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0700000027

第27章 强国是怎样炼成的(3)

5.新农村,日本的伊甸园

美国总统卡特访问日本,坐新干线从北海道到九州,从北到南跑了大半个国家。一路上卡特看见的是秀美的风光和崭新的柏油路,还有一座座漂亮的别墅般的建筑,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访问结束时,卡特不禁发出自己的疑问:“怎么没看见你们的农村?”日本的陪同人员告诉他:“您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农村!”一句话惊住了绝对见过世面的美国总统。

日本农村简直就是世外桃源,日本农民简直就是天底下最舒服的农民。难怪连美国总统都惊讶不已。

在日本,你要找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肯定要失望了。因为日本所有的村庄,哪怕只有三五户人家的小村落,都通上了现代化的公路,而且一直延伸到家门口,村里的基础设施应有尽有,邮政信箱、公用电话亭、超市,稍大一点的村庄甚至还有篮球场、游泳池和电影院。农村的道路与城市的规格完全一样,不仅铺装正规,连各种道路标志,道路线都画得干干净净,一有脱落立刻就会画上新的。农村公路也不是我们认为的土路,而是清一色的柏油路面,而且和城市一样都标有人行横道和方向指示牌,外地人根本分不清这里究竟是农村还是城市。而且日本农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无论哪个村都特别干净整洁,根本看不到农村常见的混乱景象。中国农村只要靠着公路的,在秋收季节经常会看到公路上堆满了刚收获的庄稼,干什么呢?

就是为了让过路的汽车碾压庄稼,省去了他们自己碾压的麻烦。每次想起这个情景都忍不住一笑,觉得中国农民真有一套生活的智慧,不过这种行为在日本可是要吃官司甚至坐牢的。日本人也跟中国一样有在房屋外堆柴火的习惯,但只在自己房屋外面,而且他们堆柴火不用稻草,用的是树枝,为的是冬天取暖。稻草一般都送去加工厂做成了有机肥料,真是又经济又环保,一举两得。所以日本农村就看不到烧稻草时的炊烟四起,他们已经全部用上了天然气。

随便进入一户人家参观,你会发现他们的农家比很多城市人家还要舒服得多,家里的现代化电器应有尽有,家家都有汽车,有的人家还不止一辆车,通常有一辆乘用车,那是出行用的,还有一辆客货两用车或者纯货车,为了往返田地和家时携带农具的方便。房子宽敞,四面透风,传统的榻榻米在客厅也有,那是为了招呼客人的。日本的房屋建筑基本不用砖做材料,而是日本人特别发明的一种混合式建筑材料,很轻薄很耐用。这种建筑材料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当发生地震时,房屋不会解体,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身安全。因为日本多火山地震,日本人生活中遇到的地震频率之高世界罕见,平均每天日本各地都有地震的新闻报道,不过都是些小级别的地震,基本伤不到人。日本人说起地震来简直就像家常便饭一样,毫不惊讶!

日本农民已经基本见不到手工种地的景象了,小型机械已经普及到了所有农村。反正日本的农田面积都不会太大,用机械播种收割,个把钟头搞定。间或有机械够不着的边边角角,才有人过去补种一两棵苗。因为生产效率高,所以平时的日本农田里基本上是看不到什么人的,偶尔有个把人在那闲逛,也是为了活动身体。

日本的农村环境保护得非常好,基本没有那种尘土飞扬的地方,要么种田,要么住人,要么就是那种一看都有很久了的密林。那种自然的树林一看就没有经过砍伐,植被非常茂盛,显然不是人工种植的。田地和房屋之间合理安排间距,房屋距离公路最多50米,既方便下地干活,也方便居住生活。日本人从来不乱砍自己国家的树林,这种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深入到了所有日本农民的心里。日本人用的一次性筷子都是从中国进口原木,运回日本制造,然后一部分再返销中国。他们自己用完的一次性筷子不舍得扔,都集中起来送进了工厂,捣成纸浆后生产卫生纸。

日本农村的房屋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砖瓦房,而是清一色的别墅式建筑,房前有很宽敞的院子,足以停下四五辆车,房后有花园、菜地。围绕房前屋后的是一条条整齐的排水沟,生活污水都从这里流走了。在日本农家门口你几乎看不到任何垃圾废物,所有的废物都会被分类装在垃圾袋里,有专人负责清运,有机物送到附近工厂加工成肥料,无机物和其他不可再生的废弃物送到垃圾处理厂,或焚烧或填埋。如果有机会亲自去日本看看的话,建议你仔细观察一下日本农家门口的排水沟,那里居然流的是清澈的泉水,几乎看不到什么杂质或常见的废物,可见日本人的环保意识可谓深入人心。日本人能做到人人自觉遵守,根本不需要政府派个戴红袖章的人来检查督促。这与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农业人口在日本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日本的农民收入水平比城市里要高,这是他与中国不同的地方,也是日本优越生活的体现。日本没有中国这种户籍制度,没有什么农村户口、城市户口一说,住在哪就是哪的人。所以日本不存在城市人歧视农村人的现象。相反,日本最先富裕起来的是农村而不是城市。1945年到1947年前后,日本经济萧条,社会动荡,各种思潮在日本激烈冲撞。日本也曾经效仿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甚至当时在日本天天有游行示威者,要求政府实行社会主义改革。1947年到1950年,日本进行了类似中国土地改革的“农地改革”,让日本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实施农地改革后,农村运动就销声匿迹了。在城里人还没有找到稳定的生活工作的时候,农民有了土地,农业生产开始走上正轨,农产品价格也是一路上扬,日本农民率先富了起来。

但是按照经济学理论,城市发展起来后,一定会超过农村,成为经济最集中的地方,收入自然也要超过农村。城市与农村收入差距一旦被拉大,经济基础必然不稳定。日本政府也会“维稳”,日本政府为了防止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差距拉大,采取了种种措施来保护农民的利益。

首先,日本政府给农民制定了非常优惠的税赋制度,农民的税务负担比较轻。日本没有农业税之说,更没有各种摊派。从事农林水产业的个人和企业的税收,被纳入全国统一的税赋体系之中。农民上交的任何税收都进了相当于中央财政的账户,进行全国统一管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真正做到有福同享。富裕的地区多缴税,贫穷的地区少缴税,但最后从财政里拨回来分给每个人的保险费、教育费等是一模一样的。

其次,日本政府在许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对农民优惠的政策,例如:食品安全对策;稳定农业经营,加快农业结构改革;鼓励城市居民到农村和山村落户等。这些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农业和农村的地位。

怎么说呢?关于食品安全对策的问题,就是要求所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都必须严格按照卫生和安全的标准生产,由此产生的额外费用由消费者买单。城市人多花点钱吃到了绝对放心的食品,农村人还增加了收入,又是一个两全其美。

再次,日本政府还对外采用关税壁垒和技术壁垒方式,阻止外国农产品的进入,例如,日本的花生米关税高达500%、大米关税高达490%、小麦关税为210%。外国的农产品进入日本不是不可以,但你的产品加上了那么高的税,比日本产品贵得多,搁谁谁买啊!想象一下,中国人上市场里买一斤花生4块钱,吃着挺美。现在花生突然涨到了20多块钱一斤,老百姓又不是傻子;当然不买账。那你的产品只好哪来的回哪去。相当于变相强迫城市里的人购买本地的农产品。这可比什么抵制这个抵制那个要温和也有效得多。

农民最怕的是什么?是生病。但日本农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心。

即使是农民年老了失去劳动能力,没有储蓄,他们也能够依靠“国民养老保险”过上比较宽松和舒心的生活,他们每人每月可以领到10万到15万日元不等的养老金。而且,在医疗方面也同样有各种保险或保障,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人,根本不需要自己花钱看病。

不过日本的农村也遇到了和中国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年轻人都不愿意待在农村,不完全是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的问题。年轻人喜欢去大城市打拼一番,大城市当然还是有农村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困扰日本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大问题就是农业人口的不断锐减和农村老龄化现象,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从比例上来看,日本目前与农业相关的人口还不到400万,其中老龄人口(65岁及以上)将近200万,占到了50%左右。与此同时,村落中农户的比例也日渐缩小,从1970年的48%到目前2000年的仅占11%,农业从业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很多农村家庭劳动力严重不足,干农活的基本是老年人。实在干不动了只好花钱请人来帮忙。好在日本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农村建立了类似中国实行过的“农村合作社"这样的组织,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解除了农村和农民的后顾之忧。

富裕的农村,给日本社会带来的是政治上的稳定、社会的稳定。有了一个安居乐业的农村,日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6.弹丸岛国的经济奇迹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军国主义政府解体,美军占领日本,开始了大规模改造日本的步伐。战后的日本经济一片萧条,国土满目疮痍,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因贫自杀的现象每天都在全国各地上演。

但日本人还是用自己的毅力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他们通过美国人强行加给他们的经济民主化,为自己奠定了崭新的腾飞基础。

这个经济民主化指的是“财阀解体”、“农地改革”、“劳动改革”。

1947年起,日本开始采用“倾斜生产方式”,即集中物力、财力、人力投入到煤炭、钢材的生产上去。1948年起日本经济终于走上了经济复兴的轨道。就在这个时候,1950年6月爆发了朝鲜战争,日本的生产活动因战争特需飞跃增长,并且很快在1951年度时将国民生产总值恢复到战前水平。

从1955年开始之后的10年间,日本经济实际平均增长率为8%,几乎在长达l/4个世纪内,日本经济以世界最高的增长率持续发展。1955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尚居第7位,而12年后的1967年却跃居至第2位,过去的“中等发达国家”日本,如今已经被称为“经济大国”。

日本的经济奇迹,看似不可思议,但认真分析,却有着其天然的合理性,是一种逻辑上的必然,是必然中的偶然,更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日本发展工业完全是环境所迫,又是根据环境选择了最正确的发展方式。

日本由于地少人多,所以不能以农业发展为主,否则可能连自己都养不活。而工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多余人口,并在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中,创造附加价值。同时,日本的地理条件适合搞工业。

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海岸线很长,陆地面积却很小,因此其原材料的采购和成品的出口,基本是借助海运完成的。相对于幅员辽阔的我国内陆地区,日本的运费成本较低廉,出口产品更具有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日本相比中国而言本身就有着不错的工业化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国防工业体系,有大量的工业技术、设备,还有比较完善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因此,它开展工业化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短。在这方面它比亚洲其他国家的物质基础要好得多。

工业与农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工业所创造的附加价值远远高于农业,但其进入门槛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设备技术来配合,如购买土地、兴建厂房、购买原料和设备、招募员工。而对于政府则必须要进行交通、通讯以及水电的配套建设,以满足工业化的需求。为此日本在工业化上走的是循序渐进的道路,先做劳动密集性产业,积累资金、技术和经验,再逐步向资金密集性产业过渡。由于日本在战前就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再加上日本公司与西方相比更重视资金的积累,而非消费,使得日本的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日本通过商品的销售,赚取了世界各国的巨额财富。

目前日本国民的人均GDP年收入已超过3万美元,这说明日本国民的生产力水平是相当高的。日本是如何提高自身的生产力的?找出这些原因对于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很多欧美人的眼里看来,日本的腾飞部分得益于他们早期剽窃欧美的技术。看来日本人早期也不比中国好到哪里去,一样是要“借鉴”的。日本人下了很大工夫研究这些技术,重视人力投资和技术培养,最后日本不但完全吸收了这些技术,还在很多方面一举超过了欧美,现在日本成了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技术大国。从日本的发展轨迹中,中国人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在若干年后也能成为技术大国、发明大国,甚至是科研强国。但我们必须明白,自主创新是一条必经之路,不管多么困难,投入多大,也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中国经济不可能在如此低水平上重复太长时间了。

7.超强的科技实力

先说说总体概况吧,日本在下列领域掌握着领先的技术。

超导技术:日本开始研究超导新干线,预计时速将到达500公里。

实力公司包括:日立、东芝、日本车辆、三菱重工等。

同类推荐
  • 帅气逼人的历史

    帅气逼人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帅哥,和其他人有着怎样不同的命运?潘安、卫玠、纳兰容若、司马相如、慕容冲、独孤信、兰陵王、韩子高、董贤……每一个帅气的名字后面,都有着一段让后人感叹的历史。本书以嬉笑怒骂的文笔,写了中国历史上著名帅哥的人生经历,嬉笑怒骂,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帅哥史”。
  • 修行真知

    修行真知

    代有三千余子出,传三友,教十数,以成十万之众。不明法门,不入道境,三千大道,十万修真,熟能为仙?仙,当超凡,以盛气凌世,以锋芒绝世,是为大罗。仙,当非鬼,以道心永恒,以灵觉无量,是为混元。我,历青尘,落泪灵,滴血色,失心语,葬梦怜,是名“凡动灵生”。我,著学说,曰修国,曰行身,曰真经,曰知道,是名《修行真知》。
  •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是中国传统史学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本书以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主题为主线,以单元统摄选文,选编《资治通鉴》对若干重大史事的叙述,加以详备的注释和解说,在彰显司马光大家手笔的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发掘。
  • 少校荆轲

    少校荆轲

    穿越,为了维护历史的真实。但新的荆轲却开启了另外一个时空世界的大门,在那里,是魔幻的传说和历史的真实之间剧烈的碰撞。不同的荆轲,开始演绎一段浩瀚的魔幻史诗……
  • 京族简史

    京族简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鉴于这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已积淀为各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多年来少数民族历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为适应民族工作发展的需要,国家民委决定对《丛书》进行修订。
热门推荐
  • 悲血溅神花

    悲血溅神花

    狭路走出的一个少年怎么一步步解开邪魔之谜?众生执念,阴阳合一,神花开尽便无花到底埋藏多大的玄机?狭路之狭,武道之窄,悲恸神花,血洒星空,少年怎样演绎人生风采?
  • 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

    本书是作者历经两年的潜心创作,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将文言文、白话文和网络语言相结合,用400多个警营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表现了人民警察机智、幽默、乐观和忠诚的职业特质。本书以普通人的视角和“另类”的表达,成为近年来公安文学创作中接地气、书警魂、悦警心的佳作,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好评。作者简介:王健是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是全国公安文联会员、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研修班学员。多年来,王健坚持以独特的眼光观察警营生活,并透过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文学思考,其作品写出了公安民警的人生百味。
  • 阳光色

    阳光色

    地球那么大,什么颜色都有。可是为何没有阳光色呢?我被困在这狭小的星球,投入了一个专属的拥抱,喂宝贝,想什么呢?!某男勾起唇,宠溺地笑起来。你真是个大笨蛋啊!
  • tfboys之年少有你

    tfboys之年少有你

    年少时,因为有你,她在迷茫中有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也因为你们她认识了两个好闺蜜,三人一同追梦,一起努力,只是想平凡的过日子,可是,却在无意中邂逅了那三个完美的少年......青春的梦被一点点发现,三人却不知道自己是否依然喜欢他们,而三只也在这场遇见中慢慢沦陷......
  • 我这个普通人的生活

    我这个普通人的生活

    《我这个普通人的生活》是一本文学随笔。作者张佳玮是专栏作家,活跃在豆瓣、知乎、天涯、虎扑、《一个》等网络和平面媒体。目前旅居法国巴黎。
  • 孤岛之谜

    孤岛之谜

    一场毁灭性的地震在太平洋深处暴发,引发了一段离奇的海上之旅……神秘的孤岛……诡魇的大墓……奇异的宝藏……谜底最终被一步一步揭晓。
  • 螺子黛

    螺子黛

    她流落红尘,看遍世间冷暖,独独挂念着他。莫名其妙被大将军娶回家,受尽凌辱,他却及时出现,成了她最温暖的依靠。她为了他,机关算尽,背叛了自己的亲人与国家,可到头来却发现九年前他早已心有所属,她只是他复仇的工具。恨之深,爱之深,这场闹剧该如何收场?
  • 婚不由己:冷少很霸气

    婚不由己:冷少很霸气

    “女人,你逃不掉的!”他墨色的眸子里凝聚着风暴,看她如同蝼蚁。“做我的奴隶,直到我厌倦为止。”为了亲人,她忍气吞声成为他的宠物,他给她的却是一场阴谋。失了身失了心,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么?!“赫连曜,你不是讨厌我吗?好,我滚!”身怀六甲爬墙而走,你管得着吗?“该死的女人,偷了我的种哪里逃!”再见面,她早已涅槃重生,成了炙手可热的红星,却对他视若无睹。“妈咪,那个怪蜀黍是谁?”“不知道是哪个死忠粉,扔出去!”他暴怒,女人,你等着!
  • 龙女寻魔记

    龙女寻魔记

    功夫烂,嘴巴利,耳根软的小白奉卓居然在第二次死后被龙神认作女儿!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她要反抗龙神的育女心经,要跟千奇百怪的人和生物打交道,还被分派了按照赦免帖清单寻找天魔族的烦心任务……踏上旅途的奉卓逐渐发现赦免帖的秘密,并卷入重重风波和阴谋,她能否全身而退,还是要接着死掉第三次、第四次……
  • 夜哭刀慌

    夜哭刀慌

    。苏林从苏林里拣了很多干柴,打开火折子便燃起了青烟,不一会便噼里啪啦出现红亮的火焰。苏林用干净的松树枝把清理好的鱼叉起来架在火上烤,又如愿的在张横留下的背篓里找到些盐和胡椒粉,均匀的洒在鱼身上,不一会便出现一阵淡淡的肉香,苏林吸鼻一闻不觉的赞道“真香!”“真香!”另一个声音从苏林身后传来,苏林转头望去发现一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