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1000000015

第15章 宋王朝的心病(1)

一、为什么要议和

在赵构的心里,他千方百计地想要和金人议和,偏安江南小小的一隅,过安定的日子,就已经足够了。这种看法在大多数臣僚和军民之中,是不被接受的。时任枢密院副使的王庶到江淮巡视的时候,将领们大多向他表示了,现在正是进攻的好机会,错过这个时机,以后劳师费财,也未必有功。岳飞甚至向王庶说道,如果今年再不发兵打仗,他就不干了,要回庐山闲居去了。

王庶是一个有威望的人,也懂军事,他的看法和大将们是一致的,也不同意讲和。知道赵构有这方面的意思,他马上就上了一道奏折,严厉反对。在奏折中,王庶说道,先帝被掳去北边,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天地鬼神为之愤怒,陛下和金国有不共戴天之仇,怎么能和他们讲和?这是天理不容的事情啊!

没过多久之后,王庶又上了一道奏折,对赵构说,陛下福泽深厚,现如今又是兵强马壮,社会小康,正是报仇雪恨的好时候,万万不能向金人屈膝投降:“陛下当两宫北狩之后,龙飞睢阳,匹马渡江,扁舟航海,以至苗、刘之变,艰难万状,终无所伤。天之相陛下厚矣至矣。今虽未能克复旧疆,銮舆顺动,而大将星列,官军云屯,百度修举,较之前日,可谓小康。何苦不念父母之仇,不思宗庙之耻,不痛宫闱之辱,不恤百姓之冤,逆天违人,以事夷狄乎!”

王庶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喉咙都要喊得哑掉了,但是赵构根本不搭理他,他已经下定决心,向金人屈膝投降了,不管有多少大臣反对,他都不改变自己的看法,甚至不惜与大臣们吵架,反正自己就是要投降。赵鼎看着大臣们与皇帝之间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了,就趁着赵构独自一人的时候,前去调和。

赵鼎对赵构说,陛下与金人之间仇深似海,和他们讲和,这件事的确不太好,但现在陛下却还是执意这么做,不过是为了父母和兄弟罢了。群臣们反对议和,愤懑之辞层出不穷,都是因为忠君爱国,别无他意,所以也不必开罪他们,现在陛下只需好好跟大臣们讲,您也知道金国不可信,之所以还要与之讲和,是为了被掳去的父母兄弟,大臣们见陛下孝诚如此,必定能够谅解。

赵构后来也的确这么做了,不过大臣们依旧不谅解,不谅解就不谅解吧,反正赵构的看法是不会改变了。为了达成讲和的目的,赵构甚至重新起用了秦桧。虽然之前秦桧被罢相的时候说过,永不复用,但那只是说说而已,秦桧与挞懒关系很好,现在挞懒手握大权,赵构需要通过秦桧与挞懒联系,所以他重新起用秦桧,并且很快就把他升为了枢密使,“恩数视宰臣”。

宋徽宗赵佶被金人掳去,最终死在了北边。南宋方面曾派使臣王伦和高公绘前去请回灵柩,但金国并没有交还,还把两人扣押起来了。废除伪齐政权之后,金国把他们两人放了回来,还让他们带话给赵构说:“好报江南,自今道路无阻,和议可以平达了。”兀术还给了他们一封书信,专门讲了这件事。

绍兴八年,即公元1138年,王伦等人回到了南宋,把这一消息带了回来。赵构得知后高兴得几乎手舞足蹈了,这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在当天接见王伦的时候,他就表现得非常高兴,赏赐了王伦很多礼物。第二天,他就把王伦派回金国去了,打着迎还徽宗灵柩的名号,去向金国屈膝投降。

金国决定派使臣乌陵思谋和石庆于五月份前往南宋,商量关于议和的事情。金国方面表示,可以把宋徽宗赵佶的灵柩送回南宋,同时把赵构的生母韦氏也送回来,并且把之前由伪齐占领的黄河以南及淮水以北地区拨归南宋。但金国也是有条件的,即要南宋称臣纳贡,取消帝号国号,做金国的藩属。

赵构把王庶找来商量,想听听他的看法。王庶立即对此表示反对,金国的使者来了之后,态度傲慢无礼,王庶代表南宋与之谈判,态度比他们还要恶劣。南宋方面主要由王庶、赵鼎和秦桧出面与金人使者谈判,在谈的时候,王庶连正眼都没看那些使者一眼,话一句都不说,只是气呼呼坐在一边瞪眼睛。

赵鼎倒还和金人的使者交谈了几句,之前他努力调和赵构与大臣们的意见,其实并未反对赵构要议和的打算,但是这次金人的要求,连他也觉得太过分了,因此认为不能全部接受。讲和可以,但要有条件地讲和。结果赵构没听他的,赵鼎一气之下,上书称病,要求罢相,赵构便把他调到别的地方去了。

在大臣之中,只有秦桧与赵构的意思是一致的,认为应该无条件全部答应金国的要求,他们提什么要求,就答应什么要求,以此换取和平。看着大臣们纷纷反对议和,秦桧就在私下里对赵构说,议和的事情,大臣们意见不一,争来争去,肯定争不出什么结果,假如陛下下定决心要讲和,就只和他议事,不许群臣干涉,只有这样,事情才能成功,否则的话,再多的努力也无补于事。

赵构听了秦桧的话,马上表示:“朕独与卿议。”秦桧说:“臣亦恐未便,欲望陛下更精加思虑三日,然后别具奏禀。”秦桧希望赵构能好好想想,别急着作决定,想明白再说。赵构想了三天之后,秦桧又让他再想三天,直到这三天过后,赵构仍旧没改变初衷,秦桧才开始与他商量,要坚持议和的事情。

南宋与金国谈妥议和的事之后,金国派遣张通古和萧哲两位使臣前往南宋。在他们到达南宋之前,就先派人前来告知说,金国方面决定,金国的诏书抵达南宋境内之后,结伴官要跪拜迎接,州县官也必需望诏书迎拜。这对南宋来说简直是一种侮辱,欺人更甚的是,他们甚至要求诏书到达临安的时候,赵构必须脱下皇袍,穿上大臣的衣服,跪拜接受诏书,并且这些条款都不能更改。

赵构也觉得这些要求对他来说,乃至于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侮辱,但他仍然表示,自己全部接受,他拿百姓充作借口,对大臣们说:“若使百姓免于兵革之苦,得安其生,朕亦何爱一己之屈。”其实他不过是害怕金国罢了。大臣们则根本不买账,得知这些事无不愤慨。赵构和秦桧提出一系列理由,以证明他们必须要和金国议和,大臣们则一一将之驳倒了,试图扭转局势。

驻守边关的大将韩世忠也接连上了几道奏折,力言不可与金人议和,因为一看就知道,金人提出议和必定是有阴谋的。这十多年来,金国为了要吞并南宋,朝夕谋划,做了多少事情,怎么忽然之间又提出要讲和了?还那么好心还给南宋许多地方?难道他们是“惧我兵威”?还是“曾遭毒杀,事不得已,故来讲和”?这些肯定都不是的,他们讲和,背后必然是有着不为人知的阴谋。

韩世忠在奏折中接着说道,他觉得金人可能有这样的意图:“但恐以交割诸路为名,先要山东、河北等路军民,或先要应北来归朝投附女真、契丹、渤海、汉儿签军等,出此声势,摇动人情。或假此讲和割地,或以兵势逼胁,有无厌难从须索,蠹耗国用,使陛下先失天下人心,坐致困弊,方为大举。”

韩世忠继续猜测说:“今国家避地东南,目前军势贼尚提防,虽谋吞并,未敢轻易深入,故用此谋,诈许交还陕西,意望移兵就据,分我兵势。其贼必别有谋划,志在一举,决要倾危,绝彼后患。况陕西诸路,出兵产马,用武根本之地,岂肯真实交割,资助利用?”显然,金人是在用“巧伪甘言以相诳赚”。

枢密院副使王庶也是极力反对议和,之前乌陵思谋来的时候,他就不断上书反对了,这次张通古和萧哲来了之后,他更是激烈抗议,接连不断地向赵构上书,陈述不可与金人议和。金人无非有三条路走,一是讲和,二是遣使,三是用兵。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对南宋用兵,耗费巨大,国力空虚,老帅宿将也死得差不多了,发现打不过咱们了,所以才要讲和的,可千万不能中了他们的奸计。

赵构心里是希望王庶能赞同他与金人讲和的意见的,不过看王庶写的奏折,他知道这可能是办不到了,因此才免去了他枢密院副使的职位。看着大臣们反对得这么厉害,赵构不无委屈地和大臣们讲道:“朕以梓宫未还,母后在远,陵寝宫阙久稽汛扫,兄弟宗族未得聚会,南北居民十余年间不得休息,欲屈己就和。”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希望大家体谅,但是大臣们依旧强烈反对。

二、终于议和了

赵构为了与金国议和提出来的理由,大臣们都认为是站不住脚的,在吏部侍郎晏敦复的奏折中,他陈述道,“陛下以梓宫未还,母后在远,陵寝宫阙久稽汛扫,兄弟宗族未得聚会,南北居民十余年间不得休息,欲屈己就和”,这真的是圣人的用心,但用心是好的,这么做真的能收到好的效果吗?如果有益于事,屈己当然可为,“倘于大事非徙无益,且又因而别致祸患”,就不好了。

看现在的情况,金国显然没有那样的好心,愿意真心诚意地讲和。他们派遣的使者以诏谕为名,已经不把朝廷当作一个主权国家了,只当作他们的藩属,这怎么能够答应?现在如果无条件顺从他们,以后他们封陛下一个王,要答应吗?让朝中大将都接受封拜,要答应吗?这肯定不能答应,但是如果不答应,他们就随时都能以之为借口向我们用兵,所谓的议和,又有什么意义呢?

时任吏部员外郎的许忻也上书道,金国以诏谕江南为名,派使前来,根本不是来讲和的。我们现在答应他们的要求,以后他们悔改了,许给我们的好处拿不到,我们还要白白丢掉面子,让天下人耻笑,让百姓蒙羞,这实在是得不偿失的做法。现如今,朝廷之中的大臣们意见一致,纷纷认为,金人的话不可信,大家都这么说,陛下难道看不见吗?难道察觉不出金人背后的险恶吗?

枢密院编修官胡铨更是上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奏折,说金人无故提出议和,是要“臣妾我也”、“刘豫我也”,即把我们当作臣妾、当作刘豫一般,这简直是奇耻大辱。他们还要让陛下屈膝跪拜,这更是不能答应的事情,膝一屈不可复伸,到时候国家的颜面全部丢尽,要弥补也做不到了。再者,金人狼子野心,天下共知,他们许诺的好处,我们是拿不到的,可千万不能上他们的当。

让我们看看,坚持议和的都是些什么人吧,像王伦,根本就是一市井小人,如今全天下人都在切齿痛骂他,甚至恨不能吃他的肉以泄愤。秦桧更是大奸臣,孙近附会秦桧,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三个人绝对应该被斩首才对,把他们的头高高地悬挂在大街上,然后拘禁金国派来的使臣,责以无礼。胡铨甚至在奏折中说,陛下不这么做,他就赴东海而死,也不要处在这种小朝廷求活!

胡铨的奏折在社会上传唱一时,大量印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秦桧因此只能上书待罪,但这不过是他的故作姿态罢了,他知道赵构是不会开罪于他的。果然,赵构没有降罪秦桧,只想把胡铨贬到广西的昭州去,后因众多大臣替他申冤,赵构才算改变了主意,把他贬去监广州的盐仓。

赵构还命人写了一篇诏书,布告中外,诏书中说胡铨“狂妄上书,言语凶悖”,把奏折大量印发,是“鼓众劫持朝廷”,所以要把他贬官,并且“永不收叙”。赵构的诏书不仅在于处罚胡铨,更重要的是杀鸡给猴看,让别的大臣们知道,谁要反对议和,最后都得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大家还是赞同比较好。

赵构希望以此堵住别人的攸攸之口,但他发现这攸攸之口是堵不住的。他处罚了胡铨,大臣们并没有感到惧怕,甚至联名上书,告诉赵构,千万不能议和。在奏折中,大臣们写道,金人为什么要讲和,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彼狃夫荐食之威,动辄得志,而我甚易恐,故喜为和之说以侮我;又虑我训兵积粟,蓄锐俟时,而事有不可测知者,故不得不为和之说以挠我。”

奏折中接着还写道,历来的事实证明,金人根本是不能取信于人的,相信他们的话,那就真是傻到家了:“况夷狄无信,所从来久,狼子野心,鸣镝于父子之亲,而乃嗜其甘言,信之不惑,其料事亦疏矣!彼以和之一字得志于我,十有二年矣,以覆我王室,以弛我边备,以竭我国力,以解体我将帅,以懈缓我不共戴天之仇,以绝望我中国讴吟思汉之赤子,奈何至今而犹未悟也!”

一直以来,金人对我们无所不用其极,只欠约降一事他们还没干过,现在他们想这么干了,如果我们不加以思考就答应他们,实在是很要命的事情:“陛下奈何不顾祖宗社稷二百年付托之重,将不虑而从,轻以万乘之尊,冒险而侥幸;彼犬羊苟获济其不逊无稽之谋,而蹂躏以逞,将焉避之哉?”

同类推荐
  •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古龙传

    古龙传

    古龙先生在武侠文学世界里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人生诸多传奇,他命运跌宕,历尽悲苦;嗜酒如命,绯闻不断;挥笔成书,又挥金如土……总之,他的人生与他的作品为他造就了双重传奇。本书将着重显现古龙命运的传奇性,并深刻地解读古龙先生作品背后的悲喜情怀,与此同时融入对古龙作品的品悟,从他作品中的内容,结合他当时的经历,进而分析他当时的心境以及创作来源,增加本书的可读性,并引起读者的兴趣,与读者产生共鸣。本书不仅给读者呈现一个武侠笔者的传奇故事,更为读者展现出一个立体丰满的豪侠灵魂。
  • 梁漱溟传

    梁漱溟传

    本书介绍了梁漱溟一生所想、所写、所为的许许多多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热门推荐
  • 开阔眼界的奇趣故事

    开阔眼界的奇趣故事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美妙的幻想和冒险的勇气,我们的作品记录下的,不仅是有趣的故事,还有我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多少奇趣,多少故事。多少思考,多少悠远!
  • 一手遮天

    一手遮天

    一段来自远古的崎岖情,一个远古时期的变态家族。他为了报仇,一路上坎坷杀向远古天地,捅破天,什么太古战神,远古战祖,在他眼里都犹如浮云一般。他一手遮天,成为了所有界面的王者。
  • 时尚健身体育

    时尚健身体育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 天下第一武道大会

    天下第一武道大会

    失业的前特种兵现业务员兼职写手,收到了来自天下第一武术大会的邀请!一剑能轰开天际的神秘美少女前来同居!来自米国的神奇天才亲戚小弟来投奔!被称为全球罕见人类的“武功禁书目录”才女老师亲自指导……热血富二代私生子同事跪求拜师……而跨越数十年、涉及全球乃至更广世界的复杂布局,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惊天秘密?
  • 逆战重生

    逆战重生

    逆战是一种精神,此文献给所有奋战在逆战第一线的逆战友们。
  • 流年似夏沥水如律

    流年似夏沥水如律

    流夏永远都记得那个闷热窒息的夏天,夜沥律冰凉冷漠的声音轻轻抚在耳畔:“我很庆幸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可悲,虽然你用了如此残忍的方式提醒我!”他的精致五官,英挺的鼻子,苍白的脸,微抿的嘴唇,还有就是那双波涛汹涌的眼睛,恨意不断地涌现,一瞬间,隔开两人的距离。自此之后,流夏总是不断地惊醒,梦里总是那张英俊的脸,带着绝望和凄凉,一直挥散不去。多年以后,他成为了商界的精英,身价的断上升,举止优雅高贵,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名利双收……流夏依旧爱着,他却说出了令人深陷谷底的话:“爱?不,不,不,我只记得你带来的绝望和痛楚,是你告诉我,如何忘记爱,学会恨。”一切如初,黑暗看不见光芒,到底何去何从………
  • 都市九玄天

    都市九玄天

    五岁的莫飞宇蹲在那里,眼睛一转不转的盯着地摊上面的一颗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珠子,不过莫飞宇却觉得这个珠子非常的不凡,但是它究竟不平凡在什么地方却又说不出来。
  • 进化末日

    进化末日

    一次宇宙云飘过地球的时候,被宇宙云中的放射性物质照耀过的地球生物全部进入了异常进化,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却由于自己建造的辉煌建筑而错过了这次机会。只有一少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成了其中的幸运儿,胡博宇就是其中一个。远离家乡的胡博宇踏上归程,却阴差阳错救了一些人,带着他们寻找可以避难的所在,一路上,有爱情,有背叛,有阴谋,有机遇,只有变强,才能保护自己在乎的人,胡博宇遭遇了难以想象的磨难,总算找到了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但面对的却是人性的自私,一小部分人把持着人类的幸存者,妄想建立一个由他们统治的世界.而自然界的生物,在经受逐渐拥有反抗能力的人类压迫下,最终也进化出了智能,成为全新的生命,各自成立了原始联盟,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切,到底是真正的末日,还是新世界的开始。
  • 空花无卦

    空花无卦

    机关算尽,逆天改命,终不过一场空花,万事皆休。无卦啊无卦,你能看穿这世间百态,因果循环,可为何偏偏就看不穿情之一字。
  • 狼之吻1

    狼之吻1

    ----浓浓的魔幻色彩,人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荒诞、奇异,没有逻辑却又合乎情理,那么荒诞又那么神奇。小说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觉结合在一起,通过夸张和虚实交错的艺术笔触来网罗人事,编织情节。这种似是而非,变幻想为现实而又不失其真,弥漫着浓重而强烈的神奇气氛。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狼之吻1》是对梦境的迷恋的影像释放,残忍和宁静的并置,实现的欲望与未竟的渴望、暴力、爱情、性、死亡、意象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