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1900000080

第80章 我在南广这五年(2)

第三个是创办学术刊物《传媒与教育》。早在创办报纸的时候,我就咨询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刊号是很难得到的,但这个愿望一直在心里。2006年夏天。黄忠清从新疆来到南广。他担任过报社主编,编辑过新疆广电局的《新闻传播》杂志。他主动提出申办刊物。经过半年的努力,我们申办下来了内部准印证《苏新出准印JS-S314》。有了这个“刊号”,我们开始策划刊物的定位、方向、质量标准。设计了几个方案给领导审阅,还请校外学报专家提意见。经过几次讨论,基本确定了刊物的模样。由丁院长推介,我专程回京请著名文学家王蒙题写贺词,请音乐作曲家周巍峙题写刊名。

刊物得到了陈力丹、童兵、丁柏铨等一批知名学者的支持。2007年底,黄忠清离开,计正山接手。我负责该刊物到2008年底,共7期。发表论文208篇。其中南广教师发表论文112篇,占53.84%。

第四个是申办教育科研基金。2007年10月,我向董事会申请,经过教育基金会审批。调研得知,江苏省不少独立学院没有自己的科研经费。当时大家都认识到,南广的教学没有科研支撑是不行的。为了得到基金会和董事会的批准,我们认真研究,写作详细的论证方案,不仅有调研报告、还有科研管理制度、项目中期检查报表。这一切都具有可操作性。董事会上,刘校长充分肯定了方案,方案得到董事会批准。第一批基金会项目是教改项目。如今,已经有一批项目结项,在省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并在《传媒与教育》等媒体发表。

刊物的创办和教育基金的审批,大大提高了南广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热情。

抓考风 促学风

2006年6月下旬的期末考试。头两天,学生作弊“疯”了一样,考前一夜就是做“小抄”(把答案写在很小的纸片上,或者打印后缩印成很小的纸片)。作弊之风盛行,那些不想作弊的学生觉得没有准备“不保险”,竟跟风做“小抄”。两天中,作弊被抓的学生有38人。教务部学籍管理老师王秀云处理作弊学生,看着那些检查报告,竟泪水盈盈;我翻着这些言辞恳切的检讨,也流泪了,决心下大气力抓作弊违纪之风。首先,听取媒管系主任宋香云建议,临监考前分配考场和监考老师,监考老师不监考本系学生,让学生和本系老师没有机会接触。其次,每场考试的黑板上,都写明考试时间、科目、要求。再次,重点抓考场秩序,“盯牢看死”,不让学生作弊的动机变成作弊的行为。我进一步分析学生作弊的动机和老师们的心理,连续写了三封《教务部长致作弊同学公开信》,提出“在思想上警惕作弊,在行为上拒绝作弊,在情感上痛恨作弊”。

通过这些举措,迅速扭转监考松散的局面。学生中间流传着要“严打”了。这个学期的考试,共处理作弊、违纪学生56名。后面6天时间共发生16起。

处理作弊的经验,概括为四个字:“理、情、法、事”,即事先广泛宣传,将道理阐述清楚、从情理上告诉学生,明之以法(校规校纪)。而处理时,根据学生既成事实,对照规则来处理。这就是后来总结出的“教育性原则处理法”,就是一切从教育性原则出发,惩处学生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这样做,学生和家长都比较能够接受。

首届毕业班与辅修专业班

到2006年下半年,南广学院即将进入第四学期的教学,2004级学生就会进入大三的专业阶段学习。我深深认识到,2004级学生的教学培养质量,对南广学院具有品牌意义。因此,要精心设计培养方案,认真规范地执行教学计划,使2004级学生成为南广学院最好的试验品,人才培养的合格品。那个学期,我与校本部联系,争取各专业都能请来优秀的专业老师授课。

2007年10月,2004级进入毕业学年的教学。为了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和创作),我从本部取得刚刚通过的本科教学评估材料,借鉴有关内容,整整花了10天时间,拟定了《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工作手册》,并给全体指导教师进行培训。这一个手册,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做了基本规范,保证了南广首届毕业生的论文和设计质量。

辅修专业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复合型应用型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就业能力。2006年底,向学院报告,组织制订《辅修专业管理办法》和《辅修专业学费核算办法》,报江苏省教育厅备案和江苏省物价局批准。2007年4月,首届辅修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导方向)专业顺利开班。目前,开设4个专业辅修班,168名学生在上课。

应用型人才的概念思考

南广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并不简单。招生后的第一学期,全部沿用的是校本部的课程与教学计划。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叫苦连天,本部来的老师也莫名其妙:为什么在本部得心应手的内容和教法,用到这里却这么难南广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

南广延续着母体的血脉与学统。但是,母体定位在教学研究型,培养的是研究型高端人才。南广还能复制这样的目标定位吗2005年1月,教育部独立学院检查组的专家再次提起培养定位的问题,促进了我的思考。

思考的出发点是:体现南广学院教学型大学的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南广的生源实际和毕业生的主导面向,认为积极探索和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尤为重要。

经过一年的思考,思路基本明确:创办南广绝不是再造一个北广,而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形成人才培养的差异化格局。

2006年1月7日至9日,建院以来的第一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召开了。连续三天,校本部领导、专家与南广学院老师集思广益,对“应用型”人才概念进行了理论辨析。我提出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解:

应用型人才不是什么不是职业教学——单纯掌握某个行业和岗位的实用性技能;不是技能培训——需要坚实的学科基础和专业能力。

“我们所理解的应用型人才,应是具备一定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有着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较强的专业能力,业务技能熟练,善于学习,思维创新,能够在社会变革和传媒发展中不断更新知识的人才。简单说来,就是‘上手快,后劲也足’。”

我给“应用型”补充了两个关键词:“复合”和“创新”——“应用”是对培养规格的基本定位,“复合”是目标的延展和支撑,“创新”是人才的核心和灵魂。

“这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是我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冯克庄如是评价。

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

应用型定位确定后,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突出实践教学。我尝试提出作品学习和作品教学的思路。其内容是:“以作品带教学,在教学中学作品,在实践中出作品。”以作品研读、带片教学、影视观摩等方式作为初步的强化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希望以作品教学整合教学元素,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2006年12月26日,南广大讲堂,实习实践教学工作总结和表彰会。表彰18名在实践教学中取得初步探索成就的教师和103名在实习中取得佳绩的学生。我写了题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子》的报告,对南广实习实践教学做了首次总结。

首先,梳理了对南广实习实践教学的理解。“我们所理解的实习是指安排在校内外、而以校外业界为主,进行与专业教学相关、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我院的实习分为三种,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我们所说的实践教学,是指在课程教学中,与理论教学相对应、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所概括的实习与实践教学,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就是以学习者为本位,课堂内外一体,校内外沟通,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其次,回顾南广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初始探索,是自南广学院建立伊始,作为教育家的刘继南校长抱着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的思想,早就有着将实习、实践教学纳入培养规划,并将之体制化、制度化的期待。2005年9月,借新校区建设延期开学的契机,针对2004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刘校长做出一项大胆而睿智的决定——安排2004级学生进行小学期认识实习,从而开启了南广学院实习与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之路。

同时,回顾了实践教学的探索过程:早在借江宁高中办学之时,我们就全面展开与江南大地上的各家媒体的合作。副院长丁海宴率先带班,到皖南查济采风,迈出了实践教学的第一步。进入新校区之后,一边建设,一边展开了南广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多年来,全院不断深化这一探索,逐步形成了共识。从不自觉的摸索走向自觉的理论总结和提高阶段。

在会上,我从理论上归纳了南广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与价值:一、实习实践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的必由之路。二、实习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符合高教改革的潮流。三、实习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使我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逐步明晰,培养特色逐步增强。

这次会议前,请新闻传播系沈艳、刘琳琳两位教师做了问卷,调查显示“78%的教师认为实践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8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实习中获得成长”。当然,也有“9%的教师认为实习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影响一般或不大”。这表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都存在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自此以后,各系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教学成果交流与展示在全院蓬勃展开,以作品体现教学成果、教学特色有了具体的载体和多彩的表现形式。

2007年10月23日,309会议室。针对2004级毕业班推出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进行教学研讨和座谈。主要讨论了教师如何把握专业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实训课程教学的问题。老师们介绍了专业综合实训课的各种成果和心得。老师们对课程考核提出了多种考核方式和设想,其主要目标是加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对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又一次推进。

同类推荐
  •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以文学的视角观察中国南北文化之差异,用思想的方式探触当下人群内心之秘境。一个新疆人向南方的生活转变及再扎根的现实遭际,一个诗人离别空旷边疆进入喧嚣沿海的精神疼痛史。本书系作家丁燕汇聚两年南方生活经历,倾情写作而成的一部真实鲜活的非虚构佳作。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所向,无限精彩;本书以“微文化”的精神流脉为纲,以“微娱乐”的发展肌理为目,引领读者管窥一个异彩纷呈的“微家族”。
  • 主持人提高与进修指南

    主持人提高与进修指南

    从初入主持行当要注意的问题到提高与进修的路径指南;从化妆上镜到吐字发声;从口语表达到临场应变;从参与节目策划到现场调度驾驭;从工作配合、关系处理艺术到走出声屏、主持各类文体活动等,内容全面,实用性强,是一套关于主持艺术的百科全书。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热门推荐
  • 三国之最强军神

    三国之最强军神

    穿越让吴磊从现代回到了古代,那个烽火滔天的三国时期。前世的完结,今生的开始。是作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终日担惊受怕。还是征战天下,成就自己的霸业。无疑吴磊选择了后者,热血男儿注定要征战在疆场之中。现在的吴磊不是时势造英雄,而是英雄造时势。结合前世的现代知识把各位诸侯玩弄于股掌之中,一代霸皇从此诞生。
  • 花好月未圆

    花好月未圆

    人生就是一条河流,三月的柳絮飘飞,爱如其的轻柔,也如其的无奈。。。。。。
  • 疯狂摇钱树

    疯狂摇钱树

    机缘巧合得到一棵摇钱树,累了困了摇一摇,一切皆有可能!小到弹弓拖鞋玻璃球,大到现金珠宝天魔决,乱七八糟,一应俱全。就连作为主人的孙鹏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次摇一摇,树梢上掉下来的会是一只拖鞋,还是一沓美金。从最初的不可思议和震惊,到后来的麻木,孙鹏的适应能力可谓极强。只不过最让他接受不了的是:为什么偶尔还会摇出来一些奇怪的东西?那个屁股上喷着火满天飞的玩意儿,不应该是外星飞碟么?树上能长出机器?还有,谁能告诉他那个没穿衣服的女人又是怎么回事?
  • 魔王独宠呆萌妃

    魔王独宠呆萌妃

    一朝穿越,原本在现世里无依无靠的孤儿变成了王爷的庶女,本来以为能够过上好日子,却没有想到遭人计算被逐出王府,在跨出王府的那一刻,宫小暖就暗暗发誓,再见之时定是你们的忌日。他是人人都敬畏的魔王,却只独宠她一人,只倾心她一人。他深情:“即使知道是利用,我也心甘情愿。”她不屑:“我也只是个替身而已。”他说:“以后,我只为你终守一生。”她不言。历经磨难,历经风雨,她一直被伤害的内心是否可以渐渐愈合?
  • 我的身体会编程

    我的身体会编程

    将死的郝思明突然获得了神奇的能力,用他的身体进行编程。虽然能力是好的,却无法达到逆天改命的程度。在有限的时间内,他会选择做什么呢?
  • 混元战纪之封神

    混元战纪之封神

    混元者,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元气之始也!混沌演化万物,万物兴兴向荣,终于因人的贪欲而引起的一场浩劫,打破了世间宁静,大陆各处纷争不断,最终导致许多物种灭绝,仙道教派落寞,仙法遗失·····纷争终不知其多少年,一代战神崛起,终于结束了这纷争的局面,建立了新的秩序。
  • 蝴蝶媒

    蝴蝶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师友诗传录

    师友诗传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兽血神皇

    兽血神皇

    力魄、敏魄,不同类型的兽魄造就不同类型的强者。直到兽王之路的出现,使得世间再度陷入了混乱纷争之中。能够获得兽王传承的人,自然更容易成为至强者。然而苏全却莫名其妙地闯进了那条路……
  • 穿越之紫玉情缘

    穿越之紫玉情缘

    十二岁那年,司徒紫冰的父母在出国旅游时遇到空难,她成了孤儿。“我做了那么多,好最容易有了现在的规模,却要让我让位,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只要那丫头死了,就都是我们的了!“轰隆隆……咔嚓”一棵树被雷击断了,正要砸在躲闪不及的司徒紫冰身上时,她手上的紫玉手镯发出了耀眼的紫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