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0600000010

第10章

13

廖志国决定先拿组织部长贾大雄开刀,采取钝刀割肉、各个击破的战术,对以苗长林为首的“三剑客”分而化之。

恰好,海北县人代会刚结束,这边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到了退二线年龄,转到人大挂了副秘书长闲职。阳城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在人大、政协担任部门正职以上的官员,退休时间可以推迟两至三年。

常务副部长缺额,部里领导力量顿显薄弱,贾大雄马上向廖志国提出,希望市委尽快研究补上。

廖志国顿时来了兴趣,暗中吩咐黄一平道:“补充这个常务副部长,对我们说不定是个机会。你先认真研究一下,也许一记冷拳下去,能够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最近一段时间,廖志国的注意力集中在“三剑客”身上,千方百计欲除之而后快。黄一平围绕这个中心,就像一个战时司令部的作战参谋,一面做足充分的调查、勘察工作,详细摸清对手情况,力求做到知己知彼;一面又要仔细分析对方阵营的结构,千方百计寻求其间的薄弱环节,以便于稳、准、狠地实施攻击,出其不意,以求完胜。当然,黄一平这个作战参谋也不那么好当,他必须准备多套方案,随时提供给廖志国这个总司令选择与定夺。

前些时的海北选举事件,最终以许海卫落选、顾锋当选落幕,贾大雄、黄一平的海北之行失败,于树奎犯上作乱既成事实,反对派们貌似取得了一个天大的胜利。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真的如此。一方面,廖志国碍于人民代表联合提名具有法理上的优势,不便强行以行政命令压制其合法性,这乃是一个客观存在且无法回避的事实,确乎显得他这个市委书记多少有些无奈、乃至无能。而另一方面,他充分听取了黄一平的合理化建议,干脆内紧外松、以退为进,嘴上高调主张执行市委决定,暗中却放任于树奎在海北的意图得逞。如此一来,于树奎犯上在前,且公开于众目睽睽之下,因此而激发了部分常委对于树奎的强烈不满,尤其朱玉、何长来等人更是旗帜鲜明,使得苗长林一派在常委会里顿时显得孤立起来。而这,正是廖志国期望看到的阶段性成果,也为他彻底收拾“三剑客”埋下了伏笔。

面对“三剑客”近乎猖狂的明枪暗箭,坚决实施反击自是廖志国的不二选择。对此,他和黄一平意见相当一致。可是,对于如何进行反击,采取何种反击手段,是强攻还是智取,是攻城掠地还是攻心震慑为主,其间经过反复研讨、磨合,最终才取得高度一致。

按照廖志国的性格脾气,以及他为官多年的一贯行事风格,对待于树奎这样公开跳出来挑战的对手,应该毫不留情猛打痛歼,决不给对方以任何还手、喘息的机会。即便对于那些匿名告状信,他也恨不得马上查个水落石出,揪出那些幕后黑手,通过行政、纪律、法律等手段治他个屁滚尿流、落花流水。如是,不亦痛哉快哉!

可是,黄一平作为秘书与旁观者,却不赞同这样的思路。不错,于树奎在海北人代会上的那一出戏,确实做得过头了,廖志国怎么出手打压都不过分。那些匿名告状信更是可恶。一张邮票几页纸,罗列大堆莫须有的罪名,最后署上一个虚构的名字,批量打印或复印出来,天南海北那么一寄,马上就会闹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阳城地界上出了个大贪官廖志国。这种事,上边真来调查还好说,即便不能最终水落石出,当事人至少也有个陈述、申辩的机会。事情坏就坏在没人查,而是层层级级指示、下转,往好处说是上级领导信任你,实际上呢,如此一直含糊暧昧着,那黑锅你就得永远背下去。此事安到谁头上都会憋气窝火。然而,检察长选举有法理支撑,名义上披了件冠冕堂皇的外衣。匿名信这块虽然未得法纪与舆论的明确支持,却也不在法律明令禁止之列,何况,确有很多腐败案件,正是通过匿名信披露才得以查处。因此,仔细衡量下来,实施硬打硬冲的强攻政策,委实利小弊大,弄不好有可能两败俱伤、得不偿失。这点利害关系,黄一平稍加提醒,廖志国便不难接受。

当然,黄一平不主张实施强行反击,除了为阳城政局稳定及廖志国的切身利益考虑外,也有为自身前途着想的因素,说白了是存了一点点私心。回首既往四年多,不论当初从党校重回市府,还是后来频频晋升职级,若非廖志国知遇大恩,绝不会有他黄一平的今天,更遑论前途光明的未来。在阳城政界,但凡认识他黄一平者,皆知道这段历史,也都认定他是廖氏阵营的核心人物。可是,作为官场中人,跟对人、站对队是一回事,如何跟、怎样站又是另一回事。善跟、会站者,总是将伸出去的那只脚极尽遮挡,尽量做得遮山挡水不动声色,此谓聪明绝顶。只有那些愚蠢之辈,整天扛着旗帜、打着号子四处招摇,高调表明自己所属的山头与圈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谁的人。过去给冯开岭当秘书那段时期,黄一平就是心眼太实、跟得太明显,才栽了天大的跟头,差点彻底断送前程。缘于此,黄一平就不希望廖志国在处理与对手之间关系时,太过张扬与强硬,尤其不宜采取血拼的斗争方式。因为那样一来,他这个秘书必然要充当马前卒、清道夫的角色,难免做些踏地雷、托炸药包之类的活计,也许先送死的就是自己。或者即使不至于此,万一双方火力太猛了,也必然会给自己带来长久的隐患。毕竟,廖志国不会久居阳城,而自己则注定要在此终老,后路不能不留啊!

如此一来,黄一平就尽量说服廖志国,确定对“三剑客”以智取与攻心为主。至于选择贾大雄作为突破口,更是颇费了廖志国与黄一平一番斟酌。

根据黄一平的观察与研究,苗、贾、于“三剑客”的构成,总体看是一个极为稳定的三角结构,可拆开看却各有特点,各自的优劣、长短相当明显。三人组合中,苗长林官居正厅级副书记,不仅位高权重,而且个性沉稳,工于计谋,惯于避居幕后充当总策划的角色。作为党委中的正副书记,廖志国自然不便直接拿苗长林开刀。何况,他们二人之间的竞争关系尽人皆知,若是明里开打起来,一定首先对廖志国不利。再说海北县委书记于树奎,“三剑客”中数他职级最低,也数他个性最为张扬,为人行事最是高调。阳城官场,尽人皆知他是廖志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加之,于树奎长期主政海北,自恃乃一方诸侯,更倚仗省里有强硬后台,早已养成了老子天下第一的霸道习惯。在与廖志国的较量中,他充当着冲锋陷阵的打手角色,不仅时常发泄不满情绪,而且竟然通过检察长选举一事公然挑衅市委书记的权威。按照一般情形,使出杀威棍,先打掉这只出头鸟,也在情理之中。可是,一个市委书记与县委书记直接较量,不论结果如何,输家皆是职位高的一方。而“三剑客”们的如意算盘,也许正是希望廖志国先与于树奎过招相掐,令前者道义上先遭惨败。如此而论,自然也不宜从于树奎身上入手。只有组织部长贾大雄,虽然也是常委,却属于市委工作部门的领导,官衔不大也不小,职位不高也不低。比较其他二位,贾大雄相对胆小懦弱、瞻前顾后,既无苗长林的善谋,又不具备于树奎的刚硬。一旦与之交起手来,不仅少了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的顾忌,而且也不致让人说成以大欺小。更主要的是,贾大雄作为组织部长,手握人事大权,其破坏性远远超过苗、于二位,拿下他就等于削弱了“三剑客”的半壁江山。

须知,对于当下的市委书记廖志国来说,比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得心应手的组织部。

前边曾经说过,廖志国由市长转任书记,工作重心随之发生重大转移,用他自己的话说,乃是由务实为主过渡到务虚为主,由谋事为中心向谋人为中心转变。这还不像过去在县、乡里做书记,那种基层的党务主官,实际上是党政一把抓,书记越位抓政务天经地义。而到了地级市这一块,情况则有些不同。一座中等城市,看上去上万平方公里,洋洋数百万人口,可主体都在下边的那几个县(市),而且人家自成体系,真正需要市里操心的事情并不多。或许,这也是县里一直希望归省直管的原因之一吧。说白了,一位地级市的党政主官,实际需要打理的范围,也就是市区方圆千把平方公里的那几个行政区,能够展示于人者也不像县里那样丰富、具体。事情总共不过那么多,你书记还好意思再去同人家市长抢着做吗?因此,当了书记的廖志国,反而有种遭架空、被边缘的感觉。担任市长时,他的现场视察多,人家找他汇报工作的多,脑子里考虑的大多是修桥、造路、建工程之类的具体事务。当了书记后,务虚的会议多,找人谈话多,整日思考的主要是各种各样的人事关系。

在官场,像廖志国这样的市委书记谋人,仰仗和依靠的主要部门是市委组织部。试想,全市那么多官员的升降进退,从推荐、考核、测评到最后的公示、任免,包括离退休之后的慰问、治病、解难、帮困,及至最终亡故的祭奠追悼,哪一样不需要组织部的操办、介入或过问?若是主政此部的要员三心二意、甚至离心离德,那自己这个书记还怎么将人事谋好谋顺?尤其显得重要的是,人事不像政事那样刻板,而是千变万化,其中很多所涉之人或是身份特殊,或是关系敏感,难免有不按常规、正途操作者,更加需要这个组织部特别知己贴心。阳城目前的情况,同廖志国期望的恰恰相反。

因此,选择贾大雄作为突破口,实为势所必然。

14

贾大雄提出配备常务副部长,廖志国表示赞同。

“好的,是得马上配,你这个部长必须有一个得力助手嘛。哦,对了,你有合适的人选吗?”廖志国问得漫不经心。

“这个……,”贾大雄略一犹豫,马上回答:“暂时还没有合适人选,这事我们想先听听廖书记的意见,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办!”

“既然这样,我让黄一平副秘书长参与物色,最后我们再坐下来一起商定。”廖志国点头道。

贾大雄眼里一丝惊异之色稍纵即逝。

说到这里,有的读者可能纳闷了:一个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果如贾大雄所言,非得市委书记廖志国亲自选?还有,廖志国为何会让秘书黄一平介入此事?

熟悉官场的人都知道,在党政军民学诸多政权组织中,不论其形式如何千姿百态,真正体现权力、地位的要素,无外乎人、财、物三样,而人则是居于第一位的核心要素。当年,毛泽东他老人家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任何一个单位,只要掌握了人事权,就等于掌控了一切。因此,像廖志国这样的地方市委书记,除了统揽该地全局外,别的事务皆可委于他人,唯有一处必得亲自牢牢掌管,绝不容旁人轻易染指——这便是党委组织部。按理说,组织部选个常务副部长,贾大雄身为常委、部长,应当具有相当的话语权,然而事情远非吾等局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对于常务副部长人选,贾大雄即便私下已经择定人选,当着廖志国的面也绝不敢轻言,否则便是犯了大忌。何况,他与廖志国分属对立阵营,更是不可轻易僭越。

当然,市委书记廖志国亲自选定常务副部长,除了上述主管因素外,也说明了这个位置的极端重要性。像阳城这种地级市,经济发达程度堪抵中西部一个省的总量,下辖十来个县(市)、区,外加上百个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归属组织部直接管理、任免的干部超过千人。不难想象,掌握着这座城市干部生死大权的组织部,该是一个怎样强权的衙门。作为常务副部长,则是其中仅次于部长的二号大员,除了协助部长主持全局外,通常还会分管市辖党政机关及县(市)、区领导班子,管辖着领导干部中的精华部分,绝对属于权势熏天的人物。这些年,贾大雄与那个刚退二线的常务副部长沆瀣一气,利用阳城党政主官长期不睦的空隙,将组织部经营得几乎滴水不漏,使之成为“三剑客”党同伐异的重要平台,廖志国早就对此耿耿于怀了。贾大雄心里也清楚,新的替补人选,廖志国一定不会轻易放手,更不可能假手于他这个反对派。

至于让黄一平介入此事,则是廖志国的精心安排。

黄一平跟随廖志国来到市委,担任了正处职的副秘书长。按照常规,副秘书长已然属于领导职务,不宜再做某个领导的跟班秘书,而应当在党委组成部门中分工一块,协助市委领导进行日常管理与协调。在几个副秘书长中,黄一平是个例外,并不参加惯常分工,依旧贴身跟随廖志国。不过,廖志国私下里对他也有特别交代:“你虽然不参加副秘书长们的分工,但所有部门的事情都可以过问、查办,尤其要腾出相当精力,盯紧了组织部。关键时刻,你随时可以打着我的旗号,过问部里的日常事务。”基于此,当贾大雄请示常务副部长配备时,廖志国提出让黄一平参与其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廖志国令自己盯紧组织部,黄一平自然不敢懈怠。到市委这半年多,只要稍有空闲,他便想方设法同组织部的干部广泛接触,甚至通过吃饭、喝酒、钓鱼、打牌之类的方式,很快同其中一些人交上朋友。组织部每周一次的例行办公会,半个月一次的部务会,甚至包括中心组学习、工青妇联谊之类的活动,只要接到通知,他都会尽量抽空参加。可以说,作为廖书记与组织部的联络员,黄一平的角色担当得相当好,也让廖志国对部里的动向做到了如指掌。

同类推荐
  • 后汉演义

    后汉演义

    本书起自王莽新朝,终于蜀汉、曹魏灭亡,晋室开基,前后共两个半世纪。对朝代兴亡,尤为关注。对王莽的伪善面目,有深刻揭露。光武中兴,东汉文治武功一度取得辉煌成就。但由于封建王朝的家天下制度,后继帝王昏庸淫乱,外戚干政,宦官肆虐,军阀横行,终导致帝国覆亡,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书中引用材料,大都来自正史,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较细记述。个别地方,沿用历史小说,如张飞(实为刘备)鞭督邮,诸葛亮用空城计(属虚构),目的为增加趣味性。
  • 杏林风骚

    杏林风骚

    北方草药重镇,御医世家,药商药农,官匪僧道,侵华日寇,乱世传奇,色彩纷呈;华县杏林儿女,孪生兄弟,不同人生,救死扶伤,医道人道,风采风骚,发人深省;离奇红尘世界,异国情仇,同窗恩怨,聚散离合,生死碰撞,善恶人鬼,惊世骇俗;广阔社会舞台,东方皇帝,西方总统,人民领袖,名流苍生,异质文化,相映成趣……小说采取编年与断代灵活穿插的叙事手法,读来不仅具有较强的沧桑感,更具有鲜明的历史纵深感与厚重感。在讲述不落窠臼故事的同时,也令人信服地展示了我国民族医药文化国粹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这是一部文化品位与艺术张力俱佳的耐读之作。
  • 麻辣吸血鬼

    麻辣吸血鬼

    他们怕太阳光、十字架和大蒜,喜欢睡棺材,昼伏夜出,能变成蝙蝠,靠吸血为生;他们都是俊男美女,皮肤苍白,冷漠,有贵族气质;他们吸完血的人会死去,但是如果得到他们的血,就会和他们一样变成吸血鬼。就是这样神秘的一族,也会有个别异类……
  • 狼烟

    狼烟

    《狼烟》以冻土狼烟中,四兄弟的感情纠葛为线索,一段充满诡异的独特故事,离奇的土匪绑架;罕见的胡子传奇,赌徒的隐秘世界;演绎了形形色色中下层人物的百态人生……刺刀下,更多的生命穿越滚滚狼烟接受血与火的考验……
  • 沙狼

    沙狼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现代文明的日新月翼,飞速发展,人的生活与人际关系已经大大地复杂化了。我国的悠久的文明史,特别众多因而显得不无拥挤的人口,悠久的在人际关系上下功夫的文化传统,近百年来社会变迁的频仍与剧烈,近数十年来阶级斗争这一门“主课”的熏陶,以及愈来愈多的人涌向城市,向往城市……所有这些因素,都使我们的文学、我们的神经紧紧盯着鸽子笼式的楼房间里的人际的亲合与斗争不放。有时候,看完一部又一部的小说,我们甚至于无法想象一下它的主人公们生活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中,无法想象他们在与别人的勾心斗角或者爱爱仇仇之外的生存状态。
热门推荐
  • 隔世风暴

    隔世风暴

    穿梭于虚假与真实中的硬科幻,跌宕起伏,绝对能让你热血沸腾,欲罢不能。
  • 奔跑的吃货

    奔跑的吃货

    几个吃货聚在一起一边吃一边吃吃的笑,一边聊天,一边玩微信。通常她们在微信群里聊着去哪里吃东西,一到饭桌,就开始聊各自的老公,婆婆,孩子,或者工作中的各种麻烦。为了吃上一顿,不惜换一天的班,不惜请一天的假也要聚在一起吃吃聊聊。生活在开吃后知道什么是享受,生活在开吃后逐渐从阴郁走向开朗。所以,别笑话吃货哦,只有吃开心了,喂饱肚子了,烦恼才会越来越少。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寰宇乐章

    寰宇乐章

    无忧还是第一次玩有这样职业的游戏:演员、小丑、军警城管、运动员……于是无忧把《寰宇乐章》当做休闲网游。可是,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这样的游戏中遭遇到如此史诗般的战斗……
  • 恶魔书

    恶魔书

    黑暗中,隐藏着光明,光明照到的地方,也总会有阴影伴随,无论你是否相信,恶魔确实存在,如果你感到害怕,那么说明,它已经悄然到来。
  • 如果这是宋史5

    如果这是宋史5

    宋史里有一个时段是学者的噩梦,读者的干柴。说噩梦,因为它是说不清的,历代研究宋史的学者限于资料、时代的特殊性等原因,没法全面真实地展开它。而读者们,也会因为它内容的枯燥躲着它走。这就是王安石变法阶段。
  • 重生蚁皇

    重生蚁皇

    佛说:蝼蚁尚且偷生!在实力低微的时候确实如此!但是这只蝼蚁却要逆天!
  • 木驸马,敢跟本宫玩断袖(大结局)

    木驸马,敢跟本宫玩断袖(大结局)

    听说火凤国边境将军之子司马信是块千年不朽的木头,哥哥们却将她许给了他。起初想逃婚,却被太子发现。好,那她不逃了!不就一块木头吗?她定要整得他变成翻版的恶王爷!第一招,美人计,第二招,苦肉计,第三招,美人第二计。三招下去,全盘皆输。哥哥而后又告诉她,此人有断袖之癖,证据就是他随身带的属下,他才不会对女人动心的。她扬起巴掌扇了过去:那你还让本宫嫁给他?不行,本宫要退婚,休了他!随后丫鬟出主意,让她前往他的身边。她成了他的小兵。哈,刺探断袖驸马开始啦——最后,当她刺探成功之时,她发现他那断袖之对象竟是......+++++++++++++++++++++++++++++++++++++++++++++++++++亲们,五国皇家婚姻的就到此为止啦!
  • 主宰大元

    主宰大元

    李强穿越了,来到了元末这个混乱的,野蛮的,畸形的黑暗时代。成为了一名最低贱的汉民子弟,正遇上了家中遭劫匪抢劫。面对歹徒的尖刀,十五岁,没有任何反抗之力的少年,该如何解脱这生死之危?意外地与昆山首富的少爷结怨,面对恶霸的步步紧逼,这个穷困的少年,该如何应对?犯下诛灭九族之罪,没有任何背景的李强,又该怎么样洗脱罪名?……财神沈万三,吴王张士诚,小和尚朱元璋,大文豪施耐庵,罗贯中!一个个历史名人粉墨登场!看李强如何从最底层的贱民,一步步攀上权力的巅峰,仅在《主宰大元》玩玩倭国皇妃,泡泡波斯公主,扶持个大石国的傀儡女皇!重生元末,肆意花间,指点江山,主宰天下,舍我其谁?
  • 至尊狂少

    至尊狂少

    京都花少逃避家族婚姻,去了个小酒吧当了个调酒师,惹上各色美女纷拥而至,他只能以风流不下流的本色流连在美女丛中,演绎出彪悍和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