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1900000031

第31章 重回美国(2)

对于我在那个时期夜晚的表演,1908年11月15日的《太阳报》周日增刊曾刊登了一篇文章报道称:

她,伊莎朵拉·邓肯,腰部以下裹着一小件有中国刺绣的丝织服装。她那黑黑的短发卷曲着,编成了一个松散的发结,自然地垂在身后和脸颊两旁,就像圣母一样……她的鼻子微微上翘,眼睛是蓝灰色的。关于她的许多报道都说她身材高大,体态优美——就像一件艺术精品,可实际上她只有5英尺6英寸高,体重125磅。

四周亮起了淡黄色的灯光,演出大厅的天花板的中心,有一个黄色的圆盘似的灯发出幽幽光晕,色彩效果非常完美。邓肯小姐上台先表示歉意,说用钢琴伴奏不太协调。“这样的舞蹈不需要音乐,”她说,“只可以用潘神在河边折段芦苇吹出来的音乐,或者用一只长笛或是牧人的短笛之类的乐器就足够了。其他的艺术——绘画、雕塑、音乐、诗歌等,都已经远远地超越了舞蹈的发展水平,舞蹈实质上成了一门失传的艺术,如果想把舞蹈与另外一种比它先进的艺术——比如音乐——和谐搭配,是非常困难且难以协调的。我愿倾毕生的精力在舞蹈上,就是为了复兴这门失传的艺术。”

开始讲话的时候,她是站在靠近正厅的诗人们的座位那儿,而当她讲完时,却到了房间的另一头了。简直不知道她是如何到那里去的,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她的朋友埃伦·特里,她对于空间也漫不经心。

她再也不是一个疲惫不堪、满脸忧愁的女主人了,而是像一个从破碎的大理石中自然诞生出来的异教的精灵,似乎那就是她要在这个世界上做的最平常的事情。她像是海洋女神伽拉忒亚,因为伽拉忒亚在刚解放出来的时候,一定是跳着舞的;又像是披头散发的月桂之神达佛涅,在德尔斐的小树林里狂奔,逃避着阿波罗的追逐。当她的头发披散开来时,这个形象就会涌入你的脑海中。

难怪这些年来,她厌倦了站在埃尔金大理石上供英国贵族开心,还要承受那些将信将疑的挑剔目光。现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列列塔纳格拉的陶俑,是雅典娜神庙的队列,是骨灰瓮和墓碑上那头戴花冠的悲情女神,是酒神节上狂欢的少女。表面上你是在看她跳舞,实际上你不是看邓肯,而是在欣赏人类天性的全景表现。

邓肯小姐承认,她的整个一生都在努力回到遥远的古代,去发现迷失在时光迷宫里的淳朴自然。

“在那个我们称之为异教的远古时代,每一种感情都有其相应的表达动作,”她说,“灵魂、身体与思想和谐统一。看看那些雕塑家捕捉到的希腊男子和少女们的魅力吧,简直不像是人工雕凿出来的冰冷的大理石,从他们嘴唇微张的样子,你便知道他们要讲什么,即使他们不开口,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你也能知道他们想说什么。”

然后,她止住话头,又变成了一个舞蹈的精灵、一座琥珀色的雕像,一会儿举起酒杯向你敬酒,一会儿把玫瑰花抛向雅典娜的神盆,一会儿又畅游于爱琴海紫色的波峰浪尖上。这时,诗人们津津有味地看着她,预言家则意味深长地捋起了胡须,不知是谁轻轻地吟起了约翰·济慈的《希腊古瓮颂》中的片段:

前来祭奠的人是谁

啊,你所知道的事情,就是你的全部需要

《艺术》杂志的编辑玛丽·范顿·罗伯茨满怀激情地说出如下一段话,邓肯小姐认为这是对她的创作的评价中最令人满意的总结:

“当伊莎朵拉·邓肯小姐跳舞的时候,你的思绪和精神会回到那混沌初开的远古时代,回到这个世界的最初时期。那时,人类伟大的灵魂在美丽的身体上找到了自由表达的手段,动作的韵律和音乐的旋律和谐统一,人体的动作与风与海的运动和谐统一,女人手臂的摆动就像玫瑰花瓣的开放,而她的脚落在草地上就像树叶翩然着地。当所有的热情,宗教的、爱情的、爱国的、抛弃的和追求的热情,和着古弦琴、竖琴或铃鼓的节奏完全展露的时候,当男人和女人们在他们的壁炉和众神前,或者满怀幸福地欢乐在森林中或大海边,以宗教式的狂热情不自禁地舞蹈的时候,那一定是人类灵魂中所有的强烈的、巨大的及美好的激情尽情倾泻的时候,它们出自灵魂,用形体表现出来,与整个自然融为完美统一的整体。”

幸好我听从巴纳德的建议,留在了美国。有一天,有个人来到我的工作室,正是因为他,我才最终为美国观众所认可。他就是沃尔特·丹罗希。他曾在克莱特里昂剧院看过我用舞蹈演绎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虽然当时伴奏乐队很糟糕,但他却清楚,如果换成他那支优秀的乐队,再加上他杰出的指挥艺术,这支舞蹈将会极具艺术感染力。小时候所学的钢琴和音乐创作理论一直留在我的潜意识中,因此,每当我闭上双眼静静地躺着的时候,我就会清晰地听见整个管弦乐队的演奏,就像在我的眼前一样。这时,我看到每一种乐器都以一位天神的模样,在音乐中尽情地舞动着。这个影子似的管弦乐队总是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跳动。

丹罗希建议我12月份在大都会歌剧院连续演出,我欣然同意了。

结果果然卖座。第一场演出时,查尔斯·弗罗曼想订一个包厢,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剧院里的所有席位已经被抢订一空。这足以证明,环境对艺术家的影响有多大。埃莉诺拉·杜丝首次在美国巡回演出的时候也是这种情况。因为事先安排得不好,她演出时剧场里几乎空无一人,于是她觉得美国人永远也不会理解她的艺术。但是,当她1924年重返美国的时候,从纽约到旧金山,每到一地她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莫里斯·杰斯特真正理解她的艺术。

我非常自豪的是,我的巡演一直是在著名的沃尔特·丹罗希指挥的一个由80人组成的大乐队陪伴下进行的。这次巡演非常成功。的确,我同丹罗希非常默契,当我站在舞台的中央开始跳舞时,好像身上的每一根神经都与这个管弦乐队和这位杰出的指挥家浑然一体。

这个管弦乐队带给我的喜悦简直难以言表。看到丹罗指挥棒一挥,我内心深处就会猛然涌起所有乐器联合奏出来的交响和弦。强有力的回响震撼着我的全身,而我则成了一个集中表现的工具,来展示布伦希尔德被西格弗里德唤醒时的欢乐,和伊索尔达在死亡中追求完美的灵魂的愉悦。我的舞姿激越澎湃,就像风中的帆,推动我一直向前。我感到身体内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在音乐的指挥下,流遍了我的全身,试图寻找一个迸发的出口。这种力量有时非常猛烈,震撼着我的心,让我感到心将爆裂,末日将要来临;有时它又变得很阴沉,令我突然悲从中来,我昂首举臂,面向苍天,却呼天天不应。我常常独自沉思,称我是舞蹈家是个多么大的错误啊,我不是舞蹈家,我是传递乐队感人至深的表现力的磁心。我心灵深处发射出炽热的射线,把我与发出生命颤音的激荡的乐队融合在了一起。

乐队里有一位长笛手,他表演的《俄耳甫斯》里欢乐精灵们的那段独奏,简直像仙乐一般动听,我常站在台上一动不动地静听,泪水夺眶而出。由于我太痴迷于艺术,所以每当倾听他的演奏或者小提琴悠扬的声音,倾听那位杰出的指挥家鼓舞整个乐队演奏出的响彻云霄的协奏,我常会这样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我和丹罗希很有默契,他的每一个手势,都会马上在我身上激发出与之呼应的颤动。每当他在渐强乐句上提高音量,我的内心也会激情高涨,把每个音符都会转换成更加猛烈的舞步,整个身心都与他一起和谐地跳动。

有时,我俯视舞台下面,会看见俯身在乐谱上的丹罗希巨大的额头。这时,我就会觉得我的舞蹈确实像雅典娜的诞生,全副武装地从宙斯的头颅中诞生。

除了思念亲人,这次在美国的巡演真是快乐极了。当表演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时,我想象着跟我的学生一起在台上跳舞。所以,现在的快乐还不是最终的完美。也许生活中本来就没有完美,只有希望。伊索尔达情歌的最后一个音符似乎是完美的,但那意味着死亡的来临。

在华盛顿,有几位部长对我的舞蹈严加指责。

后来有一次日场演出,罗斯福总统出人意外地亲临剧场,来看我的表演。看来他对我的表演很满意,每一个节目结束后他都带头鼓掌。后来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不知道这些部长们在伊莎朵拉的舞蹈里能找到什么有害的东西,在我看来,她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跳着舞穿过沐浴在晨曦中的花园,去采摘自己想象中的美丽的花朵。

报纸登载了罗斯福总统的这段话,那些卫道士很是羞愤。这对我的巡演真是很大的帮助。事实上,整个巡演都非常愉快和顺利。沃尔特·丹罗希是最优秀和迷人的指挥和合作伙伴。他身上有典型的大艺术家的气质。休息的时候,他会大吃一顿,然后弹上几个小时的钢琴,从来不知疲倦;而且,他总是和蔼悦人。

回到纽约后,我得知多了一大笔银行存款,非常满意。要不是总挂念着孩子和我的学校,我真想就在美国一直待下去。一天早晨,在码头上,告别了玛丽、比利·罗伯茨以及我的诗人和画家们之后,我返回了欧洲。

同类推荐
  •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本书介绍了25位世界名人的生平事迹,包括:切·格瓦拉、文森特·凡·高、阿尔伯特·史怀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伊莎多拉·邓肯等。
  • 长征中的红小鬼7

    长征中的红小鬼7

    每当看到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风中迎风飘扬时,我的心中多多少少有一丝感动。哦,鲜红的五星红旗为什么红得那么耀眼,扣人心弦?那是因为五星红旗是由以身许国的黄继光,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中华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他们虽然远去了,但是他们忠心报国的精神随着鲜血一起融入了国旗中!当然在烈士的庞大队伍中,也是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红军们,他们虽小,可也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献出了自己的弱小生命。
  • 张居正十讲

    张居正十讲

    有些人是天生的政权热爱者,他们迷恋政权,甚至可以为之奉献自己的生命。张居正便是这样的人。他深知,要实现报国安民的宏愿,手中没有权力是不行的,甚至有权力而没有重权也是不行的!张居正上台的时候,他面临着怎样的政治局面?这个古老的国家又面临着哪些亟须医治的弊病?张居正一直以来使希望整治弊政,实现富国强兵的宏愿。现在他有了这个条件,又会怎样利用?他能够灰飞烟灭一个改革弊政的能臣吗? 只要说起位高权重的官员,大家心里都会产生对他们是否清廉的怀疑,正如西方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 最荒淫残暴帝王:杨广

    最荒淫残暴帝王:杨广

    本书内容包括:天元末日杨坚攘政、英俊少年是晋王、班师凯旋名声远扬、兴科举推律制等。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热门推荐
  • 穿越成阿狸

    穿越成阿狸

    被渣男甩,脑抽之下,竟然寻思,只是这醒来之后,竟然给我穿越到了英雄联盟的世界。什么我是九尾狐阿狸!什么这跟过来的家伙是猴子?什么吸血鬼弗拉基米尔,也缠上我了?猴子(正太):阿狸,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你了。弗拉基米尔(腹黑):小阿狸,你别走啊,我可等你多时了啊。男刀(冷漠):我一直在等你。伊泽瑞尔(真挚):只要你需要我,我自然会出现。
  • 藏獒:强者的生存法则

    藏獒:强者的生存法则

    本书以藏獒的各种特性和基础结合大量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例,阐述了成为强者的最有效的方法。从藏獒的生存之道悟生存法则,把握成功智慧,必将赢得强者人生。
  • 契约婚姻:伯爵,请爱我

    契约婚姻:伯爵,请爱我

    在D伯爵的宠物店中,没有什么是不能得到手的。无论是普通的宠物还是濒临绝种的珍禽异兽,无论是图鉴上有的物种,还是只存在与传说中的神兽,只要你与D伯爵签订了契约,你就能成为它们的主人。
  • 首席霸宠:豪门娇妻别想逃

    首席霸宠:豪门娇妻别想逃

    “看清楚,我是唐云溪,不是你的未婚妻!”她不愿做替身,不愿做另一个女人的影子。一瞬间的沉默之后便是一阵痛苦的撕裂和无止境的所求。无情无心,她知道,这一切早该结束……六年后,她成了家喻户晓的超级大牌,他却成了在家闲赋在家为儿子洗手做羹的好爸爸。一个代言,一场游戏,命运的红线再次将两人紧紧牵连在一起,同时也揭开了当年隐藏极深的一个秘密。“你,带着护照跟我走。”“想约我?去跟我的经纪人排档期。”“排档期?那好,我安排一下。”五分钟后,唐云溪不情愿的登上了私人飞机。“我们要去哪做什么?”“拉斯维加斯,结婚!”
  • 此生只爱你

    此生只爱你

    爱没有对与错,只有适合与否,愿意与否,快乐与否。即使是一段不被世人所接受的爱情,但只要双方愿意,便是永恒。爱是什么?是灰姑娘与王子,那双水晶鞋便是他们爱的见证;是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小矮人便是他们的证人……当心沉沦,当爱无法控制,二人便会牵手迈进神圣的殿堂,这一刻他们完全属于彼此。常言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爱情最终只有婚姻才会名正言顺。
  • 禁忌魔法之精神法师

    禁忌魔法之精神法师

    天瀚大陆,魔法与斗气盛行的世界!弱肉强食,强者为尊!一名修炼了禁忌精神魔法的偏远山村少年,踏上这个恢宏浩瀚的魔幻世界……“传闻那神秘的精神法师,一袭妖冶紫袍,带着金色蝎子面具,冰冷目光透着对生命的漠视……没人见过他的真面目,有人说他冰冷的面具下,是一张俊俏绝伦的年轻脸庞;也有人说他是来自幽冥的丑陋恶魔,凶残嗜血,暴戾无常……听说最近光明教廷对那神秘精神法师的通缉悬赏又涨了!各方强者踊跃而起,都想将那嗜杀成性的精神法师缉杀归案!对了,说了这么多,不知孔羽你对最近这被闹得沸沸扬扬的精神法师有什么看法?”孔羽:“看法嘛,呃……嗜不嗜杀我不知道,但我觉得他一定是一个很帅的人……”
  • 三门破荒

    三门破荒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灵台”里会天生无数扇门,但却这些扇门并非是敞开供人欣赏的;而是全部都严严实实的闭阖着,不透露一丝一毫的缝隙。没有人知晓、这数以万计扇门存在于人的灵台内有何意义,当然、不知道的人也仅仅只是不知道的人罢了。人毕竟是人!在这个世界,除开了人、还有修道者!这些修道者都有一个统一的称谓——天师!
  • 父母要懂心理学

    父母要懂心理学

    怎样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这是一个备受家长关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位家长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说起自己的教子经头头是道!然而,他们却没有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好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父母意识中所谓的教子经验,并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就要从改变孩子的“心”开始。如果能够做到了解孩子的心理并因势利导,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 竹叶亭杂记

    竹叶亭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乘十法经

    佛说大乘十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