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8300000014

第14章 帝国雄风——秦、汉(5)

班超与从事(官名)郭恂带领36名军士,历尽艰辛,首先到达了鄯善国。鄯善国受制于匈奴,被匈奴长期勒索,鄯善王早就心有怨言。他见班超是汉朝的使者,非常高兴,为班超等人摆酒设宴,招待得很周到。但是,当班超说出要与鄯善国联合,一起对付匈奴的时候,匈班超像奴的使者也来到了鄯善国。鄯善王惧怕匈奴,不敢答应班超的请求。班超当机立断,带领手下杀掉了匈奴使者。鄯善王吓得面无人色,赶紧表示与汉朝交好,还决定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洛阳当人质。

汉明帝知道了班超在鄯善国的英勇事迹后,非常高兴,把班超提升为军司马,让他继续出使西域。

班超带领原班人马,又来到了鄯善西面的于阗。于阗王也因为害怕匈奴,对班超等人十分冷淡。于阗的一个巫师也从中作梗,说要杀班超的马祭神,不然的话,与汉朝交好神会降罪的。班超假意答应了这个要求,并让巫师自己去牵马。等巫师把马牵过来的时候,班超一刀砍下了他的脑袋,然后拎着人头去见于阗王。于阗王对班超的勇猛早就有所耳闻,见此情景,更加害怕,便也答应了与汉朝交好。

后来,班超等人继续出使西域其它国家,先后又与疏勒、车师等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他利用这些国家的兵马去进攻那些仍然跟着匈奴敌视汉朝的国家,用巧妙的战术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最后,西域的50多个国家全部归顺了汉朝。公元91年,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负责保护西域诸国,监视匈奴。

班超在西域奋斗了30年,他运用各种方法,帮助西域人解除了匈奴的束缚,使西域重新与内地连为一体,被阻隔了几十年的东西交通大道也再次畅通起来。

§§§第二十三节 党锢之祸

东汉后期,一些正直的官吏士大夫与太学生联合起来,要求收回外戚特权,打击宦官势力,形成了一股颇有声势的社会力量。这些与外戚和宦官进行斗争的官员和太学生被称为“党人”。

那时候,皇帝刚刚即位时年纪都还小,朝政大权往往都掌握在太后手中。太后不信任朝臣,依靠娘家的亲戚执政,形成了外戚专权。东汉时,外戚专权最厉害的就是梁冀。他本是汉顺帝皇后的哥哥,被汉顺帝封为大将军。汉顺帝死后,他依仗着自己的皇亲国戚的地位和大将军的职位,垄断朝政,横行霸道,不可一世。汉桓帝看不惯梁冀的所作所为,就找了自己亲信的几个宦官密谋除掉了梁冀。从此,东汉的政权从外戚手里转到了宦官的手里。

后来,宦官越来越骄横,一些太学生忍不住了,纷纷抨击起朝政来。许多不畏强暴的官吏也直接利用手中的权力惩治不法权贵,遏制宦官势力。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司隶校尉李膺。李膺东汉官印为官清正,执法严明,曾经杀掉了大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打击了宦官势力,受到人们的尊敬。

但宦官们对李膺恨之入骨,时刻找机会报复。有个叫张成的方士与宦官关系密切,他听说皇帝即将大赦天下,就怂恿自己的儿子去杀人。他的儿子杀人后,就被李膺抓了起来,立即斩首示众。张成失算死了儿子,气急败坏地与宦官密谋,在汉桓帝面前诬陷李膺谋反。汉桓帝大怒,立即下令逮捕李膺等200多个党人。后来,在朝中大臣的反对下,桓帝被迫释放党人,但还是“禁锢”他们终身,永远不许他们做官。

汉桓帝死后,12岁的汉灵帝即位。汉灵帝的母亲窦太后见自己儿子年幼,控制不了朝廷,就与朝中大臣商议,把李膺等人招回朝廷。李膺回来后,立即秘密策划铲除宦官势力。宦官得知后,软禁了窦太后,强迫汉灵帝宣布李膺等人谋反。李膺等百余名党人被抓,几乎全部遇害。这次事件牵扯有关人员多达六七百人,宦官气焰嚣张到了极点。

经过两次“党锢之祸”,朝廷里正直的官员都遭到了打击,宦官集团完全控制了朝廷,东汉的政治一天比一天腐败了。

§§§第二十四节 黄巾军起义

东汉后期的七八十年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越来越腐败。而且,从汉和帝的时候起,全国各地灾荒不断,民不聊生。面对贫穷饥饿和腐朽的统治,农民走投无路,终于揭竿起义。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

造纸生产过程示意图张角是巨鹿(今河北平乡)人,从小读过几年书,懂得医道,经常免费给穷人看病。他看到农民们都盼望能安心进行生产,过太平日子,就成立了一个教派,取名太平道,并招收了许多弟子。张角一边继续给穷人看病,一边利用看病的机会进行传道。贫苦农民为了摆脱眼前的困苦生活,都把张角当作救星,纷纷信奉太平道。大约过了十几年的光景,太平道的教徒就发展到了几十万人。

张角见时机成熟了,就暗地里发动教徒们进行起义。他用16个字作为起义军的口号,就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苍天”就是指东汉,“黄天”是指起义军要创造的天下。他们约定在甲子年(公元184年)进行起义,到了那个时候就“天下大吉”了。

可是,就在起义爆发前的关键时刻,起义军叛徒向朝廷上书告密,朝廷立即出兵杀害起义军1000多人。张角下令通知各地提前起义。他自称“天公将军”,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很快,全国就有几十万农民一同起义。由于起义军头上都裹着黄巾当作标记,人们就把起义军称为“黄巾军”。

黄巾军每打到一个地方,就焚烧当地的官府衙门,没收官家财物,开仓放粮。许多地方州郡的长官都吓得纷纷逃窜。不久,东汉的统治秩序就被完全打乱了。

但是时间长了,黄巾军的粮草武器供应越来越跟不上,东汉朝廷和各地军队四处围攻,起义军逐渐处于劣势。张角和其他两位将领也在这时先后去世,黄巾军迅速被镇压下去。

§§§第二十五节 董卓擅权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官吏和豪强都壮大了力量。他们纷纷拥有了自己的武装,发展成了地方的割据势力。这些割据势力之间,为了争夺利益,连年混战,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描绘剪除董卓历史故事的年画—连环计董卓本来是陇西的豪强,后来因为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而步步高升,势力逐渐扩展起来。公元189年,东汉统治集团外戚和宦官相互仇杀,董卓趁机带兵杀进洛阳。

还没到洛阳时,董卓听说汉少帝刘辩被宦官劫持外逃,就引军护驾,把汉少帝护送回了洛阳。董卓进京后,吞并了部分外戚和大将军的军队,尽揽东汉朝政。不久,他又胁迫何太后和朝臣废了汉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做皇帝,这就是东汉的末代皇帝汉献帝。废立的那天,朝中文武百官都悲切惶恐,却无一人敢进言。随后,董卓又毒杀了何太后,自封为相国,从此开始专制朝廷。董卓专权后,横行无忌。他每天带剑上殿,入朝不跪,没有一点臣子礼节。同时,他还在洛阳纵兵劫掠财物,残害百姓,把京城弄得人心惶惶。

董卓的专横残暴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对,就连那些官僚地主也对董卓没有好感。中军校尉袁绍因为与董卓意见不和,逃出洛阳;典军校尉曹操也怕董卓对他下毒手,公开打出了反对董卓的旗号。一时间,东汉各地十几个州郡先后起兵反对董卓,他们汇聚到一起,推举袁绍为盟主,组成了“关东军”,共同讨伐董卓。

董卓在关东军的围攻讨伐下,被迫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董卓撤出洛阳的时候,百姓们都不愿跟他走,他就派军队把洛阳的房屋、庙宇全部烧光,把物品全部毁掉,弄得鸡犬不留。董卓到了长安后,更加专横跋扈,穷奢极欲,百姓的生活更加痛苦了。司徒王允对董卓的倒行逆施早就不满了,他联合董卓的部将吕布,共同密谋把恶贯满盈的董卓杀死了。董卓被杀的消息传开后,长安城的百姓兴高采烈,欢呼一片。但不久,董卓的余部就打进了长安,杀了王允等一万多人,对长安大肆烧杀抢劫。从此,军阀混战的局面正式开始,东汉转入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同类推荐
  • 水浒别讲

    水浒别讲

    黄屋朱轩半入云,涂膏衅血自欣欣。若还天意容奢侈,琼室阿房可不焚。
  • 大秦之铁血帝国

    大秦之铁血帝国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热血激昂的时代,一个杀伐果断的灵魂占据了扶苏的身体。大秦虎狼,兵锋所指,樯橹灰飞烟灭!兄弟并肩,敢问苍茫大地,谁堪与我一战?浩瀚华夏,煌煌武魂,一腔热血,铸就民族不败战魂!
  • 锦衣护国

    锦衣护国

    大明正德年间、君臣博弈、文武相轻、阉党弄权、厂卫相争。有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身为穿越一小民,是随波逐流浑噩一世?抑或是力图奋进彪炳春秋?做一个最强锦衣卫,坚决守护富饶江山!波橘云诡,风云变幻,权柄美人,敌国之富,尽在《锦衣护国》!
  • 家书中的百年史

    家书中的百年史

    从太平天国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抗美援朝,从“文革”到改革,近代中国历史借由家书这一传统形式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作者萧功秦披露了他的家族隐秘多年、不为人知的故事,并写下了部分亲友的人生际遇。它们共同构成一段普通家族的百年沧桑,从中也可以看到近现代中国大历史的缩影。
  •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古人的经济学思维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古人的经济学思维

    “老顽童”太古带你细数体现在古人的经济学思维,翻开那些被遗忘的人和事儿,妙趣横生。
热门推荐
  • 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

    本书共分15章,第1~4章概括介绍了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劳动管理的组织以及劳动关系预警等整体性理论;第5~9章系统介绍劳动合同管理的具体技术方法;第10~15章细致阐释劳动合同管理中比较突出的双方争议的处理技术。 本书贯彻由宏观到微观、先理论后技术的原则,全景式的介绍、程序式的剖析,对企业合同用工制度的宏观、微观各个层面都作了较好的梳理。理论介绍简洁明了、框架清晰、技术方法合乎法律规范、操作性强,特别适合于企业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日常应用,对于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就业者同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感觉喜欢就爱了

    感觉喜欢就爱了

    从花季年龄的少女,少年们,一步步走入社会成为个个阶层的强者。曾经发生在学校的那些美好生活成为每一个人的回忆,让他们深深的留恋。恶作剧,扮装,恋爱,闯祸,哪一项都未曾逃过这几个人的手掌。踏入社会,几人的关系还是那么铁,但之间的关系似乎朦胧的在改变,终究是因为什么呢?是爱吗?
  • 就这样往前走

    就这样往前走

    假定你有一辆车,你会开往哪里?如果没有目的地,往前开也不是错误的决定。就这样,往前走就好。
  • 重生哮天犬

    重生哮天犬

    神话历史中并没有记载二郎神的年龄要比哮天犬大,所以有了这个故事……神话历史中也没有记载哮天犬的爸爸妈妈是谁?……神话历史中也没有表明哮天犬有没有兄弟伙伴?……神话历史中也没有……没有的故事,也许这本书里会有……这本书的作者意在颠覆大家眼中的神话传说,所以,与大家印象中的故事,会有很大的不同!但会力争为您打造一个合理又有趣的故事,敬请期待!
  • 无上道祖

    无上道祖

    龙乾大国,固若金汤,子民世代以学问、气血温养玉石,玉石开窍,便可幻化万物,生凶禽猛兽、变幽冥鬼虎,操浩瀚,掌星宇!石峰,石府落魄秀才,却私藏逆天之玉“天地往生石”,他韬光养晦,明读书暗习武,养白玉炼魂骨,风云涌动的一刻,就是他化身成龙之时!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B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B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者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所谓“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左传》。自宋代朱熹编定之后就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

    本书讲述的是电影《三毛流浪记》中”三毛”的扮演者--王龙基,父亲王云阶及母亲的故事,1948年,根据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三毛流浪记》而改编成的电影上演后引起了极大轰动,在影片中饰演三毛的王龙基红遍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天才童星”。王龙基的父亲王云阶是我国著名的音乐作曲家,他为40多部电影配写的音乐深受人们的喜爱。王龙基除了外形极像漫画中的三毛外,更重要的是他幼年时的贫困生活赐予了他和三毛相似的经历和一样的倔强性格。他的表演充分地展示了三毛身上的那种善良、机智、坚毅、乐观、幽默、勇敢、天真无邪和嫉恶如仇等可贵品质。
  • 绝色狐后乱天下

    绝色狐后乱天下

    “凌寒......”她仰头一吻,不过蜻蜓点水,却已经足以够他温暖一生,雪然,这一世,有你无憾。上一代的恩怨情仇,书写出一段江湖、皇室和百年世家的恩怨情仇,凤鸾嫁衣的现世,更是解开了一段仙界与魔界的纠纷。“我,上官绝汐,是终究要回到仙界的。”而这一代......清冷质子、冷心帝王、霸气王爷、绝尘神医......“然儿,好像...你是孤的王后吧......”绝色狐后,当真是乱了天下!(简介无能,内容嘛,作者敢打包票保证精彩!)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