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4500000029

第29章 被传播者媒介形象系统(6)

3.歧视

歧视指人们对某个群体的成员表现出的不公正行为。

歧视是由人们针对个人的负性行为组成的,而产生这些负性行为的依据不是这个人的不良举动所招致的报复性行为,而是这个人的群体归属。

几年前,对河南人的群体歧视即是经典案例——不是北方人针对南方人或者南方人针对北方人,而是全国人集中针对来自于河南省的人。实际上,很多人对上海人也有这种看法,似乎是对上海人歧视外地人的反歧视。很多日本人也会认为中国人对日本的看法是一种深受媒介形象影响的结果。不过,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另一个国家的看法和国家内部一部分人对另外一部分人的看法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王星认为,现在整个社会不仅存在对于农民工的歧视,而且已经形成了歧视集中效应。也就是说,这种歧视行为不再仅仅是个体的、偶然性的行为,而是已集中成为一个群体集体性、惯常性的行为。这种歧视集中效应突出的特性就是其群体性、流动性、先在性以及顽固性。

如果把歧视集中效应的特性延伸到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与农民工的关系中,我们会发现这也是非常适用的:

首先,群体性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几乎所有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及其员工对于农民工都存有歧视,都会在有意无意间通过其个体或产品内容流露出歧视的心态或行为;另一方面,歧视的对象从形式上可能针对的是某一个人,实质上针对的是整个农民工群体;

其次,流动性是指这种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对于农民工的歧视行为大量存在于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过程中,因此它具有很强的随机流动性。流动性并不意味着歧视发生的频率减低了,而是指歧视行为发生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突然性,而且会波及到除日常媒体内容生产以外的个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方方面面;

第三,先在性是指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对农民工群体做出歧视行为的反应之前,就存在着一个歧视性的“价值预判”,这种“价值预判”往往来源于以往的经验和记忆,其导致的结果就是歧视者们一般意识不到自己的歧视行为,通常还会认为自己的歧视态度是客观的评价;

第四,顽固性是指这种对于农民工的歧视行为已经渗入到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的日常行为和非日常行为之中,成为人们习惯性的行为,难以根除。

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一个小品《公交协奏曲》中,饰演农民工的王宝强面对一个饰演北京人的冯巩跪下了——原因是当北京人知道了农民工的妻子产后大出血需要救命钱时,送出了自己的工资卡。虽然人们可以说这个小品的情节纯属艺术的夸张,但是这种动辄让农民工下跪的情节设计,却可以让人体会到像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国家级媒体对于农民工的歧视集中效应竟然是如此的露骨,又是如此的令人难以觉察。

无独有偶,2007年的一个有关农民工的舞蹈也是十分可笑,如同游击队式的奔跑显得有些低俗。编导的意图显然并不是要丑化农民工,但是为什么常常是事与愿违?这值得反思。这同时也说明,要改变媒介形象显然也并非易事。

(五)污名化

根据李红涛、乔同舟的研究,污名化是一个过程,即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它反映了两个社会群体之间一种单向命名的权力关系,体现为群体特性与另一群体加诸于该群体之上的刻板印象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即“具污名的一方”(身负污名的属性)和“不具污名的一方”(对“具污名一方”有着刻板印象)之间的互动,而污名化就是这一互动关系不断发展以致最后成为凝固现实的过程。污名化呈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将群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特征,成为在本质意义上与群体特征对应的“指称物”。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强势的一方最常采用的一种策略是“贴标签”。一个标签,最初可能只与某群体中的个体相连,随后,这一标签可能被更多人接受用来指称某一特殊的群体,标签的指称物件泛化,标签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凝固僵化,标签反映的特质,成为该群体的固有本性,到此,污名化的过程就完成了。

陆琼琼的研究表明,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中国主流媒体沿用“民工”及“民工潮”的说法已有年头了,这个明显带有歧视性的叫法居然多年来没有人提出异议,堪称怪事;最近也有民工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的好消息,但从外来民工当选人大代表被媒体“热炒”就更可以看出对民工不自觉的歧视——法律并没有规定民工不能当人大代表;更有甚者,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仍然不时可以听见、看见诸如无业人员、闲散人员、社会闲杂之类的说法——有些媒体不去体察这些人失业的原因,仍然在过去的意义上使用这些概念——某市一商场招聘导购员,要求是本市户口,其中24位伪造了该市户口的打工妹被判6至8个月有期徒刑——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她们不想做闲杂人员的后果。

在大众传播媒介组织污名化农民工的实践中,“天价葡萄案”是极具代表性的。从2003年8月到2004年6月,许多媒体对该案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跟踪式报道,并以“馋嘴民工”为标签进行污名化,具体而微地展现了媒体对农民工群体进行污名化运作的策略与过程:在对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无论是在媒体间的转载还是原创性的报道标题中,都屡屡出现馋嘴民工这一标签,如《馋嘴民工偷葡萄,几口吃掉了40万》(《北京青年报》,2003年8月10日)、《馋嘴民工已取保候审》(《北京晨报》,2004年5月28日),等等;在一些媒体报道的具体论述中,这一标签有了更清晰也更形象的描绘:“坐在葡萄架下,四民工甩开膀子猛吃一气,临走时几人商量,走了老远的路光吃饱肚子太亏了,得带些回去”(《四馋嘴贼偷吃天价葡萄,四十万巨额投资毁于一旦》,《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8月10日)——“甩开膀子猛吃一气”、“光吃饱肚子太亏”等细节化描绘,不一定是对于事实的秉笔直书,更可能是发乎想象的戏剧化的叙述——它渲染出了民工的无知、粗鄙、贪婪与馋样儿,为馋嘴民工这一标签提供了形象化的解说。

污名化是居于优势地位的媒体对于处于劣势地位的被动被传播者最为敌对性的再现方式,也是媒体俯视效应效果的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当某些污名化特征指向个体时,就很容易过渡到整个群体身上,成为群体的本质特征。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北京青年报》曾经在一个报道中反复强调抢劫犯一直在专门抢小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记者指的是三陪小姐,在这里明显是对职业的暗示。有的读者可能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因为这好像是模糊新闻学,也可以说是暗示新闻学。这在弱势群体的报道中最为明显,甚至直接影响到语言的媒介化。比如,小姐这个词汇,现在很多人都不敢轻易使用了,因为已经被媒介化了,成为了三陪职业的代名词。

在媒体俯视效应的影响下,处于劣势地位的被动被传播者不得不接受居于优势地位的大众传播媒介组织的一系列俯视行为,包括被迫传达与传达缺失、放大效应和缩小效应、强制选择、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等群体敌视行为和污名化。当然,当被动被传播者是人、群体和组织的时候,它们的主动性也在起作用,也会出现对于大众传播媒介组织的反控制。一般来讲,表现出了三种不同的策略或行为方式:求助、搭便车与不合作。

三、“求助”、“搭便车”与“不合作”策略

在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再现处于劣势的被动被传播者媒介形象的时候,由于受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个人情景和个性的差异,受到俯视的被动被传播者表现出了三种策略:求助、搭便车和不合作。

(一)求助策略

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组织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功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居于劣势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组织在遇到困难时,往往形成一种寻求媒体援助的惯性思维模式。

《中国青年报》曾经在几年前报道,在中央电视台的门口排有两个队:排在一个队里的人是来争取让《焦点访谈》发稿的;排在另外一个队里的人是来说情并争取让《焦点访谈》撤稿的——排在两个不同队里的人看似抱有截然不同的目的,其实,他们求助于媒体的手段和目标是完全一样的。

2006年1月,由沈阳《华商晨报》首发的吉林省农民刘福成向六位中国富豪写信求助“救女”的报道,刊登了求救信的全文,并以连续追踪报道的方式详细客观地报道了各个富豪的不同反应。随后,《竞报》、《北京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和网站跟进或转载,有些媒体还对于没有捐款的富豪进行了点名,一时之间成为社会热点,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实,这种向媒体求助的情况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已经不新鲜了:打开网络,输入“卖”和“救”两个字,就会搜索出很多“卖身救母”、“卖身救父”、“卖身救女”、“卖身救嫂”、“卖身救侄”,等等;卖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有卖身的,也有卖肾的、卖血的,还有卖初夜权的,等等。求助的目的有要救助亲人的,也有给自己或孩子求学费的,不一而足。

如果说排在中央电视台门口的人们求助于媒体是诉诸利益,“卖身救母”等等向媒体求助的方式是诉诸怜悯,那么,曾经多次见诸报端的农民工为讨薪而跳楼、跳吊机、上吊等方式就是诉诸恐惧了。

不管是诉诸利益、诉诸怜悯,还是诉诸恐惧,被动被传播者向媒体求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发现了被媒体再现可以被赋予和提高“社会可见度”,也发现了媒体对于现实的再现其实是一种权力的表现。处于劣势地位的被动被传播者要想争取分享这种权力,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努力地寻求方案、向媒体寻求帮助,引导媒体对自身进行关注,才有可能改善或者摆脱被俯视的地位。

(二)搭便车策略

所谓搭便车策略,就是指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在再现被动被传播者媒介形象的过程中,作为被俯视的一方,被动被传播者配合和顺从媒体的议程设置,同时也顺便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比如,2000年3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记者王志在江西省看守所对在押的贪官胡长清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的访谈。胡长清系统回顾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道路,总结了自己犯罪的原因和教训,谈起了对于老母亲的思念,也历数了自己在江西做的一些有益工作。在采访结束告辞时,胡长清还拉着王志的手,再次叮嘱一定转告他的请求,请求党中央、中纪委各位领导救救他。

如果说求助策略体现的是被动被传播者想要通过引导媒体、引起媒体的关注,并进而争取分享媒体再现社会现实,从而赋予和提高被传播者“社会可见度”的权力,那么,搭便车策略可以说是被动被传播者想要借助这种权力。有趣的是,《广州日报》的黎元江也曾经在监狱服刑时通过媒介反映自己的进步,后来这种行为显然引起了政府有关方面的注意。这种行为的尝试者如果多是媒体人,更加说明他们熟悉媒介的游戏规则,懂得如何改变自己的媒介形象,而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好了获得减刑。

同类推荐
  •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本书是对宁波市20位教育管理名家进行采访,挖掘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故事、治学理念,记录宁波教育的发展,推广一批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思想。此前“行走的新闻”已连续出版多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在宁波教育界引发关注。此次的走近宁波教育管理名家是服务型教育理念的一次生动诠释,通过采访挖掘宁波教育特色。也是宁波首次对优秀教育工作者办学、治学故事进行集中梳理,对宁波教育的科学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 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的文集,书中具体收录了:《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思考》、《族群、民族和谐机制研究——摩哈苴的田野观察》、《中俄混血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等文章。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以“还文字原始之功能,与生活自然相吻合,自然地写,写得自然,会写字就会写作文”的全新理念,阐述了学生作文的原理和方法,揭开了作文神秘的面纱,使作文不再难学难教。该书最大特点是把小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所运用的知识和方法凝练成通俗的诗句,并加以讲述,易学、易懂、易用,使该书在众多作文辅导用书中独树一帜。
热门推荐
  • 尊宠狂妃

    尊宠狂妃

    一朝穿越,发现订婚五载的王爷别有用心,当众拒婚!发现姐妹姨娘毫不留情,一一还之!都想让她死,她却偏要笑着活,还要活的风生水起!只是那个死缠烂打的神秘人,你到底是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庶女太妖娆

    庶女太妖娆

    一朝穿越,变成尼姑了,还是有萌萌哒儿子的尼姑!白芷荞风中凌乱了,这也可以?阴谋阳谋,明争暗夺,白芷荞只能伪装成人畜无害的小绵羊!只可惜,羊入虎口,怎么拔都拔不出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 腹黑王爷萌宠妃

    腹黑王爷萌宠妃

    一朝穿越,以为会与痕熙相守到底,他却终究负了她,忘掉一个人不容易,她本以为此生不会再爱,怎料腹黑王爷初扮萌萌哒的少年靠近她,待将她吃干抹净后,她才发现,本以为是只羊,怎知是这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而且这只狼根本就不是什么萌萌哒的小正太,好吧,她认了,其实有一位相貌倾城的夫君还是蛮不错的嘛。呆萌篇:他甘愿为她放弃整个天下,却换来一句不嫁,于是某位王爷怒了,直接将人打晕带走拖回家,至于婚礼嘛,待生米煮成熟饭之时补办咯。每日更文一更,不定时加更。群号码:200060384,欢迎找作者催稿
  • 道御神术

    道御神术

    万法皆于老子李耳之手,万法始初李耳位列仙班,留下手札供后人研习,道御祖师为解后人之忧,道御祖师未得李耳真谛,求李耳给予道法,可李耳祖师已将大部道法传于后人,道御祖师将后在李耳打坐之处的蒲团之中寻找到了道御法术,此后发生一列一列之事,但此主人公吕翎将带大家进入灵异世界,一起领略道御神术的奥妙。
  • 异世基因掠夺者

    异世基因掠夺者

    尤格,一个天生基因缺陷的人,一个天生就短命的人,在神农架考察中,阴差阳错下激活了一个远古传送阵,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陆。这个大陆,有着凶猛的魔兽,神秘的法师,当然也有人类的国度,这里遵循的一个法则就是:丛林法则。尤格刚出了传送阵,就被一头魔龙抓住,准备撕裂,后来,机缘巧合得以幸存,本来基因缺陷的人还融合了跳蚤,绿蚁,红龙的基因,不再是短命鬼,而且还获得了不可思议的能力,但是在这个大陆,他的能力还不能自保,故马上就被别人当作魔兽卖了……
  • 邪王娶妻,废材五小姐

    邪王娶妻,废材五小姐

    【新文已发布,点击其他作品!】她,金牌杀手,穿越到了紫家最废材最不受疼爱的痴傻五小姐身上,一双惑世红眸注定了她成为爹爹眼中“流动的绿帽子”!他,神秘莫测,颠倒众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唯独对她这个世人所不齿的草包死缠烂打!“霜儿,今日是我的寿辰,你准备了什么礼物给我?”他的眼神在她身上上下逡巡,恨不得将她拆骨入腹!她眸光一闪,随手将手边上的雨伞扔向他。“一把雨伞?”“你若不举,便是晴天!”
  •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临床常见病的诊断要点,简明扼要,易于查阅、记忆、掌握。治疗要点中具体治疗方法比较详尽,用药具体到剂量、用法、疗程等,充分体现了《全科医师速查手册》内容的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 第十三只眼

    第十三只眼

    我小时二逼淘气,曾惹下一段祸事。为此,我和中了大乐透一样,牛逼轰轰的有了三条影子。一黑,一红,一蓝。我没少拿这事儿得瑟,虽然这三条影子只有我一个人看得见。一日夜里,红色影子离开我的脚下,向着漆黑夜色狂奔而去。我一看,急了,拔腿就追!你丫跑了我拿啥得瑟!跟我这么久了,要走也得打声招呼吧!点点渔火的河畔旁,我追到了我的红色影子。正跟在一个穿着黑色衣裳的男人身后。男人抱着一只大大的玻璃罐子蹲在地上,右手在地上摩挲着找什么。我向前两步,气喘吁吁的搭话,“这么晚了摸石子干吗?”男人没有抬头,每往罐子里放一颗‘石子’,便轻数一下。一只、二只、三只、四只……十二……
  • 国士

    国士

    一个诉说开国大帝成长的故事。看他奋剑看他怒吼,看他哭泣看他欢笑,是悲怆的孩子,是乱世的书生,是战场的修罗,是绝世的帝王,是无双的国士,年少轻狂,一路逆流,他是——赵养卒。那一年,夜半登楼,独步紫禁之巅,他握住了权与力,生与死,雄狮百万,万臣驯服,把苍生都玩转掌中,负手俯瞰关河十万,他醉唱。你听,那歌声还在梁间缠绕:胡马长嘶风,汉旗翻白雪,少年投戎旅,志在掌旆旌。日负龙泉剑,夜斩单雄头。狂倚狼山唱,闲坐马头吟。愿竭有生岁,大汉复强秦。立地男儿事,狂歌纵马去。……那一年,江南,杏花春雨,乌衣巷里,夕阳西斜,微雨燕飞,她们打着油伞,蓦然回首,向你我倾诉昔年的风华绝代。(暂定简介,点娘很危险,追书需谨慎,嘎嘎,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