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0200000002

第2章 奔波在新闻现场(1)

一在以色列做记者的点滴体会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刘素云

一、记者要有“新闻敏感”

以色列有不少中国留学生。一次与他们一起外出远游,一位搞自然科学研究的博士后指着一块造型特别、色泽瑰丽的石头说:学艺术的人会说这块石头太美了,搞地质的却可能只会说这是一块铁矿石。听完后大家哈哈一笑,细想却充满哲理。这种差异就是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造成的。不管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记者,都需要独具慧眼,能够从一件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中,发掘出一些特别的东西。而对记者来说,这就是“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记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是记者的政策水平、业务水平、知识水平的综合体现。

记得一位以色列同行在闲聊中向我讲起过一件事情。一天早晨,耶路撒冷一辆公共汽车又发生了自杀性爆炸,两名记者同时赶到了爆炸现场。其中一名记者很快写成了一篇生动、现场感极强的新闻特写,另一名记者却伸开双手,耸耸肩膀说:我觉得没什么可写的。

这件事所说明的,恰恰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有了新闻敏感,就能透过纷纭复杂的表面现象而抓住最本质的内容,就能发现不同事件所包含的新闻价值,就有了对新闻事件的观察、分析和判断。

新闻敏感体现在两个方面:

1.政治洞察力

与国内新闻相比,国际新闻虽然没有那么强的政治性,但也同样需要我们对中国外交政策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进而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巴以问题报道为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与以色列虽建交时间不很长,但两国关系发展迅速。正是鉴于这样一种双边关系,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政策有时是很微妙的,也就是说要在巴以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我们在报道中也应遵循这样一个外交准则,掌握好报道口径,知道该支持什么,谴责什么,谴责到何种程度等。

2.对事件本身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

(1)事件本身的地位和意义

重大事件的新闻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如伊拉克战争、“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巴以冲突等。重大新闻事件是各媒体关注的中心,也是打造名牌媒体和记者的难得机遇,其所带来的连锁效应不可低估。cNN正是借着海湾战争而异军突起,一跃成为电视新闻传媒中的霸主;与此同时,新闻事件也成就了不少知名的新闻记者。应该说,这类新闻事件的自身价值较容易判断,作为记者所要做的就是要很好地抓住这一机遇。

(2)小事件反映出大主题

有时候,有些看似小的新闻事件,反映的却是一个大主题。对这类新闻事件,绝不能忽视了。录音报道《绿茵场上的和平梦想》

所写的不过是巴以孩子们之间的一场暑期“足球赛事”,这在突发事件不断的巴以地区,实在算不上是一个重大事件,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巴以地区一个永恒的主题:对和平的渴望和期待。特别是在巴以冲突持续三年多之后,人们普遍感到失望、立场变得激进的情况下,这种努力和呼吁显得尤其可贵。

(3)对受众所构成的吸引力

现在,我们总是说报道要吸引眼球,就是说要满足受众的需求,根据受众好恶对新闻事件进行筛选。这实际上又牵涉到受众心理学的问题。一般说来,受众的要求可分为信息需求、知识需求、娱乐需求。记者在选取报道题材时,可围绕这几个方面做文章。与此同时,由于受众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群体,文化修养、知识结构、个人素质等均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新闻报道切忌从俗、媚俗。

二、新闻敏感需要培养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创作风格以简洁著称,但其作品内涵又极其丰富。海明威有关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正是他这一风格的绝妙总结。其大意是说文学创作就像是海面上的冰山,写出来的只是露在外面的十分之一,十分之九都在水面以下。但是,这露出来的十分之一恰恰是靠水下的十分之九支撑起来的。其实,记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说我们的报道是那露出水面十分之一的“冰山”,那么这一冰山的基础就是我们日复一日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

记得一位刚刚到巴以地区驻站的国内记者,刚一到任,就风风火火接连发了不少的稿子,消息、综述、新闻分析,等等。但两个多月后,却见他没有了最初的干劲。问及原因,他说:越在这里呆得时间长,越发现自己所了解得太少,越不敢随便写稿了。

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一句话:无知者无畏。但是,记者不仅不能是“无知者”,而且应该是一个博学者,一个专家。当然,巴以问题有其复杂性,牵扯到历史、宗教、民族等诸多因素。但是,其他国际和地区问题也不单纯。因此,只有注意专业知识的长期积累,关。

键时刻新闻敏感才能像火花一样进发出来。

一次上网浏览,读到一篇文章,里面使用了一个形象的名词——“伞兵式记者”。也就是说,不管世界哪个地方出现大事,他们都会神速地从天而降。今天在亚洲,明天到中东,后天又在欧洲。

但是,这种报道更多地流于浮浅和表面。

在以色列,就有不少专家型记者,每每有重大事件发生,他们都很快站出来进行分析评论,或通过网络与网友们进行交流。《国土报》记者阿鲁夫·班就是我很佩服的一名记者。他不仅有内线,消息快,而且非常准确。他披露出的东西,一般都不会有错。因此,对报纸网络版的消息,我一般要经过两个消息源的核实。但是,对署名阿鲁夫·班的文章,我则从不怀疑其可靠性、真实性。这就是久而久之,媒体和记者在受众心中形成的权威性。

’另外,《国土报》还有两个专门报道巴勒斯坦问题的记者也很出名。一个叫鲁宾斯坦,多写政论性、分析性文章,另一名女记者哈斯,则以女性特有的感性和细腻,专写一些特写、通讯类报道。应该说,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名记”。

记者的积累,除了对所报道问题的研究外,还包括文化知识的积累,工作经验的积累等。这种种积累,成为造就新闻敏感的土壤。

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对所从事的工作要有激情,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冲动。我一直认为,要把职业和事业分开来看。只有当一个人把他所从事的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的时候,才会出成绩。

三、如何获取新闻线索

1.驻在国的媒体

我们时常听到有人抱怨国内媒体有关国际新闻的报道太少。

其实,各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同以色列一位记者说起此事,他说:读者更关心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与他们直接有关系的事件。这实际上正是我们所说的新闻的贴近性。以色列报纸头版永远都是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也就占一个版;电视新闻也是在最后几分钟报道一些重大国际新闻。但对我们这些外国记者来说,大量的国内信息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消息来源。

录音报道《让爱的阳光融化冰雪》是我和同事2000年共同采写的一篇稿件,此稿获得了“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类一等奖。而获得稿中所讲的故事的线索,则纯粹是一种不经意之中的运气。

当时我刚到以色列不久,当地英文报纸《耶路撒冷邮报》以整版篇幅报道了发生在以北部加利利湖附近的一个感人故事:一位巴勒斯坦青年舍身救活一名犹太儿童,而以色列人又集资捐款帮助这个失去父亲和儿子的贫困的巴勒斯坦家庭。这正是我们想要寻找的一个题材。当时,巴以冲突尚未爆发,但和平进程也遇到了很大困难。纵观各国媒体对巴以问题的报道,似乎除了“石头战”就是相互的敌视与对抗。但我们生活在以色列,亲眼目睹并感受到了巴以普通民众之间友好相处、和谐共存的一面,这也是巴以关系中很真实的一个方面。

正是根据这一线索,我们几经周折来到北部的一个阿拉伯村镇,采访了几位当事人,完成此稿。

2.驻在国的新闻发布

以色列是一个开放而民主的国家,有着广泛的信息源。以政府两大机构——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和外国记者协会,每天都会通过电子邮件和传呼机,将大量新闻信息提供给记者。此外,政府新闻办还及时将政府、国防军及政府各部新闻发言人的联系电话提供给各媒体,遇有变化,随时更新,记者则随时可以同这些发言人联系。此外,总理办公室、政府各部也经常组织新闻发布会,外国记协也经常为大家联系一些采访,如采访现任总理沙龙、前总理巴拉克、前任外长佩雷斯等。而且,遇有自杀性爆炸这样重大的新闻事件,相关部门的新闻发言人都及时赶到现场,接受采访,或主动向记者发表讲话。

3.建立个人社会网络

记者要成为一个社会活动家,结交社会方方面面、各个阶层的人士,从交往和闲聊中有时就能获得不少采访线索。

萨拉是我的一个朋友,曾在总统府担任几十年摄影师,社会关系广泛,本人又很健谈、活跃。记得有一次,编辑部约我写一篇自杀性爆炸受害者的稿子。当时,我真有些犯难。一是在身边没能找到这样一个家庭,二是即使有,很多人也不愿接受采访。没想到,跟萨拉说起此事,她马上答应帮我联系,而且很快有了回复。那是她的一位朋友,唯一的女儿在一次公共汽车自杀性爆炸中丧生。在萨拉的安排下,采访进行得很顺利。后来我才听说,这对老人是第一次接受采访,此前他们曾拒绝了多家媒体的采访要求。

4.个人的观察和发现

记者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闻线索。录音报道《绿茵场上的和平梦想》就是这样得来的一篇作品。获取此稿的采访线索,纯粹是一种偶然。

2003年7月初的一天,记者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机场遇到了一组刚下飞机的乘客。他们都身穿白色圆领衫,上面印着绿色的大字:

世界体育和平工程。凭借这几年在巴以地区工作的经验,记者马上意识到,这是一群国际和平人士,是前来巴以地区开展和平声援活动的。事实果真如此!他们是来自英国各大学的体育教师,也是和平志愿者,计划协助以色列政府在暑期开展一项主题为“巴以和平足球工程”的活动,为期一周,压轴项目就是7月11日举办的巴以儿童足球比赛。

11日一大早,记者冒着中东地区灼人的骄阳,从耶路撒冷赶往二百多公里以外的北部城市凯法,采访了这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足球比赛。当天又赶回耶路撒冷,并于当晚成稿后发回。

5.主动出击寻找采访机会

做记者,只想守株待兔是不行的,更要主动外出捕猎。机遇不是等来的,而是寻找和争取来的。2001年12月,以色列为报复巴勒斯坦激进分子连续制造的三起自杀爆炸,先后出动坦克、装甲车将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围困在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总统府中。阿拉法特的命运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当时由于以军的围困,阿拉法特失去了行动自由,这位“国际活动家”甚至不能离开拉姆安拉半步。在这种情况下,阿拉法特也希望借助媒体向国际社会传达他的声音。出于上述考虑,我们与另外一家驻耶路撒冷的中国新闻单位经多方联系,对阿拉法特进行了专访。

2月6日一早,我们从耶路撒冷出发,途中经过以军的三个检查站,中午时分进入拉姆安拉,随后在巴方官员指定的一家宾馆等候通知。直到当天晚上11点,我们才采访到阿拉法特。回到宾馆后,又连夜整理出采访录音。在此基础上,先后撰写了一条新闻,以及录音报道《采访软禁中的阿拉法特》,同时还为《世界新闻报》撰写了一篇约3000字的稿子《阿拉法特的软禁生活》。应记者要求,阿拉法特还为国际台《世界新闻报》题了词。

四、也说现场采访

很多时候,搞国际新闻的中国记者往往更习惯坐在家里,通过电视、广播获取信息,有时这不失为一种捷径。但是,外国人却不这样想。记得冲突爆发后第一次去以军围困下的加沙采访回来,对自己这一“壮举”颇有些得意,告知一位以色列朋友,没想到他却说:

你是记者,这是你的工作。你早就应该去!我先是哑然,随之即感到羞愧。

前往事件发生现场采访,既是记者的责任,更是报道所需。

1.通过现场采访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和素材

鉴于当时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邮报》的报道和其他一些资料撰写出一篇报道,但炒别人剩饭总是没有多少成就感。二来也是碰巧遇到了一个很不错的由头:根据穆斯林习俗,这位巴勒斯坦青年的家庭及所在村镇将在9月中旬为他举行纪念仪式。届时如能去现场采访,写出的稿子分量就不一样了。

2.增加文章的现场感、生动性

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听音响播放音乐和到音乐会现场,同样的音乐给人的感受和冲击力竟然有着巨大的差别。同样道理,如果记者能亲自到事件发生现场,那里的景物、环境及所营造出的一种气氛,可以激发记者的灵感与冲动。

3.采访是获取独家新闻的最有效途径

对事件的现场采访,可以分为两种:

(1)前往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采访

这是针对预知性新闻而言的,如集会、抗议、示威、大型社会活动等。其特点是记者事先获得有关活动的消息,并且有时间进行一些前期准备,是在打有准备之仗。如以色列一年一度的纪念拉宾的活动,都是我们报道的重点。这一活动不仅参加者众,其所表现的追求和平的主题也是我们的报道所需要的。

同类推荐
  • 河山寂寥

    河山寂寥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河北南部的城市地理;山脉与河流;原始的村庄,疏散与聚拢;北河沿;垴顶山等。
  • 黑白斋读书录

    黑白斋读书录

    全书分为四辑:“线与面”收录了作者近年来以长篇小说为主对军旅文学重要现象、重大问题的发言;“问与答”是作者与学生关于军旅文学的访谈;“人与书”收录的文章记叙了许多军内的师友名。“序而跋”收录了各种序跋。
  • 边缘人语

    边缘人语

    江的边缘,海的边缘,是水的边缘。淡的边缘,咸的边缘,是生的边缘。边缘之人往往麻木。边缘之梦常常惊醒。边缘是一种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缘状态总是酝酿着变化的状态,也是可以激活人的思想、情感的最佳状态,于求生和毁灭之间,不是麻木终了便是灵智闪烁。人在边缘时草也在边缘鱼也是边缘,命运和机遇都在边缘。从边缘的自由到自由的边缘,人怀警惧,心无块垒,怀边缘之想反而海阔天空。边缘寂寞。边缘美丽。远离了神话之后,边缘的启示就刻在每一粒沙子上了,长在每一根芦苇上了,嵌进每一片鱼鳞中了驮在每一对翅膀上了——于创造及灾难之间,平及暴烈之间,幸福与痛苦之间。空灵与物化之间,生存与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你外地边缘着。
  • 飘过的一瞬间

    飘过的一瞬间

    本书是一本诗歌集。作者是一名基层团干,他热爱本职工作又热心公益事业,多年来一直笔耕不辍。他用独特的视角和饱含深情的笔触,讴歌时代,欧歌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事业、对人生、对人性的深情博爱,充满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催人奋进,发人深省。
  • 永远的太师

    永远的太师

    教育大计,师范为本。太师一路走来,培养人师数万,辉煌与成就已载入史册。在新的历史时期,太师人勇攀高峰,力争上游,实现了建校、迁校、并校三大历史使命。太师又站在新的起点上,我相信新太师明天会更好!
热门推荐
  • 贴身狂枭

    贴身狂枭

    昔日天狼的至强兵锋,意外退役之后开启崭新的都市冒险模式,善于攻坚的李辉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各路美女突袭的目标:被萝莉逆推,被校花喜欢,被呆萌女贼黏上,被豪门千金逼婚,更没有天理的是被帮派美女老大掳去当压寨夫婿……
  • 应许之地之时轴

    应许之地之时轴

    应许之地三部曲,时轴,异端,恶魔。这将讲诉一个世界的悲怆,于道于爱。是一篇中土仙侠特色的具有宏达世界观的奇幻小说。
  • 妖孽房东俏房客

    妖孽房东俏房客

    原来的豪门阔少突然隐匿,三年后低调回归,实则布局夺回曾经属于自己的一切,看“草根男”如何荣耀回归,?丝成功逆袭的最佳代表。在夺回权力的同时,遇到各种不同的美女,看男主在花丛中暧昧不断,流连花丛忘返。
  • 恶魔法则:灵魂渡生

    恶魔法则:灵魂渡生

    人魔仙三界向来不合,可又像食物链般串联,缺一不可…………因为不合,所以掌管各自界限的王把时空分为了三个界限,最高层为仙界,第二为魔界,第三为人界,互不侵犯,这是分界时签下的条约……而魔界每三千年便会诞生一位【灵魂渡者】,负责把在人世间因为强烈的不舍,怨念而私自留在人间的灵魂超度……她是被收养长大的,因此遭受魔界的族员的歧视,唾弃!但也锻炼出她冷漠的性格,冷眼看世间的丑恶!毫不留情的收走冤魂!他,是魔界沉睡了万年的魔子!冰冷刺骨的6却在遇到她后……不知不觉的沉沦,融化!【愿为你画地为牢,我在牢里慢慢变老……】
  • 盛宠嫡妃:毒医三小姐

    盛宠嫡妃:毒医三小姐

    五年痴情,换来的只不过是深爱的男人的残忍杀害,一朝重生,容锦歌发誓要将所有欺辱背叛过自己的人,通通推入万劫不复之地!医术卓越,毒术精绝,医毒无双,却又阴险腹黑睚眦必报。然而容锦歌从来没有想过的是,自己从重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招惹上了一个不该招惹的人……她要交易,他同她交易;她要复仇,他帮她复仇;然而她要走,他却不让她离开——“进了本王的门,就是本王的人,容锦歌,你这辈子都别想离开。
  • 宫女女配求欢乐

    宫女女配求欢乐

    人生总是有意外,通过书楼一朝穿越小说中。温婉觉得这样的人生太喜感了,首先面对的是爬床。这是一个穿成配角的宫女,在宫中奋斗不息,抓紧一切机会,娱乐人生的故事。
  • 美人墓

    美人墓

    被相恋一年的男友送进了太平间,强迫嫁给一个死人,第二天男友突然死亡,所有人都以为是我杀了他,可事实却是……
  • 长途

    长途

    在校学生陈小多要为自己的叔叔——一个经常跑长途的大卡车司机——拍一个跑车的生活短片。然而不巧的是自己的叔叔已经弃车从舟,无奈之下,陈小多只能随同叔叔上船,一边拍摄叔叔在船上的生活,一边让叔叔讲述陆上跑车的故事。叔侄之间的对话,使外在于叔叔的“我”走进了叔叔的内心世界,使“我”融入了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卡车司机的视野。
  • 新石头记

    新石头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全十美:夫君多多多

    十全十美:夫君多多多

    我光荣地穿越了,而且还是穿到可以拐了一个又一个的朝代,真是中大奖了呀!等等,我数数,一二三四五六七个美男……怎么少了三个呀?不行,必须十全十美!要不然怎么配得上我万岁妖女的响亮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