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1300000023

第23章 喜属相(1)

十二属相又叫做十二生肖,东汉时有明确记载,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子鼠

有些地区把老鼠当成是财神。过去,广大百姓多是家无隔宿之粮的人,所以有鼠驾到,意味着这一户人家有粮食可以过夜了。在百姓心目中,鼠便是富足的象征了。所以有鼠的驾到,民间总以为来了受欢迎的财神爷。鼠作为一个财神。它一般不会肆意光顾四壁空空的人家。老鼠总是奔富人去的。

历史上曾有过老鼠嫁女节。一般在正月二十五晚上,当晚家家户户都不点灯,全家人坐在堂屋炕头,一声不响,摸黑吃着用面做的“老鼠爪爪”等食品。不出声音是为了给老鼠嫁女提供方便,以免得罪老鼠,给来年带来隐患。

中国台湾民间传说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日,民间剪纸中的“老鼠娶亲”就是这种民俗的反映,所以深夜不点灯,在地上撒米、盐,人要早晨上床,不影响老鼠的喜事。

丑牛

关于“丑牛”,且不可望文生义。清代刘献的《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中称:“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另一种说法是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所以称之为丑牛。人们爱牛、喜牛、敬牛,使牛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文化特性。牛的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善良稳健,无私奉献。也让人们用各种艺术形式对牛进行淋漓尽致地表现,充满深情地讴歌和赞叹。

在汉字中,与牛搭上偏旁部首的就有300多个,像牟、牧、牡、牯、告、牢、牦、物、牺、牲、特、犊、犍、犁、犟、彝、犒等等,这些字不是牛的别名称谓,就是反映牛的特性与精神,以及与牛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农村每逢冬令,牛特别是能耕田的牛,它所过的日子,真的比它的主人还要舒服。从而民间就有了一句千年谚语:服侍老牛过一冬。国外有些地方敬牛犹如敬神。比如在印度加尔各答或者新德里,许多豪华的小汽车如果遇上一头街头散步的牛,无论你车主的地位如何显赫,都必须要有甘居牛后的姿态而尾随牛行,因为牛在印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印度人还把牛粪涂满全身后到恒河中去洗掉,以这样的方式来祈福。尼泊尔国王加冕时。用来涂抹御体的涂料中也有牛粪。

寅虎

虎在东方象征着权力和大胆。从古至今,人们用虎的形象传递着爱慕与祝福,借虎的形象反映着追求与眷恋,把虎的形象作为威严权力的精神依托。横扫干军、威仪雄健的常胜将军被称为“虎将”,骁勇善战、冲锋在前的武士被称为“虎责”,忠勇刚烈、不殉私情的大臣被称为“虎臣”,志向远大、刻苦学习的孩子被称为“虎子”。还有,形容人的高大威猛称之为“虎背熊腰”。形容人充满生气称之为“生龙活虎”,形容人的精神状态称之为“龙腾虎跃”,形容人的智慧与胆略称之为“虎略龙韬”,形容人才荟萃之地称之为“藏龙卧虎”。《说文解字》称:“虎,山兽之君也。”《风俗通义·祀典》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在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他引自《格物论》对虎有着更为详尽的描述:“虎,山兽之君也,壮如猫而大如牛,黄质黑章,锯牙钩爪,须健而尖,舌大如掌,项短鼻齄。夜视。一目放光,一目看物。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百兽震恐。”虎不仅成为刚勇威猛、驱凶避邪、镇鬼禳灾、吉祥如意的象征,更成为中华民族沟通人神、联系自然、祈福辟邪、生生不息的最具特色、最为长久、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文化现象。

卯兔

人们通常称兔为玉兔、兔神和涂爷等,是长寿的象征,是月亮的精灵。相传中国最早的兔神是女性,名字叫做“明视”。《礼记·曲礼》中说“兔日明视”。她因辅助禹治理东方的土地,养育万物有功,因而封在卯地,死后当了十二生肖神之一。“明视”在有卯地方繁衍后代。而“明视”并没有嫁人,传说,她是世上第一个因为望月而怀孕的女神。明视曾经说:“我的子孙是神灵的后代,不可与其他东西一样,应当从口中生出子女。”后来果然如此。兔爷形象来源于月中的玉兔却又不同,有这么一个传说:当时北京流行瘟疫,玉兔下来治病,可是因为一身白,谁都不让进,她只好去庙里借神像的盔甲打扮成男子去挨家挨户治病,为了赶时间,她换乘了好多动物,狮子、老虎等,当最后人们看到她返回月宫。才恍然大晤。为了感谢玉兔,就在每年中秋以免爷像来祭祀。由于“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风俗,小孩子经常在傍边模仿母亲祭祀的样子,兔爷就慢慢交给小孩子祭祀了,再后来就演变成儿童玩具,并产生了好多能活动的形象。在民间,对兔爷儿还有个说法,指的是被女人包养的小白脸。

辰龙

数千年来,龙已成为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早在上古时代,就有了象形字“龙”,指一种有角、大口、纹身、蜿曲的动物。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在神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最早祖先伏羲、女祸是人首蛇身的龙蛇。汉代文物中表现的伏羲、女祸交尾图,就是“龙的传人”的形象的说明。今天所见到的龙的形象,是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只脚、马的鬃毛、躐的尾巴、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据考证,龙起源泉于原始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最早以“龙”为图腾的是长江下游的古代吴越民族。古代吴越普遍流行着一种断发纹身的风俗,以表示他们的“龙子”身份,祈求得到保护;据有古书《岁时记》称龙舟竞渡“起源于越王勾践”,把端午作为龙的节日也起源于吴越。后来,作为一个共同的观念和意识形态,龙代表着整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不胜枚举。《易经》,便将龙作了一完整系统的论述。并赋予哲学的含义。八卦中整体用龙来说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经》的第一卦。除这之外,历朝历代都不断有龙的传说和神话出现。

上至黄帝的时代,便有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夏禹治水,传说便有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汉高祖刘邦,传说便是其母梦见与赤龙交配而怀孕出生。龙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是帝王统治的化身。民间有龙生九子之说,这一说法来自明朝的李东阳的《怀麓堂集》,龙的九个儿子分别为:老大囚牛、老二睚眦、老三嘲风、老四蒲牢、老五狻猊、老六颗质、老七狴犴、老八负质、老九螭吻或鸱尾。

巳蛇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龙为图腾崇拜的民族。然而蛇也是古代先民所崇拜的对象。有学者认为蛇是“龙”原生形象,蛇图腾崇拜早于龙图腾的崇拜。因此民间看待蛇,有的时候也像对龙一样。在原始部落中,以蛇作为图腾的氏族很普遍。传说中的汉族祖先,有不少是蛇的化身。据《列子》中记载:“疱牺氏、女蜗氏、神龙(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山海经》里有“共工氏蛇身朱发”之说。在伏羲部落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赤龙氏、青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11个氏族,可能是以各种蛇为其图腾的氏族。原始社会解体以后,图腾制也随之逐渐消失,但图腾崇拜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尤其是崇拜蛇的风俗在许多民族中仍旧相当普遍。

在我国有关蛇的故事中,流传得最广的是以白蛇(白娘子)和许仙为主角的《白蛇传》,它在宋代已经口头传述,到了明代嘉靖年间被用文字记录下来。

午马

民间六畜之中的马是人类饲养和利用的动物之一。马,原是一种野生动物,最早叫“火畜”。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人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

同类推荐
  •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讲述中国古代海怪故事,全书分为外篇和内篇,外篇为来自底层的海怪,它们身上带着原始的野性,千百年来,它们的故事在民间秘密传递。内篇所记则不乏上古帝王苗裔、龙宫皂隶。可见,前者是“体制外”的海怪,后者是“体制内”的海怪,前者比后者可爱,故有此前后之序、内外之别。在当下,重新审视本民族关于海洋的本质追问,承续洪荒年代的奔放想象,无疑是告别平庸与浮泛的一条捷径,亦是物质年代的自救方式。
  • 大话中国人:感悟人性与道德

    大话中国人:感悟人性与道德

    触摸中国人的文化,剖析中国人的性格,透视中国人的劣根性,大话中国人的世道人心。中国人喜欢吹牛,中国人喜欢较真,中国人有着“难于言表的温情”……本书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来调侃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以及中国人的劣根性。
  •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千百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 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 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然而,国学典籍汗牛充栋,国学内容庞杂浩繁 ,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难通万一。如何从博大浩瀚的国学中找到入门的捷径?鉴于此,我们特请有关专家学者精心编辑了这本书。 本书堪称一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书,它集传统文化于一体,以清晰的条理、凝练的文字、简短的评述,向读者介绍了丰富的国学传统 文化知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民俗实用对联(下)

    民俗实用对联(下)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民俗对联则是最具实用性的对联。本书从工商百业中选取名联,又选取一些妙联趣事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冰水微凉

    冰水微凉

    逆神的咆哮,已逝的真实!希望的泯灭,黎明的破碎!到最后,果然还是走不出这无尽的轮回!本书已完结,迟到的完结,抱歉,米娜桑。
  • 极道仙皇

    极道仙皇

    仙神陨落的年代,神皇暗淡的一世。一位少年,数万载后意外复活……一条路,划破万丈深渊。热血与激情似怒火汹涌。踏征程,血洒八荒。战曲鸣,举世皆敌!岁月匆匆弹指间,且看韩风谱写仙神之路,杀神皇,灭圣人,蹦天界。
  • 梦神机:网游之神弃召唤师

    梦神机:网游之神弃召唤师

    了无生趣的老蔡进入游戏打发时间,没有什么野心的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打点装备卖点小钱,补贴家用,能够让父母一个月多吃上两回肉。这个强烈的愿望让老蔡得了妄想症,经常会梦到游戏里面的事情,奇怪的是这个梦居然在游戏中真的存在……从此,老蔡走上了一条草根屌丝逆袭之路,战高富帅,泡白富美,情挑姊妹花,收养小萝莉以及她的单亲妈妈……当然,这些都只是YY,道路是曲折的,没有黑哪来的白?没有痛苦哪来的欢乐?不经历摩擦怎么会有蒿草?且看老蔡是如何“被”奋斗的人生!无兄弟,不游戏,你们还在等什么?快来加入吧!
  • 我的鬼尸新娘

    我的鬼尸新娘

    我的太奶奶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有标准的三寸金莲,而太爷爷当年爱上的是一个卑贱的戏子,太奶奶派人把对方给杀了,挖去双眼割其舌头,从此可怕的阴霾便笼罩在家族之上。我叫铭扬二十岁,是南屿大学艺术系大一的学生,在父亲死后孤独无依,二十岁生日当天铭扬打开了一封古老的信。死亡的气息如瘟疫一般蔓延,早知道会这样,便不该贪图那一笔财产,把自己的一生都改变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在恐惧中我冷静下来试图将谜团打开······
  • 只要朋友快乐着

    只要朋友快乐着

    《只要朋友快乐着》是“第六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家自选集”系列之一。《只要朋友快乐着》中,刘建超“老街”系列小小说既有历史的厚度,又融进和散透出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老街”的人物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能概括进时代变迁和人性善恶的厚重底蕴,承载着时代的意蕴和人性的内涵。
  • 马家寨

    马家寨

    渭北高原马家寨马冯两族素有积怨。马家后生马天寿垂涎冯家大户冯仁乾的小妾,莽撞冒犯引来杀身大祸,幸得永寿常医师金大先生拼力相救。天寿逼上北莽山落草成寇,意气风发与冯家对峙,掳小妾,砸店铺,抢钱粮。冯家串通地方驻军借剿匪之名血洗马家寨,五百余乡民以血肉身躯勇护家园。
  • 悍妃戏邪王

    悍妃戏邪王

    【彪悍女匪VS腹黑王爷】说我嚣张?说我跋扈?说我眼高于顶,看不上东楚最高贵的王爷?尼玛!非要逼着我倒追男,你们才甘心?某日,大街上!缺心眼的女人拦住错身而过的男人,豪情万丈的放话,“本小姐给你三个选择,第一;你娶我!”“第二呢?”“我嫁你!”某人腹黑一笑,淡然询问:“第三,别说你要跟我回府?”当嚣张女悍匪与邪恶王爷激情碰撞,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完结】
  • 名侦探柯南之琉璃易碎

    名侦探柯南之琉璃易碎

    你说永远等我的话,在飘零,斑驳成了古文明北歌,古文明的灰烬,在苏醒、——安倍琉璃《名侦探柯南之琉璃易碎》与《柯南同人之伊生有你》不同的是,伊是穿越的,而这次的琉璃呢,是本身就生活在柯南世界的,二次元的世界太美好,我们永远都到不了,只能以文字的方式来祭奠我们对二次元的向往。不舍二元次、不舍琉璃,不舍我们心中的向往。这是一次全新的开始,请大家跟我以前一样期待琉璃和新一的故事(PS:琉璃易碎完全是按琉璃自己思想写的,属于改变极大的一类)。
  •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师之责:人性教育

    师之责:人性教育

    本书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当前中国的教育问题,提出了“人性教育”才是真教育。全书内容包括:考试,究竟是考谁“爱心”的沦丧“洗脑”的教育谁的眼泪在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