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4300000002

第2章 谜语的基本知识(1)

一、谜语概述及风格

所谓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古代人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

谜语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主流、民间、典雅和通俗四种风格类型。

主流

这样的谜作多产生于某个时期、某种场合,多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而特别创作的。其特点是主题突出,内容严肃,针对性强,效果显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具有主流性的特征。

民间

民间风格的猜谜多以百姓常见、熟悉的事物为谜材,谜面语言朗朗上口,易记易传。大多数民间猜的谜都属于这种类型。

典雅

典雅风格,又称“书家意”。此类谜作注重文采,书卷气浓厚,多以典故入谜,或以前人诗词名句做面,在扣合上追求贴切自然,浑然天成。猜答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通俗

这样的谜猜起来障碍要少得多。因为谜面多源于生活,使用通俗的语言。即使是成句,也是平易近人的。在扣合方面,即使有别解,也只是汉字一字多义等手法。通俗并非庸俗、粗俗,所谓“俗而不俗”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大众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谜语的起源

谜语来原于中国古代民间,是古人集体智慧创造的,无法把谜语的发明权落实到某一个人。

谜语最初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表现。后经文人的加工、创新有了文义谜。一般称民间谜为谜语,文义谜为灯谜,也统称为谜语。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已经开始用隐晦曲折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

据《书经》“汤誓篇”中记载:“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意思是说:太阳呵,你什么时候才丧亡呢?让我和你一同去死吧!相传夏代帝王夏桀暴虐无道,民怨冲天,老百姓不敢明言,私下里用隐语发泄怨怒之情,于是就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夏桀曾说过:“我有天下,如同天之有日,日亡我就亡。” 这首歌谣采用隐喻的手法,诅咒暴君夏桀,可以说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萌芽。再如见于《周易·归妹·上六》篇的商代短谣“女承筐”,也可算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记录之一:“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它运用传统谜语常见的“矛盾法”,巧妙地表现了牧场上一对青年牧羊人夫妇剪羊毛的情景,又“回互其辞”,使人不易猜着,近似一则谜语。这只是谜语的“胚胎”,在当时,也没有类似的专门名称。

最早的谜语,先由民间集体创作,口传心授,当初并未引起文人的注意,所以在文字上没有反映出来,这样就形成了长期流传在不识字的劳动人民口头上的民间谜语。此外,主要是在上层社会和文人中流传的文字谜,由书面传播。

三、谜语的组成

谜语一般是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运用特殊方法制成的灯谜,还有谜格。

谜面

谜面是谜语的脸面,也是谜语的主要部分,是供人来猜的说明文字,是为了揭示谜底(答案)所给的条件或是提供的线索。

谜面可以说出来让人猜,也可以写出来。一般地讲,民间谜语(以事物谜为主,包括简单的字谜)口述的多,灯谜差不多都得写出来。

比如,有这么一条民间谜语:

大姐树上叫,

二姐吓一跳,

三姐拿刀砍,

四姐点灯照。(猜四种小动物)

这四句就是出的谜题,也就是谜面(谜底是蝉,蚂蚱,螳螂,萤火虫)。

这四句就可以说出来,让人来猜。

我们再看灯谜的谜面:

三市尺不是米(打一字)

凤头虎尾(打一字)

这样的谜面就要写出来,因为答案(谜底)得反复琢磨琢磨。头一个谜底是“来”,因为三市尺是“一米”,“一”“米”上下一合,是“来”字(这个谜不能猜“米”字——“不是米”)。第二个谜底是“几”字,因为“凤”字的“头”(上部)和“虎”字的“尾”(下部),正好都是“几”字。还有一些谜语,谜面没有文字,而是由图像、实物、动作、符号、数字、字母,还有棋谱、篆刻等形式组成的。

谜目

谜目就是给谜底限定的范围。谜目是联系谜面和谜底的“桥梁”。它的作用有点像路标,给人指明猜射的方向。

谜目附在谜面的后边,比如“打一字”,谜底就限定了是一个字,不能是两个字,三个字,也不能是什么东西。“打”是“猜”的意思,“打一字”就是“猜一字”。

一般谜目规定的谜底是一个,也有的是两个或者几个。比如:

客满(打二字)

谜目规定了谜底有两个。用会意法来猜,谜底就是:促,侈。“客满”,表示人已经足够了,“人”(变形为立人“亻”)“足”合成“促”。也可以表示人已经非常多了,“人”“多”合成“侈”。

谜底

谜底就是谜面所提出问题的答案。谜底字数一般很少,有的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组,有的是一种事物的名称或者动作,最多也不过是一两句诗词。有趣的是,有些灯谜的谜底和谜面互相调换以后,还能成谜。比如:

泵(打一成语)

“泵”字,“石”在上“水”在下,用会意法猜出谜底:水落石出。反过来,用“水落石出”作谜面(打一字),它的谜底就是“泵”。

谜格

对有些读者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其实,大家都曾经遇见过它。在1986年的春节晚会上,节目主持人给电视观众们出了一条谜语:

制服成了坎肩

要求猜参加晚会演出的一位歌唱演员的名字。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主持人宣布谜底是:“殷秀梅”。主持人解释说,制服成了坎肩,是因为袖子没了,所以谜底是“殷秀梅”(因袖没)。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不禁哄堂大笑。这条谜语就是用谜格制成的,用的是“梨花格”。不过当时主持人没有点明。

谜格产生在明代。当时,由于灯谜的不断发展,通常使用的制谜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谜格,借助它们来制作谜语。按照谜格的规定,或者把谜底中字的位置移动一下;或者把谜底中的字读成谐音(就是字音相同或相近);或者对谜底中文字的偏旁部首进行一番加工整理,然后再去扣合谜面。前面的例子就是把“殷秀梅”谐读成“因袖没”,而后扣合谜面的。

四、谜语的分类

一般地讲,谜语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事物谜,就是常说的谜语;另一类叫文义谜,也就是常说的灯谜。

事物谜

也叫做民间谜语,儿童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事物谜的谜底大都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事”和“物”。比如动物、植物、各种器具、用品、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

它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比如:

猜动物: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 谜底:鱼

猜植物: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 谜底:莲藕

猜机器:别看名字消极,其实却很积极,成天忙着劳动,干活特别卖力。谜底:拖拉机

猜用物:哥俩一般高,出门就赛跑,老是等距离,总也追不到。谜底:自行车

猜日常用品:有嘴不能说,有肚不吃馍,虽说无胃病,黄水吐得多。谜底:茶壶

猜人体器官: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长要短看爱好,为求姿容仪态美,难计功夫费多少。谜底:头发

猜自然现象: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谜底:雾

猜劳作:千人万人织锦绣,曲背弯腰汗直流,本来一片汪洋海,转眼之间变绿洲。谜底:插秧

文义谜

文义谜也叫灯谜。它的谜底是表达任何一种意义的文字。所以谜底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包括单字、各种词语、词组、短句,等等。

请看下面的一些文义谜:

庄稼人(打一作家名)谜底:田汉

归心似箭(打一称谓)谜底:思想家

以德服人(打一辽宁省地名)谜底:抚顺

高速抽杀(打一音乐名词)谜底:快板

指头触电(打一字)谜底:摩

灭鼠运动(打一军事名词)谜底:消耗战

遥望祖国宝岛(打一体育设施)谜底:看台

事物谜(民间谜语)和文义谜(灯谜)的区别

事物谜和文义谜都是谜语,它们有共同的地方。比如,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都有谜面、谜目和谜底。

先看一个民间谜语:

谜面:七层褥子八层被,一个黑儿里头睡,有个红儿来叫门,蹬了褥子踹了被。谜目:打一娱乐用品。谜底:爆竹

再看一个灯谜:

谜面:留发。谜目:打一成语。 谜底:置之不理

二者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1.谜面和谜底的扣合方式不同

民间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的。谜面抓住要猜的事物,对它的外表、形体、性质、色彩、音响、出处、用途等各方面突出的特征,用拟人、比喻、夸张、暗示等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绘出来,让人们根据谜面所提供的线索,通过联想、推理、判断来猜中谜底。

灯谜,是根据文义(文字的含义),使谜底和谜面相扣合,所以也叫文义谜,又叫“文虎”“灯虎”。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猜灯谜要着眼于谜面上文字的义、音、形。灯谜的制作就是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义、音、形变化的特点,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下面,我们讲两个例子,大家会对它们在扣合方式上的不同有更深的了解。

例一,谜底是“燕子”。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有位小姐黑又黑,来时天公放春雷,故居就在屋檐下,为增春色满天飞。

而灯谜的谜面是:北京零时。

比较两个谜面,民间谜语对燕子的颜色(黑又黑),生活习性(春天飞来,住在屋檐下)等特征进行了形象的描绘。灯谜的谜面则根本不去理会燕子本身的什么特征,只是死死扣住“燕子”这两个字的字义。“北京”又称“燕京”,这里扣住一个“燕”字。“零时”在古代计时法上就是“子时”,这里扣住一个“子”字。大家看,它们扣合方式的差别是不是很大?

再看例二,谜底是“蒜”。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

而灯谜的谜面是: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前者是抓住了蒜的特征,用拟人的手法把蒜瓣比作兄弟,把蒜皮比作衣服,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至于蒜的写法,根本不去考虑,使我们一看谜面,眼前就出现了蒜的形象。可后者,抛开了蒜本身的各种特征不去管它,只是着眼于“蒜”字的字形、写法。“二小二小”就是“祘”,再“头上长草”,就成了下面。

我们再举两组例子,请读者自己分析分析,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第一组是以“花生”为谜底的一组谜: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

灯谜的谜面是:木兰之子。

第二组是以“玉米”为谜底的一组谜: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脱了衣服见头发,拨开头发就见牙。

灯谜的谜面是:珍贵的稻子。

2.谜底的范围(谜目)不同

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以外,其他大部分的谜底是“事”或者“物”。如动物、植物、用品、器具、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等。

灯谜因为是以文义入谜的,所以凡是能用文字来表达的任何词语都可以作为谜底。它的范围相当广泛。少至单字,多至诗词歌赋,成语俗语,古今人名,中外地名,报刊杂志名,中西药物名,电影戏剧名,各类学科名称,各种词汇名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应有尽有,包罗万象。比较一下,灯谜的谜目范围要比民间谜语的谜目范围广泛得多。而且严格地讲,谜目的书写也是有区别的。如“燕子”谜,民间谜语的谜目写成“打一动物”,而灯谜的谜目要写成“打一动物名”。

3.谜面的表现形式不同

民间谜语的谜面一般字数较多,而且常常是合辙押韵的歌谣,其中以四句形式出现的较多。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而且朗朗上口,很适合口头传诵。

如:一个娃娃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脱去衣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打一日用品)谜底:日历

又如:一座小花园,鲜花开不断,只供一人瞧,其余靠边站。(打一玩具)谜底:万花筒

灯谜的谜面一般文字较短,很多还采用了现成的词语。如诗句、成语、俗语、典故以及人名、地名、电影名、戏剧名,甚至还有用字母、数字、图画、棋谱、符号等作谜面的。如:

举头望明月(打一外国地名)谜底:仰光

望文释义(打一字)谜底:一

说话绕弯子(打一音乐名词)谜底:叙事曲

导(打一成语)谜底:抱残守缺

4.猜谜制谜的规则不同

灯谜的猜法和制法有着严格的规则。比如谜底和谜面不可以有相同的字出现(这叫“底面相犯”)。谜底和谜面在扣合上要讲究贴切、严密,不允许出现多余的闲字。而民间谜语却没有这些规则,只要谜面能够隐射谜底就行了。另外,有些灯谜有谜格,而民间谜语没有谜格。

5.猜射对象不同

由于民间谜语通俗易懂,所以大多数的民间谜语适合于少年儿童猜射。而灯谜涉及的知识很广泛,猜射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猜射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它一般适用于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成年人猜射。不过,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灯谜也逐渐受到少年朋友的喜爱。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天水八拍

    天水八拍

    天水是一座有着两千八百年建城史的老城,这里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于此。伏羲始演八卦,拉开了人类洞悉宇宙机密的序幕。古人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诗人叶梓以细腻的笔触,沿袭八卦生六十四卦的体系,用抒情的笔调写下了老城天水的六十四篇文章。这些文字共分八辑,每辑八篇,相当于一爻一文,涉列了老城的风土、人情、美食、工艺、歌舞、名胜,既是一册天水人文手册,更是一曲唱给加速度的时代里的哀婉挽歌,呈现出缓慢的优美与温情。
  • 援疆干部看哈密

    援疆干部看哈密

    如同候鸟,如同大雁,在共和国的版图上,以哈密为原点,一批批广东、河南援疆干部从南方,从中原,落脚在东天山脚下。从1998年开始,十五年间,换了无数的队员,但以哈密为终点的雁行,从未中断;以哈密发展为己任的援疆工作,接力向前。人过留名。如今的哈密大地,随处可见援疆的丰碑;哈密的各族群众,正在品尝着援疆事业结出的硕果。雁过留声。结集在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是援疆干部在援疆事业之余,写下的喜怒哀乐,唱出的游子心声。援疆干部的散文,或高亢,或婉转;或热情澎湃,或哲思缜密,所倾诉的对象只有一个——哈密!
  • 文明大趋势

    文明大趋势

    本书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开始,系统梳理其发展的过程和内在脉络,并将中华文明与西欧、日本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从而提出“近代以来,中华文明为何落后于西方”这个核心问题,并给出了自己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人类文明发源于中东地区,中华文明也是在中东文明的影响之下才发展起来的,相较欧洲中华文明距离中东更远,从源头上说就“落后”于西欧。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热门推荐
  • 说出你的秘密

    说出你的秘密

    郝莲婉婉人长得漂亮,家世又好,在其他人眼里,她是天之骄女,宝贝公主。父母的良好教育让她成为了一个单纯脱俗的女孩,但是这样的性格很危险,她能在这个污浊的社会里可恪守住自己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男人的资本大全集

    男人的资本大全集

    本书吸收借鉴了多个领域的成功者的经验,然后进行总结、筛选,最终采纳了最有代表性的成功者的亲身经历,来论述取得成功的捷径。本书将告诉读者什么样的男人将会拥有一切,什么样的男人最具生存优势。
  • 狂人校园

    狂人校园

    有一个神秘的校园,校园里有一个班级里有着不可思议的秘密,里面的学生深不可测。。。。。。。敬请期待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极为深厚。汉语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一脉相承地记载下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风起云涌,而成语则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精练、准确……
  • 樱花约

    樱花约

    一时的诺言,一世的爱恋,男主女主藕断丝连的爱情
  • 筠廊偶笔

    筠廊偶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第一次做妈妈:全职母亲体验手记

    第一次做妈妈:全职母亲体验手记

    本书以作者的育儿经历贯串全篇,尤其关注育儿过程中的细节,在每一个关键阶段都有综合了专家观点和妈妈们经验的重点议题,还对孕婴用品、婴儿玩具早教图书等的选择和使用提出了建议,并以手册方式提供关键词的快速查找。
  • 暗夜之芒

    暗夜之芒

    星空无尽,岁月无情,鲜血铸就修仙路,是哀鸿遍野,还是处处笙歌.....我林轩不愿去想,倘若有朝,这天道崩,苍生暗,我要让你记住,我是你暗夜中的点点星芒,会许你无悔今生,许你一世繁华.........
  • 雷御苍穹

    雷御苍穹

    一人一兽,笑傲天地,一道圣术,碾压一切天才!
  • 光芒之下

    光芒之下

    都是在现实的束缚中,寻求可能存在的自由。清新小腐文,以及跨越时间长河的青春文!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各种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普通却又不凡的故事轮番上演,它会是你的故事,也会是他的故事。小柏喜欢自己同桌顾本,但是他却对小柏毫无感觉,随着事情的推进,众人渐渐明白了他不喜欢小柏的真正原因。上天并没有过多眷顾这个善良的女孩子,却让她一而再地接受玩笑一样的人生。顾本和小阁是发小,但谁也不知道他们二人藏匿在暗影后面的真正关系,只有忽然间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成然打破了这样的局面。他的出现揭开了顾本深藏内心的伤疤,几个少年的相遇又将呈现什么样的局面给大家?沈湖是个聪明的姑娘,从一场注定无果的恋爱中全身而退,迎着众人的怀疑大胆接受了另外一份真挚的情感。长相,学习,才艺多栖的高树最后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变卖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