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9200000004

第4章 萌芽的时代(3)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以仁爱、礼义为本,建立了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儒家学派。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和主导精神,体现在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孔子又提出“仁者爱人”,仁者要对世人有同情心,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孔子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他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为有德之人,主要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为人应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自己有德行,就不必担心别人是否赏识和理解自己。君子要安贫乐道,舍身取义。孔子还提倡自我反省式的修身养性之法。

在政治上,他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理想是要恢复周礼,建立一个严格有序的社会。孔子反对暴政,反对滥用民力,希望君主能够“惠民”、“爱民”。孔子主张在政治生活中也要贯彻道德的原则,使政治行为道德化。在他看来,刑罚可以使人畏惧而不敢犯法,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犯罪动机。只有用德和礼对人民进行感化和引导,提高人民的道德意识,才能使社会长期稳定。而以德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统治者必须成为道德的楷模,以自己的道德风范来影响和教育人民。

在教育上,孔子以道德教育为中心,把自己的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人做人,而做人的关键是要具备爱心,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在教学中,他自拟教学内容,自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并且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启发式的教学和弟子积极领悟结合。

他还很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社会现象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他以诗、书、礼、乐、射、御、数为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些又与文、行、忠、信相辅而行。

孔子在典籍整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首次提出“文献”一词,并结合史实和旧有文献资料编订了《易》、《书》、《礼》、《乐》、《诗》、《春秋》等著作。他死后,他的弟子遵照他的遗嘱,将他的言行、语录编辑成书,定名为《论语》。

孔子的一生是奋力治学、执著追求、不计荣辱得失、为国为民的一生,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化圣人,他对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和思想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虽然他的政治主张无法实现,但是他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毅和博大让后人感动。汉平帝追封他为哀成宣尼公,唐玄宗追谥他为文宣王,元成宗加封他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他的学说在西汉武帝时代就被定为享有独尊地位的正统思想,清圣祖为他亲笔题书:“万世师表。”

文王之囿

——孟子(约前372-前289)

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战国时期的邹国人,位于今天山东邹县的东南部。

孟子本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但他一直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不过,他对儒家学说的传承发扬确实功不可没。比如,孔子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

孔子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出许多“养气”来。光这两字,孟子就注入了不少新的内涵,更不用说其他了。

诚然,有一点还是要提的,那就是孟子对哲学世界的最大功劳——他逢人便讲的“性本善”。韩愈后来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之所以尤其推崇孟子,就因为他对正道德行的重新诠释无人匹敌,他对中华民族的功绩不在大禹之下。

孟子学孔子,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他一度为齐宣王客卿,但其主张不被采纳。他不远千里赶到梁国,梁惠王却没有履行曾经许下的诺言,反嫌孟子的见解陈迂久远而对行事无实际效力。当时,秦国重用商鞅,楚魏重用吴起,齐国重用孙子、田忌。天下政务以合纵连衡为总体局势,以相互攻伐为主体方略。而孟子仍在大谈特谈上古之德,显然难合时宜。所以,孟子只能隐退,给诗书作序,转述孔子学说的深意,写下了《孟子》。

孟子七章,通达流畅,气势恢宏,善用引譬设喻,反复论辩分析,说理透彻,文采飞扬,更为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警句名言。既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也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王道”,又有仁、义、礼、智以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为心之四端,还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更有“正心、诚意、格物、致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

孟子遵循天理,恪守法则,率性而书,率性而活,称得上先知先觉。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有母亲的教化,他也只能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普通人一个。

孟子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孟母三迁”,大家都熟悉,但下面发生的这件事,就不一定人人皆知了。

儒家经典《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将上堂,声必扬,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意思是说,进门的时候要先高声打个招呼,获得应允后方可入内。

一天,孟妻一个人在房里,就没按礼数将两脚盘于腿下,而是悠闲地把两腿伸开坐着。这情景恰好被推门而入的孟子看到了,他很生气地跑去对母亲说:“这妇人好没礼貌,坐没坐相,干脆休了。”

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

孟子回答:“我刚才进门亲眼看到的。”

孟母听罢正色道:“你没按要求高声叫门,是你的失礼,而不是你妻子的失礼。”孟子惭愧地低下了头。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孟子被磨练成一个不但有丰富知识、高深学问,还能用深刻讽刺、生动比喻的名辩士。

某天,齐宣王问孟子:“周文王的园林方圆七十里,有这回事吗?”

孟子点头:“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齐王接着问:“那不是相当大吗?”

孟子摇头:“当时的百姓都觉得它太小了。”

齐王很奇怪:“我的园林才方圆四十里,那些平民就嫌它大了,为什么?”

孟子镇静地说:“文王的园林方圆七十里,割草、砍柴、打猎的人都可以随意进出,它是与民共享的,百姓们觉得它小,这不是很正常吗?我当初到齐国之前,曾在边境上问清楚了有关禁令的事项后,才敢进来。我听说郊外关内有座园林方圆四十里,如果杀了里面的一只麋鹿就被判杀人罪,这就像在城池中央挖了一个方圆四十里的陷阱,百姓们当然嫌它大,这不是也很正常吗?”

齐王无言以对,但从此心里便又多了一个芥蒂。

孟子本不在乎齐王的昏庸、不坚持原则、轻信奸佞谗言,直到忍无可忍了,他便不客气地说:“大王,你也太不明智了,即使天下生命力极强之物,你若把它先放在烈日下暴晒一整天,再拿到阴寒处冰冻上十天,它哪还活得成呢!我跟大王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大王刚有点从善的决心,如果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就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怎么办呢?

“我就给大王讲个下棋的故事吧。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若不专心致志,同样学不好,也是不能取胜的。弈秋是全国最厉害的下棋能手,他带了两名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谨听指导,认真习艺;而另一个却总是心不在焉,东张西望,表面上在听讲,心里却在想若是有一只大鸟从天边飞过就用箭将它射下来。

“这两人是同一个师傅教,又都在一块儿学,然而后来他们的技术却相差甚远。一个进展飞速,一个止步不前。是他们的智力有区别吗?

非也,只不过用心的程度不一罢了。”

齐宣王倒没把这事当回事,但孟子所说的“一日暴(音pù,同“曝”)之,十日寒之”被精简成“一暴十寒”,传将开去,后人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

孟子死后的影响远胜过他生前,很多现代人也还愿意遵循着他的足迹和理念,孜孜不倦,苦学不厌。

鱼乐不乐

——庄子(约前369-前286)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世称庄子。他是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部)人。《史记》中记载,庄子曾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但不久后就归隐了。

一天,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有大树枝繁叶茂,可伐木工人都止步于前不砍它。庄子问他们原因,他们说:“它不能被制成木材。”庄子窃喜:“这棵大树不材而得养天年。”

庄子走出山外,留宿在老朋友家中。朋友非常高兴,让仆人杀只大雁来款待庄子。仆人请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杀哪一只?”

主人说:“当然是杀不能叫的那只。”

第二天,弟子向庄子请教“昨日山中的那棵大树,因不材而能得养天年;但今天主人的大雁,却因无用而被杀死。先生作何解释?”

庄子笑着说:“我将取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似是而非,所以难免会互相牵连。如果秉信道德而行事则不是这样,无誉无訾,一龙一蛇,都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不会固定一种状态。一上一下,以和为最高法则,存乎于万物之始。使万物物化而不拘泥于其中,就可以自由转化啦!这是大自然本身的规律。如果是人伦情感的传承也是这样:合久则分,成极后败,清廉遭挫,至尊受议,能人吃亏,贤者被害,不肖则欺。这是万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悲呀,你们要切记,唯有将道德条例长戒于心!”

楚威王闻知庄子很有才能,想召来予以重用。这天,听说庄子正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便派人去请。

两名使者走到庄子跟前致意道:“希望能以国内的事务来麻烦您!”

庄子手持渔竿没有理会,自顾自话:“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大王将它用布巾包着放进竹箱供在庙堂之上。你们说,这只龟是愿意死后留着尸骨接受尊贵,还是宁愿活生生地游弋在河泥之中呢?”

两名使者回答:“当然是愿意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河泥之中呀。”

庄子笑了:“所以呀,我也宁愿自活于河泥之中。”

使者们无奈,回去如实禀报。楚王不甘心,又派人专程到庄子府上以重金礼聘,请他做相。

庄子对来使说:“千金、相位的确利重位尊,但你见过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多年以后,给它披上绣花衣裳送到太庙去做祭品。

我可不想这样,我宁愿像条鱼,在污泥浊水中自得其乐。”

在当时的学者名人中,庄子与惠施经常往来。他们是朋友,也是政敌;他们一同出游,也相互论辩。

惠子在梁国为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是想来取代你的。”于是,惠子感到十分惶恐,在都城中搜捕了三天三夜,可还是没有找到庄子。

过后,庄子自动出现在惠子面前,并对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叫鹓鹐,你知道吗?鹓鹐在从南海出发飞向北海的遥远路途上,除非有梧桐树,否则它不停歇;除非有竹笋,否则它不进食;除非有甘泉,否则它不饮水。这时,一只鹞鹰抓着一只腐臭的老鼠飞过,鹓鹐抬头怒目而视:‘吓!’现在,你也想拿你的那个破梁国来‘吓’我吗?”

惠子自知理亏,便邀庄子到濠水桥上游玩以谢罪。他们欣赏着大自然的美妙风景,前嫌尽释。

庄子盯着桥下出神:“鱼在水中自由来去,真是快乐呀。”

惠子很疑惑:“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反问:“你也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回答:“我不是你,肯定不知道你的想法;你也不是鱼,也肯定不知道鱼的快乐,完全如此。”

庄子笑了:“我们一起来追本寻源。你问‘你如何知道鱼的快乐’,是这样Ⅱ巴,既然自己知道我知道又来问我,我也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最终,两人还是没有将这个问题完全弄清楚。

后来,庄子之妻过世,惠子前去吊丧。庄子以帚做棒、以盆当鼓、敲击而歌。

惠子愤愤不平:“你与她一起生活了这么久,她为你抚养孩子、侍候老人,现在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击鼓唱歌,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庄子解释:“不是这样的,她刚刚才离去,我怎么会这么快就忘记了情义呢!我只是突然觉得世界上本来没有生命;不光没有生命,本来也没有形体;不光没有形体,本来就没有气息。宇宙空间混沌交杂,才演变出气息,气息又演变出形体,形体又演变出生命。现在一切又全都归复消失,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既然她已安详地躺在墓穴之中,而我还哭闹着要追去打扰她,我以为这实在是不通情达理,所以就止声了。”

再后来,惠子过世,庄子去送葬,一直送到墓地。他回头对随从们说:“有个郢国人刷墙时,鼻头上沾了一团如苍蝇翅膀般大小的石灰,他让工匠帮忙抹掉,工匠抡起斧子一挥而下,只听得风过粉落,郢国人的鼻子丝毫无伤,面色不改。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便将那工匠召来:‘你的技艺超凡,能演示给我看看吗?’工匠无可奈何:‘我也想为您尝试奇迹,但是,我已经很久没有那种感觉了。’如今,惠子死了,那种感觉随之而去,再也没人和我说笑吵闹了。”

又后来,庄子快要死了,他的弟子商量着要将庄子厚葬,被他知道了,庄子说:“我要以天地为冢,以日月印辉,以星辰做宝,以万物相陪。那么安葬我的工具不都齐全了吗?还需要添加些什么呢!”

弟子们说:“我们怕您让乌鸢给吃了。”

庄子心平气和:“放在地上让乌鸢吃,埋在地下让蝼蚁食,厚此薄彼,岂不是有失偏颇吗。”

同类推荐
  • 周易

    周易

    《周易》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本书将《周易》的六十四卦分别予以详细解读,每卦独立自成一体,各节皆有原文、译文、启示,每卦之后附有中外著名事例,以期深化理解,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道德情感论

    道德情感论

    在本书中,作者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热门推荐
  • 绝色特工穿越:逆天狂妃

    绝色特工穿越:逆天狂妃

    【全文已完结,放心看】她,是二十一世纪绝色女特工,隐世门中身怀灵术的天才少女。一次意外穿越,她成为了被姐姐暗算,坠崖而亡的洛家废材五小姐。废材?丑女?可笑!谁知,山洞中,冰棺旁,废材变成了怎样的绝世天才?那漫不经心的眼光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绝代光华?丑陋的容颜下,又是怎样的倾国倾城之貌?当废材大放异彩,注定是一场风起云涌。当草包不再懦弱,天下唯我独尊。一朝惊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猖狂的不可一世。绝色锋芒,袖手乾坤,纵横世间,她铁血冷酷震天下!凤凰涅盘,火舞飞天,翱翔在天际的不是凤凰,而是蜕变的骄龙!看她如何以狂龙之姿,睥睨天下,震慑群英!本文系列文《很狂很嚣张:医妃有毒》
  • 徒手猎乾坤

    徒手猎乾坤

    清风明月一盏灯,过往的都是俗世。唐俊枫蹲在阴暗的巷子里面,只想找本正版的孙子兵法。无计谋不权术,家里那么多老婆,没一个还能见当年的温柔可人。站在巅峰的男人,难做啊!
  • 绝色宫主俏千金

    绝色宫主俏千金

    只有数面之缘的她竟有胆子公然对抗太子的力量,将被逼婚的新娘子从困境中解救出来,随后又遇到美貌得过分的男人被人公然调戏?嘿嘿,这样滴“美人”被糟蹋了实在可惜啊,看她如何英雄救美耍威风!
  • 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

    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

    本书立足“浙江省十一五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对策研究”这一重大招标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考察了北京、上海、苏南无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扩展成一本专著,作为本套丛书第一期六本书的结篇。
  • 悍妃嫁到:腹黑邪王请自重

    悍妃嫁到:腹黑邪王请自重

    穿越到一个花瓶女身上,一睁眼就被冠上了不清白的骂名,不就是孤独一生吗?正和她心意。可是一道圣旨却让她成了鼎鼎大名鬼王的冲喜王妃。没事儿,鬼王死了以后,整个王府都是她的。谁知在某夜黑风高的夜里,某男竟然一变成了妖孽美男,危险一步步的逼近:“本王死了,你就是富婆?”某女节节败退:“你死我怎能苟活。”“是嘛?这么衷心?”某男妖娆一笑。某女翻窗而逃。却又引来无数情债,鬼王头上已是绿油油的一片。“家风不严,必须严加管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犹太人的大智慧

    犹太人的大智慧

    本书从疑点出发,采取哲理、点评、格言与故事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展现了犹太人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博大精深的伟大智慧。
  • 七月崛起

    七月崛起

    一个出生于阴年阴月阴日的女孩出生时天空异象,村里人议论纷纷,后被妖魔追杀,被峨眉派第45代掌门无道所救,无道秉承师傅遗命,寻她上山学艺,年满十八岁之时,边让她走,否则无道将万劫不复,二人在山上的生活从此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无道被人陷害,推下山崖,峨眉派被灭,这个整天无所事事的孩子,幡然醒悟
  • 铗侠蛱

    铗侠蛱

    犯下连环命案的邪魔“鬼蛱蝶”在沉寂许久后再次现身,此次除了受害女子,连大名鼎鼎的霜剑游侠荆浩风也命丧其手;濯门弟子甄毓奉师命协助六扇门追查“鬼蛱蝶”,孰料看似简单的案子笼罩着层层迷雾。甄毓始终徘徊在真相之外,难以触及案件内核,无奈之下,只得向好友钩赜派弟子华玄求助;都料匠梁郁秋看似平凡无奇,孤独偏执,游离在世俗之外,实则暗藏惊天之智,在“鬼蛱蝶”之案中扮演了让人意想不到的角色,正是他布下的惊世迷局,将所有查案者摆布如傀儡
  • 佛说佛大僧大经

    佛说佛大僧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山依旧:此情可待成追忆

    青山依旧:此情可待成追忆

    乱世中,生生死死,富贵荣华,全由天命。一朝功成,登高台,万民臣服。一夜失败,走末路,无人同行。君臣,恋人,情与情,不由己,青山依旧,生死随天,此情可待成追忆。此篇为短篇集,每一话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故事之间并无太大的联系。故事的时代,或架空,或历史,悲剧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