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5900000014

第14章 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性(3)

有时还可以有意让他们做一些有一定困难、经过努力又可以做到的事,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同时父母要用自己坚强、勇敢和镇定的行为来影响孩子,给孩子做出好的表率。

跟大人相比,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弱,有的已经改正的坏习惯还可能再犯。为此,父母可以制定一些家庭规范来约束孩子。

乐乐吃饭总爱剩碗底,不管盛多少都是这样。父母告诉他,粮食来之不易,并用一些具体事例开导他。.这使他认识到了粮食的宝贵,知道浪费粮食就是错误的行为。然后父母又制定了严格的“家规”:如果剩饭,再吃饭的时候必须先把剩饭吃掉,才能吃新饭。这样规定后,没多久,乐乐的坏习惯就彻底改掉了。

又如,不能按时刷牙,走路爱踢石子,不按时洗澡,随便弄坏钢笔,乱撕作业本等坏习惯,都可以通过制定“家规”给予限制和约束,促其改正。当然“家规”的制定要发扬民主,由全家人共同制定,还要注意符合实际情况。

心理知识:

我们都明白,爬上坡要比走下坡费劲得多。从物理学上来讲,“上坡”是消耗一定能量,升到一定高度,蓄积一定的势能;而“下坡”则是势能得到释放,转变为动能。上坡需要克服重力,因而就费劲得多。

如果把上坡比作“学好”,把下坡比作“学坏”,人生的“上坡”和“下坡”也有类似的规律。就像人们说的“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或者说,自由散漫一学就会,严守纪律、约束自己则要困难得多。这个规律叫做“下坡容易定律”。

那么,人为什么学坏容易,学好却比较难呢?人类学家是这样解释的:人性首先是动物性的,攻击、破坏、放纵是动物的本能。

而由动物阶梯进化而来的人类,还没有完全摆脱这种动物本能的影响。松散、贪心、懒惰、自私自利等坏的行为,受人的原始生存驱动力的影响,源于本能的低级需求,是对欲望的放纵,如果没有意志力的克制,会自发地表现出来。相反,守纪律、讲信用、爱劳动、爱清洁、勤奋好学等优良的行为,则属于人类特有的社会行为,是需要刻意培养才能形成的,而在培养优良行为的时候,人需要对自己的本能加以约束,因而就会比较困难。

34.好榜样胜过千言万语——模仿效应

具体的榜样要比抽象的道理对孩子来说更容易接受。因此父母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供他们学习。

家教启示:

入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了爱模仿的天性,比如孩子的咿呀学语,就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其实人刚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正是通过模仿,才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技能、思想和行为方式。

教育学家认为,模仿在教育中非常重要,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与其让孩子记住规则,不如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如果你把孩子熟知的人所做出的正面的和负面的榜样,指出来给他看,同时告诉他为什么那样是好的或坏的,可能比你的单纯说教更有效果。

因为孩子没有基本的生活经验来与父母的说教相对应,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而榜样与示范,可以让他们有形可循、有样可学。比如,孩子和有教养的伙伴在一起玩,发现行为优美会得到别人赞许,他们就会乐于学习这样的榜样。同时,父母要避免孩子去接触那些没教养的人,要让孩子远离坏榜样。

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不仅影响孩子的认识,还影响孩子的情感。当孩子脑子里浮现出理想的形象时,会从内心产生一种巨大力量,推动他像榜样那样行动,这样会有力地促进孩子优良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可以供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很多。比如,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父母和教师,同学朋友中的好典型,电影、戏剧、文学作品中的好典型,等等。

在这些榜样中,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最重要的。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不但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且可以增加父母的威信。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伟伟,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下岗待业。伟伟的父母对他的教育是很“严格”的:放学后不许下楼玩,作业做不完不许看电视、不许打电子游戏,如果违反就给予严厉的惩罚,不是打就是骂。可是在这种严厉的“教育”下,伟伟还是经常不听话。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伟伟的父母自己整天沉迷于麻将之中,忽视了对孩子的“身教”。有一次,父亲在“连续作战”后,带着睡意回到家里,可他发现儿子正和几个“小哥们儿”打扑克,顿时火冒三丈,动手就打。伟伟一边哭一边喊:“我作业写完了,为什么你能玩麻将,我就不能打扑克?”一句话问得父亲目瞪口呆。

家长制定了“家规”,自己却不带头遵守,就会使自己的说教大打折扣。相反,如果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父母也经常专心地看书。

孩子看到父母这样,自己也会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又如,父母平时为孩子的爷爷奶奶倒茶、递拖鞋,关心体贴,孩子也会学父母的样去孝敬老人。

另一方面,父母要注意到,模仿像一柄双刃剑,在某些方面的模仿对孩子只能起到消极的作用。比如,一些孩子爱攀比,看别的孩子穿名牌服装,自己也想穿。这时父母要告诫孩子:学生的穿着风格应该是活泼有朝气,适合学习和运动、整洁大方;一个人真正的美是心灵的美,不应过度重视外表的美;对物质的追求应该量入为出,不应过度;等等。通过这些道理的讲解,使孩子放弃无意义的模仿。

还有的孩子看完一部电影电视,就会在游戏时,学剧中坏蛋的模样、装束、腔调,更严重的,学习他们的行为。比如世界上年龄最小的银行抢劫犯——一个9岁的孩子,就是因为刚看过一部关于银行抢劫的侦探片,觉得有趣就去模仿,而导致了犯罪行为。这种有害的模仿是需要父母警惕的。

心理知识: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过模仿行为,就是有意或无意地效仿和再现与他人类似的行为。比如看见别人留长发,自己也留长发,看见别人穿牛仔裤,自己也穿牛仔裤,等等。

从心理学上说,模仿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机制,或者说是一种本能。有一个心理实验,在一个行人很多的路口,当人行横道的信号变为红灯时,让一个人率先闯红灯走过路口,来了解这个人对其他人的行为有多大影响。当其他人看到有一个人走过人行横道时,就有许多人不顾红灯,跟在那个人后面一个接一个地走过路口,这时闯红灯的人数要比没有人在前面开路时多得多。

这就是模仿的行为。这些模仿者明明知道红灯不应该过路口,但看到别人过了,就想“他过了我为什么不能过?他没有受到惩罚,那我过也没关系”。就是说前面的人给后面的人做了示范。但是如果没有一个人过,那么人们要想“为天下先”恐怕就需要更大的勇气。

模仿的积极意义是:它是学习的基础。我们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态度、信念、理想等个性特点,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模仿。

35.应该随大流吗?——从众心理

父母要教导孩子: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不一定要有;别人做的事情也不因为人多就一定是对的。自己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家教启示:

孩子们在潜意识里,就懂得人们所具有的从众心理。比如,有的孩子爱把双肘架在餐桌上吃饭,如果父母对他说:“真难看,把胳膊放下来!”孩子就会反驳:“别人都这么吃嘛。”又如,有的孩子恳求父母给他买玩具:“邻居家的孩子就有,所以我也要买。”也就是说,“大家都是这样的”,“谁都是这么干的”,成为孩子为自己辩解时经常使用的借口。

有时候,孩子是真的以为别的孩子都如此;而有的时候,孩子明知道其他孩子不是这样,也会利用父母的“从众心理”,来给父母施加压力。他们掌握了父母的心理弱点:不愿意孩子被别人看不起,别人孩子有的东西自己的孩子也应该有。

要避免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首先要摒弃自己没有意义的“从众心理”。当孩子用“别人如何如何”来狡辩时,只要事情是不应该做的,父母就该理直气壮地说:“还有更多的孩子没那样做!”

“别人家孩子有的玩具,你不一定也得有!”从而杜绝孩子的借口。

有时候,出于从众心理,孩子会迫于同伴的压力,去做错事或染上不良的习惯。这是需要父母注意的。

赵亮刚上初中,与班上的几个同学经常出去玩。一天晚上,他们骑自行车来到一条较僻静的街道,看见有家餐馆前挂了很多彩灯。餐馆已经关门,一位同伴说:“哥们儿,咱们比比看,谁砸这些灯泡砸得准!”

这一建议立刻得到了其他同伴的响应,他们纷纷去捡石头,投向灯泡。赵亮知道故意损坏别人的东西是犯法的,就犹豫起来。可是同伴说:“嗨,哥们儿,怕什么呀,没人看见。你看,我们都投了,挺好玩的!”赵亮怕被同伴们瞧不起,就违心地做了这事。

回家后,赵亮很后悔,跟爸爸讲了刚才的事。

爸爸说:“你怎么能干那种蠢事呢!不过你跟我讲了这事,很好。”

赵亮委屈地说:“爸,我也不想干,可他们都这样做了,我不做,他们会说我当叛徒,我只好做了。”

爸爸表示理解地说:“我知道你当时心里很矛盾,怕同伴笑话你。但不管怎样,做这事是不应该的,以后不要再做了。他们要你干什么事,你要先想想是好事还是坏事。如果不好,就要拒绝。当然你可以采用比较策略的方法,比如,你说:‘时间到了,我爸要找我来了。’或者说:‘不好,有人看见我们了。”’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做事情的时候,不管其他人怎么做,自己心中应该有评判事物的价值观和标准,而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别人。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当朋友强迫你干某些事的时候,你首先要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犯法?是不是欺骗?然后再想想做了这些事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跟朋友在一起时,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你都要带着自己的脑子思考。”使孩子避免受不良的从众心理的影响。

心理知识:

我们都听说过“随大流”一词。

从心理学上来说,“随大流”的本质是“从众”心理,就是想与多数人采取相同行动的心理。

有一个实验证明了这种心理的存在。事先安排6个大学生,让他们把两条不等长的线段A、x,说成是等长的,去影响一个被试者。结果,这个被试者虽然开始时说出了正确答案,可是在听到其他6人和自己的答案不同时,就改变了自己的正确答案,去附和那6个人了。

人为什么会有从众心理呢?首先,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个人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都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俗话说,“众人是圣人”,似乎众人经常是正确的。其次,人们有害怕偏离群体的心理,希望群体喜欢他、接受他、优待他,这样就可以和群体融为一体,也可以在群体中谋取利益;反过来,如果与群体意见不一致,一个人会害怕群体讨厌、虐待或驱逐他。

从众心理在人类社会中,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它的积极作用是:在特定范围内可以使群体保持一致,协调群体中成员的言行。比如,在集体中,少数服从多数可以保证集体行为的一致;

强大的社会道德舆论,可以使社会上的人们仿效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但是另一方面从众心理也有弊端,就是在众人并不正确的情况下,它会误导我们,使我们变得人云亦云,丧失主见。

36.名人的特殊影响——名人效应

父母要为孩子选择值得学习的名人,同时要防止孩子受到某些名人的不良影响。

家教启示:

名人对大众有特殊的影响,其中孩子就是一个比较容易受名人影响的群体。

青少年由于其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他们更容易被名人的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因而他们喜欢的名人多为歌星、影星一类,甚至出现追星现象。

小彤特别喜欢流行音乐,特别是张国荣的歌曲。只要是他的cD就买,有他的相片、图片就收藏,有张国荣的电视节目就看……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学习成绩也受到了影响。在张国荣去世那段时间里,他悲痛欲绝,几乎也想自杀,家庭、学习都抛之脑后了。

幸好父母、班主任及时觉察,慢慢对他进行心理开导,才把他的心思引回正路。

这种名人效应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利的,值得父母警惕。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辩证地看待名人,不能极端化。要让孩子知道,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能引起人们好感、关注、记忆,的确是在某些领域有过人之处;但是名入也不是完人,他们身上也可能有一些不好的思想和行为,并不值得效仿。而且名人在他不擅长的领域,可能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因而对于名人的崇拜,应该适度和理性,懂得哪些是应该学的,哪些是没有价值甚至有害的。父母要引导孩子,去关注名人成功背后的努力,为自己树立良好的楷模。

名人有很多种,比如科学家也是名人。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以科学家为榜样,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追求事业的成功。

父母应拓宽孩子的视野,为孩子选择好的“名人”,让那些贡献突出的科技英杰、商界骄子、文学泰斗、政坛领袖,“走进”孩子的心中。

父母还可以利用名人效应,使用名人的话语来“帮助”自己教育孩子,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初为人父母,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婴幼儿时期是个体发育很重要的阶段,是人一生中打基础的时期。这其中包括大运动、精细运动、感知觉的发育,均衡合理的营养,智力的早期开发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个发育的关键期,让孩子得到合理及健康的喂养,获得最适合个体发展的早期教育,拥有强健的体魄、发达的智力、良好的品行、平衡的心理,全面健康的成长,父母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和掌握科学育儿新概念。
  • 健康怀孕一点通

    健康怀孕一点通

    本书分为孕前、孕期、临产三大部分,包括了怀孕准备、优生受孕、营养锻炼、饮食住行、个人卫生、分娩宜忌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涉及了很多易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提醒准备为人父母的青年夫妻重视起来,从盲目怀孕转变为科学的有准备的受孕。本书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资料翔实、语言通俗,适合准爸爸准妈妈阅读。
  • 杨力谈孕期养生

    杨力谈孕期养生

    孕育新生命的过程,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关键一步,也是每个打算做父母者必须经历的一段人生插曲。在孕育的40周里,孕妇必须保持最健康的身心状态,为孩子健康一生打下基础。所以,做好孕期40周的养生保健计划尤为重要。掌握完整孕期生活禁忌,享受初为人母的幸福生活,来自养生专家的健康叮嘱,一本从怀孕到生产的着重秘笈给你全方位的细心呵护。
  •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这些情况在80后父母中是非常普遍的。虽然他们通过书本、网络或是孕前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育儿知识,但从产后住院期间看,大部分父母都不会照顾婴儿。
  • 家有小女:杰出女孩的培养圣经

    家有小女:杰出女孩的培养圣经

    本书主要介绍了女孩品德、智能、性格、习惯等方面的家庭培养之道。
热门推荐
  • 先知

    先知

    一个习惯以高位角度看待问题的无情人格,封存着为数不多的黑匣子,每一个黑匣子代表着能影响到他的人或事...他的智慧令人恐惧,今生前世,他都有一个称谓...先知...先知...先知!
  • 希鸢道年

    希鸢道年

    来自陌生的电话,只因有过一面之缘的男人死了,而真相究竟是什么一切还待主角去查明。
  • 鸦神

    鸦神

    乌鸦在很多人的眼里都是不祥的象征。飞过森林与水泥建筑,总是带着不祥的信息。人们总以为它带走了我们的好运与爱人,然而事实上那些乌鸦可能就是我们最爱的人为我们最后的付出。
  • 佛说斋经

    佛说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凤错美人深宫谋

    凤错美人深宫谋

    一抬顶青布小轿从皇宫侧门抬入,柳湘莞就这样完成了人生一桩大事,成婚。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曾经的海誓山盟,再见时……“皇上,不关臣的事情啊,是她,是柳昭仪逼着臣与她苟且。”苏以墨砰地一声朝着皇帝跪下,双手却指向站在皇帝身边的柳湘莞。鬓发上的步摇金簪上垂下串串翡翠滴珠冰凉地扫在脸颊上,一如她此刻的心境。感受到翡珠的冰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田家历

    田家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你(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系列)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你(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系列)

    单身女孩在背叛、劈腿横行的年代,你该如何寻找真爱?孤单,是你自找的;美好姻缘,也是你自找的。单身再快乐,永远无法取代相爱的幸福……你可以不要男人,自信地走完人生;你可以不要家累,享受时尚和品味;你可以不受拘束,高喊自由万岁。然而,你永远无法用单身的快乐,来取代两人相爱时的幸福和甜美。你不是注定孤独,只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每个女人都有终结孤单的权利,却不见得都懂得如何拥抱幸福。看清爱情的现实面,别跟幸福呕气,做一个快乐的好命女。
  •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苏德战场上规模空前的决定性会战。苏德战场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 诸天之王

    诸天之王

    浩瀚星河,无际宇宙。位面无数,强者如云。天有三十三,一重一世界!一个少年得到了一本书,上面记载着最强的修炼功法,最好的炼药之法,最神奇的炼器之道!带着这本书,少年踏上了诸天万界之旅。三十三重天,亿万大世界,吾为诸天之王!PS:推荐、收藏、打赏、章节赞,都是我更新的动力!
  • 转世驱魔者

    转世驱魔者

    他们和平凡人一样,有着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但他们又和平凡的人不一样,因为他们又有着另一种身份——“驱魔者”和“黄泉引路人”一样,他们注定背负着常人不能理解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