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1500000029

第29章 东山再起(5)

最后,孙中山特别提到了冯玉祥修改了清王室的优待条件,并且将溥仪驱逐出北京故宫的行为,他是赞同的(等于给冯玉祥站脚助威)。

孙中山因病延缓了进京,段祺瑞抓住这个机会,趁他还来不及反对,就让外交部答复外国公使的照会,首先对外国承认他的段政府表示感谢,继而再次重申了段政府的一贯主张,以前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全部不变。

随后他就公布了《善后会议条例》,但依然没有老百姓代表。

此时孙中山认识到时局发展方向即将偏转,带着未见好转的身体赶到北京参加善后会议,但几次与段祺瑞争辩,他的意见都不能得到采纳,不仅如此,他的几点主张诸如容纳人民团体的代表、推行普选制等都遭到了军阀们的反对。这促使他进一步认清了自己与军阀们之间的本质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善后会议完全变质为军阀、官僚、政客们的包办婚姻,自己在这里纯属多余。

彻底绝望的孙中山命令所有国民党员全部拒绝参加善后会议,段祺瑞与孙中山的关系从此破裂,两人在各自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孙中山的退出对段祺瑞们来说,不过是个小插曲,有他没他一个样。

1925年2月1日,筹备多日的善后会议终于在北京开幕,段祺瑞到会祝贺,发表宣言,并且一开始就为会议定下了基调:一、建设方案;二、重订宪法。

关于这个建设方案,段祺瑞有自己的理解,他将民国建立以来的种种进步与不足阐述了一番(当然,都是他自己的个人理解),肯定辛亥革命的意义,指出战乱延续下去的危机,表达出希望军阀停战的意愿。这些都是场面话,倒也不用过多重复,但他单独将制宪提了出来,作为最重要最迫切的事来抓,其实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

为什么这么说,就因为他自己现在的身份——临时执政。这个临时执政不过是冯玉祥、张作霖和一些军阀们临时做出的一个过渡性决定,本身没有任何法律依据。首先他不是国会选举出来的,也不是总统任命的,怎么看都显得名不正言不顺,说起话来都底气不足。大家一团和气的时候,兄弟长兄弟短的,倒也没人认真追究他的出身问题。可是一旦有一天哪个家伙发飙,拿这件事攻击他,那他这个临时执政还不是说倒就倒吗。如果这个善后会议能制定出一部新宪法来,给他这个l临时执政扶正,不管是叫总理也好,叫总统也罢,总之只要合法,名正言顺。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段祺瑞作为一个政治家还是有自己的抱负的。

对于这次的善后会议,他可是抱了相当高的期望。于是在会议期间,他一口气提出了25个议案,包括各省的税收与财政问题,以及各省与中央政府之间税收上缴比例的问题,还有他的裁军方案,以及裁军后多余人员如何安置。

段祺瑞仍然想通过这种形式达到国家一统的目的,不希望中国再四分五裂、战火连天,由中央政府有效行使管辖权。

然而,一个思想守旧、跟不上时代、看不到世界潮流和发展趋势的政治家,是注定不会成功的。段祺瑞希望用军阀制止军阀达到和平的目的,本身就显得过于天真。将国家权力集中于少数军阀政客之手,又体现出了段祺瑞缺乏远大的政治眼光。

事实上,他遭受的最大阻力就来自他所倚赖的全国最有实力的派系奉系。张作霖正努力把其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故对收束军队裁撤兵员等议案非常反感,千方百计地阻拦其通过。至于财政各案,因为财权也是军阀们的命脉,触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所以也不可能通过。因此,善后会议最后只通过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条例而草草结束,段祺瑞想通过善后会议解决时局纠纷的期望算是彻底落空了。

孙中山一直在北京,他的病被诊断为肝癌,而且越来越重。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在北京与世长辞。消息传来,正在出席国务会议的段祺瑞立刻宣布散会,派内务部次长王来代表到铁狮子胡同孙先生行辕吊唁。

孙中山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政治活动家之一,他的主张得到了包括社会各界群众的强烈拥护其个人享有极高的威望。即使是他的对手,那些形形色色的军阀们也对他肃然起敬。由他一手缔造的中国国民党更是将他视为本党的一面旗帜。

为了纪念这位百年来难得一见的伟人,国民党人绝不打算草率。他们提出准备在中央公园社稷坛举行全民公祭,并向政府提出了申请,但段祺瑞此时却害怕北京的学生和社会团体会借机闹事,因为中央公园距离他的执政府实在是太近了(就是今天的天安门西边的中山公园),于是他提出要改在偏远一点的天坛举行,当下就遭到国民党人的强烈反对,纷纷发表抗议。最冲动的要数于右任了,他得知原委后气得跳了起来,:直接跑到了段祺瑞的执政府办公室,指着段祺瑞的鼻子拍桌大骂。迫于社会的压力,最后段祺瑞不得不同意国民党人的要求,允许孙中山的遗体停灵中:央公园,并允许社会各界前往吊唁。

当然,政治纷争是一回事,抛开他们的政见分歧,段祺瑞还是颇为敬重孙中山本人的。于是在公祭那天,段祺瑞也送来了挽联:

共和告成,溯厥本源,首功自来推人世;

革命而往,无问终始,大年不假问苍天。

上联是赞扬孙中山推翻帝制、创造共和的丰功伟绩,下联是颂扬孙中山对革命事业的坚毅与忠诚,惋惜他不能长寿。

自古英雄惜英雄,即使是对手也不例外!

丑闻与亮点——金佛朗案与关税特别会议

段祺瑞就任临时执政后,因为军阀的本性就是争权夺利的,而依靠军阀上台的段祺瑞无法左右他们,因此在政治上一直难有什么作为。但为了将北京政权维持下去,也为了自己能在元首位置上待的时间更长一些,段祺瑞终于还是决定要出手干出两件事来。既然军事上自己左右不了,那就避实击虚,段祺瑞选择的突破口是财政!

要解决民国时期的中央财政,有一件事是段祺瑞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那就是拖延了很久也没人敢办的“金佛朗案”。

关于“金佛朗案”还得从“关税会议”的来龙去脉说起。1855年,英、美、法三国驻沪领事组织了关税管理委员会,这是帝国主义掠夺中国海关主权的开端。到了1858年,天津条约中对于关税加以固定,由上海推到全国。

1901年辛丑条约后更是变本加厉,规定中国关税及盐税作为赔款担保,帝国主义公然派人为税务司监督收税,协定税率为“值百抽五”,也就是5%的税收比例。这一税率不仅史无前例,而且是世界各国所没有的,是帝国主义百年来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个经济枷锁。1911年,英国人安格联以双重身份充任中国政府的总税务司,以汇丰银行为首的外国银行团则成为中国国库存纳关税的机关。

说得再明白点,中国的税务是外国人在总管,所收的税先经过外国人的手,抽走其中要赔偿给各国的款项后,剩下的才能返回给中国政府。而且只要是经过税务机关征收上来的钱款,一律存在外国银行里面,跟中国没有丝毫关系。

俗话说,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依靠外国人的财政才能生存的中国政府,怎么可能对人家硬得起来!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民国时期前前后后上台的所谓政治家们都不敢得罪外国人了!

1908年,中国准备对德参战,提出以修改关税率为加入协约国的条件之一,在上海召开了修改税则会议。由于遭到日本的反对,因而无果而散。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又提出关税自主,和会竟然推诿此问题不属于和会范围内。1922年,中国代表又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关税自主问题。理由是战败国还没有协定关税特例,而中国本为战胜国之一,更不应身受此史无前例的约束。由于中国坚持了上述正当理由,当时各国代表也无词可驳。然而在九国公约成立之后,仍然规定:中国关税值百抽五,在九国公约发生效力后,中国政府可召集各国前来参加关税特别会议,一面筹备裁厘,一面在裁厘前加以收值百收二五附加税为过渡办法,这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以敷衍的手段来保障协定关税制度。

1924年4月,中国向各国提出召开关税特别会议的照会,但迟至6月间才接到各国的复照,而且都借口九国公约签字国还未批准公约,所以此会不能召开。而法国即为未批准公约国之一。法国人也直接、公然提出以承认“金佛朗案”为批准各国的交换条件。

当时美国、苏俄相继退还庚子赔款,用作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法国在1922年也同意退还赔款,但有条件:一是要把部分退款用作中法实业银行的复业基金。“中法实业银行”原为中法合办的,是法国在华控制金融的一个重要机构,曾吸收了中国军政要人的大批存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经济凋敝和经营不善宣布倒闭,法国希望该银行恢复营业;第二个条件就是要求中国政府以庚子年汇价(即金法郎汇价)计算应付给法国的赔款。此举将令中国多付八千多万元,而一旦与法国同属“拉丁币制同盟”的比利时、意大利也援引此例,则中国人还要再多付七千多万元,这就是所谓“金佛朗案”。

当初直系曹锟政府曾打算办此案,还遭到段祺瑞本人的通电攻击。但他自己上台后,由于面临陷于绝境的财政,他在善后会议上所提的一系列财政议案又得不到通过,他就也把目光盯到了“金佛朗案”上。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民国时期的财政了,段祺瑞执政府时代的所谓中央财政,真是干疮百孔、朝不保夕。各省的税收全被当地的军阀扣留,中央得不到一分钱。即使是名义上归属于北京政府管辖的北京近郊的税收,也通通被冯玉祥的国民军和张作霖的奉军瓜分殆尽。崇文门的税收划给了冯玉祥,作为国民军第一军的军费;京绥铁路每月的收入大约有二十万元多一点,也全部被国民军划拨过去作为军费,而更赚钱的京奉铁路更是所有收入全部划给奉军,中央政府无权过问。

政府总要发工资吧,就是段祺瑞的执政府最少也有几百号人,加上北京各个行业的公务员开支、军警费用、教育经费等都是需要用钱的。那么,段祺瑞哪来的钱呢?借!

段祺瑞可算是拆东墙补西墙的高手,先发行国债,从老百姓那里筹钱,等到国债成了垃圾无人认领的时候,就借外债。几年下来,政府已经几乎将所有能抵押的东西全部抵押了。注意,这里说的抵押可不是我们老百姓借个仨瓜俩枣用家里的什么桌椅板凳抵押,段政府抵押的那就是中国的铁路运营权、矿产开发权等。但凡你对中国还有感兴趣的东西,好,通通可以抵押,只要你拿来真金白银的现大洋给我用就行。

就是这样,多年下来,能抵押的东匾也早就干干净净了,到了后来,所有的本国银行、外国银行再也没人敢给段祺瑞的政府贷款,更别说是借钱了。段政府穷得叮当响,怎么办?一心要强的段祺瑞不甘心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政府因为几个钱就垮台。思来想去,段祺瑞将目光盯上了说也不敢碰的“金佛朗案”。

段祺瑞希望能在国内征收特别税,使中央财政能自力更生,不用再举债度日。但当时的中国是很奇特的,一个主权国家,税收却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中国政府要征税必须征得外国人同意,并且由外国人来收。如果要获得额外的征税权力,就必须征得九国公约的签字国集体同意,那就需要召开一个特别关税会议。但是九国中法国态度一直很强硬,拿住“金佛朗案”不放,就是不同意。另外,由于中国的税收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的,账目往来必经他们之手,先扣除中国必须赔偿的“庚子赔款”,剩下的部分再返回给中国政府。因为中国一直没有同意法国的要求,于是法国通知了中国的总税务司安格联(外国人),从1922年12月1日起,将中国的扣除庚子赔款后的关税、盐税余额即关余、盐余按金法郎折算的赔款数尽数扣留,不让中国政府提用。到这个时候,关余、盐余已达2360多万元,对捉襟见肘的段祺瑞执政府来说,那可不亚于一笔巨款。要是能从法国人手里拿回这笔钱,段政府至少半年左右不用为钱发愁了。

当时的财政总长就是李思浩,因为考虑到“金佛朗案”的确过于棘手,谁办了都会留下千古骂名,因此尽管段祺瑞连下七道手令,他姓李的还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能拖多久是多久,最好是拖到自己下台了,让别人去办。段祺瑞拿他好像也没有太多办法,虽然急火火地催促,但人家李思浩似乎打定主意要修炼成太极高手。最后,徐树铮出面了。

消失了很久的徐树铮现在在干什么?他在外国呢。徐树铮本来一直居住在上海,浙奉之战后,上海租界勒令他离开上海,他只好跑到了国外去(国内已经没有他的立足之地)。后来段祺瑞当上了临时执政,徐树铮坚决反对,劝段祺瑞无论如何不要做傀儡。考虑到徐树铮的态度,段祺瑞上班后没有叫他回来,而是顺水推舟给他一个政治专使的头衔,让他就便在国外考察。

徐树铮东游西逛,终于溜达到了法国,法国政府了解到他是段祺瑞最重要的幕僚后,马上隆重招待他,于是双方在法国秘密协商了“金佛朗案”的解决方案。根据协商结果,徐树铮给段祺瑞发了一通电报,详细阐述了必须通过该案的理由和步骤。

段祺瑞本来也是三心二意,既想办又怕承担难以想象的后果,所以态度一直在矛盾。收到徐树铮的电报,段祺瑞真是打瞌睡碰上了枕头,如获至宝,坚定了办下去的决心。

同类推荐
  • 马云创业语录

    马云创业语录

    毋庸置疑,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今天的马云已经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从最初的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马云创业的成功已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的确,马云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感悟和启迪。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马云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在创业的道路上“查漏补缺”,从而获得创业的成功。
  • 牛顿 法拉第(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牛顿 法拉第(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科学家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的读物。
  •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是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 丰臣秀吉(六)

    丰臣秀吉(六)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
热门推荐
  • 数码暴龙守护者

    数码暴龙守护者

    数码宝贝的同人小说,新的徽章,新的冒险。此文在17K首发,为草稿版本,不建议去那里看。整理修改后发在了百度贴吧。这里的是最终版。更新速度极慢。
  • 缘系两生

    缘系两生

    一朝穿越,当她断绝希望时,却意外获得一次重生的机会,穿越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大陆上。重生醒来,发现‘自己’是被害死的,她势必要让那些谋害她的人付出惨痛代价!冷心的她早已不想信‘爱情’一词,却不料有一天自己竟会对一个“断袖之癖”的王爷动了情。情景一:某女说“人妖王爷你不是喜欢男人么?为何我送你的男仆你不要!”某男痞痞的笑了笑“不好意思,我喜欢你这样的。”于是乎,某女怒了!情景二:“原来你这个死人妖还逛青楼,佩服佩服。”某女轻蔑的笑着,狡猾的某男也笑了笑“呵~你才知道,不过这么看起来,我们彼此彼此吧”某女无语了,这是她开的青楼难不成她不能来么?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美人皮,噬骨香

    美人皮,噬骨香

    她本倾城,宁愿孤苦,也为他自毁尊荣。她本惊才,就算失去所有,也要为他自敛光华。她曾高居官位,却为他自叛母国。她曾无双江湖,却为他毁筋断脉。只待他遵华无双,她便愿隐匿后宫。她只是沦陷在了那一眼之间,就像几世寻得的归宿。可他却将她活活逼死!毁容,剜肉,剔骨,他连一杯毒酒都吝啬赐予!重生之后,她带上美人皮,因血液给养而活,她种一院子的白莲花,以莲花为盏以血液为食。她不介意就这样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只要能报仇,披荆斩棘,有何可惧!她说:我能给你大好江山,亦能摧毁于股掌!美若妖姬,心如蛇蝎,期年之后,她再度无双天下
  • 生化围城

    生化围城

    我们所度过的每一个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可是假如某一天,负责拯救世界的好莱坞英雄失败了,那么也许奇迹就会消失,危机也就降临了!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友情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友情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 异能裁判所

    异能裁判所

    一名现代都市最普通的女性,在偶然的情况下开启了异能,从而接触到了世人所不知的异能裁判所,为了对抗邪恶的异能者而成为了一名异能战士,在一次次任务中,她结识了很多优秀的男子,但是到最后,她却发现,她爱的还是……
  • 冷宫

    冷宫

    她做过先皇的宠妃,后又是被子嫁祸贬入冷宫,9年后,皇帝架崩,她的命运意外获得转机,先皇命她辅佑成年后将去突厥和亲的公主,并将作为最高女官随往突厥.重回宫廷的她又面临与八王和新帝王间复杂的爱恨纠葛,最后竞成为突厥王子的女人.这是一个女性从被他人掌控命运到自己掌握命运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压抑的灵魂自我救赎的过程.
  • 逍遥创始神

    逍遥创始神

    一个平凡的都市青年是怎样成为创始神的呢?天界强如如来佛祖、玉帝、太上老君、菩提老祖、镇元子之流都在追寻着什么?在主角林凡的带领下,你会发现传说中的远古神兽,你会经历无比神秘的禁地,你会认识众多传说中神仙的真正面目。让我们一起来逍遥快活吧。
  • 丑妃

    丑妃

    十岁那年,他们相遇了,他是丞相府的贵公子,她是街边流浪的小乞丐一枚!最终,他将她带回了家!八年的相守相伴,却也敌不过皇帝的一纸诏书!从此她踏上深宫后苑的不归路,而他亲手把她送上了花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