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8000000009

第9章 论语(2)

其一,博学于文。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仁人或君子,必须广泛地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与道德知识。其中包括文、行、忠、信。他认为只是爱好仁、智、信、直、勇、刚等美德,而不注意学习,就会出现种种弊端,最终难以达到仁、智、信、直、勇、刚。因而学习是增进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的阶梯。故而孔子主张“下学而上达”。下学就是不耻下问,努力于各种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达,即上达天德。下学上达合而言之,就是说学诗、学道、学礼的目的在于超凡入圣,成为一个仁人君子。当然孔子所谓的学,并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它还包括向他人学,即所谓“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所树立的榜样就是“贤者”,他认为博学于文有利于提高道德修养的思想,可以说是他自己的切身感受。

其二,约之以礼。孔子认为,接受礼的约束,是成为君子的基本条件。他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用礼加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不至离经叛道了。

像恭敬、谨慎、勇敢、正直等都是人所公认的美德,在孔子看来,这些美德失去了礼的约束,就会走向反面。他说:恭敬而不知礼,就未免显得劳倦;谨慎而不知礼,就会流于畏葸懦弱;勇敢而不知礼,就可能盲动闯祸;心直口快而不知礼,就未免显得尖酸刻薄。总之,礼是人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是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一个人不知礼,就会处处碰壁;整个人类失去礼,就会出现混乱,就会进入无序状态。所以,“不知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礼的社会作用,就是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入和谐协调状态。

其三,践履笃行。孔子认为,仁德的实现并不表现为一个人如何说,而是看他如何做。践履笃行是实现仁德、完成一个君子的重要条件。孔子一再主张“言必信,行必果”,反对夸夸其谈,自吹自擂,要求讷于言而敏于行。他认为做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君子远比掌握书本上的学问难。他自称自己的书本学问差不多了,然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种躬行君子能“修己以敬”,乃至“修己以安百姓”。修己是道德修养,在古代称之为内圣,安百姓是外在事功,古人称之为外王。“修己以安百姓”,就是内圣外王一贯之道,与孔子倡导的践履笃行相适应,历代儒学者大都主张学问要切于实用,有利于经邦治国,百姓安宁。

其四,克己自省。自我省察是孔子的重要修养方法。曾参是孔子晚期的重要学生,也是孔子内省德的实践者。他自称一天总是反复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对他人是否做到忠诚,是否做到守信了,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孔子也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就是说,扪心自问,没有干对不住自己良心的事,也就无忧无惧了。他又告诉人们见贤思齐,见不贤内省。就是看见比自己品德高尚的人,要努力赶上他们,看见品德不端的人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过错。孔子的这种内省理论为孟子等人发展为“慎独”学说,使它成为儒家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五,知耻改过。在学习上,孔子主张不耻下问,但在道德修养上他认为仁人君子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知道何者为荣,何者为耻,这就是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后来孟子将孔子知耻发展为人先天就具有的“羞恶之心”。孔子还认为,人难免会犯错误,犯了错误及时改正,仍不失为一个仁人君子,错而不改,才是错上加错。正是“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他对善于改正错误的大弟子颜回常常是赞不绝口,认为他不迁怒,不贰过,是一位可堪造化之才。孔子不仅是一位知过即改、能虚心接受他人批评的人,而且他还把他人对自己的错误批评当做人生的幸事。这是何等的胸怀!

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成为仁人君子的潜能,只要他能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践履笃行,克己自省,知耻改过,他就一定能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实现仁德,成为一个仁人君子。仁作为一个理想的境域,人们无法穷尽它的意蕴,但人们通过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可以不断地上达天德,就能实现仁。仁的实现,既无需像佛家那样逃之深山,隐遁空门,也不必如耶稣教那样,走进教堂,面对圣灵祈祷、礼拜,它就在人们现实生活之中,在人们的洒扫应对之间。所以儒家的学问是入世的学问,孔子的理想人格是现实具体的人格。总之,儒家的学问,孔子的学问“极高明而道中庸”。

在某种意义上说,孔子之学是人学,是如何成人之学,是伦理道德之学。孔子认为天下失序,礼坏乐崩,人心不古,世俗日下,关键在于人们丧失了美好的道德。天下之人,从君主到公卿大夫,乃至平民百姓,如果都注意修身,加强道德意识的培养,成为仁人君子,天下就太平了,国家就安宁了,人民就好过了。道德是孔子全部学说的出发点和基础,是他解决问题的入手处,也是他的理想追求。孔子的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结构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论语》中孔子的思想涵盖了很多方面,但主要是教导人们如何生活,同时他所说的生活也很简单、很平常、很现实,就是“修己爱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就是加强自我道德意识的培养,爱人、爱百姓就是将自己的仁德外化到社会之中去,使他人、使百姓都感到你的好处。孔子认为修己必须从孝悌做起,孝悌是“尊尊”与“亲亲”的典型体现,是处理家庭关系的两条行为准则,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个的小社会,家庭和谐了,社会也就安定了。所以孔子的孝悌之道是关联着整个社会而说的,是为整个社会的安宁和福祉而立言的。

由此可见,孔子告诉人们的是现实的智慧,实践的智慧,生活的智慧。生活是每一个人的生活,每一个人亦都在生活之中,无论是谁都离不开生活,都在生活着。生活是其现实道德的必由之途径。是君子,或是小人,是向上提升自己的精神,还是向下沉沦于世俗,全由自己。(颜炳罡)

走近孔子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和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同时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泰伯》)也就是说,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泰而不骄”(《子路》);“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亡不己知也。”“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即作为君子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作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的修养。

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同类推荐
  • 哭也心理学笑也心理学

    哭也心理学笑也心理学

    心理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境界和生活状态,要喜要忧,是哭是笑,就看你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生活中,人们难免会为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感到困惑,为失去良好的精神状态而倍感难过,为人际交往、职场工作、家庭生活的很多难题而烦恼不已,身心疲惫……而要想摆脱以上种种困扰,离开心理学的帮助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们越是在心理上逃避,这些问题就越会接踵而至。只有敢于面对、勇于突破、积极反省自我,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 改变80后男生的30堂智慧课

    改变80后男生的30堂智慧课

    本书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80后男生所面临的挑战,使那些还在徘徊的80后男生知道此时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同时,还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成功80后男生应该具有的智慧。内容包括:你的形象价值百万;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机遇就在你的身边等。
  • 读《红楼梦》学生活

    读《红楼梦》学生活

    有大本事的人和只会奉承拍马的小人的不同之处是,开玩笑管开玩笑,开玩笑是让大家笑得畅快过瘾,但遇到正经事,遇到大事、繁难事,做事要和讲话一样利索干脆。王熙凤就是这样。凤姐在迎接黛玉到来这件事上,她已圆满地表演了全套的唱功和做工,她从大处着手,却懂得小处圆满,处处细小的地方都浸透了做人的智慧。她对黛玉之事如此用心,就因为黛玉是贾母最心疼的女孩。王熙凤的做人处世之道堪为现代领导者的模范。
  • 你若不伤,岁月无恙:五种心态找回快乐的自己

    你若不伤,岁月无恙:五种心态找回快乐的自己

    境随心转,心境决定处境。放不下,看不透,想不开,忘不了,舍不得,你又怎会快乐?其实,快乐不是因为拥有很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如果我们都能够“放下、看破、想开、忘怀、舍下”,那么我们前行的方向就会一路鸟语花香,我们的灵魂之旅就会惬意安然。人生一世,困难在所难免,但阴霾终会散去。历经风雨沧桑,饱经世间百味,而后放下那些放不下的,看透那些看不透的,想开那些想不开的,忘掉那些忘不掉的,舍得那些舍不得的,我们的内心才能平静和谐,才能坦荡无私,才会快乐如初。
  • 上帝只爱女人

    上帝只爱女人

    上帝之所以将女人造得曲线玲珑、娇柔细嫩、兰心慧质、妖媚风情,是来自于上帝造人时突发的灵感。毫无疑问,女人是上帝的得意之作。女人是尤物,必须要有人来呵护和宠爱,因此,男人的使命自然就是服务于女人。宠爱她、爱护她,让她快乐幸福成了每个男人的天职。上帝这样的定位,自然让男人既羡慕又嫉妒得发狂,但女人就是如此,既然上帝刻意如此安排,为什么我们要违抗上帝的旨意,不去享受人生,不去享受男人的服务?所以,作为女人,如果不骄傲就是拂逆上帝的旨意!于是,女人理所当然就要成为工作中的佼佼者,家庭中的女皇。假使稍显霸道也无妨,因为上帝都会为我们的行为让路。
热门推荐
  • 星恋轮回

    星恋轮回

    一世又一世的转生,只为了她,放弃了一切,有努力的得到了一切,如果没了她,即便拥有整个世界,也只觉得是浮云,便也没有活下去的意义了!
  • 武道逆行

    武道逆行

    犯二自恋的少年凭着很怕死的精神,在乱世的洪流中力争上游。梦想着妻妾成群,却不料遭遇到暴力师姐、爱财小妹等“极品”美女,受尽欺凌虐待。梦想着成为武林高手,却不料被扯进江湖纷争,沦为正魔两道的棋子,丧失自由和生死的选择权利。他到底能否揭开一个个扑朔迷离的谜团,摆脱强加于自身的命运,实现遥不可及的梦想。武侠世界、悱恻爱情和历史背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主角和众多有识之士出于对苍生的同情,为太平盛世而奋斗的感人画卷。
  • 御猫媳妇是恶霸

    御猫媳妇是恶霸

    恶女丁月华要休了她夫君展昭。下水救人的女混混穿越时空变成了御猫展昭的媳妇丁月华,这南侠竟然长得跟她那个杀千刀的负心汉一模一样!丁月华下定决心去开封府击鼓告状,甘愿坐牢也要休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召唤

    都市召唤

    张浩,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可当他被毒打住院发现自己脑中多了一本都市召唤书之后,他的生活就开始变得不再平凡了,所有得罪他的人都会得到报应??????我没有亿万钱财?会有的。我没有萝莉美女?她们会自己过来。我没有滔天权势?那都是浮云。我不是天才?那些都是我小弟。我不是超人?那些都是我打手。??????我有都市召唤书!我就是老大!
  • 恶魔七班:暗黑天使的美男军团

    恶魔七班:暗黑天使的美男军团

    她顶着男生的头衔女生的身份,痞女的性格,淑女的优雅混进那个只有男生没有女生的恶魔七班。他是帅到人神共愤的精灵希亚格微。他是看着无害实际一肚子坏水的金城稀。他是腹黑多变的部长大人舒沉寂,当她女生的身份被揭开,所有的危险都接種而来,精灵的预言是恶作剧还是未来??她的幸福又该何去何从??
  • 青少年必读经典(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

    青少年必读经典(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

    本书收有“永不放弃”、“高级享受”、“医生吓死病人”、“贫困中的尊荣”、“嫁给哪一个”、“再多给自己一次机会”等近160篇小品文。
  • 豪门秘恋:权少的盛世专宠

    豪门秘恋:权少的盛世专宠

    沉沉浮浮的宋筱瞳才明白,原来,她跟杜一凡之间隔得不是柯少航,不是苏珍妮,而是在那很多年前就被她亲手葬送的信任,这次,她彻底的离开,带着母亲的误会、杜一凡的误会还有对他的爱……
  • 销售中的心理学

    销售中的心理学

    多拿订单,提高业绩可以说是每个销售人员的心愿。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销售人员付出了辛苦,却收效甚微。其实,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就是攻心的过程。作为销售人员,不要畏惧客户,也不要担心自己搞不定,只要能把握客户的心理,与其结成心理同盟,那订单就是唾手可得的了。本书通过对概念的阐述和翔实案例的分析,旨在指导销售人员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心理素质,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看透客户的内心,更好地促进销售工作,实现成功销售。
  • 怪才学生

    怪才学生

    身为学生却不务正业,身为屌丝却美女如云。老师眼中的败类,校花眼中的英雄。
  • 花开不过百日

    花开不过百日

    我叫芍药。幻月国最伟大祭祀者优芷的女儿。可我讨厌那个叫优芷的女人。那天,依旧是个雪花肆虐的天气。苏祁殿下着一条银白色的裘衣,头发用一根通体碧绿的簪子束住头发,眉眼如星的看这我。顿时,没来由的脸红。低头诺诺说:“殿下很美。”他很是高兴,随口说:“今天沧月国公主来访我朝,父王意为我聘为正室。”“嗵——”我失手将手里泡好的茉莉花茶打翻。转身的时候,茉莉花茶蕴热了我的眼泪,只因那个唯一怜爱唤我芍药的男人要娶他人做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