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0100000002

第2章 思想文化(1)

一、圣哲时代

东周末年的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学术下移,许多圣贤为这垂危的时代寻找着早已为世人遗忘的“大道”与“绝学”,一时思潮就从这里泛起。

1.老聃开显玄妙之道

老聃(约公元前571~前480年),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聃,世人称他为“老子”。相传,他曾为周朝藏书室史官,见闻广博,熟悉各种典章制度,比他年轻的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老聃“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晚年看到周王朝日益衰微破败,于是辞官,西出函谷关过着隐居的生活。

他受楚国的巫风仙学的影响,一生修行道德之学,到周室为官,受北方书经文化的影响,晚年才有“著书言道德之意”。《道德经》是他留给后人最珍贵的著作。《道德经》原为《老子》,全书分上下篇,共81章,约五千言。春秋末年,人们为天道观问题,各抒己见。老子第一次提出了“道”的哲学学说。他把“道”作为最根本的哲学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还说,“道”是人类自身和社会必须遵循的规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老子不仅把“道”视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而且是万物的归宿,万物从“道”而生,最后又复归于“道”,“万物各归其根,归根复命”,重返纯朴的自然状态。

在认识论上,老子认为这“道”是可以体验认知的,他认为体认“道”,只需“虚静”、“玄鉴”即可达到闻道的目的。

老子的哲学思想,在后世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庄子将老子的世界观发展壮大,后与儒学和佛学三足鼎立;另一个是将“道”解释为规律,为礼、法思想的依据,形成了法家学派。

老庄哲学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之一,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2.孔丘倡导“圣王”之治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中国春秋末年的政治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孔丘的祖先是殷人的后代,宋国流亡贵族,后来才在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他3岁丧父,自幼贫且贱,早年做过小官,少年时就懂“礼”,曾做过丧事赞礼的“儒”这一职业,中年开始召收弟子讲学,50岁时在鲁国从政,政绩显著。后来开始周游列国,以求施展政治抱负,可惜一路艰辛,未能如愿:拘于匡,畏于宋,饿于陈、蔡。70岁时返回鲁国,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曾编辑((尚书》,整理《诗经》,考订《礼》、《乐》,删修《春秋》,研究《周易》。73岁时病逝。

孔子生前的言论由门徒记录整理,后编成《论语》一书。

孔子的思想以仁学为主,他所讲的仁,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思想、一种道德标准,或是培养人的最终宗旨。孔子首次把仁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提出来。在他看来,仁就是仁爱之心,仁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仁为核心,他还提出了孝、悌、忠、恕、宽、信、惠、敏、恭、直、温、良、俭、让等道德规范。

孔子的另一重要思想是礼和正名。他看到当时“礼崩乐坏”,想恢复周礼。他的礼,既是政治制度,又是道德规范,还包括礼仪、礼节。在当时名不符实的情况下,孔子还提出正名,以正名来引导当时的风气,他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措手足”。在他看来,只有名实相符,社会才会兴礼乐,才能长治久安。孔子主张德政,首先教化、引导人民知“礼”。德政的主要内容是保民、惠民、恤民、养民、富民。他主张统治者注意自身修养,“修己安人”,以身作则。

孔子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文化教育事业。他开创私学,广收门徒,号称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有72人。在世时,人们就尊其为“孔圣人”。孔子编订的“五经”奠定了儒家基础,儒家在汉代以后成为文化主流。

3.墨子“兼爱"天下

墨子(公元前476~前390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名翟,鲁国人,有说是孔子的同乡。他自称“上无君上之能事,下无耕农之难”,是当时的“士”,曾为宋国大夫。他求学于孔子,后不同意孔子的学说而另创学派。他载书出游,到过齐、鲁、宋、楚、卫、魏等国,身体力行,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有众多的追随者,形成了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团体,其成员均称为“墨者”。他们平时囚首垢面,亲自劳作,以苦为乐,需要时人人为理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有严格的教条和勇武的精神。他们分别被派到各国宣传墨子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路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产生广泛影响。儒、墨两家在当时并称“显学”。

墨子死后,其门人推选一人为首领,称为“钜子”,继续领导墨家学派的活动。墨家学派后来分裂为三派,开战国一代学术争鸣之风。《墨子》一书,一共53篇,大部分内容是墨翟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述墨翟言行的集录。墨子主张“兼爱”、“交相利”,并提出“节用”、“节葬”、“非乐”、“非攻”。他不同于孔子的“仁学王政”的立场,幻想建立一个没有强暴弱、富侮贫、贵傲贱、智诈愚的大一统的公平合理的社会。他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尚贤使能”,反对贵族世袭,反对儒的“亲亲”、“尊尊”。

在宇宙观上,墨子主张“尊天、敬鬼神”,这是他思想背景的局限所导致的。但与一般的“敬鬼神”思想不同的是,墨家学派注重科技,讲求思辩。《墨子》书中最早记载了光学现象和几何观念。

二、百家争鸣

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期间出现了百子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先后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各家等等。

先秦的百家争鸣一方面促进了哲学思辩的多方位展开,但也由此产生了各种哲学偏见。荀子辨析诸子之弊,取百家之长,对先秦哲学作出了历史的总结,成为先秦哲学发展的集大成者。荀子哲学的出现,标志着百家争鸣已到尾声。

1.生命的超越

①庄周梦蝶

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年),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庄周的生平已不可详考。相传庄周家贫,靠打草鞋来维持生活,曾麻鞋布衣见魏王。

楚王敬慕庄周之才,以千金聘其做宰相,他却说自己宁愿像小鱼一样在水中自得其乐也不受国君的束缚。自此以后,他终生不仕,过着隐居的生活。

庄周的思想,较完整地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原本52篇,现存33篇,是晋人郭象所编。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的思想,在《庄子》中他用形象直感的语言,讲述道的存在:“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存。”

在认识论上,他认为一切事物是相对的,“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他用梦举例,从梦的立场看醒,醒是梦。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是蝴蝶。他说,庄周是蝶呢,还是蝶是庄周呢?达到物我双忘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境界。

他告诉人类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更体现了这位“知道”者深邃的精神之美。

②子思的境界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传说《中庸》就是他写的。

在孔门弟子中,多把仁、孝看得很重,过分的孝把个人埋没在家庭伦理之中,导致两个极端:或是极端的个人为主,如与墨子同时的杨朱,不肯“损一毫利天下”,反对利他主义对社会成员自主自然能力的破坏;一种是极端的为人,如墨家以“视人之身若其身,视人之家若其家,视人之国若其国”。鉴此,子思要求对个人角色重新反思,以达到“知道”的目的。

《中庸》是继《大学》后又一阐明人求知的重要和求知的方法的著作。在求知中,《中庸》最重一个“诚”字,“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对夏商周建立起的礼制礼法,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诚之”,即充分发现个人的本性。《中庸》通过诚而能尽人之天性能尽其天性则能尽万物之性;能尽万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的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

《中庸》的至高目的,就是要充分认知人的天性,使自己配天,可与“天地参”。

同类推荐
  • 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

    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

    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是一群普通人。他们中有军人,有地方干部,有教授、大中专毕业生,有原国民政府驻藏机构的专业人员;有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队伍里有来自汉族、藏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彝族等多个民族的成员。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组成一支特殊的大军,他们爬雪山,过草地,趟冰河,风餐露宿,艰苦卓绝,最终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神圣使命,实现了“将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的誓言。其间,数万名干部战士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雪域高原上书写了催人泪下、千秋不朽的篇章。正是他们的一言一行,让藏族人民认识了解放军,相信了共产党……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 秦霸天下

    秦霸天下

    强大的秦王朝为何在三年内土崩瓦解,项羽、韩信真的不可战胜吗?穿越成秦二世,穿越花丛中,享尽天下艳福。朝堂上暗算了赵高;武关城头击毙刘邦,凭借强大国力,重新统一六国,将刚刚兴起的匈奴帝国打得一败涂地,没有还手之力……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本书分为“民主”的呼声、古田会议、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等部分。
  • 乱世谋臣

    乱世谋臣

    影帝级巨星因意外穿越至东汉末年,化身三国第一勇士—吕布白门楼苟且活命,残存于乱世。本已划定的诗篇却因他的到来本末倒置。孔明功盖八阵图,何以智取?公瑾杯酒谢良朋,何以收服?大耳皇叔惟贤惟德,曹贼阿瞒英姿雄发,江东仲谋何惧于天下?生于当世,降与乱世,邀得良士,共谋汉室。苍天已死,谁人当立?☆☆☆☆☆☆☆☆☆☆☆☆☆☆☆☆☆☆☆☆☆☆☆☆☆☆☆☆☆☆☆☆☆☆☆☆☆☆☆☆☆喜欢此书的朋友请点击收藏,要是能投票推荐,憨丁感激涕零。********特别强调:本书篡改历史,扭曲事实。********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刁蛮小姐

    你是我的刁蛮小姐

    我叫安若惜,是安氏集团的千金小姐,每个人视我为掌上明珠。我从小锦衣玉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多人以为我是淑女,可我却是一个拥有着美丽的外表,性格泼辣的刁蛮小姐。本来平凡快乐的生活,却因为他的出现,使我的世界凌乱了。“烦人!怎么每天脑海里想的全是他!他不过就是一个长得很帅气的讨厌鬼嘛!不要想他了嘛!”
  • 生化之全职枪手

    生化之全职枪手

    小心手雷!小心沙漠之鹰!小心M4!小心AK!小心大炮!小心加特林!小心汤姆逊!小心毁灭者!“喂,你还有什么?”只剩下一丝残血的红名满脸惊恐的问道。楚歌淡然一笑,从武器空间戒指里掏出RPG火箭筒,不急不慢道:“小心!RPG!”PS:希望喜欢本书的书友收藏推荐一下。
  • 父母给孩子的200个健康常识

    父母给孩子的200个健康常识

    青少年时而悲叹、时而激情四射;时而无聊、时而君临天下。他们更容易体会到这极致的喜怒哀乐,在人生的高峰与低谷之间不停徘徊。当年轻的身体和心理高速度地发育成长着的时候,他们有太多的问题不可解。这时就要看父母的功课有没有做足了。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努力的父母。
  • 折戟沉沙

    折戟沉沙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更何况是穿越?别人穿越都是虎躯一震,王霸之气一测漏,美女江山尽入囊中,再不济也有漫天神仙指点,最差也送神器什么的。主角王焕,穿越之后没有虎躯,也没有王霸之气,而是穿越到汉末,变成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婴儿,重走人生路。作为一个艺术生,穿越重生在汉末,白手起家造豪车,招兵买马征战天下。
  • 蠢材:大明科技世界第一

    蠢材:大明科技世界第一

    猪脚自述版简介:我,大明庆丰四年二甲进士,实授伊犁布政使司碎叶县县令,然而,现在那是苏维埃联盟的领土,一个机甲师驻扎在那,并且对我大明虎视眈眈……搞毛啊这是!这穿越的剧本不对啊!走进逗比版简介:可怜的历史君为何频频遭遇穿越者强暴,大明神罗奥斯曼为何无端续命,隔壁史达林因何半夜发出惨叫,法英为什么没有离婚,北美大陆上为何写着勃艮第三个大字,一切尽在“大明科技世界第一”!本文有萝卜,有多炮塔,有神棍,就是任性!┑( ̄Д ̄)┍PS:觉着主角甄晓仁名字毒?可甄晓仁=真小人的同时也=真笑人啊!O(∩_∩)O哈!哈!哈!果然还是没什么人,书友群撤啦……
  • 绝品刑警女友

    绝品刑警女友

    一个平凡的人,本来渴望是平凡的人生!可一块小小的玉,却带来了新的契机!他是抓住这个契机,还是继续沉浮!都市的美好,他遇到了很多的好人。可最终和他在一起的,是那个她吗?看他如何把握命运的脉搏,书写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 EXO原来我们曾经相爱

    EXO原来我们曾经相爱

    年少时的爱情,是四面八方来的风,吹动我们的心。没什么主见的我们,读一本书,听一首歌,看一段故事,不知不觉就被影响了。我们对爱情的定义和认知,提前被预支了。然后遇到一个人,为之命运颠倒,悲伤欢笑,世界观崩溃,需要重新修复聚集自己的灵魂。尘归尘,土归土。穿过迷途便是路。【我们的故事,即将开始。。。。。。】
  • 坏习惯 坏成绩

    坏习惯 坏成绩

    为了不让坏习惯成为大问题,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为了让孩子对所失有挽回的余地,更为了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本书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对策,因势利导,为你导航。
  • Roundabout to Boston

    Roundabout to Bost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你

    我你

    我是一个人,我是一个笔记本,我有很多故事,我有许多要被永远记住的瞬间。这些故事与瞬间也许没有发生在你的面前,但是我想用我的故事告诉你,我和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