摊煎饼,号称“熏天”。西南地区的成都人自古就有人日游览杜甫草堂的民间习俗,这也表示了成都百姓对诗圣杜甫的尊敬和怀念。

元旦

依据史书之说,中国的元旦起始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关于“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的吴自牧在其《梦粱录》卷一里的“正月”条目记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旦在《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称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中国学者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当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过考证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发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文字。民间的“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或农历,也就是阴历正月初一。

元旦还有“初”和“始”的意思。元旦的旦说的是“日子”。元和旦两个字合起来称为“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中的第一天。在汉语中,元旦在各地方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还有叫“正月初一”的等等。那么正月初一从哪一天算起呢?至少在汉武帝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夏朝夏历以孟喜月即元月作为正月。商朝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作为正月。周朝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作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阳春月(十月)作为正月,也就是每年的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时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作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即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这种元旦叫法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这是中国最初的夏历,也就是农历或者阴历。不过这个元旦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数百年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为了跟民间农历大年有所区别。老百姓也就不再把春节当成元旦了。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上正式使用是公元1912年。规定阳历即公历1月1日为新年。今天,我们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开始。于是“元旦”列入了法定节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统一的新年节日。

腊八

民间有“要过春节,先进腊月”的说法。对于腊月,历史上文人刘言史有诗日:“不知何树幽崖里,腊月花开似北人。”农历腊月里的腊日。是指农历十二月的第一天。杜甫的诗曾经这样表达对于腊目的感受:“腊日常年媛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腊月初八”是百姓最讲究的喜兴字眼。“腊”最早出自周代社会,腊的原意是指古代时候农历十二月的一个祭名。《左传·僖公五年》有这样一句话:“虞不腊矣”。因为有了这个腊字,所以后来百姓把整个农历十二月都叫做腊月了。腊月通常是一年当中的第十二个月的俗称。

其实。腊月的问世还跟旧时民间百姓信佛有关。所以这个腊,还是一个佛教术语。相传来自古代印度婆罗门雨期禁足旧习之风。在佛门戒律当中规定,受戒之后每年夏季雨时三个月安居一处,修习教义,这一时期称为一腊。

佛子受戒一年时光也叫做一腊。相传每一年的农历腊月之八属于佛教的节日,都会煮粥供佛。这个粥就叫做腊八粥。早先时候,腊八粥的又名叫七宝粥。过去的百姓总是愿意把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当做美食,看成是进入春节大年的头一顿上品宴席。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三》这样记载道:“农历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酪、柿子、栗子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民间名章《燕京岁时记》更有翔实的记录:“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之类以作点染。”确实,这样丰盛的腊八粥,应该是传统春节里的第一口美食。

大年

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人们总还是习惯把春节叫做“大年”。所谓“大年”,在中国古代的含义是果实丰收的象征。禾谷果实一年一熟,“年”字便与生活时间有了联系,经过逐渐演变发展,人们就把“年”作为时间单位。在远古时期,人们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欢庆丰收活动,后来相沿成习,就把立春前后的农历正月初一定为举世欢庆的民间节日。每逢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就要团聚在一起过年了。其实,民间百姓为了纪念一个名叫万年的人,把所过的春节也叫做“年”。关于过年有一个古老传说:相传商朝时候,有一个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民间节令并不有利农事安排,就想把民间节令测定准确。他受到了日光之下树影移动规律的启发,设计发明了测日观影用的计算天时长短的“日晷仪”。可是,当时日晷仪还有缺陷,一到阴雨天和夜晚,就无所作为了。于是,万年勤思苦想,又受到山崖滴水的启发,设计了一个什么时候都可以用的五层漏壶。以此用来计算天时。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万年发现每隔365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最短的一天是冬至。

当时,商朝的天子叫祖乙,他对节令的无常也很着急,便召集百官查找原因商讨对策。当时的节令官名叫阿衡,他害怕国君怪罪自己,便谎称是人们得罪了天神,才使得节令失常。祖乙听信了阿衡的话,亲自带领百官祭天,仍然不见成效。万年知道了,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天子,当面向国君说明节令不准的原因和日月运行的规律。祖乙听后便留下了万年,并派人跟随万年建好日晷仪和漏水壶亭,继续观测。万年受到天子重视,阿衡非常嫉恨,怕万年定出新历后受到责罚,就派出刺客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抓住。太子重罚阿衡。且登上日晷台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着祖乙说道:“现在正是十二月刚满,旧岁已完之时,新春又将开始,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高兴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后来万年制定出太阳历。这时,他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万年把太阳历献给继任国君,国君被万年的献身精神打动,于是就把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扫尘

清洁衣物被帐,打扫屋顶屋角,洗净台凳桌椅的污垢,谓之“扫尘”。相传它始于古代人们除疫祛灾的一种迷信仪式。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民间把这一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做“扫尘日”。北方称“扫房”,南方叫做“掸尘”。春节前扫尘是我民间百姓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阊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关于扫尘的由来有一故事,相传人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像影子一样跟随人行踪。三尸神是一个喜欢阿谀奉承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说得脏乱不堪。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是一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有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正在诅咒天帝,而且还要谋反天庭。玉皇大帝怒气降旨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又命王灵官除夕之夜下界,对谋反者满门抄斩。灶君神发现了三尸神的恶行,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很快想出了一个办法:腊月二十三目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不清洁的人家灶王爷拒不进宅。于是民间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团聚欢乐,找不到任何劣迹,就赶回天上把人间祥和安乐、凡人如意的和美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百姓为了感激灶王爷除难消灾,所以新年开始,扫尘保留了送灶风俗。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本书介绍了能够代表兰州历史文化的文物珍宝、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让人们由此了解兰州历史发展大体脉络。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走近古都

    走近古都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当中,古都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元素。
  •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外地游客来到太原,均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本小姐的妖孽王爷

    本小姐的妖孽王爷

    M国的一次暗杀,冷漠却遭背叛的她,成了最无能痴傻的她,7年的韬光养晦,终究是一代强者。本以为一生如此,却不料一次皇宫的晚宴,遇到了传说中的他,不知不觉中,身边竟多了一个人。世人笑她痴傻,当丑陋一点点剥开,怎料她是那样的光芒万丈,绝代风华。男主绝色妖孽嗜血,小三不绝死命往前,女主笑,没什么比看自己男人灭小贱更令人开心了。男主挥挥衣袖,蹭上前,老婆,有奖励不?女主“慈爱”?的摸了摸男主的头,真乖。男主厚颜的又蹭了蹭,那是。众观众凌乱了。。。。。。。。。
  • 邪手狂刀

    邪手狂刀

    左手拥有无比神奇的力量,右手掌握无坚不摧的狂刀,杀猪佬也能玩转乾坤无敌至尊!被春哥强迫拜师,赐名东方不败,逆转憨傻王小二的宿命开始逆转……一个礼金引发的血案,娶个老婆一波三折,邪恶的人生就要开演!
  • 若如过去

    若如过去

    苏默:“你是我的太阳,可以照耀我整个世界;我却是你的影子,躲在你背后的黑暗里,你永远也看不到。”顾言:“太阳与影子是不可分离的,而你,从遇见我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江宇恒:“他是你的太阳,可是你是我的光,你要的,再难我也给你,包括他。”
  • 婚令如山,霸道总裁请站住

    婚令如山,霸道总裁请站住

    他是穿越而来的汉朝大将军袁艺,袁氏的首席CEO,丰神俊朗,冷漠无情雷厉风行。她是他属下的的部门经理凌彤,绝色妖娆,行事果敢。他在见他第二面就在众人的注目下拥她入怀,声音低沉而旖旎,“嫁给我,做袁太太。”她抬头浅笑,媚眼如丝,“对我一见钟情?”他薄唇勾起一抹弧度,低头吻上她的唇,“不,是一见钟情再见倾心。“可是,感情不能强求。”“不强求,我是心甘情愿的。”
  • 刁蛮小萌妃

    刁蛮小萌妃

    他,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皇帝,她,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三小姐,另一个世界的她是一名特工,然而生活本没有交集的三人的生活因为一次穿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傲轩吟稿

    傲轩吟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呆呆骑士与萌萌公主

    呆呆骑士与萌萌公主

    你知道好男人吗?你知道什么是守护吗?你知道什么是木头的爱情吗?——一个是苦苦寻觅公主三百多年的忠心耿耿的骑士一个是原本深爱着骑士的已经成为普通人的公主一场早有预谋的进攻使原本才刚刚团聚的他们被迫再次分散一个是将征战四方的男儿郎一个是穿越到异界的公主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团聚?他们的爱情什么时候才会有结果?请观看——呆呆骑士与萌萌公主本书采用分镜描写分为两条支线;细腻的手法不容错过!————————————新书求票,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小绵羊要吃艹才可以长大;求喂食~~
  • 我只为你等待

    我只为你等待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原来在你写下这首诗时,你我之间的纠缠便不会了断,千年万年,我只为你等待,哪怕只是一朵花开的时间,苦难与折磨,都只为与你再次相遇,总有一世,总不会落空。失去的记忆可以找回,你终究是不会真的忘了我。
  • 御夫有术:缠上小蛮妃

    御夫有术:缠上小蛮妃

    有谁?新婚第二天就翻墙偷了自己老公的库房的,是的!我们烨王妃又做到了,而且还偷了老公的心头宝......
  • 启夏天使,云上巫

    启夏天使,云上巫

    青春呓语,明媚爱情,告诉你一个关于女巫的童话结局:天使给了女巫一个月的守护,期满后,谁还能帮我记着你呢。芭蕾舞鞋蜷缩在角落里,笨重的大提琴和游弋于大自然静谧的天鹅在叹息,黑乌鸦窝在树上静听风断裂的声音,女巫的魔镜浸染紫色的忧伤,她说害怕他不能帮她记住他,天使的棕色发梢在日光下湿漉漉地闪着光,一到天黑就泛起微微的冷,女巫和天使停留过的那个秋夜,黑云早已隐逸,种满星辰花的夏铭园带来幸福,她会忘记许多人,如我你他她或甲乙丙丁,却依然记得,那个有着晶莹笑容的男生是颗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