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0200000012

第12章 海阔任鱼跃——漫谈驻外记者的工作(4)

1.对国际新闻事件的宏观把握能力

驻外记者对国际新闻事件的宏观把握能力决定其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和筛选。

国际报道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突发性的重大新闻,重大突发新闻往往是悲剧性的:战争、饥荒、自然灾害等。这些新闻能得到媒体和受众广泛的关注。另一类则是常态报道。常态报道中包括驻在国对一些热点问题的参与以及表态等动态,这样的报道需要记者具有对热点问题的跟踪了解,客观分析和把握问题的能力。常态报道还包括驻在国当地发生的一些事件,包括政治、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这需要记者对驻在国情况了解,同时要把握国内受众的关注度。

有些事件对驻在国来讲是一件大事,但是对国内受众来说就不一定了。日本人爱樱花,每年春天,日本南部最早迎接樱花盛开。

随着天气转暖,逐渐向北推进。樱花花季很短,从开到落,只有一周的时间,因此每逢春季时,日本媒体总会天天在首要位置花大量篇幅关注樱花“前线”的消息,以及当地人的赏花状态。但是这样的消息,对其他国家的受众来讲,关注程度不是很高,所以,也不必随着日本媒体,跟风赶潮,天天报樱花新闻。

对于同一个新闻事件,可能驻在国记者与驻外记者的关注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比如,日本首相选举事件,日本国内的记者可能更关注新首相施政纲领中的内政领域的问题。而对于驻日本的外国记者来讲,更关注其外交政策。总之,驻外记者不仅要了解本国国情,熟悉驻在国情况,还要掌握国际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新闻源中找出新闻点。驻外记者必须“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不做无用功。

2.驻外记者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驻外记者职业,绝不仅仅是一个谋生手段。新闻媒体肩负着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作为驻外记者,应该具有国家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我国,新闻事业具有上层建筑和第三产业的双重属性。新闻工作者既要对国家负责,又要对人民群众负责。记得外交上有句话叫做“外交无小事”,其实同样“国际新闻也无小事”,驻外记者作为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应对自己采写的每一篇稿件负责。因为在国际新闻方面“差之毫厘”,可能会“谬以千里”。

(1)要确保国际新闻的真实和公正

媒体的日趋商业化,争取在最早时间里传递信息,也导致了大量违背新闻理念做法的出现:不准确、不公正、低级趣味。在异国他乡,面对多元的信息,需要记者敏锐地辨别真伪。如果在报道原则与方向上偏离了轨道,报道就丧失了说服力,失去基本信誉。在实践中,驻外记者的工作与从事国内新闻报道的记者的工作大相径庭,他们必须在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都迥然相异的环境中工作。

这些都使得确保解释和译介工作准确性的难度加大。但应该记住,不管报道何种题材的稿件,如政治、经贸、外交或者文化交流,驻外记者都应当确保事实的准确。具体到每篇稿件,不仅应该导向正确,新闻事实准确,人名、地名都不应该出现任何错误。由于事发现场与后方编辑的距离遥远,后方编辑不一定都熟悉记者负责的国家或地区情况。因此,驻外记者如果不能确保事实的准确,那么很容易造成假新闻。总之,驻外记者更有责任和义务确保所获事实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责任和义务准确地阐述和解释他们要向公众展示的新闻。笔者在后方编辑前方记者稿件时,也曾遇到一些记者发回的消息,对事件的内容或背景交代太少,后方编辑又无法核实相关情况,急得团团转。因此,驻外记者发回的稿件,应该考虑到后方编辑部的实际情况,应该更认真,更仔细,从源头上把好第一关,稿件做到事实准确,主线分明,脉络清晰。

(2)驻外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驻外记者应该具有锐利深邃的见识,即能够在驻在国或地区繁多纷乱的表象中采访到最为重要的事件,并洞察新闻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提炼国际新闻事件的价值,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外交政策服务。一个称职的新闻记者,历来就是称职的观察家,观察国际问题时,必须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新闻报道中最为看重的无非就是独家新闻了,其实,所谓独家新闻的含义不仅仅是独家的事实报道,还包括具有创见性的新闻评论。

驻外记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其报道内容应该与事实和社会变迁紧密相连。驻外记者在国外代表的是国家媒体从业人员的形象,也是国家形象,驻外记者任何时刻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另外在采访报道中也应该考虑到本国国情和社会责任问题。比如,在笔者驻日本期间,发生过歹徒闯入小学校行凶、劫车等刑事案件,但是作为记者报道这些事件时,应该把握角度,避开其中的细节描写,以防止被一些具有犯罪动机的受众效仿。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要按新闻规律进行写作,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但各种信息的发布与有关评论,却不能不经过筛选与过滤,尤其是面对重大政治性国际事件时。当然,重大国际新闻并非总是含有政治因素,但除政治性外,也需要把握好新闻是否真实、是否不利于引导正确的社会行为等方面。丧失基本道德底线或不顾恶劣的社会影响的策划报道,从根本上就失去了报道的必要性。

3.驻外记者要努力做一名知识型、专家型记者

驻外记者不仅需要精通新闻业务,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积累,更要做专家型记者,要真正成为驻在地区国际问题专家。

专家型记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关系史知识,以史为鉴,触类旁通。在待派期间就需要进行多学科的交叉涉猎。要有不断学习积累的习惯,加强内在的专业功底。比如:驻在日本的记者,应该是一个“日本通”,对驻在国的政治、政策、外交和:艾化等多领域的知识都要精通,成为日本问题的专家,同时对东北亚等国际问题也应该有所研究。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的稿件。其实,驻外记者采访发稿的过程就是一个观察驻在国国情或驻在地区区情的过程。只有对驻在国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在报道中把握题材、内容。在现实问题的报道中具有科学家和外交家的气度。

在实际工作中,专家型记者能够轻松应对后方编辑的约稿。在向受众传达信息的过程中,也不会说外行话,造成“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局面。只有熟知驻在国国情,成为专家型记者,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表面化的信息进行解读和分析,发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国际问题往往风云变幻,不能人云亦云,要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国际问题。当然,受众需要平等、互动的交流,希望新闻工作者以“平民”、“社会人”的面目出现。要了解受众的心理,有的放矢。既不片面迎合读者,又要讲求报道的艺术性和效果,避免生硬的说教。

这就需要记者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分析研究国际问题的能力,时时积累,储备好题目。

4.驻外记者要有受众意识

国际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在国外,要求驻外记者在写作过程中了解受众的认知能力,从国外发回各类报道时,根据本国受众的情况,交代清楚新闻事件和背景。比如:今年日本自民党选举成了热门话题。从年初开始就有很多媒体关注这一新闻事件,其背景是日本首相由日本国会众、参两院议员中选举产生,而自民党在国会众、参两院拥有多数席位,因此当选自民党总裁就意味着当选日本下届首相。因此,驻外记者在采写有关自民党总裁选举的稿件时通常都会交代这一背景。

对驻在国的一些地方,国内受众可能也不尽了解。如,笔者驻日本期间,日本三宅岛发生过火山喷发事件,在采写这一消息时,必须对“三宅岛”的地理位置进行介绍。记者在采写“日本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一题材的稿件时,有必要交代有关靖国神社的背景材料,因为很多国内外受众不一定都了解日本“靖国神社”这样的地方。因此,如果小泉参拜的背景及对靖国神社的位置和供奉甲级战犯等情况进行补充介绍,内容就会显得更清楚和完整。

5.驻外记者要有创作激情

驻外记者年纪大不要紧,重要的是思想要永远年轻,对驻在国发生的新闻事件,时刻保持强烈好奇心,这样才能更激发自己的报道热情。有时驻外记者在国外的时间一长,可能逐渐对驻在国发生的一切感到熟视无睹,对新闻事件的敏感性也相应减弱。思想也逐渐变得保守起来,习惯于用自己固有的观念和经验衡量新的观念和做法。这在其他的行业似乎问题不大,但对于新闻这个需要时刻追随时间和刺激人们注意力的行业来说,却是大忌。驻外记者不仅要随时跟踪新闻事件的发展,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就须立即进入良好的报道状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出击。笔者的一篇“录音报道:靖国神社前的年轻人”曾经获得中国新闻奖,这篇报道就是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当选首相后第一次参拜靖国神社时采写的。其实,在靖国神社这样敏感的地方采访到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持反对态度的日本年轻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记者锲而不舍,在8月份东京的炎炎烈日下,不断地寻找采访对象,由于当时小泉首相刚刚参拜靖国神社的那种气氛,有很多日本人不愿意接受一名中国记者的采访,但是笔者没有因此而气馁,“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在遭到很多拒绝后,终于有一些年轻人同意接受采访,于是完成了这篇报道。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其实很多采访机会要靠记者自身去争取和把握。2001年,日本右翼和保守势力组织的“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由扶桑社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第二次被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这部历史教科书从1997年开始酝酿、编写,经2001年推向日本社会到现在,深刻地反映了日本社会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变化。当时在日本各界也引起很大的争议。其中日本社民党就教科书问题发表言论,引起了我的注意,就决定采访当时的社民党干事长渊上贞雄先生,但是打了很多次电话,秘书总是说他不在或者说干事长工作忙,没有时间接受采访。后来我就对秘书说:“其实就日本《新历史教科书》问题,已经采访到了很多其他党派人士,我台将就日本各界对《新历史教科书》事件的反应做成一个综合节目,如果这个节目中没有社民党的表态,那我们将感到非常遗憾!”

这位干事长秘书终于被我的诚意打动,有一天突然打电话说干事长愿意接受采访。记得当时渊上贞雄在他办公室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听说我必须要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潘记者的采访了!”听了他的话,笔者也忍不住笑了。这样,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对渊上贞雄的采访。

作为一名驻外记者,在异地采访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有了创作激情,才能不怕困难,竭尽全力,想方设法,争取到更多的采访机会,而中国驻外记者的独家专访,无疑会在国际新闻界多一些中国的声音。

“走出去”影响国际舆论,是中国驻外记者队伍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信息全球化时代,赋予驻外记者更多的机遇,无论采集信息的方法还是发稿手段,都在日新月异。同时网络时代给驻外记者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笔者认为,新生代驻外记者写好新闻的侧重点应该是如何从独特的角度,“以我为主”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这也是新生代驻外记者面临的挑战之一。

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考验着记者、锻炼着记者。驻外记者要在云谲波诡的国际事务和国际斗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学习、积累和思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抓住机遇,才能在国际新闻报道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让中国的国际报道更精彩,让中国的声音更响亮。

翟磊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同年8月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现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中心国际部签稿人、责任编辑。工作选择了北京,后来又常驻非洲大陆,有个梦想是能够走遍五洲、“游”遍四海。也曾做梦成为“名记”,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给自己提出挑战。

在非洲的日子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翟磊

2003年4月12日,我乘坐瑞士航空公司的飞机从首都机场起飞,经苏黎世前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始了我的驻外记者生活。

之后的两年,我把一段美丽的时光留在了非洲大陆。

为什么选择去非洲呢?这个问题是我在出国前的一段日子里回答最多的问题。其实早在2002年4月,我就知道了自己要去肯尼亚做驻外记者的消息,接下来就是参加台里驻外记者培训班的学习。在那段日子里,身边的很多朋友在得知我要去非洲的消息都觉得比较诧异。在他们看来,非洲是贫穷落后的,疾病流行、战乱频发、自然环境恶劣,而我却选择了到那里去。现在想来,我当初的想法也比较简单:一是觉得在台里做了三年多编辑,应该是出去闯荡一下的时候了;二是非洲大陆的神秘感对我有一种吸引力,一种想去探险的心理促使自己作出了最后的决定。那时候,海明威的《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的雪》以及凯伦的《走出非洲》这些书籍还成了我的枕边书。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我没能像海明威那样去探险,但在东非的游历也让我对非洲大陆有了感性认识和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类推荐
  • 那时青春,不懂爱

    那时青春,不懂爱

    本书收录了他100多篇文章,包括做你的一颗牙,爱之谜,给你最多的人,不是每种爱都会让人心疼,相爱过多少秒,补心之手,焐心之人,爱情保险,你并非我的依靠,五十分的两个人,在春天里寂寞的歌,那时青春,不懂爱,要对有些爱不以为然,那不是爱,藏爱,做你的骨头,爱情树,那群鸽子的主人,再向前一步等等。
  •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本套书选收我国当代人文社科领域著名学者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中的重要章节,旨在总结和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研究之精华、学术繁荣之盛况,使优良的学术传统、严整的学术规范得以承传光大,使一代学人的优秀学术成果以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以至更远的时代。
  •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四册为赋、杂文和其他一些内容:杂文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二十一篇外,另增加两篇,即《节录嵇中散<与山巨源绝交书>并书后》和《曹司空手植楝树记》。书简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五件外,另增加三十六件。经解诸文除《通志堂集》中的六十五篇外,另增补二篇。
  • 未厌居习作

    未厌居习作

    1935年叶圣陶出版的散文集,收1923一1935年间的散文36篇。
  • 姜椿芳文集(第三卷)

    姜椿芳文集(第三卷)

    本书汇集姜椿芳已发表、出版的著译及部分未刊手稿,按照收录作品的专题和体裁,分为十卷。本卷主要收录有《俄罗斯问题》、《花园》、《列宁在十月》等9部作品。
热门推荐
  • 皇帝行

    皇帝行

    一个比较惫懒的人,回到过去,按照他所了解的穿越经验,应该能获得很舒服吧!现实是:进一步荣华富贵,退一步百丈悬崖,他别无选择!可问题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进,好吧,承认他在权力和政治上是菜鸟!不过没有关系,咱去求那些历史上的大神。让别人为自己的幸福努力这才是做皇帝的最高境界!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沧海遗珠

    沧海遗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误惹病弱公子:弃妃女法医

    误惹病弱公子:弃妃女法医

    想她一介女法医,居然被一个乳臭未干的王爷给耍了!士可杀不可辱,想跟姑奶奶玩,她就跟他斗上一斗,将她赶出家门,成!她跟外放病秧子少爷去外地做官,他休息她审案,合作无间,名声鹊起。呦,小王爷追来了?可姑奶奶不想玩了,哪远滚哪!(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古都契

    古都契

    千年后,血染成河。没有黑暗与光明,有的仅仅是艰难的抉择和难以预料的明天。前世的恩怨,今生的情仇,塑造成小城的一个个故事,而故事的见证人,无忧无虑的,银铃般的声音在天际回响着。呐,我这不是做到了吗。少女轻轻囔道。轻轻捧起一朵花,任它飘向远方。少女独自一人,在天地间徘徊,再无一人陪伴。她选择的,选择她的,终于离去,只有她,迟迟不肯走。直到,这里完全被她毁灭,再无人知道,她做过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 在你的手里走来走去

    在你的手里走来走去

    《在你的手里走来走去》中,每个人的欲望都是那么的鲜明,每个人物实现自己的欲望时都那么艰难,每个人的欲望都那么合理。而最为让我战栗的是,这些鲜明的合理的个人的欲望一旦和时代的欲望、社会的欲望突然相逢时,则显得那么飘摇不定,那么弱势无着,时刻会被颠覆、篡夺、扭曲和变形。
  • 风会记得那朵花的香(天下美文哲理卷)

    风会记得那朵花的香(天下美文哲理卷)

    本书为你讲述一段段温暖人心的故事,这些故事贯穿着对人生、对情感、对生活的感悟,折射出世界的简单与复杂。让你能于喧嚣尘世中享受孤独与寂寞,坦然面对得到与缺憾,在世间百态中领略平凡的美,保持一颗释然、宽容的心。
  • 重生九零后

    重生九零后

    九零后是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在七零后八零后的眼里,九零后是非主流的!从前只有七零后和八零后重生,现在是九零后重生,那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啊!奶奶的,我竟然重生了!不是吧,刚高考结束竟然重生了!老天不是这么玩我的吧?我还得再读一次?您要是早几年让我重生该多好啊!现在我正要享受人生,你竟然让我重生?”林俊仰天长叹。这本书是温馨的都市生活,没有超级强的商战,只有小小的生意,没有官宦世家,有的只是一点点小小的背景,没有无数的美女,只有一个个鲜活的红颜知己。但是非主流的搞笑却是实打实的!给九零后支持,给收藏,给推荐吧!大家不要以为是九龄后书就不好看了,你可以把自己年轻化嘛!嗯,你懂得!Q群:184328317有意向的朋友们可以加入,多给旅人一点建议。
  • 霸道总裁绝版爱丫头别想逃

    霸道总裁绝版爱丫头别想逃

    片段:“死丫头,你是不是找打?”宫熙冥双眼喷火的盯着她。南璃懿儿无辜的捂着脸,委屈的声音从指缝溢出,“又不关我的事,我也不知道谁放进去的,你凶我干嘛?”宫熙冥将手上的情书,撕得五马分尸,将南璃懿儿搂进怀里,“丫头,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学校,我也是时候去见见你的老师了。”南璃懿儿惊讶的抬起头,伸出小手指无辜的戳了戳宫熙冥的胸透,轻轻的点了点头。如果被她知道宫熙冥去学校的目的,她打死也不会让他去的。
  • 豪门灰姑娘

    豪门灰姑娘

    偏远山区女孩李月儿因好友相邀入灯红酒绿的大都市打工,却不经意卷入一个豪门家族的内部斗争中去。身份掉包,权力纷争,阴谋陷害,好友反目,爱上仇人之子……神秘的山谷,远古的宝藏,血腥的争夺,一个又一个的谜,掩饰的究竟是怎么样一个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