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8400000023

第23章 草叶集(1)

瓦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美国1819-1892)

对于才华横溢的《草叶集》,我不是看不见它的价值的。我认为它是美国至今所能贡献的最了不起的聪明才智的菁华。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

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一生热爱意大利歌剧、演讲术和大海的汹涌涛声。他的诗显露出一种个性分明的美国特征,充满了分明的美国意识,在高昂激情的自然表露中传达出一种魄力十足的惊人气概。他的《草叶集》解放了美国诗歌,甚至对整个英语诗歌来说,它的影响也可以用“革命”二字来形容。当朗费罗等人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还在同欧洲传统亦步亦趋时,惠特曼已创造出了一种富有内在节奏的自由体诗,从他开始,美国诗歌才真正获得了气势磅礴的表现力。由此,惠特曼成为后来的很多美国诗人创作上的导师,也成为法国象征主义及后来超现实主义的典范。中国的新诗革命有很大一部分功劳也可以归到惠特曼身上,因为旗手郭沫若就是他的信徒。

爱默生是当时美国文坛的耆宿,向来有伯乐的美名,他与惠特曼的交往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除了惠特曼本人以外,他可以说是真正懂得欣赏《草叶集》的第一人,他相当英明地意识到新大陆已“诞生了一个伟人”。如今,爱默生早已作古,但《草叶集》却犹如一个不断萌动的有机生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茁壮成长,8次修订,8个版本,到1892年惠特曼逝世前,已出到第9版,里面所收的诗歌也由原先的12首发展成近400首。《草叶集》是一个以草叶为象征的有机生命体,“洋溢着希望的绿色素质”。惠特曼曾这样说:“同志,这不是一本书,谁接触它,就是接触一个人。”这是一句非常感性的话,包含了惠特曼在几十年间经历的无尽沧桑,也概括了《草叶集》的成长历程。惠特曼一辈子只出过一部诗集,但这部诗集已经足够令他位列美国诗人之首而无愧色。

1855年7月4日,惠特曼自费出版了他的《草叶集》。这天是美国的独立日。初版《草叶集》很薄,还不到100页,包括一篇序和12首诗,卷头有一幅惠特曼的铜版像。这本小书在评论界招来一片骂声,口诛笔伐的文章比诗集本身还厚。波士顿《通讯员》称这部诗集为“浮夸、自大、庸俗和无聊的大杂烩”,作者是疯子,“除了给他一顿鞭子,我们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伦敦《评论》报认为“作者的诗作违背了传统诗歌的艺术。惠特曼不懂艺术,就像畜生不懂数学一样”。初版印的1000册,一本都没有卖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同时代的人漠视了惠特曼的存在,虽然他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歌唱。

《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经验的结晶,它随着诗人的成长而成长,随着美国的发展而发展。从第1版到第9版,每一版都有新变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草叶集》既是惠特曼自我心灵发展的史诗,又是美利坚民族发展成长的史诗。

诗集的总名“草叶”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意象。草叶来自新大陆的泥土和空气,是生命力的象征,不论环境多么恶劣,它都能扎根生长。草叶又是发展的象征,它自发地成长繁殖,不需要照料和栽培。草叶更是民主的象征。在诗人眼中,遍布新大陆的草叶与星球的运行同样重要、神圣,正如社会生活中,黑人与白人、男人与女人、总统与平民没有高下尊卑之分一样。因此,诗集的基本主题可大致归结为:自我、创造和民主。

自我是诗集反复渲染歌咏的一大主题。在诗中,自我是顶天立地的巨人,他不同于欧洲浪漫主义传统中那种感伤纤弱、自怨自艾的自我,而是一个强健有力的形象。自我的健康完美就在于心灵与肉体、头脑与感官的和谐发展。他呼吸着现实的空气,立足于现实的土壤,是个实干家。他不怨天尤人,而是自主自强,掌握自己的命运,开辟自己的道路,承担自己的责任。这个自我具有微观和宏观的双重意义,微观自我是特定时间和空间的肉体和灵魂构成,但惠特曼相信自我还有一个具备无限时间和无限空间的部分。通过微观自我,个人的生命得以融入自然的普遍生命;借助宏观自我,个人的精神得以融入人类的总体文化。因此,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自我都是不朽的。

通过对自我的观照,诗人洞见了宇宙中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也悟出了人在宇宙中应处的位置,那就是不断以自我加入自然普遍生命的循环。诗人既歌颂蛮荒自然,也歌颂人类创造的二度自然:城市、电报、印刷机、海底电缆、木屋、斧头、书籍等,凡是人所创造的一切,在诗人看来都是美的,正是劳动和创造使人变得神圣。

在惠特曼的诗歌中,民主、自由、平等是他的基本概念……胜利、欢乐是他永不变的信仰:人类必然获得它们……诗人曾经用那样热情的眼光注视未来:人类必然能获得它们。民主是贯穿诗集的又一主题。诗人的诗不是为粉饰宗教与现行制度而作,也不为附庸上流社会的琐碎风雅。惠特曼歌颂的是处于社会下层的车夫、矿工和农人等体力劳动者,正是他们开拓新大陆,建立城市,创造了崭新的世界。对这片由不同肤色、种族、背景的移民共同开发的土地,诗人充满了信心。

《草叶集》的风格就像当时新生的美利坚民族一样,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有评论家将它的整体效果比喻为一首交响曲:“它需要整整一支交响乐队的演奏以体现其主题的交错与再现,从轻柔的弦乐到喧嚣的铜管。”对普通民众的赞美大胆直率,对民主理想的讴歌高亢有力,对死亡、宇宙奥秘的探索则柔缓哀怨,如泣如诉。

《草叶集》在艺术形式上大胆地打破了传统诗歌格律,创造了后来被称为自由诗体的新形式。诗人认为,民主之声不能受传统诗歌形式的束缚。拖长的、流畅的诗行本身就体现了贯穿全诗的自由主题。但诗集总体结构却很严谨,有章可循。惠特曼喜欢运用“目录诗”和“平行句”。前者类似我国汉赋中的铺陈手法。而平行句会给人目不暇接之感,但并不觉得杂乱无章,串联纷呈的形象和意念暗藏着主题的脉络。所有这些,都给自由诗体以内在的节奏感。

《草叶集》的自由之声和自由诗体震惊了当时的读者,惹恼了学院派文人。但20世纪的美国诗人却享受着惠特曼给他们开创的语言自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的美国诗人没有一个能绕过惠特曼的存在。

贯穿始终的民主精神

纵观《草叶集》,我们发现集中这300多首诗中贯穿了一条主线,即诗人的民主精神。正是这种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决定了诗人对具体事物的立场和态度。

惠特曼的民主精神首先表现在他的废奴立场上。他生活的时代正是美国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文明的迅速发展,蓄奴制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大障碍。惠特曼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具有比较深刻的民主主义思想。因此,当北方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同南方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奴隶制度尖锐冲突时,他顺应历史潮流,坚决参加废奴运动,用诗文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诗人的民主精神还表现在他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态度和立场上。诗人多次提出,他所以把诗集取名为“草叶集”,就因为草叶象征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普通的人。一反当时美国文坛脱离人民、脱离生活的陈腐贵族倾向,惠特曼第一次把目光放在普通人、放在日常生活上。他在《自我之歌》中集中地反映了纽约和长岛各劳动阶层的生活:赶车人、船夫、挖蛤蜊的、屠夫的小伙计、铁匠、赶马车的黑人、木匠、纺纱女、排字工、筑路者、拉纤者,应有尽有。诗人把这些人物概括为美国人的形象,把最高贵的品质给予这个形象,在这个形象中表现出正在准备为自由而战的进步人民的志愿和希望。

也正因为这种民主精神,诗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宣传“人类之爱”,并以乐观主义的笔触描写大自然,意气风发地歌唱人,歌唱人生。这种人道主义的思想意识说到底也正是他民主精神的反映。

同类推荐
  • 中国的眸子

    中国的眸子

    在一个新时期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我们这代人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边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边为自己作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回忆噩梦般的过去,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几倍的辛劳。毛泽东的两句话,那意思还真是说对了。收在本书中的几篇作品,肯定与读者已经见得太多的浅吟自斟、杯水微澜以及具有某种装饰性、仅有动物性的作品迥然不同,除了命运使然外,还因为自上世纪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以及这现实中总有披裹斑斓神话的历史暗度陈仓,让我常常有捕捉它们并解读它们的强烈冲动。
  • 午后的镜子

    午后的镜子

    杨森君,笔名杨迈,宁夏灵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致力诗歌创作二十余年。已出版诗集《梦是唯一的行李》、《上色的草图》、《砂之塔》(中英文对照本)、《午后的镜子》,随笔集《冥想者的塔梯》(与人合著)、《草芥之芒》。《午后的镜子》是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之一。收录了作者《十一月的山上》、《向下望去》、《观察一滴水》、《清水营湖》、《高空》、《黑山》、《桃花》、《再次来到镇北堡》、《五月十六日在磁窑堡西夏瓷窑遗》、《在东庄子草原上》、《登秦长城》、《荒芜之述》、《东塔寺院》、《中午之蔽》等。
  • 清徽吟

    清徽吟

    本书为作者的诗词作品结集。共收集作者新近创作诗词作品300余首,或写景,或写人,或写情,或写事,内容丰富,品味高雅,思想内涵深刻,其中一些诗词配以相应的书法作品,各具特色。二者相得益彰,文学性、艺术性、可读性并重。
  • 那时青春,不懂爱

    那时青春,不懂爱

    本书收录了他100多篇文章,包括做你的一颗牙,爱之谜,给你最多的人,不是每种爱都会让人心疼,相爱过多少秒,补心之手,焐心之人,爱情保险,你并非我的依靠,五十分的两个人,在春天里寂寞的歌,那时青春,不懂爱,要对有些爱不以为然,那不是爱,藏爱,做你的骨头,爱情树,那群鸽子的主人,再向前一步等等。
  • 我是60后

    我是60后

    60后,不前卫、不反叛、不颓废、不张扬。我们是渴望温情的一代,因为我们成长于只有热情没有温情的年代。我们是充满理想的一代,因为我们总是爱听英雄的故事,过早地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我们是内心保守却又渴望变化的一代,因为我们的青春,刚好赶上了祖国万花筒一般的变幻。我们是刚展开青春的羽翼就被生活的齿轮碾得粉碎的一代,我们被巨变的年代裹挟着,刚找到一个安全的位置喘口气,却发现周围大兵压境,已经是80后、90后的天下了。
热门推荐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生存的探索

    生存的探索

    马斯洛人格动机的理论大多以笔记、谈话、试验、演讲的方式阐述的, 整个思想显得比较分散,时间跨度较大,缺少集中归纳总结,而且引用了很 多比较晦涩的人物和内容,致使我们一般读者难以全面掌握马斯洛的深刻思 想,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斯洛的人格动机理论,本书在马斯洛著作《动机 与人格》和《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基础上,根据一般阅读习惯,结合现代成 功励志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和归纳总结,采取通俗表达的方式,既突出了马 斯洛的人格动机理论的思想,又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掌握和运用。
  • 思衿

    思衿

    你是我去不到的远方,我却是你拼死也想到达的彼岸,而这一切是命运的捉弄,还是岁月的安排
  • 极品游侠

    极品游侠

    圣禽,魔兽,神器,国宝,仙境,秘园,此类,未被人们揭晓的事物所散发的吸引,让不少人为之向往,而“游侠”,就是探索古文明,保护稀有生物,捉拿重要嫌犯以及解决一些特殊事件的职业,三个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少年,在重重险关下通过考验,得到“游侠”职业证书后,开始了他们的冒险……
  • 人王的时代

    人王的时代

    每个少年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星空的梦想。每个地球人心中,都有一个叫做太阳的故乡。当一场无法抗拒的灾难降临地球,人类不得不远离太阳系去寻找新的家园。浩瀚的宇宙、无尽的深空,充满着未知和恐惧。齐磊抬手指向深邃的夜空,璀璨的银河如玉带珠帘般横陈天际,他掷地有声的说道:“我们要航向那里!”“探索它!”“征服它!”————这是一个有关人王时代降临星海的故事。新书求收藏:)给我一份支持,还你一个星空下的传奇。
  • 销售客户沟通

    销售客户沟通

    怎么说才有效,怎么做才有收获,本书告诉你与客户沟通的所有细节和重点,让你轻松搞定大客户、难缠客户、顽固客户,打破销售记录。
  • 邱少云

    邱少云

    浴火永生,精神长存。《邱少云》讲述了革命烈士邱少云的英勇事迹,主要内容包括家破人亡、世态炎凉、颠沛流离、绝地反抗、光荣参军、军旅生活、忆苦思甜、立志援朝、满目疮痍、死守阵地、殊死搏斗、英勇反击等。
  • 重生之我为天骄

    重生之我为天骄

    林晟,原来是个可爱的小胖子,因为扶老奶奶过马路呢壮烈的牺牲了,但是老天又给了他一次机会,意外重生了不过呢,却给他了一个系统让我们看一下这个小胖子如何带着系统玩转都市。
  • 神般存在的梦想

    神般存在的梦想

    梦想,一直都住在心中,从没曾离去。直到,那条登天之路上,那个问神之抉择时。牠说:你终于来了。
  • 包公案(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包公案(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再版的《包公案》由《百家公案》、《龙图公案》和《五鼠闹东京》三部我国历史悠久、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公案小说合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