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2400000034

第34章 博物馆数字化与数字博物馆展示特征分析(2)

三、数字展示的多感性与互动性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通过文本、图形图像、音视频等多种技术手段,提供了对视觉、听觉等多种感知手段的支持。多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们不同感觉通道的边界,使观众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一种或多种感知方式,包括听觉(感知音乐、语音信息)、视觉(感知文字、图像以及电影、动画等视频信息),甚至扩展到触觉和嗅觉等。文本是最常用的语言信息载体,数字展示中的文本信息区别于传统展示文字展板/标牌的最大特点是其动态性和开放性。图形图像信息是视觉媒体数据,其中,图像是指事物在某种介质上的再现,如各种图片、光学影像、照片等;图形是抽象化的图像,是对图像按要求进行分析的结果,包括图的大小、形状、二维/三维表现形式等。视频和音频数据都是时基媒体数据、音视频数据的存取需要考虑时间维度及其逻辑信息单元(如视频中的场景、镜头和图像帧等)。尽管物理意义上,视频数据是由多幅连续的图像序列构成,但实际上两者的处理机制与存储格式完全不同,故仍需区分对待。目前,已经有不少博物馆在展示过程中采用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不同媒体通道的切入方式,以便让观众全方位、立体化地去感受展示对象的独特魅力。

多媒体技术通过触动各种不同的感官经验,帮助观众从多种感觉通道去感知同一展示对象的信息,从而获得更加形象、完整、深刻、系统的认识。实验心理学家特瑞彻尔(Treicher)曾通过试验得出了两个很有名的结论:其一,人类通过不同感觉器官获取的信息量相差悬殊,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其二,人类不同器官能感知并保持持久记忆的信息量具有明显差距,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多媒体的各种媒体通道之间可以进行完善的信息交互、转换和融合,但多种感觉通道有时可能会形成相互干扰,甚至还不如单一感觉通道那样有效。例如,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影视片段播放的表现方式绚丽多彩,但给观众留下的想象空间就极为有限。相反有些文字却能激发意象和隐喻,使观众从想象和经验中衍生出丰富的意义。可以说,多媒体作品越生动、形象、具体,得到的印象就越深,而主体创造性想象的空间就越小。因此,文字和声像类媒介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展示目的和观众对象仔细权衡。

博物馆数字展示的互动就是观众通过和数字展示对象之间的交互、参与,改变展示对象的影像、造型、甚至引起展示对象意义的转化与演变。在博物馆传统展示方式中,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观众作为信息接受者虽具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性,但无法对博物馆数字展示对象施加影响。单向展示方式强化了共性,削弱了参观者个性化的主体地位。博物馆数字展示则借助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实现了参观者与数字展示对象的互动,两者之间的信息流动是双向的。参观者不仅具有自由的选择性,而且还能对数字展示对象施加影响,能按照个性的意愿进行加工和改造。这种人机对话的互动性,有利于参观者主体意识的强化。互动性不仅让参观者对展示对象、主题、趋势和寓意产生浓厚兴趣,同时让数字对象有生命,不断进化,维持使用者的参与程度。例如,通过WEB页面的超文本结构,数字展示对象的创作者可以和参观者相互沟通。创作者可以在网页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说明,回答别人的提问,并提供展示对象相关的文化背景、创作动机等。参观者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展示对象的创作过程,改变展示对象的主题和内容。尤其是对反映历史事件、具有一定情节性的多媒体展示对象,观众通过以角色扮演、剧情编导等方式参与互动,可以极大地激发观众的兴趣和潜在的创造力。

博物馆数字展示的互动性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人们对人类文化遗产和艺术品的接受,已经开始由凝神专注式的膜拜向娱乐消遣式的大众文化转变。在传统的博物馆展示中,观众对展示对象的接受方式完全是以个人方式实现,观众通过个人的联想沉入到展示对象中。数字化展示则侧重于展示对象的展示价值,观众的接受方式大多以集体方式发生,接受者并没有沉入到展示对象当中去,而是超然于展示对象,沉浸在自我之中,如多媒体机械操控系统,观众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并引发展示对象的转变。尤其是在网络条件下,多机多人共同参与(甚至远程参与)数字展示对象互动再造成为可能,数字展示演变成了一场多人参与的游戏。随着数字展示技术的大量运用,博物馆中代表人类文化精华的古代和现代艺术品不再是一种脱离世俗的精神象征,而是真正代表着博物馆大众文化的来临!

四、数字展示的虚拟性与时空延展性

博物馆数字展示的虚拟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将抽象的过程可视化,二是将远离现场的事物临场化。在博物馆数字展示的虚拟场景中,观众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头盔、数据手套、立体眼镜、三维鼠标、环形穹幕等)多感觉地(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与计算机产生的三维世界进行交互作用。例如,可以在该三维场景中漫游、创建和移动虚拟物体,其感觉和体验完全和现实世界类似。虚拟技术手段是数字展示中连接过去、现实和未来的利器。例如,利用现有资料和数据,模拟出四维动态的古代遗址真实情景,从不同的视角或远近观察遗址对象,甚至去观看每一个细节的实际效果;虚拟古代建筑的修造过程,虚拟修复古代器物和书画,还原古代真正场景和重要历史情景,为博物馆的文物保护、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可靠依据,大量节省经费和时间的投入。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是实现数字展示的重要手段。VR不仅是一个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系统,更重要的它还是运用信息技术,基于现实世界的一些素材、片段和原型等虚拟、虚造出来的一种现实存在。

VR(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数字展示领域的应用将有利于培养观众的非智力因素。虚拟现实系统将突破人机交互的基本障碍,构造和谐的人机环境,消除人被动地去适应计算机系统所带来的认知负担,增强人机互动系统的整体效率。在线虚拟现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社会互动。其中,二维的在线虚拟实际上就是通过文本、二维图形或超媒体等交流形成的所谓文本交流群体。如QQ与MSN等实时交流工具聚集的文本交流群体;三维在线虚拟是以三维图形图像为主,观众化身为虚拟环境中的一个个三维虚拟角色,并可与其他在线用户沟通、交流。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由于同时了考虑计算机图形构造的虚拟世界和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并将二者之间无缝合成,在博物馆虚拟展示中得到大量应用。混合现实实际上包括增强现实和增强虚拟两部分。前者是把现实事物和场景视为第一位,在一些现实场景照片、视频图像和遥感影像之上,叠合一些虚拟图形物体,来放大和增强现实效果。增强虚拟则将虚拟场景视为第一位,在计算机建模实现的三维虚拟场景中,叠合一些关于现实场景的实物或二维/三维影像。

数字展示的时空延展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展示对象内容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展。博物馆中的实体展示对象由于受本身脆弱性和保存环境(温湿度等)因素影响,很难将展示对象蕴涵的结构、功能、联系和时间信息向观众全方位展示。观众只能在狭小的空间和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艰难地观察紧锁于陈列柜内、孤立的展示对象。数字展示通过虚拟技术手段提供实体展示对象的完整数字影像和属性信息。在虚拟展示系统里,观众可以自行旋转、拉伸展示对象的三维影像,观察展示对象的局部和细节,甚至运用鼠标拆、装复杂器物的各组成部件,观察其组成和结构原理,从而全方位地了解展示对象的自然属性和结构属性信息。并且,通过分析已有资料,后期制作复原展示对象制作、使用和流传过程中的自然与社会情景,以及不同时间点和时间段内展示对象的各种属性信息,还可以让观众直观地了解展示对象与外界事物的联系信息以及时间相关信息。二是观众参观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由于数字展示对象的无限可复制以及借助网络的快速传输特性,观众不需要再在约定的时间赶赴有限的博物馆展厅去亲身观察展示对象。通过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任何观众(Anybody)都可以不受限制地、随时(Anytime)随地(Anywhere)观察感兴趣的任意展示对象(Anything)。

波普尔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法:将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称为第一世界;将意识形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意即活动的行为意向的世界,称为第二世界;将思想的客观内容的知识世界,如科学思想、诗的思想以及艺术作品的世界称为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中的书籍、理论、问题、问题背景和论据等都是人类的创造物内容,是与人相关的客观知识世界,是独立自主存在的,一旦被创造就成为理论上的存在,按自己的客观规律发展。数字展示创造的对象也同属于第三世界,但由于是无形、无色、无重量,高速运动的信息流,数字展示对象展示的则是一种新的实在,实现的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时空大“挪移”,因而具有更为引人入胜的神秘魅力。

五、结语

博物馆数字展示的核心任务仍然是揭示展示对象的内容,但大量引入数字技术手段之后的数字展示形态与表现方法却表现出其独有的本质特征:非顺序性、多感性、互动性、虚拟性以及时空延展性。博物馆数字展示之所以在目前得到迅速发展,也就是在于其具备传统展示所不具备的这些本质特征。如果在博物馆数字展示计划和设计阶段,能随时把握数字展示形态与表现方法的本质特征,并与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就能在具体的博物馆展示中立竿见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只能是适得其反。博物馆数字展示用可复制的数字对象取代了传统展示对象独一无二的存在,以及不依赖于物质媒介传播打破了传统展示的时空界限。这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博物馆数字展示将能伴随多样化的感知手段,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同类推荐
  • 防火墙之巅峰对决

    防火墙之巅峰对决

    铁路交通枢纽后台被控制,世界顶级中心城市即将被满载烈性爆炸物的火车撞击毁灭……这一切,都来源于黑客人侵。谁是幕后的主使者?谁又能拯救这濒危的一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3D打印的未来

    中国3D打印的未来

    自2012年以来,有关3D打印的报道屡见报端,这一新型制造技术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3D打印的未来》作者、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认为,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涉足3D打印技术,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与国外同行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中国3D打印企业普遍存在“小而散”、各自为政的现象,如何发挥整合优势、抱团发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够加强同行合作,抱团发展,形成合力,相信3D打印会成为唯一一项中国有可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
  •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使计算机的应用渗透到各行各业,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特别是在办公领域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成倍地提高工作效率。在众多的办公软件中,微软公司的Office系列软件是办公自动化软件中的佼佼者,其强大的功能深受全世界广大用户的青睐。根据当前业界的需求以及办公软件的实际应用范围,本书针对Office 2003系列产品,深入讲解其高级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
  • 信息革命

    信息革命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与电子产品相伴的信息技术也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信息技术普及,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鉴于此,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认真筹划,我们编辑出版了《信息革命》一书。该书以时间为经,在记述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同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对人们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和个人生产生活必将产生积极作用。本书由李大东主编。
  • 三维动画审美谈

    三维动画审美谈

    数字时代,美的标准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三维动画以数字图像形式成为这个图时代的代表。三维动画及三维图像不仅仅是由于应用了仿真数字图像技术而带来的虚拟空间,还有更多的是由三维图像技术所引发或引导的被扩展的图像技术,这些技术无不应用在现代视觉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并且,由此引起社会的追热,引起审美观念的改变。这些改变是在进行中的,变化中的,也是在发展中的。对于未知的美,我们做的只是追寻和记录,我们不知道以后的美将会是什么样,尽管我们苦苦追寻,孜孜探讨,同时也在默默审视。我们在追寻中享受美,在探讨中认知美,在审视中体验美……
热门推荐
  • 前世今生:爱孽恋

    前世今生:爱孽恋

    前世她第一次遇见他,对他有好感。他第一次遇见她,并未真正看过她,只知她是这世上唯一一个神。当他有事求她,她只要求他陪她三百年。。。。。。这三百年的时间,让她迷失自己的心。今生她遇见他已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她,收她为徒。。。。。。到底是不是前世不该遇见他,还是今生不该去修仙?
  • 位面漫游者行记

    位面漫游者行记

    萨拉丁:这个东方人很实诚,就是卖的东西贵了些。话说,我订的攻城大炮什么时候才能到货?我的攻城部队已经饥渴难耐,哦不,是战意满满了。BIGBOSS:你说的条件都没问题,快帮我找回静静,只要找的回来,DamondDog打包送给你都行!托尼.斯塔克:这个人应该上法庭,哦不,应该让参议院审问他。他,他居然造出了比我更好的战甲……布鲁斯.韦恩:我曾以为世上只有小丑一人可为劲敌,直到被他关到这座疯人院,我才直到什么是真正的邪恶。宋岩:其实,我只是在旅游,你们的世界都很有趣,我只是在让他们变得更有趣……
  • 鸣天记

    鸣天记

    他是一代名医,疑难杂症信手拈来,本来皇帝命。“咕咕姑…"一场意外投错了鸡胎,本来想一死百了的他,却走上了修仙路。仙路慢慢,坎坷惊险,不想让人宰杀只能强大自己,一路风风雨雨,杀杀躲躲,只为了生存。
  • 每天读点鬼谷子

    每天读点鬼谷子

    本书以从先贤的思想中吸取营养,在创业时从实际出发、思虑周详,在事业发展过程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职场竞争中认清形势、胜券在握,从而使我们能够在生活工作中捭阖纵横、潇洒自如,逐步达到人生的顶峰。
  • 名门闺娇

    名门闺娇

    叶蓁蓁的前世,是一个集愚蠢、嚣张、无知于一体,在作死的路上一去不回头,最终害了家人的恶人。她知道她错了,所以她愿意用她的死,换别人为她复仇。谁知她却重新回到了九岁那年。太可怕了!难道老天爷是让她再蠢一次吗?当然不,既然回来了,就要把上辈子欠的那些,统统还了。还债也好,守护也好,报仇也好,这次她自己来,不用别人了
  • 伊索寓言(上)

    伊索寓言(上)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终成现在流传的故事形式。从该作品的内容来看,其时间跨度很大,内容多是来自民间的传说。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所反映的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及其智慧。
  • 败国王女

    败国王女

    公主成人礼当天国王被刺,公主逃出生天,历经千辛万苦只为复仇却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阴谋的旋窝之中……执掌者究竟是谁,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 嗜血公主的蔷薇复仇之恋
  • 都市甘少

    都市甘少

    主角:甘希文,他自己没什么能耐,学习也不好,为什么走到哪里都有女生爱,因为一场意外,掉入一个山谷。得到一件传说级的神棍看甘希文如何保卫自己的老婆
  • 余无言医案及医话

    余无言医案及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