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0500000005

第5章 医改不是折腾(4)

医疗保健总是被投机者看好,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淘金场所,淘金者看准了公众对于健康的需求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他们能轻易被说服而不利用公众的健康来获利吗?影响力再大的圣人也无法说服他们,想要控制住这种狂热只有依靠法律的铁腕,对方伸手了就一定被捉,如果只是吓吓他们,是起不到作用的。总的来说,药品的价格在各环节的实际构成要素之中,生产性的成本只能占到30%左右。经过了医药销售商内部各个层次的提成,以及药品中标进医院的报名费、医生回扣和配送等环节的成本,药品在进入医院加成15%之前,其价格就已经加倍了。因此全国医院药品平均进销差价非常大,基本上可以达到台面上说的15%的3倍左右,就是说药价虚高主要问题源于药品流通环节(其中也包括医院的进销环节)的一层层加码。新医改安排基本药物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减少中间环节,规范基本药物的生产和配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直接配送覆盖面力争达到80%。

要是真的能合理确定基本药物的价格,就可以减轻公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基本药物制度在世界上都是比较普遍的形式,这样做对于降低药价和保障基本药物的供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面这些内容要是真正做到位了,许多问题就好办多了,问题是基本药物目录如何制定和如何管理等各个细节,都需要实打实地落实。按以前的经验,问题大多会出现在落实过程中,搞不好就容易让一盘好菜变味。

3.给赤脚医生—双好鞋

赤脚医生仍然面临赤脚的尴尬处境

在我们中国,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占大部分。另外,农村居民的收入普遍都不高,比起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差了好多,因此看病难、看病贵这类的问题就比较多地产生在农村。只有把农村居民就医的事情解决好了,才能说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医疗问题。我们在各个方面的政策好多都是以农村为重点,农村的稳定关系到全局的稳定,不把农村医疗问题弄明白,城市里的事情做得再漂亮也没用。

现在,城乡医疗条件差别非常大,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如果我们不尽快把这个局面扭转过来,还谈什么医改的前景?

我们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确实取得过非常显著的成就,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已经基本上覆盖了农村各个角落,全国有近9000个县级医院、近2000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2000多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近1800个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在60多万个行政村设立了村卫生室。现在,农村传染病和地方病已经得到比较好的控制,农民的健康水平也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这些成绩再多也无法掩盖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农村的公共医疗卫生管理还是相当落后的,满足不了农村公众的医疗保健需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较,还是相当地薄弱,要是与城市的情况相比,那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别了。

从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方面来看,虽然有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但是这个网络在运行上并不通畅。作为重要枢纽的各个乡镇卫生院,有一些是健康的,也有不少是带病运行的,就像一个个濒临倒闭的企业一样。作为基础性的村级卫生诊疗部门,更多的村级卫生室人员工作责任不明确,其中许多已经变成了赢利性的个体小诊所。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就极大地削弱了对疾病的防控功能。我们再从农村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来看,成绩多的同时问题也是不少,由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经费总是短缺的状态,有的地区就连最基本的妇幼保健工作都没有办法得到保证。在不少边远地区,农村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率仅仅达到60%左右,农村可防性疾病和老年病的普查工作、定期检查工作都难以办到位。从农村医疗救治方面来看,医疗资源中有八成被安排在城市中了,只有二成在农村负担繁重的医疗支持工作,让农村公众医疗保障总体运行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整个医疗卫生领域里的各项高新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优秀的人才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中,这就使主要服务于农村的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普遍存在着三少一低的情况,这三少一低就是资金投入少、医疗设备少、技术人员少和服务水平低。从农村卫生执法监督方面来看,因为卫生执法监督的精力主要都放在城市里面了,对于农村的食品和环境卫生的执法监督一直就处于缺失的状态,不是执法覆盖不够全面的问题,是极为薄弱的状态。

现在,不少地区都存在着“村医空白村”,这是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原来的老村医年纪大退休了,而年轻的村医却没有及时地补充上来,就使乡村医生队伍后继乏人。乡村医生的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赤脚医生,就是那些治百病、暖千家,背着药箱,凭着非常简陋的医疗设备走家串户的农村医生。他们曾经怀着满腔的热情,为亿万农民送去了最为基本的医疗服务,给那个时代缺医少药甚至无医可药的农民们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现在,背着药箱的赤脚医生们已经被乡村医生所取代了,早在1985年时,卫生部就停止了赤脚医生这一叫法,而原有的赤脚医生们经过考核,合格的就被认定为乡村医生。可是现在,年轻人中愿意当村医的越来越少,乡村医生队伍因此出现了人员老化和青黄不接的情况。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乡村医生的现实处境困难,现实情况就是多数乡村医生只能从药品差价和低廉的医疗服务中获取报酬,导致收入没有保障,退休后还要放下针头拿起锄头。城市化进程在一步一步地加快,到外面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在村医那里看病的人就越来越少,村医的收入就更缺乏保障了。年轻且有一技之长的村医看到这样的情况自然就要人心思变,纷纷改行或者外出打工。

乡村医生就是农民们身体健康的保护人,因为有了他们的工作,一般的常见病都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置,就能避免把小病拖成大病,还可以为农民减少看病支出,减轻城市医院的压力。如果由于资质难获取、养老靠自己、收入无保障的尴尬处境,让村医队伍进一步萎缩,农村公众就医难的问题就会更加严重。

我们应该对这些为农村医疗卫生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村医们多提供一些支持,让他们有条件继续从事自己的工作,不能再让这些医生仍然面临赤脚的尴尬处境。政府应该把取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资格的在职乡村医生,纳入到社区卫生或公共卫生机构管理体系之中,可以参照民办教师、畜牧医等行业安排他们的工资和待遇。对于村医的退休事宜应该制定出养老补助标准,并且按照实际工龄的长短给予相应的补助,这样才能让村医安心为农民服务。

新农合,维系着未来的希望

在新医改过程中,想要把农村的公共医疗卫生事情搞好,就应该在加大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上做足文章。不然,不论你怎么忙,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搭工夫。

对于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投入的话题没有谁还会觉得新鲜,因为这已经是个老生常谈了。农村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说,那就是体制和机制引起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在三个方面下手。首先是在提高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的同时,提升农民医疗卫生服务消费能力。农村人为什么总是小病扛、大病等?他们不想马上就去看病,不想立即就无病一身轻?其主要原因当然不是找不到看病的地方,而是拿不出几个看病的钱,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就得通过财政投入向农民们提供就医保障,以补助其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消费能力,让农民有病能医。对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方的补助,可以提高公平性,还会通过就医者对服务的购买最终流向供给方,增强医疗机构的可持续服务能力。其次就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对于农村医疗卫生的服务现状,在软件上也就是人才方面的缺乏是相当突出的,没有人才或缺少人才怎么能把农村卫生工作搞好?所以就不能只是把眼光放到对农村医疗保健机构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业务经费等硬件的投入上,那些当然都是必要的,但不能因为加大了硬件的投入就说把工作都做到位了,还要充分重视软件的改善。硬件投入上好办一些,花钱就是了,要买多少东西就支出多少钱,这只是个简单的算术题。对于农村医疗机构人才的培养可就不简单了,不是有多少钱就能做好的,资金是个保障,但更重要的是责任心和有效的方法。在有效地增加农村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支出,提高人员待遇的同时,还要拿出办法来保证吸引来人才、留住人才。其三是治疗性投入和预防性投入齐头并进。在加大农村预防性卫生投入方面是不应该吝啬的,这笔钱没有节省的道理,不然就没法构建起有效的农村疾病防控体系。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则是彻底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一个关键点,这可是实现卫生公平的必要途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医疗卫生福利制度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在新医改中扮演着主角,所以主要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着这个主角设计的,我们要依靠它来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这个制度就是以农民为对象,以农民互助合作为基础,按照自愿、互利、适度的原则,由集体与个人共同筹集医疗资金,并制定资金管理办法,从资金中按一定比例补偿农民医疗费用的集体医疗保障制度。就如同医改有新旧之分一样,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有新旧之分。新的总要比旧的有生命力,作用更大,不然还要想办法搞一套新的做什么?原有的那套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曾经在,解决农民看病、吃药问题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它就由于底气不足而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三个方面的资金汇集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合作医疗基金,凡是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一旦生病住院了,就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报销部分医药、治疗费用,从而达到减轻农民个人就医负担的效果。

生活在农村的父老乡亲们一直期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农村就医难题,但这个新生力量却遇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比如,现行制度安排的保障手段是对农民提供大病和住院医疗保障,但是谁能总得大病,大病在人的一生中能有几回,由于大病得病机率低,这种制度对于多数农民来说就缺乏吸引力了。大家都会算账,一算帐就觉得不合适了,就必然要影响到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影响筹资情况。如果当初在设计制度时,适当兼顾到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保障就好了。这不仅能让农民参合、筹资状况大大改观,还能对“小病大医”的道德风险起到一定预防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是符合向农民提供全面医疗保障大方向的。

如果这个病不能保那个病也不能保,还能叫作全面医疗保障么?再如,有些地方的农民说合作医疗的药费并不便宜,虽然是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的,但是个人承担的那一部分仍然与市场上的价格差不多。另外还有的农村地区在实行合作医疗之后,反而导致当地医疗 。

费用上涨了,而且涨幅还不小,农村患者可以报销的那部分费用楞是被医疗费用的上涨给抵消了,这就让合作医疗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大打折扣了。这不是费二回事么,干脆别涨价,我们不报销就是了!

这些问题仍然不新鲜,还是老面孔,既有设计制度时不严谨的问题,也有定点医疗机构缺乏竞争甚至是垄断所导致的。想要让新农合切实解决农村人的就医难题,只有制度还不行,还要考虑在实施过程中的调整问题,也要考虑如何给制度保驾护航。不然,东一个障碍西一个问题的,最后还是要搞成夹生饭。你做饭的不怕,倒掉就是了,可农村的父老乡亲们受得了这份折腾么?

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一定要有跟得上的法律思考,而且这些法律思考最好是走在新农合的前面。如果总是跟在后面,只有等到前面出了事再跑过去擦屁股,那就没什么出息了。为了保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的设立和顺利发展,就必须用法律作为保障。

同类推荐
  • 步入中医之门2

    步入中医之门2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非针灸学专著,而是以讨论经络辨证在临床上对处方用药的指导为主要内容。全书共20讲,分上、中、下3篇。上篇主要阐述经络辨证的基础知识、经络诊法、如何学习好经络辨证、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并结合大量病案,阐析了具体运用经络辨证方法的要领,平实地阐明经络辨证精义与理、法、方、药。
  •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三代以前,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是巫医一体,而又以巫为主,是巫兼任医,而不是医兼任巫。西周以后医学逐渐从巫医中独立出来,可是独立的医学教育没有出现,医学人才大多来自于民间,但对于医疗相关事务的管理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制度。总体上,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有规矩、有规律、有规范的完整体系。 王燕编著的《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 藏象异论

    藏象异论

    本书专门探讨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关人体生命生理的基本问题,主要指藏象理论。内容包括:中医哲学、中医五行藏象学说、中医阴阳藏象(气血水火精神)学说。
  • 解读“中国第一病”

    解读“中国第一病”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就发病人数而言,又是肝炎大国。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三者之间,既存在疾病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又是3个完全不同的疾病。肝炎由肝炎病毒感染所致。按发病方式分为急性、慢性;按病毒分类可分5型,其感染途径相同,治疗原则也一样。得了肝炎不要恐慌,绝大多数是可以治疗的,转为肝硬化、肝癌的仅占极少数,况且,现代肝移植是可行的,存活可达5~30年。只要科学面对、调整心态、积极治疗、防止疲劳就可能治好。
  • (便携式)针刺手法图解手册

    (便携式)针刺手法图解手册

    本书共分九章,详尽介绍了毫针基本知识、基础针刺方法、基本针刺手法、单式针刺手法、复式针刺手法、单式补泻手法、复式补泻手法、配穴补泻手法、《内经》刺法等内容。附篇中收录了近代12位医家刺法,以供读者学习之用。在“单式针刺手法”一章的编写中,采用当代针刺手法大师张缙教授所提出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进行编排论述,其中部分内容由张缙教授及高滨昌博士提供。另外,附篇中的“张缙二十四式单式手法”一文由张缙教授亲授,给拙作大增光辉。值此,对张缙教授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指导深表谢意!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针刺手法的研究颇为重视。
热门推荐
  • 白蛇传

    白蛇传

    十多年前,我曾有一段在寺院生活的经历,跟一条白蛇有过一段交集。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是怕蛇之人,但在那种环境,却跟它交上了朋友,还得到一串它授意的佛珠。这串佛珠至今留在身边,但那座寺院却再没去过,不知那白蛇如今是否安好?寺院是否完好?每想及此事,总是心生悲痛。
  • 青冥异录

    青冥异录

    仙、凡之间真有天渊之别?什么样的人可以修炼成仙?仙女的身体是否奥妙无穷?……本书专门刨根问底裤!
  • 田园隐逸:寒门大小姐

    田园隐逸:寒门大小姐

    聂洛儿被人贩卖到这个女人稀缺的偏僻山村,几经倒卖之后,落入一个猎户的手里。她只想在猎户身边歇个脚,等机会来了,还是要回聂家做大小姐的!没想到这猎户太憨厚,惹得她好想疼爱他,好想陪着他,免他一世孤苦凄零。只有一间木屋又何妨?只有一张小床又何妨?这一穷二白的日子,依旧被他们过得甜蜜又荡漾!荣华富贵?浮云!妻妾成群?啊呸!
  • 在明朝读书的日子

    在明朝读书的日子

    一个现代历史、中文系双料硕士研究生,因为一场意外使得他的灵魂与明朝中叶的一个正在娶冥婚的小正太融合到了一体。待他醒来后,面对却是一个萝莉小媳妇、一大家子的陌生亲人,以及一干来历莫名的怪蜀黍...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郑雁卿想了很久,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面对一波接一波的怪人怪事,郑雁卿觉得自己还是去学校读书算了!!!已签约,一定尽心完本;欢迎投票、收藏,谢谢!!!
  • 魅惑冷君:郡主很抢手

    魅惑冷君:郡主很抢手

    只不过是遇到个地震,她居然穿越了!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地球也忒危险了……好吧,既然从初生重新来过,身体虽换,爱财不改。吃喝玩乐,全不错过!总之,她要努力朝新生活迈进。因为:前进,钱进进!身为当朝外姓王爷安亲王黄震天之嫡孙女黄今,皇上史开先例亲封的今悦郡主,她怎能不给力些?于是乎,爬出府、玩失踪、串国度、与郡主干架、推姐夫下河;更有甚者,偷偷跟上战场、悄悄去找白马王子、玩得不亦乐乎。她当初只不过是咬了他一口嘛,难道还要赔上终身不成?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个太子么?她认识的皇子和官家子弟还很多呢,她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是,只是,她想不明白,怎么把自己也给玩进去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独宠逃妻

    独宠逃妻

    亲眼所见相恋七年的男朋友和闺蜜滚在了一起,她备受打击,巧遇男朋友的哥哥,一醉之下,拉着此帅哥狂奔民政局。渣男,贱女要结婚,行,以后见了本姑娘,记得恭恭敬敬的喊声嫂子!
  • 英雄联盟创世之耀

    英雄联盟创世之耀

    这是一场联盟英雄穿越现世的浩劫,改变了人类乏味的生活。谁来拯救这残破不堪的旧则?创世纪的维和者们,谁将带头冲锋!
  • 我的高材生女友

    我的高材生女友

    一个是文质彬彬的文化人,一个是无赖的小流氓,两兄弟在现实世界碌碌无为,眼看要没出路了,却因为机缘巧合穿越到了一个平行的古代时空。到了古代,他们依旧郁郁不得志,不是生意失败就是科举失意,好像老天存心和他们作对死的,经过一番折腾,他们终于进入了封建王朝的权利中心,满心欢喜的他们预备大干一场青史留名。而等待着他们的,又会是什么呢?
  • 品掌故见智慧

    品掌故见智慧

    本书编入的掌故,记载了历史事件、人物轶事,无不饱含着人生的情趣与才智。这些令人兴趣盎然的小掌故,流链于掌故是乐趣的交响,是可见的掌中智慧,也是社交的谈资。当你郁闷时,当你举止失措时,当你失意时,这本书便能够让你惬意,让你领悟,让你坦然参照的形态。
  • 幽兰花开

    幽兰花开

    孟幽兰为父嫁入龙岛,东海岛主龙朝阳性格怪异为试探是否真心,以帅气管家诱之一面化丑陋岛主以金银财宝惑之。最后因误会将魔魂花的种子种入幽兰身体里打入大海。幸运的她被西蜀仙山白云天所救,慢慢的爱上了他。然而魔魂花毒发作,慢慢的堕入魔道。不得不离开他,独自流浪寻求解毒之法。巧遇北荒魔窟帝噬天,被告之自己是魔门圣母,阴差阳错加入了魔教。听闻南疆蛊巫黎漫清有解毒之法,奈何被告之此花乃是上古巫妖之战尸骨上开的唯一的花,花开时便是魔魂附体之时,到时将是天地一场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