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8400000001

第1章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英国1564-1616)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包含着很多他(莎士比亚)生活的真实内蕴。的确,没有一个人能够写出这些诗,如果没有对美的感受的气质和自觉地掌握了艺术的话……这个莎士比亚,不像我们一向所知的那样,他不像剧中显露出来的莎士比亚。

——美国学者文代尔

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十四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在每年他生日的那天,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就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他像养料一样融入了英国文化的血脉,成为英国人的骄傲,也成为英国文化的象征。如今莎士比亚已经是公认的欧洲三大诗人(莎士比亚、歌德和但丁)之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坛的巨星。

从文艺复兴末期开始,学术界对莎士比亚就好评如潮。18世纪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称其具有“一种无愧为最伟大的天才的崇高思想”。雨果称莎士比亚是诗人、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三位一体的人,是“人类热情的巨流”。19世纪的伟大诗人、小说家如雪莱、普希金、巴尔扎克、狄更斯、屠格涅夫,几乎全都对莎士比亚推崇备至,竞相仿效。1984年选举世界十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被选为第一名。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全人类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几百年来,一直愉悦、温暖、激荡着亿万人民的心灵,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他的戏剧和诗歌被译成各种语言之多,仅次于《圣经》。同时,莎士比亚也成为各国专家学者广泛研究的对象,“莎学”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被誉为世界学术的奥林匹克。莎士比亚在世界上受到的重视是普遍的,更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在世界文化生活中有这样广泛的影响和享有这样崇高的荣誉。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都少不了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抒发感情与分析说理并重,同时人物形象生动丰富,语言运用巧妙,诗句节奏感强,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法国文学评论家圣·勃夫说的那样:“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好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他留下许多东西让你自己去追索,去解释,去研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不只是歌颂美貌、友情和爱情的单纯的叙述,而且触及人类本性中最深层的部分,富有哲理、引人深思,是英国文学史上公认的佳作。

十四行诗是源于意大利民间的一种抒情短诗,文艺复兴初期盛行于整个欧洲。诗的结构十分严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段八行,下段六行,每行十一个音节,韵脚固定。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结构严谨程度上更进了一步,他将十四个诗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三个四行,第二部分为两行,每行十个音节,韵脚固定。这种格式后来被称为“莎士比亚式”或“伊丽莎白式”。对诗人而言,诗的结构越严谨抒情难度就越大,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却丝毫不受格式拘谨,如天马行空一般自由奔放,诗歌语言富于想象,充满感情。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共154首,大约在6年间陆续写成,主题是友谊与爱情。第1到126首主要描写诗人同一位贵族青年之间友谊的升沉变化;第127至152首写诗人对一个“黑肤女子”的爱恋之情;最后两首作结。在前17首诗中,诗人敦促自己的贵族朋友结婚,他认为美好的事物应当通过传代而得到永生,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信念和对新贵族的希望。那位青年却对诗人若即若离,有时态度冷淡,有时垂青于另一个诗人,他甚至去勾引诗人的女友。但以友情为重的诗人却表现出和解精神。后半部分,诗人对“黑肤女子”倾吐爱慕之意,但她却被诗人的挚友拐走,这令诗人非常失望。这些故事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人文主义者对真、善、美的看法和理想,也反映出社会现实。

诗人通过对一系列事物的歌颂、咏叹和抨击,表达了他进步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对友谊和爱情的歌颂,表达出莎士比亚主张的生活最高准则:真、善、美和这三者的结合。“真、善、美,就是我的全部主题,真、善、美,变化成不同的辞章,我的创造力就用在这种变化里,三体合一,产生瑰丽的景象。”

莎士比亚的诗中认为现实世界就是一个善美和丑恶对敌的战场,他对人的个性的看法也更强调精神和爱的力量。而诗人的主观世界中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不满,则使诗歌爆发出强大的表现力。诗歌表现了对光明和未来的希望,也表现出人与人之间不和谐所引起的失望和焦虑。它们不仅仅是个人的抒情,而是体现并超越了自己存在的那个时代。

莎士比亚就像一个仙境的建筑师,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认识和表现客观世界的基础上重新组合出一个虚无缥缈的诗国。他用朴素的词汇和简单的语法结构、句型来表达自己的自豪和信心,塑造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阐述自己深刻独到的思想见解,再次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诗歌是永恒的:“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莎士比亚诗作的启蒙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如同人类不断走向文明的路途上燃起的永恒的明灯,莎翁给暗夜中摸索的行人指出了方向。他,一个平民的儿子,登上艺术宝座;他创造了整个世界,加以统治。弥尔顿曾经说过,作为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既满腔热情地肯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又真诚地赞美高尚的道德和仁慈博爱的理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既洋溢着现世的欢乐,又引导人们超越凡俗而趋于神圣,超越卑微而达于崇高。

诗里莎翁

十四行诗既然是抒情诗,抒个人之情,莎士比亚本人就很难像在戏剧中那样,可以隐藏很深不让人家窥见他的真面目,而是自然而无法掩饰地把心灵深处向世界披露。虽然不能说十四行诗就是作者的自传,却可以说是他的思想感情活动的记录。

莎士比亚对爱情的理解和体会,不全是罗曼蒂克的想象,而是实际的、脚踏实地的。首先他对爱人的了解,就不像其他诗人把自己的所爱描绘成天仙一般,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而是理智地当做一般人一样去发现她的美处。作者也深知爱情必须不断更新,不断加固,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否则生活的惰性,环境的冲击,时光的磨损,以及人性中的喜新厌旧的恶习,会使爱情受到危害。在第25首诗中,诗人表示了自己对爱情价值的认识,什么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他都视如粪土。唯有真正的爱情才能给人以永久的幸福。把爱的价值看得这样高,也可以说是“爱情至上”的观点吧,但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爱情至上,对人的精神解放和人性的发展,以及对生活的发现都是有着历史进步意义的。

然而爱情毕竟不能超脱社会而独立存在,诗人的爱情受到来自社会的诽谤和中伤,也受到自己心上人的无情背叛,这些必然要影响到诗人的政治、社会观点,从而产生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感情。在那邪恶的社会里,“美永远是诽谤的对象”,堵不住“那不断扩大的嫉妒的口”(第70首),人们会“加给你的鲜花以野草的恶臭”(第69首)。对这种颠倒黑白的无端诽谤,诗人在第121首中表达了自己的申辩和抗议。

从许多揭露和批判的十四行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一个战斗者的伟大形象,一个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崇高形象。有时自我刻画,有时自我剖析,有时冷眼看世界。如果说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自传性作品的话,那么,这一部分则真正可以看出作者的身世和为人了。

在伊丽莎白时代,戏剧被视为是不高尚的职业,演员毫无社会地位,只供人娱乐,而受不到尊重。莎士比亚也因从事这一职业尝尽了辛酸,他说:“唉,我的确曾经常东奔西跑,扮作斑衣的小丑供众人赏玩,违背我的意志,把至宝贱卖掉。”(第110首)接着,在第111首中,抱怨自己命运不好,过着这种低下的生活,备尝世人的羞辱。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写因去远方卖艺不得不和亲人离别的诗,里面都浸透着诗人的眼泪和生离死别的痛苦。

诗人由于自己的身世和职业,可能有时出现自卑思想,但他的性格中的主要东西是自信和自负的,有着自知之明的;他在给“朋友”的许多诗中,都表示要用自己的诗使他的“美”长存,要使他在自己的笔下永葆青春,获得永恒的生命。第81首在他写的当时可能是预言,但这预言却成了不折不扣的真实。

名字将从这诗里得永生,

虽然我一去……

大地只能给我一座乱葬坟,

而你却将长埋在人们眼睛里。

我这些小诗便是你的纪念碑,

未来的眼睛固然要百读不厌,

未来的舌头也将要传诵不衰,

当现在呼吸的人已瞑目长眠。

这强劲的笔将使你活在生气

最蓬勃的地方,在人们的嘴里。

同类推荐
  • 烛光喷薄

    烛光喷薄

    在这危机关头,是千字文拯救了我的写作。千字文短小,伏案写作不过一小时就成了。于是,上下班的路上即兴构思,目睹物事,神思飞扬,一点意趣凝成了。稍有空隙,拔笔书写,一篇小文很快便问世了。无疑,千字文成了我表达情思,延续创作的最佳文体。
  •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收录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剧本、译文以及建筑方面作品,共分四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林徽因全集》。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神圣自然

    神圣自然

    本书内容包括:欧洲文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生态视野中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理念、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生态伦理内涵、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生态意识的影响。
  • 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5)

    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5)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致丰子恺、李圆净、孙选青、林赞华、朱稣典、刘质平、弘伞法师、广洽法师、芝峰法师、习律诸法师、刘肃平、赵柏癫、李晋章、亦幻法师、崔澍萍、性愿法师、瑞今法师、寂山和尚、蔡元培、开元慈儿院董事会等多人的书信。
  • 灵山札记

    灵山札记

    我在岷山东麓的涪江河谷居住到四十年的时候,有朋友建议我应该走出去了。不是走到成都平原或华北平原,而是走到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恒河流域,或者是巴黎和布拉格。我也想走出去。未必是定居。走走埃及,走走布拉格,走走巴登,走走彼得堡……换一种地理,感受一下另一种经度和纬度上的日照、湿度和风。也包括人文。
热门推荐
  • 食仙

    食仙

    庖刀司命,剁妖断鬼。瓮中奥妙,亦能证道。掌中乾坤,两般天地。财侣法地,诸般皆得。千年传承的金牌厨师苏择,是一个现代的修真者。在一次网友聚会时,他居然捡到一个异界?!从此修真不用愁,一界在手,天下我有。修真境界: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返虚——体虚合道PS:已完本《卑鄙在汉末》,《天国降临》。读者群:《东厨居》:20722203二群【食仙居处】:124386998
  • 大明崇祯新传

    大明崇祯新传

    天启七年(1627),年轻的朱由检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时的社会是那么的残酷,无论英雄还是百姓,或者是一心想要振兴大明朝的崇祯皇帝,其最终命运都是相当的悲惨。然而,一个熟悉历史的大学生回到了过去,代替朱由检开始了一段新的抗争之旅,历史发生了改变,人们的命运也会因而改变吗?本小说纯属yy,大家看着好玩就好:)
  • 纸杜鹃

    纸杜鹃

    1937年的一个清晨,瓦村少妇姜二妮在自家柴房里搭救了被日军打伤的国军排长赵铁军,赵铁军却失手打死了她的丈夫霍见明。霍氏家族欲将二妮沉塘,被同村青年杜二宝所救,二人一起逃亡到南城。一番波折后二妮成了一名军统特工,变身舞女艾琳,潜伏于南城万乐门舞厅。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姜二妮受命潜入延安,意外重逢了已经成为八路军侦查员的杜二宝,耳闻目睹,二妮受到延安新气象的感召,毅然反正。在行刺中央首长诈败后,她和杜二宝一起回到国统区,二妮再次受命化身舞女艾琳,成为了双料间谍。南城解放前夕,杜二宝出城给解放军带路时不幸牺牲,二妮一下子成了身份不明的人。她虽然四处碰壁,却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仍然在苦苦地寻找……
  • 搜神记

    搜神记

    《搜神记》的语言雅致清峻,被称为“直而能婉”的典范。其艺术成就在两晋志怪中独占鳌头,对后世影响极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等许多传奇、小说、戏曲,都和干宝的这本《搜神记》有着密切的联系。
  • 一个平凡女人伟大的一生

    一个平凡女人伟大的一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没有虚构没有谎言更没有欺骗
  • 夏总,我是女巫(全本)

    夏总,我是女巫(全本)

    ============【巫格格】你以为女巫是什么?养一只会诅咒的黑猫披着黑斗篷,骑着破扫帚,没事儿就在空中瞎飞?吼吼,你OUT啦!女巫也是分种类的我只是通灵============【夏司循】你仔细听好了!你是我夏司循明媒正娶的老婆你是我未来孩子的亲妈我不许你跟陌生的男人亲密我不许你突然从我眼前消失这是法律赋予我的权利,上帝也允许我这么做!============================================【淡定女VS深情男】
  • 饕餮

    饕餮

    三千道门,万乘佛国,民贱如草,妖兽横行。这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想要不被吃,就要变得更强。一个崩溃的程序猿,来到异界,开始了冒险之旅。。。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花开彼岸:叛离青春

    花开彼岸:叛离青春

    本文没什么文学性,能在诸君无聊时博各位一笑便是作者的存在意义此文其实是鸡汤婊的意淫。。成为段子狗之后回头看觉得太矫情重新修改再发。。本文无激情和基情,男主中二(其实也不是很中二)女主玛丽苏(其实也不是很玛丽苏,毕竟有颗段子狗的心),男配们傻逼女配们阴险。。至于为何从校园走向娱乐圈是因为我当初告诉母上大人这其实是励志文。。励志成这样我也无话可说了
  • 雷霆机战

    雷霆机战

    2015年7月24日,NASA确认发现首颗位于“宜居带”最接近地球大小的行星(代号为“开普勒-452b”),与地球相似度高达98%,被称之为地球的“表哥”。夜里,我呆在空荡荡的阁楼里,看着满天的繁星,自言自语。“要5亿年才能飞到?开什么玩笑?”这时,我的身后突然传来了一个女子的声音!“你们需要5亿年,我们只需要,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