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1200000021

第21章 漫长的崛起之路(1)

§§§第一节 无法立足的中亚

漫漫西迁路

牧草茂盛的蒙古高原原本是北匈奴的地盘,可是在中原人民的穷追猛打下,北匈奴不得不离开这个地盘,一路向西迁移。

公元105年,一个北匈奴使者忽然来到东汉朝廷,请求和亲。

这个北匈奴使者是从哪儿来的,东汉不得而知。东汉曾定下把北匈奴赶尽杀绝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只完成了一半。目前,北匈奴确实被赶尽了,但没有被杀绝。他们隐匿在东汉无法找到的一个地方,过着苟延残喘的生活。

面对北匈奴的和亲请求,东汉实在没兴趣结这么一个穷亲戚,胡乱款待北匈奴使者一顿饱餐,就将他打发走了。

可是,东汉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没有派密探暗中跟随北匈奴使者,找一个北匈奴的藏匿点。

11年后,公元116年,恢复了一定实力的北匈奴突然在新疆金且谷崭露头角,和东汉大将班勇打了一仗。但实力毕竟有限,北匈奴一战失利,又逃跑了,藏了起来。

北匈奴还真有一套藏身之法,没有人能探听到他们的住地。直到十几年后,公元134年,东汉才在金且谷一带发现匈奴军队,俘虏了北匈奴北单于的老娘。

此后,北匈奴时不时就骚扰一下东汉边塞,但总是打不过,只好又逃跑了。

东汉情知北匈奴已经没有实力与之抗衡,也懒得探查北匈奴人的下落,任由其自生自灭。

没想到,北匈奴人的生存力很强大,竟然逐渐恢复了元气,壮大了起来。

公元153年,车师王阿罗多叛变东汉,归附了北匈奴,想借北匈奴的兵力共同对抗东汉。没想到,北匈奴虽恢复了实力,但跟东汉相比却是天壤之别。车师王审时度势,又离开了北匈奴,重新投向了东汉。

此后,北匈奴与东汉之间再也没发生过冲突。这倒不是北匈奴不想打东汉的主意,而是有一个大克星在攻打它,以致它无暇顾及东汉。这个大克星就是曾被匈奴打跑的鲜卑人。

公元160年至260年,强大起来的鲜卑国占据了北匈奴故地,北匈奴全无招架之力,继续向西迁移。

西迁的匈奴人并非蜂拥而去的,在他们心目中,蒙古高原才是熟悉的乐土。不到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们是不会踏上西迁之路的,况且这条路遥不可及,不知何处是尽头。

最早进行西迁的匈奴部落是郅支单于的残兵败将,在汉朝“犯我强汉,虽远必诛”方针的指导下,大汉十几万军队千里远征,将郅支单于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郅支单于的领地很快被归汉的呼韩邪单于占据。

向东回到旧部已经不可能了,而郅支单于残部的避难所——大漠更深处,又遇到了暴风雨灾难,冻死了大批牲畜和士卒。无奈之下,郅支单于残部只得向西逃命。这批匈奴人逃到了中亚,后来壮大起来,相传后来震慑欧洲的阿提拉单于就是郅支单于的后代。

当然,现在居无定所的这批北匈奴人与郅支单于的残部没有多大关系,共同点是都是匈奴人,他们都要向西迁移。

匈奴人虽然彪悍,但缺乏冒险精神,他们暂时不敢去蒙古高原以西的未知区域,于是来到了属国康居国。

康居国曾被匈奴欺压过,非常厌烦匈奴,打心眼里不欢迎北匈奴。但是,康居国又不敢惹怒北匈奴这批亡命之徒,因为康居国的作战能力与他们比起来还相去甚远。

然而,康居国也不是北匈奴的乐土。在这里,北匈奴人遇到了昔日的仇敌——大月氏人。

早在东汉初年,大月氏人被匈奴人赶到了中亚。大月氏人占据了北印度和巴克特里亚的肥沃土地,建立了贵霜帝国。

大月氏人见自己的仇人匈奴人近在眼前,全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康居国作为北匈奴的属国,自然要出兵出力,不能动不动就让主子出面。可是,康居国国小力弱,战斗力根本不如月氏。

北匈奴见康居国不堪一击,只好亲自出战,三下五除二,就把月氏人打跑了。

月氏国虽然落败,但并不气馁,决心必报此仇。月氏国心知跟匈奴打突击战不是对手,就改变战略,跟北匈奴打起了消耗战。此后,大月氏跟北匈奴之间断断续续的战斗延续了大约100年。

这一招还真奏效,北匈奴残部本来就缺乏物资,全靠康居国援助,时间一久,康居国就不愿意帮北匈奴了,把他们赶走了。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北匈奴也不想寄人篱下,就带着部众去寻觅新的乐土。

可是,天下虽大,但何处才是北匈奴的归属地呢?北匈奴一时间也迷惘了。

蒙古高原被鲜卑占据,北匈奴已无力去争夺。而西域的一些国家要么归附了东汉,要么与北匈奴势不两立。北匈奴实在不知何去何从。

天无绝人之路,既然东汉、西域、蒙古高原都不是北匈奴的立身之所,北匈奴就另辟蹊径,继续向西迁移,希望找一个栖身之地。

北匈奴的西迁可谓是史上最悲壮的长征,可惜他们没有文字,无法记载一路的艰辛和磨难。

他们从蒙古高原向西探索,历尽艰辛进入了中亚地带。

中亚会是北匈奴的乐土吗?北匈奴能否找到立足之地?

寻觅乐土

中亚是一片浩瀚无垠的沙漠和草原。这个地方高山林立,被天山山脉分为两部分。天山北部气候比较湿润,提供了广袤的牧场供游牧民族生活;而天山南部地区却十分干燥,塔克拉玛干沙漠占据了塔里木盆地的绝大部分地区。这样的地理条件将中亚分成了一些独立的谷地和绿洲,之间或是积雪终年不化或是干旱不毛的沙漠戈壁,极难穿越。因此西域地区的国家规模都很小,称为城郭之国。匈奴人在这里,与汉朝进行了几次争夺。但当他们连自己的根据地都失去了时,这些城郭之国只能供他们暂时落脚。一旦他们再次强大起来,便只好再去其他地方寻找生存空间。

而他们只能再向西走。

阿尔泰山和天山北部山嘴在朝着巴尔喀什湖方向似乎已经合拢,然而实际上两山之问在楚固恰克方向,在塔尔巴哈台的额敏河处,空隙仍十分宽阔,裕勒都斯河、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之间朝着西北方向的空隙也很宽,来自蒙古高原的匈奴人透过阿拉套山口和穆扎特山口,看到了远方一望无际的东欧草原,它们比呼伦贝尔草原还要广袤。

这儿就是他们要找的乐土。

离开草原多年的北匈奴人呼啸着拥抱这块肥沃的土地,一如当初在蒙古草原崛起后突破阴山屏障向南发展一样,他们穿越中亚群山,向着这块乐土挺进,并在这块大陆上掀起了黄色风暴。

北匈奴人继续寻觅,最后来到了粟特国。粟特国在葱岭西边,古称奄蔡,在中亚称为阿兰国。阿兰人起源于里海南岸的伊朗高原,公元纪元前受气候影响迁移到了顿河东岸,在南俄罗斯草原放牧为生。

阿兰人的居住地有一座阿兰山,阿兰人就因此而得名。阿兰人和匈奴人一样,是畜牧民族,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阿兰人安定以后,为了扩大地盘,开始广泛征战,战胜了周围许多不同的种族,这些被征服的种族后来也成为阿兰人。地盘扩大后,阿兰人就建立了阿兰王国,国土包括大高加索山以北,黑海,亚速海(中国古书中称为大泽)以东一带。

阿兰国邻近伊朗高原,这里生活着米底人和帕西安人。阿兰国凭借强大的骑兵力量,将米底人和帕西安人彻底征服。后来,还跟高加索山南麓的亚美尼亚王国有过争夺,更对阵过西边的罗马人。

阿兰人何以这么厉害呢?这得益于他们的武装。

阿兰人个头很高,个个都虎背熊腰,长得一副野蛮相。他们的铠甲用牛皮做成,重量很轻,既便于行动,又能起到很好的抗击作用。阿兰人天生就有冒险精神,把在战斗中牺牲的人视为最快乐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匈奴人相似,善于骑射,以畜牧为生。不过,他们并不像匈奴人那样住帐篷,而是住在树皮盖顶、有帷幕的大车上。如果他们来到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就用大车围成一个圈子,开始放牧。这种大车也是阿兰人的重型武器,冲击力很强,类似于现在的坦克。

然而,这样一个强大的民族,这样一个强大的王国,竞在不知不觉间毁灭了。

毁灭阿兰国的就是逃离蒙古高原至此的北匈奴人。

匈奴人是如何毁灭阿兰国的呢?阿兰国何以如此不堪一击?

§§§第二节征服了阿兰国

血战顿河

公元290年前后,匈奴人开始出现在西方历史中。

匈奴人的身影起初出现在亚美尼亚国王泰戈兰纳斯的军队中。这个军队中有一队匈奴士兵,他们和一批阿兰人士兵一起服役。

此时的匈奴经过两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已经恢复了元气,实力非同小可,再次成为一个强大的部族。

但是,匈奴部族在中亚毕竟是门外客。当地的很多国家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称之为野蛮人。

为了与当地的国家和民族搞好关系,匈奴人偶尔会充作雇佣军帮一些国家打仗。匈奴部族主要生活在阿兰国附近,因此,时常加入阿兰国的队伍一起参加战斗。

这种融合互助的现象一直维持了一百多年,直到公元350年起,局势发生了变化。

一百多年的适应,匈奴部族已经完全习惯了中亚的环境,实力也与日俱增。当时,匈奴部族的领导名叫巴兰姆巴尔。

巴兰姆巴尔依然保留着匈奴人野蛮好战的性格,他不甘心受制于阿兰国,决心起身反抗。而阿兰人和匈奴人虽然偶有合作关系,但从内心里却深深地憎恶着匈奴人。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公元4世纪以后,季风把太平洋的水分重新带到了中亚的戈壁沙漠,中亚草原由此进入茂盛时期。受季风的影响,中亚咸海和里海的水位相继升高,伏尔加河以东的草原地带又增加了湿润度,森林和森林草原地带因而南移,干旱草原的面积因而缩小。

匈奴部族经营的是粗放的游牧业,需要人口稀少的辽阔的空间,因此就迁移到了阿兰国境内。

阿兰国看在偶尔会用到匈奴兵的份上,暂时没有理会匈奴人侵入阿兰国境内的事。但是,阿兰国早就把匈奴人看成了入侵者,正等待时机将他们赶走。

可惜的是,阿兰人还没准备妥当,匈奴人反而先对他们下手了。

这天,匈奴王巴兰姆巴尔策马出来放风,他凝望着阿兰国境内的茫茫草原,久久不说一句话。

陪同的部下见状,对巴兰姆巴尔说:“看大王似乎有心事,不妨说来听听,也好让我帮你分忧。”

巴兰姆巴尔长叹一声,说:“想我匈奴当年是多么风光,就连堂堂大汉都忌我们三分。可如今区区阿兰小国却敢轻蔑我们,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部下突然目光一闪,一股原始的野性毕露无遗,铮铮地说:“我匈奴全民皆兵,被称为马背上的王者,向来是横行霸道,何时受过这种屈辱。

依我之见,不如起兵灭了阿兰国。”

巴兰姆巴尔也正有此意,笑着说:“匈奴很久不曾作战了,也是时候向这些阿兰人展示一下实力的时候了。”

巴兰姆巴尔回到王庭,马上召集部众,下令说,明天起全部迁移到顿河,准备拿下阿兰国。

部下们听到这道命令,顿时欢呼不已。他们其实早就受够了寄人篱下的日子,一直期盼着有仗可打。

在巴兰姆巴尔带领下,匈奴部族数万骑兵开始向顿河进发。

顿河在今中俄罗斯丘陵东麓,曲折东南流,后折向西南,经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阿兰国的主力军生活在这里。

阿兰人听说匈奴来袭,气得火冒三丈。

反了,真是反了!你们这些外来的野蛮人占据着我们的国土,我们还没找你们算账,你们竟然送上门来。来的正好,看我们不把你们斩尽杀绝。

阿兰人在国王的带领下迅速集结,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阿兰人跟匈奴人一样,也是全民皆兵,平时没事的时候就畜养牲畜,一旦战火预警,就迅速集合起来参加战斗。

一时间,顿河岸边人头攒动,两支军队互相对峙,杀气腾腾,一场惨烈的厮杀即将展开。

首先出战的是阿兰人,面对入侵者,他们必须先发制人。

阿兰兵将们拉出几百辆大车,慢慢冲向匈奴骑兵的阵营,想把他们压死、碾死。

然而,阿兰人的大车还没到匈奴兵阵营中,匈奴兵们就四下散开,随后左右迂回,把阿兰人包围在中间。

刷——刷——刷,一支支箭杆如飞蝗般射向阿兰人。

嗖——嗖——嗖,一支支强弩如流星般击向阿兰人。

阿兰人顿时应声倒地,横尸战场。

与匈奴骑兵相比,阿兰人的作战能力实在太差了。虽然阿兰人也彪悍勇猛,但他们的行动比较缓慢,而匈奴骑兵善用闪电战,风驰电掣中就将阿兰人先锋军击溃。

阿兰国国王见状,顿时怒不可遏,下令全军冲击。

匈奴王巴兰姆巴尔连忙把令旗一挥,全军撤退。刹那间,匈奴骑兵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阿兰国国王大喜过望,误以为匈奴人胆小怯懦,便下令奋力追击。

阿兰国士卒们追了一段路程,根本寻不到匈奴兵的踪迹,只好撤回营地。

就在这时,一支支箭簇如闪电般从四面八方射了过来。阿兰兵猝不及防,多数中箭而亡,剩下的幸存者被匈奴人俘虏了。

阿兰国国王不甘失败,誓死抵抗,终究没能逃脱匈奴骑兵的铁蹄,死在了乱军中。

阿兰人大败,匈奴人立即长驱直入,收并了整个阿兰国。

为了壮大自身实力,巴兰姆巴尔与残余的阿兰人缔结了同盟条约,迫使他们参加匈奴队伍,充作雇佣军。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劫后余生的阿兰人不屈服于匈奴人的统治,其中一部分向南逃到高加索山脉中;另一部分则向西迁徙,辗转逃到高卢以及西班牙境内,成为后来匈奴帝国的强敌。

逃亡的阿兰人将匈奴人人侵中亚的消息传到了欧洲,整个欧洲都震惊了。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强悍的军队,一旦匈奴骑兵侵袭欧洲,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时间,欧洲国家人心惶惶,生怕匈奴人来袭。

消灭了阿兰国的匈奴会不会继续向欧洲深入呢?欧洲各国又将如何应对匈奴?

同类推荐
  • 三国伪志录

    三国伪志录

    前世战略级特工穿越到三国名将赵子龙身上。你有诸葛,我有郭嘉。三国分天下,怎么能少得了我常山赵子龙。此三国非那三国。
  •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1840年前那些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以战争为切入点,以以弱胜强为主线,展现了自西周至清代数千年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那些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
  • 西北节度使

    西北节度使

    又是一段走向岔路的历史。唐失其鹿,天下群雄竞起,逐鹿天下。我华夏泱泱,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五代十国之后,却是一个唤作大梁朝的帝国,起于河南江北之地。屡兴刀兵,三十年间遂一统天下。更有高宗昭武帝、太宗孝文帝,奋三世之余烈,承高祖之遗志,北击契丹,东征高丽,南逐南掌,西伐西域。几十年间,灭国无数,遂掩有欧亚疆土之半数,鞭笞天下。而二百年后,祖先的刀戈已经过去,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承平日久的大梁朝,在一片花团锦绣,烈火烹油的盛世繁华背后,却已是帝国的日暮。我们所要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大梁帝国的西北府州城外。————————推荐一本书《正德五十年》
  •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前一世,他是测谎专家,看透世人虚情假意,唯一信任的只有自己能抓在手里的一切;这一世,他是异世大陆上不受尊宠的世子,有着异于常人的血脉却天生体弱多病,权谋算计,赌命猜心,剑挑五洲,所向披靡,下得皇权,上窥天机。且看他如何逆转命运,独步天下,披靡众生,笑傲称神。
  • 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

    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

    本书针对历史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属于教科书性质的著作,对于了解与学习历史文献学的读者很有帮助。
热门推荐
  • 宇宙战场(兽王系列)

    宇宙战场(兽王系列)

    告别了地球,兰虎、柳远藤、苏尔三人前往宇宙深处的守护者联盟。守护者联盟是宇宙中的庞然大物,以守卫宇宙为己任,汇集了诸多星球的超级强者。守护者联盟每五十年选拔一次,兼具勇气、智慧和运气的强者才能通过考核,成为守护者联盟中新的守卫者。当兰虎他们三人抵达守护者联盟时,离下一次的选拔还有一年的时间。靠塔塔鲁特的资助,三人暂时在守护者联盟中住了下来,并抓紧利用这仅剩的一年时间和各星球的强者们一块在联盟中学习,如同海绵吸水一样吸收一切知识。对众人来说,竞争在选拔前已经开始。
  • 帝尊

    帝尊

    欲血沸腾,战血沸腾,兽血沸腾。踩至尊,揍帝皇,泡妹纸,纵意花间。天道茫茫,因果缥缈。孱弱少年与化灵失败的金雷,机缘巧合,融为一体,从此走上了逆天改命之路。五域,十境,以神雷为本,古炎为辅,最终突破位面桎梏,神游虚空。
  • 回到古代当富商

    回到古代当富商

    大学生就业难,四处碰壁,但却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古代。重生的他成为了当朝宰相的儿子。利用老爹的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现代人的智慧被他运用的淋漓尽致。开咖啡厅、酒店连锁,叱咤餐饮界。办夜总会、桑拿温泉、演艺公司,问鼎娱乐界。皇帝老子硬是把女儿送来做丫鬟,青楼女子被男主改造为T台模特,后宫三千佳丽争相应聘男主的秘书。一个小小的商人却控制了帝国的经济命脉。战争时他又摇身一变成为军事,用金钱战术在疆场上所向睥睨。不是男主太NB,而是男主太有才。妻妾成群美女成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穿越古代任我逍遥
  • 韩愈文集4

    韩愈文集4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烽烟战古

    烽烟战古

    一个被称之为光芒与玫瑰的时代:上古世纪!神与英雄、征服与守护、未知与探索、传统与创新是永恒的主旋律,爱恨交织、毁灭与拯救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浩劫开始的那一刻,万千世界的生命寻着先驱的脚步纷纷踏上最原始的大陆,寻觅世界的起源,烽烟战古,开启史诗般的上古世纪。
  • 宇宙规则

    宇宙规则

    我很懒,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
  • 浅爱成瘾

    浅爱成瘾

    顾亦然这辈子犯过三个致命错误,一是走错房间,二是睡错对象,三是搞错老婆。直到某天意外在路上捡到萌娃一只,他的字典里才出现绝望二字。某顾:你应该管我叫爸。某娃摇头:不对,你是妈妈的哥哥,我该管你叫舅舅。
  • 芥舟学画编

    芥舟学画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

    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是最了解的,你是否拖拉,你可以瞒过你的上司,瞒过你的同事,瞒过你的朋友或者家人,但是,你自己知道,你是否正在拖延的泥沼里挣扎,如果有,那么是时候解决这个问题了,打开这本书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问题进行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从科学里汲取力量,摆脱拖延,享受生活的轻松!
  • 聘你

    聘你

    本书对个大著名企业的面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供面试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