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0100000026

第26章 音乐、舞蹈(3)

④隋唐乐舞

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公元581~585年)年间,集中了当时流传各地的汉族传统舞、少数民族舞、外国传入的各类乐舞共七部,称《七部伎》;至隋大业(公元605~618年)年间,又增加了《康国乐》和《疏勒乐》,成为《九部乐》。隋宫廷并从各地调集大批艺人,充实官办乐舞机构,应付日常的富宴演出。

大业二年,为招待来京的突厥客人,隋炀帝曾征集四方散乐、各类舞蹈,进行了盛大精彩的表演,后形成惯例,于每年正月演出,表演人数多至三万。

唐人自舞成风,把舞蹈视为抒情自娱和展示才华、表示礼节的手段。能文能武、能歌善舞,成为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引以为豪的文化修养。唐太宗李世民就曾亲自排练声势浩大的《破阵乐》。唐初被视为中兴之主的唐玄宗更是一位善作曲、能伴舞、多才多艺的风雅皇帝。唐代的后妃大多善舞,杨贵妃就是位造诣很深的舞蹈家,她以善舞《霓裳羽衣》称绝一时。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是一位即兴舞家。他善于剑舞,以舞抒情言志,寄托壮怀。唐舞深入民众,街头、广场或酒肆、庭堂都有艺人献艺的记载。诗圣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描写了观舞的场面:观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层层围住表演场地,有的还登高而望,有“观者如山”之感。

唐代的节日歌舞更是全民参加的重要游乐活动。自从隋代统一后,就开始了正月元宵节之夜,官民走上街头以歌舞百戏共乐的传统,到了唐代更为发达。这时,历史上有名的群众歌舞《踏歌》被提倡和推广起来。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宫廷组织了几千名女子的《踏歌》队伍,她们金饰银佩、罗绮锦绣、珠翠满头,在宫门外的灯轮灯树下,手袖相连、踏地为节地舞了三天三夜,成为千古盛况。

唐代的宗教乐舞也十分发达。敦煌遗书中就有关于寺院活动中舞蹈表演的盛况,比如《鹤舞》、《花舞》等礼佛娱人的舞蹈常在佛寺中演出。

自古就兴盛不衰的祭祀巫舞,在唐代仍极兴盛,从巫舞成风的巴楚之地到西北荒村都有此舞。唐代宫廷的驱傩是一种面具神舞,继承了汉代宫仪,规模亦极盛大。

唐代不仅有自娱的民俗舞蹈,而且还有大量的表演性舞蹈,有记载可考的名称就有一百多个,堪称世界之最。唐代对歌舞的分类比前代更为细致,有按风格特点区分的“健舞”与“软舞”类别;有以结构的严谨和统一归类的“歌舞大曲”;有以故事情节归类的歌舞戏;有从用途和表演方式归类的用于宫廷朝会、宴享的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等。

大曲中的《霓裳羽衣舞》最为著名。但是除了健舞、软舞、大曲、歌舞戏外,仍有一些名舞不能归类,如赞美龙女的《凌波曲》是盛唐著名舞人谢阿蛮依舞曲编舞表演的,曾得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喜爱。唐懿宗的伶官李可及编创的《菩萨蛮舞》是表现佛国仙女的美音妙舞的。其他不能归类的名舞如《何满子》、《叹百年》等,在当时都很兴盛,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早在周代,宫廷就有“四夷乐”的设置,容纳外国乐舞,共祈庙堂;到隋唐时代,更是规模空前。隋朝宫廷的燕乐,有七部乐、九部乐,至盛唐增加到到十部乐。除了中原乐舞外,吸收了北至前苏联的撒马尔罕,南至印度支那的七种外来乐舞。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这十部乐为燕乐、清商、西凉、龟兹、疏勒、康国、安国、扶南、高丽、高昌等伎。

⑤乐舞的变迁

宋代是宗法礼教日臻完善的时代,宫廷乐舞呈衰落之势,宗庙祭祀的雅乐舞蹈却一直保存着。

宋代的雅乐舞,现保存在文献中的有大善乐舞、大顺乐舞、大庆乐舞、大定乐舞、天盛乐舞、大和乐舞、大昭乐舞、大熙乐舞,等等。宋代的燕乐是队舞,分为小儿队和女子队两类,分别表演各种舞蹈,男队有柘技队、剑器队、异域朝天队等,女子队有菩萨蛮队、拂霓裳队、菩萨献香花队、彩云仙队等等。宫廷队舞在宋初很兴盛。宋代文人喜填词,士大夫家有家伎歌女善歌舞,如北宋名臣寇准极喜柘枝舞,传说每宴必有柘枝歌舞表演。

宋代燕乐舞比起民间的舞蹈已大为逊色。宋代是民间舞蹈兴起的时代,既有节日的社火舞队,又有日常在瓦舍卖艺的商业演出。竹马、旱船、舞狮等在宋代已极兴盛。有些则为后来戏曲所吸收,如《抱锣》、《舞鲍老》等。

宋代一些民间舞蹈如《龙舞》、《九连环》、《扑蝴蝶》等传入日本;有些燕乐舞传入朝鲜,并作为宫廷乐舞保存下来,其中有《五羊仙》、《献仙桃》、《抛球乐》、《莲花台》等。

宋代的赵构为中国舞文化作出了贡献。他在晚年时,颐养德寿宫.整天征歌选舞,后在文献中保留了一部虽残却弥足珍贵的舞蹈动作谱,这就是有名的《德寿宫舞谱》。

宋代舞蹈没有宫廷的培养滋育,因而走向了市井,这使中国舞蹈艺术在明清以后演变为武艺和民间娱乐整合发展的新形式。

⑥舞蹈的分流

元代是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元代的宫廷舞继承了宋代的队舞形式,但在内容上大为不同。

蒙古族古代信仰萨满教,萨满巫舞一直在民间流传。元代的帝王笃信喇嘛教,同时也保护道教、伊斯兰教,这种宽容的宗教观在宫廷队舞中有着明显的反映。不仅有《说法队舞》,而且元顺帝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创制的有名的《十六天魔舞》更表现了佛国仙女的曼妙舞姿。

宗教性舞蹈在民间也很盛行。带有明显萨满教巫舞特点的《安代舞》在蒙古地区流传很广,成为群众喜爱的娱乐形式。

元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元杂剧中吸收了宋代宫廷队舞的音乐和舞蹈,亦吸收了民间舞蹈的生动舞姿。

自元明清以来,舞蹈艺术从两方面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一方面是被吸收在戏曲表演中,元杂剧中称之为“科”,在京剧中称为“做”;还有“打”,“打”即武术动作,它对于自古流传的“武舞”的继承更为直接。另一方面是在民俗文化活动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元明清时期,行香、走念及各种社火活动都少不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间舞蹈,如高跷、旱船、舞狮、舞龙、各种鼓舞和秧歌舞等。这些民俗舞蹈除了具有群众性这一特点外,还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如秧歌和腰鼓,在北方广泛流传,但又分为东北、华北、西北等不同风格,舞狮、舞龙在南方得到继承和发扬,各种民间舞表现了各地的风土和人情。

西方舞蹈传入中国约始于光绪初年,主要是西方人聚会时的交际舞。舞台表演的舞艺的输入更在其后,但未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仅得到少数人士的赞赏。

2.多彩多姿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

元明以来,在汉族的乐舞艺术转向戏剧发展时,少数民族的乐舞却在边地、山区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

《十二木卡姆》是在维吾尔族中流行的古老大型歌舞,包括叙诵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蹈组曲、即兴乐曲等340多首,长期在民间流传,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了。

蒙古族的舞蹈大多雄健有力。蒙古统一全国后,其乐舞流传到中原,其中《倒喇舞》从元代一直流传到清代。《倒喇舞》有鲜明的蒙古族风格,舞者顶灯起舞,越舞越快,飞旋如风,十分精彩。

藏族的《锅庄舞》相传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它包含携手歌舞的男女合跳舞以及有着较大的腾跳动作和旋转动作的女子舞。藏族还有一种综合性表演的《热巴舞》,包括铃鼓、杂技、说笑话和各种民间舞,形式活泼自由,多由卖艺的民间“热巴”艺人表演。

瑶族的《长鼓舞》是祭神时跳的舞蹈,每当节日期间,瑶族的男男女女都去参加“踏盘会”,以娱神为主,人们打起长腰鼓载歌载舞。青年男女在歌舞中选择自己心爱的人,双双回家。《长鼓舞》至今仍是瑶族人民喜爱的舞蹈形式。

苗族的《笃笙舞》是在苗族中流传最广、最普遍的舞蹈,一般由男子吹笙在前领舞,女子在后面随音乐而舞,可快可缓,带有竞技性质。

壮族的《师公舞》、《扁担舞》、《横鼓舞》是有着不同特色的舞蹈,他们多以器物、扁担、鼓等击打出和谐的音响,边打边舞,动作纯朴、刚健。

朝鲜族的舞蹈优美动人,如《农乐舞》、《长鼓舞》等都很著名。

此外,如彝族的《阿细跳月》、傣族的《孔雀舞》、高山族的《杵舞》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艺术价值。

同类推荐
  •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本书收集了大量令人信服的历史资料,介绍了一些已被后人脸谱化的历史人物不为大众所知的另外一面,从而让读者了解到他们也是优缺点并存、有血有肉的人,进而对这些历史人物有更深入、客观的认识,建立更为完善的历史观。
  • 鉄骊王

    鉄骊王

    唐元和十年(815年),黑水靺鞨国被渤海国打败,军师带着乌林哒逃亡过程中结识雪赤洪烈,并就此卷入部落之间纷争。野心膨胀的渤海国为得到将军印四处追杀乌林哒,最终雪刺洪烈打败了渤海国,成为了威震八方的鉄骊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早在中国的史书《漠书》中,就有关于日本的记载。而在日本的史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就地理形势而言,在古代社会中,中国一直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且各方面都较为先进的大国,因而日本把中国看成是自己民族学习的榜样。
  • 王业

    王业

    书名《王业》,简单来说就是要对战国七雄为达成王天下这一最终目标所作出的努力加以论述,其间所举事例,大多见于国策,史记,吕览等百家所撰传记,比如子之之乱,黄金台致士,千金买马骨,张仪戏怀王,苏秦并相六国,乐毅袭破齐,田单复齐等等。其间所列人物,除开作为主线的苏秦而外,也亦有燕昭王,赵武灵王,齐泯王,楚怀王,宋康王,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屈原,白起,魏冉,邹衍,孟子,庄子,公孙龙等等,是其人虽众,其事虽繁,以直疏简旨,故也易读,但愿大家能够喜欢。
  • 我的大宋生涯

    我的大宋生涯

    南宋初年,西北出了一个才子,子曰:伯虎。伯虎性刚烈、正直、热肠,他仅用一年时间,便进士及第。他建铁厂、铸铠甲;创理工,铸火炮;办学校、兴教化;修水渠、开荒田;练精兵、伐强金,收复中原。又西灭西夏、北伐蒙古,一统寰宇。他架空皇帝,创立内阁,铸修战船,征服大海。……萌新新书,还望支持、指正。这是我的一本书,我会认真的将它完结。刚刚建了一个群,希望大家能加下,群号:550794387
热门推荐
  • 灤陽錄

    灤陽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老婆是女王

    我的老婆是女王

    就是这么逗逼,回国谈个事儿而已,居然被逼婚了!就是这么二逼,天生有个毛病,一言不合就动手!就是这么牛逼,当年金戈铁马破杀疆场!就是这么事儿逼,遇到这帮妹子,万千铠甲化作绕指柔软!
  • 回忆当年从军过往

    回忆当年从军过往

    当我再一次踏入离别已久的小路时,我终于,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再次回到儿时的着落点,还记得六十五年前,一次意外让我家破人亡,当我再次回来时,就只剩下那古老的房子了,摸着那一切,却勾勒起以前的痛楚和恐惧。
  • 好员工,好前程

    好员工,好前程

    作为一个公司的个体,只有把自己融入到整个团队之中,凭借集体的力量,才能把自己所不能完成的棘手问题解决好。由此,我们又看到了《没有任何借口》的又一个版本,它鼓励每一个公司人的高度的自律性融入团队,融入公司,把个人的成功建立在团队乃至整个公司的成功之上,如此才能更快、更稳健地提升自己。
  • 请不要干涉我的婚姻

    请不要干涉我的婚姻

    当今社会,包办婚姻好像又死灰复燃了,特别是农村,这种现象尤为普遍。植生在东北农村里的刘家姐妹四人,一直在父母的婚姻干涉下,艰难的寻找着自己的爱情幸福,情感多灾多难,难以顺利的向爱情出发,并且纠葛时间持续难解难终,令人肝肠寸断。
  • 消失的凶手

    消失的凶手

    一个个离奇的案件,一次次消失的凶手,每一次的锁定,又会预示着下一个人的死亡。复杂的关系,诡异的现场,琢磨不透的人心,善与恶的较量中谁赢谁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报应吗?
  • 闻梦

    闻梦

    世间万物,皆有自己的灵性,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拥有智慧和凌驾于其他动物的思考能力,人,都会做梦,但有少部分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梦,甚至可以影响现实,他们被称为御梦人,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御梦能力的先祖为庄周,到了现在,有人用这种能力为非作歹,有人用这种能力行侠仗义,对错、是非,都只不过是站在自己角度的看法罢了,没有真正的正义,也没有真正的邪恶,梦的世界,将由此展开。。。
  • 危险关系:总裁大人他有毒

    危险关系:总裁大人他有毒

    她是他金屋藏娇的女人,他是她拥最原始的资本交易后的男人。明明在他眼里,女人只是用钱买来的玩物,不配让他付出感情,但是不知道为何,内心会隐隐作痛。更没想到的是这个为了家人,不惜耗尽七年青春,抵押尊严跟在自己身边七年的丫头竟然在想着逃离!“你竟然敢骗我,哼,什么命中不命中,我告诉你,我不要你了。”霍千颜说完跑了出去。惹得沈文墨直喊:“你是我命中的妻,是注定的,你跑不掉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盗匣

    盗匣

    翻开家中的那只不明来历的旧匣子,让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