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2800000017

第17章 讲究谈话的艺术——采访谈片

笔者看到这样一幅漫画:画面上一位广播或电视记者对采访对象说:“请你谈谈为什么要这样做?”说着,将枪筒般的话筒猛地伸向对方,惊得采访对象瑟瑟发抖,不知说什么好。

这幅漫画尽管有些夸张,但却一定程度地反映了目前我们一些记者死板的采访方式。

如何同采访对象谈话,这是记者(包括通讯员)采访程序中的重要一环。一次采访的成功与否,与记者是否善于谈话很有关系。谢觉哉同志生前曾谈了自己作为采访对象的感受,他说:“我这里常常也有不少报社的编辑记者来谈,有的很会谈,无拘无束,他也不忙用本子记,轻松愉快,谈起来很有兴趣,不疲劳,这是会采访的。也有一些记者,见面先交介绍信,坐下就掏本子,你一开口他就忙于记,当你讲完,他的本子一合就完成任务了,顶多告辞的时候将秘书、办公室电话记下。这些多是年轻的记者,热情、肯干,但办法简单,不善于采访。”

可见,记者会不会谈直接影响着被采访者的情绪,并直接影响着采访的效果。会谈的记者,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能引起被采访者的谈话兴趣;不会谈的记者,则会形成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无形障碍,影响新闻素材的发掘。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要进行对话的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人,有时是同普通工人、农民、学生对话,有时则需要同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对话,有时可能会同高级干部对话。谈话的对象尽管地位、身份、学识、职业各不相同,但记者首先要以平等的态度待人,不能在高级干部、知名人士面前谨小慎微,而在普通工人、农民、学生面前盛气凌人。要努力缩短与被采访者之间的感情距离,使采访对象觉得你是一个可以信赖、可以交心的人。

有了平等待人的前提后,还需要讲究谈话的艺术,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谈话方式。总结自己这些年的采访实践,我以为有以下几种谈话方式可供参考:

一、启发式。这种方法一般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当采访对象思路不够敏捷、不善言辞时,记者通过启发,帮助他打开思路,谈出记者欲知的内容;二是有的谈话对象善于夸夸其谈,但不易进入“正题”,这时记者需要通过启发诱导,帮助他把话锋转入“中心话题”;三是当采访对象因种种原因谈兴不浓,觉得无话可谈时,记者可以通过提出能引起被采访者兴趣的话题,启发被采访者打开“话匣”。

为了说明问题,我不妨举一个例子。1983年春节前,本报编辑部拟组织一些反映离休老干部生活的稿件。我前去采访李淑一同志。当时李淑一已82岁高龄,由她儿子扶着到会客室见记者。由于她生病住院回家不久,身体尚未康复,看上去谈话的兴致不高。我没有急于按照我预定的采访内容提出问题,而是先和她拉家常,找引起她兴趣的谈话“媒介”。我说:“老人家,您80多岁,看上去身体还不错呀!”她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了笑容,说:“总的还不错,只是至今还不大适应北方气候。”我接下话茬,问她何时从湖南迁居北京。经这一启发,她打开了话匣,谈到迁居北京后的生活、工作情况。他的儿子也在一旁时而插话,气氛很快活跃起来。乘她谈兴正浓时,我再回过头来提了一些有关她在大革命年代和柳直荀烈士生活、工作情况的问题。根据这次谈话,我回报社整理成一篇题为《怡然不服老,从容度晚年》的访问记,刊登于1983年2月9日的《人民日报》上。稿件刊出后,李淑一同志很满意。我给她送报纸时,她特地让儿子扶着她见我,并带我进她的卧室看有关她和毛泽东、杨开慧、柳直荀之间的书信原件及珍贵的照片。当我看到毛泽东1957年给李淑一的一封信(即《答李淑一》一词的附信)原件中有这样一段话:“开慧所述那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就随口问李淑一:“毛主席当年所说的‘那首不好’,是指什么内容,您记得吗?”李老神秘地一笑,说:“这是一首爱情词,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我听后觉得有门,就进一步试探:“这首词至今还不为人所知,您能回忆起来吗?”她说,咱们到客厅去谈吧。原来,这是毛泽东当年与杨开慧谈恋爱时所填的一首《虞美人》。由于当时李淑一和杨开慧同在一个学校,看过这首词的原文,所以长期记得很清楚。新中国成立后,李淑一为了和毛主席取得联系,同时顺便提醒毛主席不要忘了杨开慧,故写信假说只记得这首词的前两句,要主席续写全首词。由于主席觉得这首不好,就没有续出来,而写了另一首,即至今仍为人所传诵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得到这至今不为人所知的新情况后,我回到报社赶紧写了一篇散文,刊登在1983年5月22日的《解放军报》副刊上,第一次向读者披露了《虞美人》这首词的全文,引起国内不少读者的注目,一些文摘报刊也摘引了这篇散文的内容。

二、激发式。所谓激发式,就是当采访对象对记者存有戒心,对实质性问题不乐意谈时,记者通过提出巧妙、尖锐的问题,来激发对方的感情,从而使他愿意向记者披露他所知道的情况。1982年初,我随中央纪委的同志到广东沿海地区采访,了解到国家某部深圳进出口公司有严重的走私漏税行为。尽管当时已有调查组调查此事,但是仅凭专案材料是不能形成新闻稿的,何况案情复杂,还需要同有关当事人谈话,核实材料。当记者找当事人个别谈话时,其中有的人思想有顾虑,以“不知道内情”搪塞。在这种情况下,我从国内一些用户的来信谈起。据用户反映,这个单位卖的产品大都质量低劣,坑了不少集体和个人,他们对这个公司的负责人与不法港商合谋害国害民表示气愤。我说:“作为有正义感的国家干部,哪能对不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一席话,使当事人按捺不住了,他们不仅感到内疚,而且也激起了对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不法行为的愤慨,由原来不愿意谈变得一谈就滔滔不绝。尽管当时这个单位形势比较严峻,有人甚至声称要给“打小报告”的人一点颜色看,但也常有“知情者”主动找上门来给记者提供情况。根据调查得来的大量材料,我和报社另一个记者一起就这个单位走私逃税一案进行了连续报道,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引起强烈反响。那个不法港商在港信誉扫地,这个进出口公司的主要责任人也受到法律惩处。

三、“非正式谈话”。记者与被采访者的谈话,有正式的谈话,也有非正式的谈话。有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非仅仅是在预约的正式谈话中获得的,往往在非正式的谈话中也可意外捕捉到。记者要做这种“有心人”。1986年7月底,我拟订报道计划,想就即将出台的劳动体制改革采访劳动人事部部长赵东宛同志。一天,我应约到该部政策研究室,和该室一位负责同志商谈采访安排问题。尽管坐在我面前的这位负责人不是我计划中的正式采访对象,但是我在同他的闲聊中发现,他对目前我国劳动制度的现状及其弊端知之甚多。而这些情况正是我想采访的内容之一。于是我就“随机应变”,把这“非正式”的采访当成正式采访来看待。从非正式谈话中捕捉有价值的新闻,果真受益匪浅。回报社后,我根据这次非正式谈话的内容,整理出一篇题为《城镇七年安排五千五百万人就业,“七五”劳动就业任务更为艰巨需要摸索新的途径》的新闻,刊登于1986年8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头条。由于这条新闻既报喜又报忧,提出了值得注意的问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天作为要闻进行转播,劳动人事部门普遍反映较好。这条意外得到的新闻,也为一个月后采访赵东宛部长起了铺垫作用,加深了劳动体制改革的报道深度。

总而言之,记者与被采访者的谈话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更非像本文开头所说的那幅漫画中的广播、电视记者那样生硬地谈话,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相应地采取适当的对话方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正确地与采访对象对话,也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

(写于1987年2月)

同类推荐
  •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独立学院的缘起、独立学院的定位问题、独立学院的产权问题、独立学院的收入与分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独立学院董事会制度研究等。
  •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罐装技术尽管在野蛮的战争背景中生成,但这种技术的出现却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于是,我们便一度生活在“罐装”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地享用几乎所有经过防腐处理的食品和饮料,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地欣赏那些能够永久“储存”的各种艺术品。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罐装”技术的泛化所带来的无限便利的同时,却逐渐发现原来这些被封装起来的食物都已失去了原初的味道和色彩,那些鲜活的或朴素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远去。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

    本书对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的重大意义、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与职业融合、农民工的收入与消费、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发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融合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我国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五十多年里,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加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地位、功能及素质要求也不断变化,并向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以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发展为研究主题,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首先回顾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及其启示,使我们对中西方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历程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其次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专业素养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任务和专业素养结构;最后论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并提出了实施策略。
热门推荐
  • 美人画

    美人画

    普通青年云逸穿越到摩藏大陆,成为混吃等死的纨绔子,战帝父母失踪,家产被夺,掌教,公主,圣女老婆来退亲,一个腹黑的小侍女玛雅带着幅神奇古画来到他身边,妖孽进阶……
  • 万灵宰

    万灵宰

    一位从神域界逃落的外姓少年!阴差阳错地来到了一个以嗜血战斗为荣的战斗民族!没实力,没地位,遭人嘲笑,鄙视,险些轻生!!一个小小的混沌空间,隐藏着各种惊天大秘密,为牧辉逆天转命!!只见他摇身一变,手持千灵扇,尾随雪灵兽!霸气侧漏地踏上了万灵之域的主宰之路!~~~~~~孤魂新书上传中,望大家火力支持。喜欢你就收藏她,爱她你就推荐她!
  • 破天大妖

    破天大妖

    修者几万年欺凌,妖族几万年为奴。一个妖族瘦弱少年,奋起一跃。将天捅了个大大的窟窿!
  • 怒海扬帆1609

    怒海扬帆1609

    初来乍到,请大家给予公羊支持鼓励!之前《纵横大航海》在起点书坊成绩一般,这次换个马甲过来继续书写航海文。喜欢大航海的可以互相交流!聊天打屁群331544737!
  • 鬼钱

    鬼钱

    你给故人烧过纸钱吗?你一定烧过,因为这是华夏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也是对祖先的怀念。那么你用过死人钱吗?你一定没用过,因为会使用这个钱的人不多。我的几个朋友就会用,后来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一些皮毛。先阐明一个观点,我相信科学,以前相信,现在也相信。不过有些东西也不得不信。书友群:8686431
  • 诡游请柬

    诡游请柬

    省警校刚入学新生袁志邦没想到,舍友离奇的遭遇,竟然会将他拖入死亡的深渊。一封诡游请柬的到来改变了他平静的生活,他被迫参与到鬼魂举办的游戏中来。他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退路可走,唯有顺从诡游请柬的要求参加它举行的一次又一次的游戏神秘少年罗飞来到他的身旁,陪着他一起踏入到未知的惊险之中地狱归来的钢琴声,是否能勾人魂魄?孩童中依依呀呀说出的恐怖童谣,是否真的能呼唤鬼魂的到来?孤儿愤恨的眼神究竟是为了什么?……危险步步逼近,袁志邦和罗飞究竟能不能活下去,尽在《诡游请柬》**这篇小说虽然是向周大致敬的同人文,灵异推理向,灵异为主,推理为辅
  • 我的三个男朋友

    我的三个男朋友

    我有一个闺蜜,一直恩爱到现在,为什么是恩爱呢,我实在是找不到什么词来形容我们之间的友好,长久以来她是相当于我半个男朋友,可惜红颜薄命。一直保持单身的我,陆续遇到我三个男朋友,一个温柔细腻却是说走就走的海龟,一个是公司里的技术男,浪漫也多情,最后又遇到了成熟稳重事业有成的成功男,每一个男朋友都给过我爱情,当然也有苦痛,所谓爱有多深痛就有多深,我是一个容易进入到恋爱角色的人,也不是说明我见一个爱一个吧,在男人爱我的时候,我也去爱他,在他们不爱我的时候我也不去爱他。
  • 现代公司管理(第四版)

    现代公司管理(第四版)

    本书介绍了公司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公司的特征、功能及类型,现代公司的组建,现代公司的产权制度,现代公司人事管理,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现代公司跨国经营管理等。
  • 杀手王妃王爷不要太过分

    杀手王妃王爷不要太过分

    一个现代女杀手在一次逃脱中不幸摔下一百多层高楼意外穿越,在古代的身份竟是一个无权的王妃,面对如此的困境还要对付变态王爷,冉然该如何应付呢。。。
  • 一撩成瘾:老公好缠人

    一撩成瘾:老公好缠人

    为了破坏继妹的联姻,叶锦干了件蠢事,她把自己的妹夫给睡了。没了第一次还不算,还被某男给缠上,口口声声要她负责。对于他的无赖,叶锦只有三个字:“不可能!”没想到,某男早有办法对付她。不可能是吗?那我就娶你的继妹,在跟她合伙把你赶出叶家,让你一无所有。叶锦有点怕:“那我给你修个处男膜行吗?”某男把她压在副驾驶上,“行啊,那我先吃个够。反正都要修的,多吃两次才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