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1500000015

第15章 府院之争(1)

段黎交恶

袁世凯去世之后造成的政治真空终于被填补上了,民国政府开始运转起来。大总统黎元洪是被北洋系军阀们承认的,同时又得到了西南军阀的肯定,权力之争应该可以告一段落了,中国政局眼看就要良性运转起来。

特别欣赏《三国演义》中开篇一段话: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句话道尽了中国政治的奥秘。经过了晚清乱世,民国初期的南北战争,以及袁世凯帝制闹剧,终于迎来了一段平静时期。但外患刚除,内乱又起。

这不,刚看到希望的老百姓还没喘口气,北京政府自己乱起来了,而起因就是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黎元洪与段祺瑞本身谈不上有什么矛盾,充其量是段祺瑞看不上他而已,不过,北洋时期的政局就是这样,一个字:

闹。有矛盾要闹,没有矛盾创造矛盾也要闹!而这个矛盾创造者,大名叫做张镇芳。

张镇芳是袁世凯的表弟,也是个帝制派分子。在袁世凯称帝那段时间上窜下跳,极力撮合,为老袁出了不少力。正因为这点,段祺瑞一百个看不上他,觉得张镇芳为人龌龊,又没有什么真本事,小人一个。以段祺瑞的个性,他看不上的人可是真不给面子,经常当面责骂: “你这无耻小人,给老子滚一边去!”弄得张镇芳灰头土脸,颜面扫地,当然他是特别讨厌甚至是痛恨段祺瑞的。只要有机会,他就要整治段祺瑞。不过袁世凯在的时候,段祺瑞连老袁的面子都不给,老袁对他也是没什么办法,他张镇芳当然更是搞不起事来。不过既然是小人,小人就有小人的办法。

黎元洪的总统府有两个最重要的办事机构,分别是秘书厅、军事处。

秘书厅的负责人是张国淦,黎元洪上台初期,因为感念自己是被段祺瑞拥护上台的,因此对段祺瑞甚至还有感激之情,张国淦是两边都不讨厌的人,他也极力在两人之间周旋调解,消解矛盾,因此国务院和总统府之间相处得还是比较融洽的。

而军事处里有四个人,分别是哈汉章、蒋作宾、金永炎,另外一个就是张镇芳。这四个人本来就是黎元洪的心腹,号称“四大金刚”(还有一个饶汉祥,因劝黎元洪接受袁世凯的武义亲王之封而为黎嫌恶,弃置不用)。这三个人向来都不满意段祺瑞的做派,于是张镇芳看到了挑弄是非的机会。

在一次工作之余的闲聊中,张镇芳故意装作不经意地说: “袁世凯死时,大家在春耦斋讨论继任问题,徐世昌首先主张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段祺瑞很犹豫。”

看,小人就是小人,连挑拨是非都极为高明。他没有说段祺瑞极力反对,因为明显与事实不符,但这个“犹豫”一扔出来,让黎元洪心里就多了一层隔阂:原来他段合肥根本就不是诚心拥护我上台啊,那我这边还天天给他说好话,不是热脸贴个冷屁股吗?那三大金刚本来就不喜欢段祺瑞,当然更是在黎元洪面前尽拣不好听的说。

鲁迅先生说过: “其实世上本没有矛盾,说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矛盾!”

从此,黎元洪开始信任徐世昌,而对段祺瑞明显防备了起来,两人就此种下了隔阂。不过此时的段祺瑞并没有意识到黎元洪的想法,事实上意识到了也无所谓,因为他根本就不在乎黎元洪怎么想,对于黎元洪,他只在乎一样:他手中的总统大印!

黎元洪虽个性懦弱,但他和其左右并不甘心只做北洋军阀手中的玩物,他要求得到自己真正的位置和权力。黎元洪认为自己以《临时约法》为法律依据继任大总统,名正言顺,国会和南方也支持他,所以感觉自己并不是一点力量也没有。

不过旧国会虽恢复了,可是党派林立,党争激烈,大家为了自己小团体的利益经常是吵做一团。国会里主要有几个派系:梁启超为首的“宪法研究会”、 汤化龙为首的“宪法讨论会”,国民党方面的“韬园派”、“宪法商榷会”。“宪法商榷会”又分分合合,分为好几个派别。这些党派虽纷繁复杂,大体上说不是拥护段祺瑞,就是拥护黎元洪,慢慢地就演变成了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和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之间的所谓“府院之争”。

又是徐树铮

府院之争其实本来只是国会里各个派别为了自己的私利的争执,与黎元洪和段祺瑞个人还谈不上什么直接关系。真正导致两人直接翻脸的,就是因为另外一个人。这家伙可不是张镇芳之流能比,他的文采、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在段祺瑞时代也是风云一时的人物,下面就隆重推出徐树铮。

袁世凯还在的时候,徐树铮就已经是段祺瑞手下最为得力的干将,一直以来都是段祺瑞的左膀右臂,被人称“合肥魂”。因为段祺瑞是合肥人,人称“段合肥”,可见他在段祺瑞的身边多么重要!

这个徐树铮向来做事骄横跋扈、目中无人,连袁世凯对他都是又气又恨,可碍于段祺瑞,没有对他怎么样。此时的徐树铮担任的是国务院秘书长,黎元洪老早就知道这个人,十分讨厌徐树铮,他能同意小徐做院秘书长,实在是因为段祺瑞的面子不能驳,而他也对黎元洪并不感冒。 (倒也正常,段祺瑞看不上的人,我为什么要看得起?)

自从他任秘书长之后,骄横跋扈的作风又暴露出来了,直接造成了黎元洪与段祺瑞两人之间的摊牌。

按规矩,段祺瑞签署的国务院文令,应由身为秘书长的徐树铮亲自呈送总统黎元洪定夺用印,徐树铮却常叫手下人办理,故意怠慢黎元洪,偶尔由他亲见一次总统,他不是板着面孑L一言不发,就是出言不逊,使黎难堪。

另外,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院秘书长要将国务院所决定的重大事件或命令的根据和理由,书呈总统取得同意,然后把总统同意的文件形成正式公文或命令,再请总统盖印发布。这小徐却常常不做前一件事,直接办第二件事。经常是他擅做主张拟好命令,不说明这个命令形成的任何理由,直接拿去让黎元洪盖印。有一次,徐树铮手执任命福建省三个厅长的命令到总统府请黎元洪盖印,黎元洪也就顺便问起这三个人的历史出身,徐树铮竟然很不耐烦地说:“总统不必多问,总理早已研究清楚。请快点盖印吧,我的事情忙得很哩。”黎元洪一听,气得七窍生烟,待徐树铮走后,他忿忿地对手下人说:“我本来不要做这样的总统的,而他们竞公然目无总统!”

徐树铮倚仗段祺瑞专权独断,甚至越权行事,蒙蔽总统和总理,黎元洪的秘书长几乎被完全架空,左右为难的张国淦实在干不下去,便辞去了北京政府的一切职务,总统府秘书长之职由丁世峄接掌。

丁世峄上任后看到黎、段互不照面,仅由办事人员奔波于府院之间,为维护总统职权,杜绝蒙蔽,分清府院职责,他起草了一份《府院办案手续意见书(草案)》,主张大总统可参加国务会议;大总统对任免官吏不同意,可以拒绝盖印;国务会议前,须向总统呈报议事日程;会后呈阅议事记录等。

黎元洪公开支持此意见书,段祺瑞却大光其火,正好这时候黎元洪驳回了几件国务院送交的公文,没有盖印。段祺瑞觉得这是黎元洪对自己的极不尊重,马上请假不到院,并以辞职相威胁。段祺瑞这是自黎元洪上台以来,黎、段之间的第一次正面冲突,为的是权限之争。黎元洪赶紧做出让步,努力挽留段祺瑞,他才消了气回来上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给黎元洪发去了一份国务院令,这个命令的意思只有一个:以后国务院秘书长可以直接见总统,原来的由总统府秘书长陪同的规定废止。这下子给了徐树铮更大的自主权,他说的话即使不是段祺瑞的意思,老黎也得认为是段祺瑞的意思。何况徐树铮向来就有越权行事的习惯,经常把自己的意思强加进院令里面,连段祺瑞也不告之,更是为日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当然,徐树铮这一性格也为他日后招致了杀身之祸,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第一次矛盾化解了,可是好景不长,两边还没有休息一下,战火又起,这次的主角还是两个人,主角之一当然还是“麻烦制造者”徐树铮,而主角之二换成了另一个人孙洪伊。

孙洪伊是清末立宪派中的激进分子,个性很强,他在反对洪宪帝制中脱颖而出,成为政界的活跃人物。他历来主张以直系压制皖系,因为他跟冯国璋是同乡,所以段祺瑞对他素无好感。孙洪伊得入内阁是因为黎元洪提名,段祺瑞不好驳新任总统的面子,就把他放在有职无权的教育总长的位子。当时张国淦还提醒段祺瑞说: “孙洪伊哪是甘心做教育的人?”段祺瑞说:

“此人捣乱,我也就是敷衍一下总统。”张国淦也就不再说话了。

果然,孙洪伊一到北京就以领袖自居,不肯干教育。这个时候阁员名单已发布,黎元洪只好硬着头皮让人找段祺瑞,段祺瑞不高兴地说: “就他难缠!名单已经发表,谁肯让他?”可就这么巧,原定的外交总长汪大燮不愿就职外交,许世英从中调停,让汪做了他想做的交通总长,内务总长就让给了孙洪伊;段祺瑞此时不想跟总统闹纠纷,也就同意孙做了他内阁中的内务总长。

同样自负的孙洪伊上任后,因为不满徐树铮的跋扈作风、滥用职权,跟徐树铮的冲突愈演愈烈。很快,就发生了“徐树铮专权案”。

当年7月,滇军李烈钧部在广东受到龙济光部的排挤,发生防区之争。李烈钧本是云南都督,为什么到了广东?说起来还是在护国战争期间的事了,但龙济光认为护国战争期间军队打到广东还说得过去,现在袁世凯早就取消了帝制,南北议和国家统一了,你还不走赖在我广东算怎么回事。情况上报段祺瑞内阁,内阁将此案提交国务会议讨论。

因为李烈钧是西南军阀的代表,一直以来就是跟北京政府作对的,所以徐树铮主张立即调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四省的部队围剿李烈钧,孙洪伊却主张去电调解,最后孙洪伊的主张获得通过。应该说国务院一旦形成决议就是法律了,任何人不得改动,必须无条件遵守,但没想到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专横惯了的徐树铮根本无视国务会议的决定,擅自拟了一道讨伐李烈钧的命令,送到总统府要求黎元洪盖印,黎元洪当场就拒绝了。

不依不饶的徐树铮又擅自以国务院名义发电命令四省会剿李烈钧。看来徐树铮确实专横,拿自己当总统兼总理了。

如此重要的军令,国务院居然毫不知情,直到江西督军李纯收到电报后给国务院回电核实,各总长们才知道徐树铮如此胆大妄为,竟敢擅发军令。

孙洪伊第一个跳出来,当面指责徐树铮越权,徐树铮自然是不认错的(其实他这辈子何时认过错),并自此恨上了孙洪伊。这以后,孙、徐两人经常在国务会议上吵架争执。奇怪的是,段祺瑞并不是一个蛮不讲理的人,但在徐树铮身上却总是表现得近乎纵容,不是特别了解内情的甚至都怀疑这是段祺瑞吼中指使徐树铮干的。也不知道这徐树铮究竟有什么能力,能让段祺瑞如此偏袒有加。孙洪伊对付徐树铮,自然得到黎元洪的支持。于是,这两个人的争斗渐渐等同于黎元洪与段祺瑞的争斗。

恨透了孙洪伊的徐树铮最后终于鼓动段祺瑞发出了“立即解除孙洪伊职务”的院令,命令送到总统府,黎元洪一看简直气炸了肺,再次拒绝充当盖章机器。段祺瑞这时不顾国会意见和当时的舆论,竟然亲自到总统府要求黎元洪在免孙命令上盖印。本来段祺瑞到总统府就是极少有的事,而这么郑重其事地来了,素来优柔寡断、懦弱的黎元洪却竟然依旧拒绝在免孙令上用印。段祺瑞愤怒了,声称再不肯免孙的职,就请总统免他的职!黎元洪在这个倔强的总理面前不得不又一次屈服,但为给孙洪伊留面子,提出可由他自行辞职。可是哪里料到,孙洪伊也不是个善茬,他的倔强比起段祺瑞也毫不逊色,声称要免职是你总统的权力,要他主动辞职绝对不干!

段祺瑞知道了大怒,马上递交了辞呈,声称要撂挑子不干了,黎元洪只好赶紧让王士珍出面做孙洪伊的工作,让他体谅总统的难处,然而孙洪伊倔脾气上来了,九头牛都拉不回,表示不要官职,只争人格。同时那些平时也极端讨厌徐树铮的议员也在国会提出查办徐树铮专权案,还要对内阁总理段祺瑞提出弹劾,支持段祺瑞的“研究系”议员们看段祺瑞受到围攻,也出来攻击孙洪伊“违法”,逼其辞职。一时之间,北京政局陷入一片混乱。

黎元洪只好把徐世昌请到北京来圆场。徐世昌在兼顾府、院双方之威信的基础上,提出总理不能走,孙洪伊必须走,总统府秘书长与国务院秘书长同时更调的解决办法。最后的结果是:孙洪伊免职,其内务总长职由教育总长范源濂兼代,徐树铮自行辞职,其国务院秘书长职由张国淦继任。一免一辞,段方还是占到些便宜,但是,按徐世昌的建议,徐树铮辞了职,府秘书长丁世峄也应辞职,段祺瑞也坚持这样才公平,黎元洪却硬顶着不办,令段还是觉得骨鲠在喉,气出得不痛快。孙洪伊离开内阁,恢复了议员资格后,常在议会上与段派针锋相对,段祺瑞气恼之下,不惜动用武力搜查孙宅,迫使孙逃到江南。段乘势又逼丁世峄辞职,黎元洪在种种压力下也不敢挽留,改用为人平和的夏寿康为府秘书长。

府院之争第二阶段暂告一段落,中国政局暂时恢复了一段时间的平静。

不过,别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了,如果段祺瑞和黎元洪、冯国璋他们是演员的话,在这部民国大片播放的中间,他们一定会悄悄跟你说:别走开,广告之后更精彩!

参战,不参战?这是个问题l

就在中国政局刚因府院之争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远在地球另一端的欧洲爆发了大战,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类推荐
  • 黎元洪传

    黎元洪传

    他,就是辛亥首义大都督、民国大元帅、两任大总统;坚持共和政体、军民分治,反对军人专权;讲求共和、法治、民主和实业的精神;被孙中山先生称赞为“民国第一伟人”的黎元洪。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黎元洪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编者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稗官野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乐无穷。适合各年龄段的愿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 中国作家人生档案

    中国作家人生档案

    本套丛书名为“人生”档案,意思就是强调它的真实性。有的人喜欢或习惯读小说,觉得小说故事性强好看,其实真实的生活更精采,只要认真地甭理和总对,几乎每个人的独特经历,都是一本好读有益的大书。
  • 黄兴自述(全集)

    黄兴自述(全集)

    黄兴是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黄兴自述(套装上下册)》以黄兴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黄兴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黄兴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一个立体而生动的黄兴形象。
  • 孟子:敢于选择自己

    孟子:敢于选择自己

    一辈子多长?一百年够长了。它代表什么?100乘以52周,等于5200周。再乘以一周7天,等于36400天。或者接近90万小时。成功人生是需要策划的,一个懵懵懂懂的人,他始终不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以立即支取的能力,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要有所改变,那么长久以来所做的美梦便可以实现。
  • 良师益友

    良师益友

    本书汇集了袁宝华同志的战友、同事、下级、朋友写的纪念袁老的文章。
热门推荐
  • 最强道之无极

    最强道之无极

    当他到我这里来的时候,他跪在地上,握着我的手,祈求着我,好像我是一个天使,他说:“我做了很坏很坏的事,我有罪,我这一辈子都活在愧疚和自责中,请您指给我道路,让我赎罪吧。”我自己也是一个罪人,我实际上就是一个骗子,我曾许诺给无数人救赎,可是最后他们依然堕入地狱,或者变成了更加可悲的游魂,沦陷在这不属于他们的人世间永世飘荡,直到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通往救赎的路荆棘丛生,而我一开始就迷失在这道路之中,到底是我救赎了别人还是别人为我的罪行赎罪?也许正如他们说的那样,当我明白了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就可以回家了,可以跟她们一起回家。
  • 自在仙

    自在仙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古往今来无数年,仙人从来是少见。如今迈步朝天笑,世间可有自在仙?少年出自荒域,欲修一条自在仙路,若上天不许,那我便逆了苍天,我的道就是遵循本心,自在无边!
  • 誓不为后:魔妃太轻狂

    誓不为后:魔妃太轻狂

    为了救出被封印的哥哥,她穿越来到了三百年前的家族里,想要找出那个曾经消失的咒语,却不曾想到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庶女身上。而且这个庶女还是一个废材,在家族之中根本就被看不起,让她不得不扛起了重任,为了得到最至高无上的咒语,只能够让身体的主人成为一个人上人。却不曾想到,一步步的变化,引来了更加多的麻烦。让她也变得炙手可热,无数人垂青。一个年龄只有十九岁的帝王,竟然想要娶她为后。“不要啊!老娘不吃嫩草。老娘今年二十啦!”
  • 午夜残梦

    午夜残梦

    主人公猛子从小体弱多病,他奶奶过世后,魂魄不散,盘桓在她身边,而他总是可以看见身边种种恐怖的异象,使他饱受折磨。梅子从小饱受苦难,和猛子相互倾慕。经过时光的考验他们究竟结局如何在命运面前,一切将如何抉择
  • 百妖行:帝都女妖

    百妖行:帝都女妖

    在现代,她为世界第二刺客,一次刺杀任务,却令她摇身一变成了卡斗大陆公西家连妖怪盒子里的低等魔兽都不如的废物,世人嘲她无能、辱她脑痴、讽她貌丑,她冷冷一笑;“既然你们这般侮辱,我再无动于衷岂不是浪费你们的苦心?”可知后事如何,咱们敬请期待。本文是一部成长文,并不会一开始就是强者,所以,前夕米沃不会写的太夸张,一个读者的乐趣,便是从一个主角的开始走到强者,如果省去了这个过程,这本书就真的没什么乐趣存在了。
  • 极道霸主

    极道霸主

    段飞羽身为大理段氏嫡系传人丹田却无法凝聚真气,郁郁而终后竟来到了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他发现自己竟然可以修炼了,欣喜之余段飞羽努力修炼,想要弥补前一世的缺憾。他一步一步的修炼,暮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 四爷正妻不好当

    四爷正妻不好当

    穿越四福晋很郁闷,管你吃管你喝还得管你小老婆!以前请你你不来,现在撵你你不走了,想生儿子找别人去!重生的四爷更郁闷,老三谋逆老四败家老五荒唐,唉,还是得妈好儿子才会好。福晋,要不咱再生一个?小白穿越妹最郁闷,唱歌跳舞吟诗作对外加布娃娃,前辈的经验怎么就不灵呢?皇子阿哥后宫在哪里!其实这就是个低调穿越女到清朝PK小白妹努力不炮灰的故事。
  • 重现杀机

    重现杀机

    自从他的妻子死后,詹姆斯·邦德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变得异常颓废,虽然身为特工人员,却没有个特工的样子。他自己和同事正处于危险的境地。M不愿失去这么好的朋友,因此最后决定送他去日本,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当他到达日本之后,却被带到了一个神秘的住处,那里被称作死亡城堡。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年迈的敌人。所有的征兆都预示着邦德这次在劫难逃……
  • 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

    本书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并且就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 你能为公司做什么

    你能为公司做什么

    本书塑造员工主人翁精神的通行准则,锻造企业完美执行力的行动方案。你能为公司做什么?企业兴,员工兴。本书告诉你为公司做得多,公司才会给予你同样多的回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勤奋、负责,为公司的发展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