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0100000022

第22章 心的顿悟(6)

但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骄傲之所以危险,在于很难为当事人所察觉,因为骄傲伪装成一种“天使之光”。骄傲之人可能学会为了责任与荣耀去放弃很多东西,为他人谋福祉,并且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幽默地承认他人的优点。即便如此,在他的内心深处,仍会觉得自己的做事方式是最好的,别人之所以不同意自己,只是因为他们缺乏洞察力、理智以及常识罢了。我认识一些坦率、友善、善良、高效之人,与他们在一起始终感觉不到他们以平等的眼光来对待自己。这些人都十分耐心、善良与讲道理,但别人还是时刻能感觉到,这些人虽然表现得很善意,内心其实很顽固,还是会深思熟虑地批评别人的鲁莽、意志不坚、为人软弱抑或多愁善感等缺点。解决的难点在于:假设甲君意识到乙君是一个卑鄙、庸俗、缺乏正义感乃至无法无天的人,难道甲君会努力地说服自己,觉得乙君可能是一个高尚、正义与守法之人,然后赞美一番?在我看来,要是将丑陋说成美丽的,或是肥胖说成苗条,这是很荒唐的。要是认识到自身的某些优点,这算是一种骄傲吗?当事人是否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呢?问题的答案是,倘若某人意识到这一切,就不能对他人的缺点视而不见。假装一切都很好,这显然是虚伪的做法。当我们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认为别人的错误只能凸显自身所持美德的优越感,真正的伤害才慢慢显露出来。因为,接下来自然的结果是,当事人会对自身的缺点视而不见。无论如何,我们都没有必要沉湎于夸大自身的缺点,虽然这通常只会让人停留在自满的谦卑之中,但这是骄傲最危险的伪装了。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做事方式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这可能是最好的方式,但仅限于自己。在一定的环境下,每个人都完全有权利或义务找寻最佳的办事方式。要是他人的办事方式更具效率,能以更好地完成工作,或是能以自身不喜欢或不赞赏的方式获得圆满的结果,我们一定不要试着去干涉、嫉妒或瞧不起他们。相反,我们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感谢:无论怎样,事情都圆满结束了。就以作家为例吧。假设某位作家看到一位被自己视为愚蠢、庸俗、廉价乃至感情夸张的作家,竟然更受大众欢迎,读者群更广,比自己受到更多的关注,他必须高兴地接受这个事实。他绝不能给这位作家泼冷水,称那些作品纯属粗制滥造。他不需要放弃自己的写作,而应心满意足地认识到,别人也是以其最好的方式去写作,他拥有众多的追随者是理所当然的。假如他是一位牧师或是老师,当看到其他人在所属的行业中更加优秀的时候,一定不能嗤之以鼻或是无奈地耸耸肩,声称他们为博得众人眼球而牺牲教义,或是放弃了严谨的标准而迎合大众。他一定不能含沙射影,而是要为别人以他们的方式产生的正面效应感到高兴。当我们觉得自己的方式是最好的时候,骄傲就潜入心灵了。因为,一旦我们感觉到这点,就开始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觉得人类不是按照上帝的影像制造的,反而认为上帝的影像必然与自身有几分相像,指引世界前进的方向也必然是自己所默许的。

骄傲之所以如此致命,是因为它让人无法认清或察觉自身的缺点。骄傲之人会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某些人的愚蠢与固执,而无法在不幸与灾难中看清楚,原来自己是那么愚蠢、懒惰与粗心。相反,骄傲之人会极富耐心的庄严感去面对,以此彰显自身妙不可言的重要性。他们会认为这些缺陷只是白璧微瑕,实际上这些错误就如本应扔到垃圾堆里的陶瓷碎片。

对很多人而言,人生阅历就是一个不断自我掏空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回归常识,让我们慢慢知道,原来自己所能做的事情是那么少。我们开始变得愉悦,更为自信,深信自身良好的出发点,觉得自己的修养、洞察力都有某种非凡之处。大多数人则会渐渐意识到,其实很多事情都并非想象中那么重要,我们也不能妄想去改变这个世界,而应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抱着一颗感恩的心,为自己还能有所作为而心存敬畏。我们不必感到忧郁乃至绝望,让脆弱的自己在别人面前可怜地低头,沉沦在消极之中,不能自拔。我们要知道,即便此时深知自己处在闸门之内,离天国的诚实还是有一段遥远的距离。我们最好还是要注意眼前的道路,无惧面对一些恶魔,不要在脑海臆测着自己升华到天国的宫殿的情景,惦记着谁能进入天堂以及为什么能进去,抑或是向望着自己能取得胜利,然后奏响天国的号角。实际上,当人对此不再有所期待,反而会发现自己的双脚踏在风信子的阶梯上。当他意识到自己所做之事获得了最大的失败,被遗憾、失望的汹涌的浪潮所压倒时,天国悠扬的乐音就会在迷雾的空气中响起。

民主好简单

据说,某人在与泰德主教谈论教堂事宜的时候,使用了“当前的危机”这个词语。“危机?”主教说。“教会事务一直都存在危机,从我懂事以来就有了。”也许,同样的话语适套在政治或是宗教领域上都是成立的。当前,国民对政治的兴趣及其普遍存在危机所持的忧虑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民众没有获得足够的权力,也没有努力地去争取。他们只是发现如何使用他们梦寐以求的权利罢了。问题在于,这将在多大程度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呢?这也是普通民众对政治仅存的一点兴趣。多数人所希望的,就是能尽可能自由地按自己的想法活着,尽量不受管制。诚然,对深谙政治游戏之道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很带劲且让人兴奋的游戏。但是,一个国家对政治的需求越少,国民就越幸福。要是每个人都能变得理智、细心与无私,那也不再需要政治了。

普通民众对专业性政治的兴趣还不上对烹饪厨艺呢,他们只需要一位手法娴熟的厨子,薪酬合理就行。只要他们能享受到美味的食物,就不会太在意这些食物是如何整出来的。要是晚餐的菜肴不好吃,厨子索要的薪水又高,主人就会走进厨房,大发雷霆,打翻锅盘,甚至炒了厨子。而放在政治领域,就要闹出一场革命来。但是,普通民众所只是希望生活能更精彩一些,更丰富一些。在让人生精彩的过程中,最糟糕的是,不少人只感到愤懑与单调的劳累。我们不能默认这些负累的存在。有一位高尚的老者关闭了原先向公众开放的公园。他说,每当看到游人在离自家五百尺内的范围里游览,就让他感到很苦恼,觉得私人空间被打扰了。当然,他完全有权利这样做,只要这样能带给他舒适。但要是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每个人都这样想的话,那么,也将没有那么多的私人空间可供享受。

当然,一个国家的宗旨应该是要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权益,哪怕可能要牺牲极少数人的利益。诚然,这个过程必然会不时出现诸多的不便。要是某人得了天花,他自觉待在家里接受疗养,这肯定是皆大欢喜的结果。但是,社区里的人也完全有权利要求他住在被隔离的医院里。多数人不会愿意冒染上这种疾病的危险来成全此人的舒适。确实,多数人强迫少数人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包含着某种程度的不公。相比起让少数人强迫多数人,这样做显然又更为合理。国家有义务让所有的国民都享有平等的机会,让他们人尽其才;同时保障弱小群体,教育国民对他人的权利抱有一种合理、理智与健康的态度。

也许要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一个国家的利益,就要尽可能地鼓励一切富有才华与勇于进取之人。国民一心想着要发展自己,挖掘自身的才华与智慧,那么这个国家也会更加健康与强大。要是国家过分压制民众,要求每个人都付出等量的劳动力,罔顾他们的才华与兴趣,这是一种毫无生命力的平等主义,对一个民族的活力与进步构成致命的打击。查尔斯·金斯利①到美国进行访问的时候,一位编辑对他说:“金斯利先生,我听说你是一位民主主义者。其实我也是。我的铭言是‘枪打出头鸟’”。“天啊!”金斯利说。“这是对人类智慧多么恐怖的认识啊!这种观念不是想着激发每个人发挥自身的潜能,而是压制一切的潜能、创造力与高尚的举止,让所有人都处于死气沉沉的状态。要是这算是民主,那我就不是民主主义者。”

某天,我与一位名人进行交流。他说,自己的妻子对政治所持的女性观点总让他感到惊讶,让他充满了兴趣。他曾阅读过一些政治讲演相关的材料,他的妻子对此进行了饱含蔑视意味的批评。“我觉得你对民主并不感兴趣。”他说。他的妻子沉默了一下说:“是的,的确如此。我只关心民主激发出的那些领军人物。”这是一个符合常识且富有教益的批评。很多人不愿去谈论民主,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似乎是让普通人蒙上了一层光环,不见伟人的身影,而普通人似乎很难引起别人的兴趣。不久前,《斯特兰德杂志》上连载了一些图片。我觉得,这些图片是在同一敏感片上拍摄的,图片里是数百人的合影,让读者对普通人有某种印象。在我看来,这些相片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们制造了一种极其平凡甚至模糊的效果。相片中的普通人不仅没有半点魅力,而且显得卑鄙、表情呆滞、相互猜疑甚至无聊。很多人最不愿意看到人性的本真,就以无趣的方式使之排列起来,显得极为单调。

①查尔斯·金斯利(Charles Kingsley,1819—1875),英国圣公会牧师,历史学家,小说家。

普通人的观点就形成了人们所说的公众舆论。公众舆论是很有趣的,值得去研究。很多人无法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一般而言,他们显得沉默寡言,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有当别人需要他们表达的时候才会说出来。但他们很难被说服或是信服他人的。要是他们听到某个与舆论相共鸣的观点,就会说:“是的,我也这样认为!”要是他们听到一个与舆论相悖的观点,就会说:“那是瞎扯!”多年以后,当年那些被他们所谴责的观点也许会获得他们的共鸣,此时,他们就会说:“是的,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但是,这种转变到底从何而来,潜移默化的过程到底是如何开始的,这仍是一个团谜。但一切就这样发生了。公众舆论对任何生动或可悲的事物都极为敏感。单个震撼的事件要比一大堆理论推敲都更具说服力。有趣的是,舆论倾向并不一定就是合理的,而是带点戏剧化与多愁善感的味道。有时,舆论会被某人的个性、外貌、姿势或是流畅的语言所影响,然后就据此笼统地给予分类。“某某人这样说过,所以这肯定是正确的。”事实上,这很像一种孩童的本性,总喜欢那些让自己快乐与觉得有趣的东西,而根本不会理性地看待。也许,人们为后世做的最大贡献,就是以简明与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尝试一些合乎常理的原则,借此推动公众的思想启蒙。

就个人而言,最糟糕的是趋向于悲观的恐慌心理。事情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缓慢渐进的。即便法国大革命疾风骤雨般的革命,也并没有深刻地改变法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某一个阶层时常深受这种恐慌成见的影响,但事实上并没有出现财富均化,社会平等也并没有得到显著的增强。普通公民的职责,就是怀着友善的心态作出适当的让步,然后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这并不是说大多数国民赞同动荡的局势或是掠夺的惨乱。“不,绅士们,”在斯蒂文森著名的寓言里,甚至连残忍的海德都这样说。“都希望避免一场混乱。”大多数理智之人所渴望的,是工作、秩序与和平。大多数具有常识之人都热爱工作,觉得要是没有工作的话,生活会很枯燥。几乎所有人都渴望一个井然有序、平和的家庭。民主本身所感兴趣的,就是让所有人都能摆脱哪怕最开明专制者的统治。民主所要求的权利,就是提升工作环境,让人不会陷入到无助的苦累之中,让和睦的家庭成为现实。但是,民主不能靠怖的政策来获得。民主的确值得夸耀,但不能陷入于懒散、无序、蔑视或是压制这些“副作用”之中。舆论已经让人们察觉到这一点了,而且研究还有更加深入的趋势。一个国家的希望,在于努力地改变国民的生产坏境,在职权范围内带给国民全面与高尚的乐趣,让国民专注于简朴的生活与彼此间真挚的关系。这些都不是一时就可实现的,也无法通过一些我们无法控制的运动,抑或让人们带着怨恨之心勉强去默任它的实现,我们必须爽快地答应。正如《福音书》所说的,最好还是要满足适宜的要求,也不去索取哪怕多一点。

同类推荐
  • 读《挺经》学生活

    读《挺经》学生活

    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齐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 韩非子学院:韩非子的法制统治

    韩非子学院:韩非子的法制统治

    韩非又被尊称为韩非子,《史记·韩非传》中这样记述韩非其人,“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这段文字大体上较准确而明晰地为后人展示了韩非及其学术地位。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集大成式的著名代表。他虽“为人口吃”不善言谈,不长道说,但却极会笔撰著文,著述观点鲜明,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感情激越,笔锋犀利。
  •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随着观念的不断革新,人们的思维、品格、身体、成就等各方面也都有了新的感悟,而这些又恰恰成为了人类社会欣欣向荣的核心关键。于是,人们探索着其中的奥秘,我们不清楚这种神秘力量源自何方。我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隐约地发现,这一些都可能源自我们自身生命中的神秘能量,是可以带我们获得新生的福音,进而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生命形式和形态,远离平庸,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和风采。
  • 早领悟,早幸福

    早领悟,早幸福

    领悟人生哲理,踏上成功之路,开启幸福之门。人生的哲理年轻时不明白,也不曾想要去明白。中年时想要明白,却经常想不明白。年老时都已明白,失去的东西却太多了。早一天领悟,就早一天少走弯路,少受挫折,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平稳、顺利,使我们加快走向成功的步伐,早日拥有幸福。
  • 青少年礼仪礼节知识宝典

    青少年礼仪礼节知识宝典

    本书是一本专门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礼仪读本,全面介绍了各种现代礼仪规范,如举止礼仪、社交礼仪、交往礼仪、特殊场合的礼仪、送花礼仪、馈赠的礼仪、在学校的礼仪、就餐礼仪、外出礼仪等,以及在各种场合交往的实用技巧。并导引出详细周到的礼仪要点,针对性强,极具实用性。
热门推荐
  • 诛剑

    诛剑

    师父就是用来杀害的,宝贝就是用来抢的,女人就是拿来追的,谁说三流门派培养不出高手?本文就将给你们见证一个笑里藏刀,心狠手辣的流氓混混的修仙之路,且看这个小人物如何纵横仙林,群美环绕,祸害天下!
  • 我们只是还年少

    我们只是还年少

    他突然降临在她的世界里,给予她全世界最好的爱,可他们还是有缘无分。因为在这年少轻狂的时段里,红尘是被视为禁忌的词语,可她那么爱他,他也那么爱她。“希希,等我娶你。”“季望,我会用我所有的青春换取你的到来。”
  • 复兴时代

    复兴时代

    围绕秘密南极地下城的惊天秘密开展复兴计划行动,在陆地,海洋,太空,月球等开展一系列的敌我交锋,探索未知!那些未来人历经坎坷,完成大中华统一,并掌控太空,开展星际旅行!这样的故事,注定成为不朽的传说......全文共分为三个大系列:复兴时刻(重振文明),星空探索,时光旅行!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重生之毒妃风华

    重生之毒妃风华

    前一世在成为皇后之前被人害死?还是那个自己一心爱慕的丈夫?还用那样极尽侮辱的形式?很好,很好,自己这个毒妃还真是混的可以。泣血重生,绝不与人为善,人敬一尺,还敬一丈。人若犯我,我必百倍奉还。敌强我弱,避其光芒,下绊子,使钩子,明的不行咱就使阴的,阴的不行,咱就放狗咬,小女子报仇,天天不晚。只要落在咱手里,必叫你永生难忘。什么你个什么,你个世子、皇子的都是神马,姑娘我只想自己一个人遨游天下,什么?你要陪着?不是吧?那不是更要命。你那妖孽要是这样一游,后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多了好多爱慕者?那我还不得辣手摧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武林高手异世修仙

    武林高手异世修仙

    修仙第一步便是要炼化经脉、穴位,与血肉连为一体。武林高手王动来到异世,修仙之时重练内功,却是保住了经脉、穴位。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人体的穴位呼应星辰,不断吸收星辰本源,在体内成就一片星空,一动则有无穷星辰之力加持……===================================生于大地之上,行走于天地之间,曰人。人之善念,无穷交织成神。人之恶念,无穷交织成魔。人盗天地之机,完善自身,超脱天地之间,曰仙。仙超脱天地,遨游宇宙之中。仙侠交流群:52099947
  • 倩倩人生

    倩倩人生

    倩倩如果还有来世,我还会继续爱你,你的离去我懂你的不舍,可你终究还是去了……去了个没有烦恼的地方,却留下了爱你的人独自伤悲。
  • 礼仪的力量:让你脱颖而出

    礼仪的力量:让你脱颖而出

    礼仪是生活的需要,是工作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需要。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交往层面的拓宽,社会文明礼仪规范愈加显示出其特有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尤其对年轻人而言,缺乏礼仪修养,必然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效果。
  • 佩玉斋类稿

    佩玉斋类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拥抱与决裂

    拥抱与决裂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描述手法,向人们展现了张国焘如何由一名马列主义者蜕变为右倾机会主义者,其中披露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更是令人深思。如毛泽东的妻弟在毛尔盖被击毙,成为党内严酷斗争的牺牲品;廖承志靠一杆铁笔和一杆画笔保住自己脑袋没有“搬家”;为实现会师,毛泽东下了一个生死攸关的赌注。
  • 天全堂集

    天全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