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0100000028

第28章 戏剧、曲艺(2)

①走向成熟的元杂剧

元杂剧的发展大致经历两个阶段:元灭南宋以前,主要在大都(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流行传播;元统一后,随着政治势力的南下,杂剧活动的中心也逐步转移到南方的临安(杭州)。一般认为,重心南移前的数十年间,是元杂剧发展的黄金阶段。

元杂剧的剧本体制,一般由四折组成。如四折对剧情的表现还不够充分,必要时再加一个楔子(即一个较短的独立段落),放在剧本前面,也有的放在中间以衔接剧情,类似一种过场。一剧基本由正旦或正末一种角色演唱到底,正末主唱的剧本称“末本”,正旦主唱的剧本称“旦本”。四折一楔子体制在音乐上称四大套,是每折为一个宫调的若干曲牌所组成的套曲,四折共用四个宫调的套曲。由于四大套曲子的安排,对于戏剧情节需要更好地熔炼和剪裁,故而元杂剧剧本的结构,一般都比较严谨和完整。

元杂剧的角色有正末、正旦,次要的角色称为外末、冲末、净、副净、外旦、搽旦、孤、孛老、卜儿、俫儿等。

从金末至元成宗元贞、大德(约公元1200~1300年)前后,是该剧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内人才辈出,名作如林。据《录鬼簿》记载,当时作家有56人,作剧337本。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李好古、武汉臣、郑廷玉、康进之、尚仲贤、马致远、白朴、高文秀等人。活动的中心主要是大都、正定、真定等地,传世作品达数十种,形成了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

②元杂剧形式的突破

元贞、大德以后至元灭亡前后(公元1368年),由于南方经济恢复较快,杂剧的创作中心已转移到南方杭州,杂剧创作进入了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创作成就远逊于前一期。

元杂剧的第三个时期,大约在元末明初之间,也是杂剧走向衰落的时期。其衰落的原因主要是受原有体制的限制而不能满足艺术发展的需要。所以,后来的剧本突破了四折限制,加一两个楔子或扩展为五折、六折,这都是为了内容的需要而不得不突破形式的表现。

5.明代戏剧传奇的兴起

进入明代之后,随着杂剧艺术的日趋衰落,南戏变得愈加繁盛,并形成了昆山、弋阳、余姚、海盐等“四大声腔”,流传于各地。尤其在中明以后,经过著名曲师魏良辅改造过的昆山腔,以其特有的唱腔风靡一时。《浣纱记》、《宝剑记》等作品,或借古喻今,或直刺时政,对当时的传奇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昆剧传奇正式占据了剧坛的统治地位,此亦即后世所称的明清传奇时期。这也是继元代杂剧之后,中国戏曲史上崛起的第二个高峰。

明清传奇兴起于明初,是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态,是南戏系统各剧的总称。到了明中叶嘉靖、万历年间,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特别是东南地区的工商业有了明显发展,城市里市民阶层壮大,产生了强烈的娱乐需求,因而在哲学、文学等领域,思想活跃,派别雀起,戏曲创作也随之发展起来。四大声腔竞胜的局面,促进了创作的繁荣,也使各声腔剧种都拥有一批上演剧目。

明代前期(洪武至正德年间)约有传奇作品200余种。作家有李日华、沈采、苏复之、沈鲸等人,创作剧目有《南西厢记》、《连环记》、《金印记》、《千金记》、《香囊记》、《双忠记》等。由于朱元璋对《琵琶记》十分推崇,同时压制某些剧目,剧目创作侧重于忠孝礼教的主题。

明代后期(嘉靖至崇祯年间)传奇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作家作品大量涌现。有对社会黑暗和官场暴戾进行批露和抨击的,如《浣纱记》、《紫钗记》、《精忠记》、《双烈记》等;有反映现实时事内容的,如《鸣凤记》、《冰山记》、《回天记》、《秦宫镜》等,或借古喻今揭露权臣阉宦的罪行,或对正直忠臣加以歌颂。由于当时在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思想解放,使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洪流,一批以男女爱隋为题材的作品也相继问世,如《织锦记》、《红梅记》、《焚香记》等。

6.雨后春笋——清地方戏曲兴起

进入清代后,传奇又有了新发展,创作出了更多的优秀剧目,如《清忠谱》、《万民安》、《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等,且题材广泛、内容精炼、词语通俗、适于演出,塑造了从平民到清官义士的各阶层人物形象。

清代地方戏是清代新兴的各民族民间戏曲的总称,主要是指乾隆年间昆曲之外的新兴的花部乱弹戏,包括梆子、皮黄、弦索等新兴剧种,以藏剧、白族吹吹腔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戏曲,也包括已经地方化了的昆弋腔戏和其他古老剧种。

地方戏的蓬勃兴起,有着政治、经济和艺术上的原因。明末清初历史的兴亡交替,加重了已经步入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国内的阶级和民族矛盾,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思想空前高涨,这必然促使艺术的活跃和繁荣。另外,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现也为戏曲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在艺术上,地方戏从传统戏曲中吸收了众多营养,昆、弋二腔的艺术经验,几乎滋养了所有后起剧种,它们的表演经验和剧目大多为新兴剧种所吸收和借鉴。

地方戏兴起于民间,开始流行于乡村集镇,后来则向城市流传,串演于各省市之间,许多工商业城市都成为地方戏的汇合点,当时的北京和扬州便成为南北两大戏曲中心。地方戏的出现,必然和正处于统治地位的昆曲产生竞争,而且地方戏的日益繁荣也构成对昆曲的威胁。地方戏的繁荣发展,产生了两大后果,一个是形成了声腔系统,一个是出现了多声腔剧种。

戏曲艺术发展到地方戏阶段时,在创作上没有高水平的剧目,剧本艺术明显地逊于表演艺术,表演艺术开始占据了戏曲的中心地位。

纵观中国戏曲的发展演变,不难看出它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感情紧密相连,因而受到人民的喜爱而历久不衰。同时,为了充分表现各个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戏曲自身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表演体制不断更新,音乐唱腔、舞台美术、服饰化妆等也日趋完美。可以说,积极进步的思想,适应时代要求的艺术形式,构成了中国戏曲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国戏曲长期保持其艺术魅力的决定因素之所在。

二、曲 艺

曲艺和戏剧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戏曲文化。它们无论在产生还是发展过程中都有着相似的地方。曲艺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也同戏剧一样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繁盛时期。虽然由于史料缺乏,今天我们已很难给每个曲种找到最初源头,但仍可以看出曲艺与民间说唱的源流关系。

1.唐代“变文”

源远流长的曲艺史可以上溯到先秦,但严格意义上的说唱艺术却兴起于唐代,繁荣于两宋,发展至n近代的明末清初之时种类更多,后虽衰歇,但经过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扶持终于又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唐代曲艺的面貌主要靠敦煌藏经洞的资料才被后人了解。在敦煌文献中,我们了解到唐代的曲艺主要有俗讲、俗赋、说话、词文及歌辞,而俗讲和说话影响最为深广。流传下来的俗讲底本称作“变文”,重要的有《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张义潮变文》、《目连救母变文》等。俗讲变文对后世的宝卷、弹词、鼓词都有重大影响。与俗讲相比,说话更接近白话,留传下来的有《韩擒虎话本》、《唐太宗入冥记》等。

两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出现了规模庞大的都市,为曲艺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2.明代曲艺品种繁多

明清两代是俗文学(包括小说、戏曲)占据文坛主流的时代,说唱艺术与小说、戏曲相互吸取和补充,形式内容更加多样。明代曲艺中影响较大的有词话、宝卷、弹词、陶真等。到了清中叶以后,新的曲种繁衍日盛,北方的八角鼓、子弟书、山东大鼓、西河大鼓、扬州清曲、苏州弹词等,都逐渐成为具有个性的艺术形式和特有的曲目。

同类推荐
  • 霸行三国

    霸行三国

    梦回千年,是命运的恩赐还是内心的执着。英雄齐聚,是时势的需要还是信念的召唤。三国,柔情与侠骨的世界,智谋和武力的天下。当再一次得到守护最爱的人的机会,谁愿意放弃,就看主人公如何在三国这铁血世界中守护自己的柔情与信念。
  • 大汉九千岁

    大汉九千岁

    “放我粗去!我不要当九千岁!我还是个处男啊!”“胡说什么呢?小猴崽子,杂家是带你进宫服侍陛下,还想当九千岁,小心诛你的九族!”大汉王朝末年,奸臣当道,蛮族入侵。孟仇的家乡被蛮族攻陷家破人亡,侥幸活下来的他决心前往都城参军复仇,却被当成候补太监抓进宫当九千岁!“过去我是一名策划,策划就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和受众心理,提出相应策略和方法;从今日起吾是大汉九千岁!在当下就是用最合理、有效、损失最小的方法杀光蛮族!”
  • 大明传奇书生

    大明传奇书生

    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弥留之际,天下局势动荡,储君之争愈演愈烈,生活在当代的小白领,一朝穿越踏上大明历史的轨迹。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小小人物在这一场浩劫中,卷起了一场新的风波。
  • 带个系统灭北宋

    带个系统灭北宋

    一个黑暗的王者穿越到了南唐,成为了历史上最为悲惨的帝皇。还没有做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就要在暗流涌动的朝堂布局谋篇!战火纷飞的年代,李煜应该如何?使得自己的皇后不被宋太宗凌辱,自己能够改变那段悲惨的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赵匡胤你要谋取天下,你可曾问了我?且看一代帝王称霸之路!
  • 血起大明

    血起大明

    现代人薛云意外来到了四百年前的大明王朝,此时正是木匠天才朱由校的天下,而关外则是如日东升的大金国,草原上的林丹汗也正值壮年,这是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且看薛云如何报效朝廷,内抚流寇,外攘建虏,克复台湾,谋朝篡位称王称霸不是目的,只为抓住大航海时代的黄金机遇期,打造一个大大的中华日不落帝国!
热门推荐
  • 呵护你的梦想(上)

    呵护你的梦想(上)

    生活就是一个自己动手的项目。谁能比这个说的更明白?你今天的生活就是你过去的生活态度和所选择的结果。你明天的生活就是你今天的生活态度和选择的结果。
  • 宠你如一见钟情

    宠你如一见钟情

    穿了?要不要这么衰!好歹她也是黑道女王,名震四方,哪一个提起她不是既敬又畏。如今,她学业事业都有成,正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环球旅行时,从机场华丽丽的穿越了。没有天妒红颜而英年早逝,也没有炫酷的时光隧道。就这么……这么走走就到古代,竟然一眼就被大BOSS定了终生。从此就是——萌宠身上绕,BOSS枕边睡……他是谁?玄天王朝赫赫有名的外姓王爷,皇帝都要礼让三分的存在,却偏偏在她手里连连吃瘪。只是,他就看上她了怎么办?凉拌!从此各种坑蒙拐骗、各种无赖利诱轮番上阵。他就知道,只那一眼,就足以沦陷。于是,霸道邪王开启温馨、宠溺等各种无赖技能……原来,他们的缘分,竟是一早就订好的。
  • 重生于崇祯年间

    重生于崇祯年间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小说男主人公穿越到了明朝崇祯年间。又在无意之中,揭下皇榜,好在不负重望,完成皇命,委以重任,整顿吏治,弹压起义,发展经济,抵御外清,成为崇祯皇帝的救火队员,在明朝末年,开创了一个富国强民的新局面。且看小说男主角与袁崇焕、毛文龙、杨嗣昌、洪承畴、吴三桂等历史名臣同朝为官,如何智斗李自成、张献忠、皇太极、多尔衮,共谋守卫大好河山!书友交流QQ群138933923,欢迎大家的加入!新书上传期间,向各位大大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求各种票票!已经签约,保证完本!本书只是一部设置在明代崇祯年间小说,会有很多与历史事实冲突或者不同之处,还望书友不要拍砖,当一本演义小说看就好!
  • 游龙升天

    游龙升天

    强者都是经历过诸多磨难练就出来的。一个平凡未毕业的三流大学生谢冬瑞因爱离乡后意外被狼咬,狼附身后竟获得异界奇术,他的人生因此发生了改变。
  • 豪门夺爱,错惹亿万首席

    豪门夺爱,错惹亿万首席

    叶芊然感觉自己的人生是狗血加杯具的双重组合。刚一出生,老爹跟富婆跑掉了。刚一毕业,从在产房里就相识相知的青梅竹马被白富美夺走了。老天终于开次眼,抛下个高富帅,岂料同父异母的妹妹跑来横刀夺爱。好吧,废柴当自强,我叶芊然绝不会在同一个地方绊倒第三次!莫承熙,你给我听好,做了我的人,就要从一而终,给你一瓶灭蚊灵,把身边的妖蛾子全部灭掉。
  • 青少年最喜欢的诗话妙语经典

    青少年最喜欢的诗话妙语经典

    读书不仅让孩子得到趣味,得到成长,成为一个读书人。在浮躁的环境中,也更加可以让人保持一个安静的状态,让他的心灵家园更为丰富。同时,当他把读书当成单纯的享受,对他的性格养成和接受方式的训练大有裨益。一个阅读的孩子,思维上比较理性,比较善于主动思维,同时阅读也丝毫不会妨碍他接受新媒介。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 正义一元论:从民情到法政

    正义一元论:从民情到法政

    缺乏决断的法治是在制造谎言。世界需要在在场性中落实超越性。为此,一种成功的司法制度,它至少包含诸多层次的一元性。首先是法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国家必须选择相对适应自己民情民风的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其次,司法正义应该成为这个国家主权决断的底线与最终标准。再次,法律条款必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能在形式逻辑上互相矛盾,形成多样性标准,以致形成丛林法则。最后,必须建立确保包括弱势个体在内的所有人的自由权利的程序正义体系。
  • 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

    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些受伤的青春

    那些受伤的青春

    少年总爱以少年的心去述说少年的故事,然而我,却因为一位自称为浪子的朋友的情感述讲而让我突发奇想,竟欲将少年的故事述讲到二十年后。寒假四十多天的闲暇,让我拿起了笔来,于清静中记下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想有个家》。故事虽然稚幼,但其所言所语,无不是真情之流露,深爱之畅发。真情易就诗篇,所以《我想有个家》是一部“诗的叙说”(一朋友语)。鉴于它与我以往风格的迥异,故在此我仅与我的另一部长篇略作一番比较。如果说我的前一部长篇《方圆》是以爱情为线索而记述一段历史生活的话,那么这一部《我想有个家》则是以爱情为线索而记述一段情感的演义。
  • 女帝谋略

    女帝谋略

    一部古文,包括太多。女帝重生之路。看怎样在古代生活,打拼天下,古代女帝不光只有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