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1900000046

第46章 忆在南广的秋冬春夏

张 燕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原南广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

南广学院,在我的生活中已是记忆。

曾记得,2007年8月23日晚9点45分离京,次日早晨6点37分抵宁。

那是极为平常的一天,极为平常的Z49次列车将极为平常的我载到了古都南京。

拖在身后的旅行箱包是家里最大的一个,鼓鼓囊囊的,表明了我会在此地作一段时间的停留。

初秋的江南似乎比北方的盛夏还要炎热。当手机贴耳使劲询问听辨了半天,多少明白了几句前来接站的靳龙师傅的“南京普通话”。最终坐上车时,整个人如同洗了桑拿一般。

好热哦,南京!

生于北京长于西部的我天生恐热,尤其是南方的湿热,多年前曾领教几日便生出十分的惧怕,一旦有南下的事宜通常是能躲就躲,能逃就逃。这一回却只能咬牙坚持了,毕竟眼下除了原有的教授身份之外又平添了另外一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系的主任——一个为师生服务的平常角色。

系主任真是一个平常角色。无论早年在西部一所重点大学由民主选举而任,或是此番据说是同事举荐而为,于我而言,系主任不过是为学生、为教师服务的角色。除了多费心思多出气力多担责任之外,无半点特殊可言。

正是出于这种理念,第一次与南广新闻传播系的同事们见面之时便坦言相告:我们是同事,也将会是朋友,谨请大家以“张老师”相称。

日后与新传系的师生们果然达成了这样一种平常感觉,这感觉真的很好!

正是出于这种理念,当时确定的“就职目标”自然十分简单:理顺课程体系,合理配置资源,尽可能为老师们创造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创造健康快乐的工作环境,培育合作友爱的团队精神,让大家与年轻的南广一道成长!

2007年的秋去冬来时节,说来简单的目标已渐次有了相应的支撑: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等三个教研室一并成立了,教研室主任也通过自愿报名公开演讲竞聘上岗的方式产生,课程安排、课程体系研讨、申报课题、年终考评等一系列的教学科研活动均纳入教研室的工作范围;搭建了一课两人、一人两课(实际上是多课)的人力资源配置体系;制定教学办公室的岗位责任并悬挂于室,以便师生督导;建立了供老师们自愿为贫困学生表达爱心的平台“教师爱心基金”,数月捐款便达四千多元,本系贫困学生体检考试的费用可由此出;班主任工作条例、系学生会民主改选、学生系列讲座……当朔风初起之时,一系列大小目标基本落在了实处。

曾记得,2007年11月初以“记者的责任”为主题的“新传记者节”隆重推出,系里的老师自告奋勇请来全国著名的调查型记者王克勤先生与央视著名的访谈型主持人敬一丹女士举办讲座。只见容纳数百人的南广大讲堂水泄不通,窗台上都站满了学生——什么是专业意识,什么是社会责任,什么是新闻精神,同学们听讲认真,提问到位,讲座时间一延再延。那是一种令两位嘉宾都激情澎湃、感动十分的场面。毫无疑问,源于2006年的“新传记者节”是新传系的品牌活动,它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新闻专业教育的平台,也是全系师生增强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回想起记者节晚会的一幕幕情景,那是多么用心的结果啊!策划、统筹、排练、表演……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令人心神激荡,当围拢成心状的蜡烛点燃时,当音乐袅袅飘离时,台上的南威同学、张超同学、梁爽同学,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新传系同学眼眶都湿润了,而与学生们一道不分昼夜精心打造出精彩晚会的辅导员老师更是和大家拥抱在一起,任凭热泪在年轻的脸上奔流……站在一旁望着这一切的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新传记者节将会是新传人刻在心灵深处的记忆。

曾记得,2008年冬春之交,编辑出版专业的两位女生参与编辑的图书正式出版了,一位名叫薛晶的男生拍摄的电视短片在北京获奖了,一位胖乎乎的女生在全国演讲比赛中拿到名次了,广告学专业同学创意的两个公益广告在央视播出了,南京地铁播出的片子里不少是新传系学生的作品……

还有,老师们经过几轮讲授教学日臻成熟了,编写的部分教材交付出版社了,申请的科研课题也批下来了,一批年轻老师条件过硬答辩出色将要晋升讲师了……总是不断有好消息传来,师生的共同努力赢得了新传人的发自内心的骄傲与自豪!

终于,真正的春天来到了。

周边绿色渐迷人眼,感觉却有几分沉重。2004级三个专业的74位同学即将面临毕业,论文答辩、求职等一系列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且幸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完成质量很好,又请了校本部的专家把关,十分规范的毕业论文程序顺利结束;且幸3位2004级的班主任老师尽职尽责,联系单位、介绍洽谈、陪同面试,她们的手机都要打爆了。每当有同学拿回就业协议书时,年轻的老师就像自己找到了工作一样开心无比。最终,新传系2004级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98%,名列全院前茅!

全院八百多名2004级的同学号称是南广的“黄埔一期”,他们伴随这所学校走过了初创的艰难岁月,却也踏踏实实地学习与实践,最终成长为合格的专业人才。当校园日渐美丽,环境日渐改善的时候,他们却要离开了,犹如一群羽翼丰满的小鸟飞向蓝天。

还记得新传系承办的南广校报为2004级的全体毕业生策划了一期特刊,学生记者拿着白纸请各位系主任寄语其上。我思忖少顷写下一行:

南广春秋四度,方山青翠一生。

这该是南广学子的心声吧!

毕业典礼那一日,在摆满鲜花的活动中心报告厅里,相信站在台上颁发学位证书的老师和穿着各色学位服鱼贯而上领取学位证书的同学难免心潮起伏,百感交集,他们究竟是经历了南广从小到大、由弱渐强的历史证人。

记得新传系专门为2004级的同学做了幻灯片,每个同学都在纪念册上留下了感言和笔迹。当系里多位老师云集一处为2004级同学颁发毕业证书时,师生们大多眼圈红红,心里怀着一份深深的不舍。

作为师长的我真诚地拥抱了每一位同学并送上了最真诚的祝福。

想想看,除了在教学楼前拍摄全体照片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2004级同学的毕业礼还真是圆满。

不觉间,太阳开始火辣。蚊子开始嚣张。

南京的夏天堂皇而至。

之前的一段时间,各系都在费时费力地调整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然后是全院教学总结会议召开。为此,我们几个以为已经放假该回北京的老师退了火车票。

又是几天之后,新传系五个专业的培养方案终于通过了验收。立马收拾行装,购得一张打折机票,逃也似的离开了火炉般的南京。

夏去秋回,转瞬四季,南广成为过往与记忆……

如今,回归到原来的生活轨迹:教书、带学生、写文章、游泳、看电影、逛街,自然是轻松而惬意。

当然,有时也会想起江南那个傍山而建的校园里的同事们,想起2008年元旦全系聚餐时喷薄而出的调侃和幽默之语,一个个放声大笑,一杯杯开怀畅饮,那真是一种透明透亮的快乐,一份浓重浓烈的友情,那晚只觉得很温馨很满足,时下更感到很难得很珍贵。

在此,由衷地感谢与我共事一年的38位同事,正是有了你们的辛勤付出,新传系的各项工作方能平稳有序地向前推进,新传系才有南广第一大系的美誉。或许是大家在求学与教学过程中早已清楚地意识到百年树人的大学毕竟需要文化的聚拢和积淀,毕竟需要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科研体系的确立,所以,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才显得那么坚定而有力。如今虽然彼此远离,仍然真心希望大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依旧是笑声朗朗,笑容灿灿!

有时也会想起或同室品茗聊天,或一道爬上方山,或搭车同去一品小厨猛撮一顿的朋友们——张夫五兄、査侃兄、孙瑞雪兄、巨浪兄、晓军姐姐、有兵老弟……于是会发个短信,祈望他们在南广能够健康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更多的时候会惦记新传系的学生们——383位2005级同学的实习求职应该顺利吧167位2006级同学应该更加成熟自信了吧与我一道走进南广的218位2007级同学应该健康成长进步多多吧曾经在迎新大会上夸下海口要送你们出校门的张老师食言了,真是对不起。一定争取在你们毕业典礼时再见吧!

零零星星的这一切,交织成了我在南广的岁月。

实际上,我于南广,堪称平常过客,去也罢,走也罢,成绩也罢,过失也罢,匆匆间不会有太多痕迹留下,唯有新传林中与也曾在南广效力的夫君一道捐种的那棵香樟树枝干挺拔,绿叶浓密;南广于我,实属短暂经历,苦也好,乐也好,服务也好,尽责也好,忙乱间终究有几丝华发生出,率直坦诚的性情伤及到自己无妨,若伤及到无心伤及的同事也只好道一声抱歉了。

2007年初秋至2008年盛夏,我曾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传系工作。那是一段短暂而美丽的记忆。

同类推荐
  • 大地牵龙

    大地牵龙

    本书是中国管道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又一个成果,是中国管道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管道文学繁荣发展的里程碑。
  • 勾栏胭脂

    勾栏胭脂

    八大胡同究竟在哪里,到底是哪几条胡同,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赛金花、小凤仙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胡同游”也涉及了八大胡同,并由此引发媒体的争论,争论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东西?作者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走访了前门一带所有的胡同,拍片子,查资料,与老人们聊天,亲手绘制前门一带所有胡同的地图,力图将真实的八大胡同展现在读者面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后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后的思考

    本书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启示作用》、《更好地用党史国史教育全党和人民》、《二十年风雨写春秋》、《从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教训看国史研究》等文章。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本书是一本比较性的专著。它探讨了四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瑞典、德国、英国和美国。从社会等级、种族和性别等视角探讨社会政策,本书表明了在这些区分当中福利衡量显示出了重要性。作者描绘了四个国家的福利政策,分析了各自的利弊,指出了每个国家面临的五大问题。本书浅显易懂,主要阅读对象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教师,是一本非常好的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专著。
热门推荐
  • 原始一气

    原始一气

    道之元始、因果循环,宇宙生灭由天定亦由人力。一气循环之始终总有一线生机,宇宙枯荣皆在一念之间!得一气而终元始,于宇宙崩塌,天地变色之前而面不改色;于倾世之权,反掌间掌控宇宙生灭之力前初心不改。让我们一同见证季林携元始之气融周天万阵返本还源登世界之巅。
  • 火影之仙裔

    火影之仙裔

    转生眼的持有者从月球到地球,从羽村的遗境到六道的世界,经历战乱与和平的故事。
  • 陌上花开等君归

    陌上花开等君归

    这一世,我为神,你为妖,我们不能在一起。下一世,我只愿与你结发为夫妻,白首不相离。
  • 霸爱浓情:靳总的国民女神

    霸爱浓情:靳总的国民女神

    主持人询问:“初晴听说你之前离家六年这是真的吗?”初晴回答:“唔……你消息真灵通,对阿我曾经离开六年。”主持人再问:“那方便问是什么原因吗?”初晴回答:“可以啊嘻嘻,我那时候因为跟哥哥吵架所以离家出走了。”初晴可爱地吐了吐舌头。主持人一听很是讶异:“什么?是因为吵架,靳总方便我们询问原因吗?”靳司言看了主持人一眼回答:“因为我吃醋,所以把初儿给气跑了。”众人无语……
  • 鉴圣

    鉴圣

    我叫李子墨,别人说我是一堆烂泥,但我有天眼,能鉴宝赌石,烂泥也可以站在世界之巅,成为让人仰望的星辰。别人说我是废物,但我能赚钱,能探矿寻宝,废物也可以成为世界首富,废物也可以面对星辰大海。别人都说我是渣渣,但我能在南海建渔场,能为国戍边,渣渣也可以成为万人景仰的英雄,渣渣也可以拥抱日月星辰。
  • 穿越之特种兵

    穿越之特种兵

    大战之中突然消失的他,决定了战争的成败;而他确在另一个世界开辟新的天地,建立起自己伟大的帝国!
  • 清水川

    清水川

    一部堪称厚重的小说,一部当年的风云纪事,一部有着浓烈地域特色的高原备忘录。清水川岸边不可磨灭的记忆,黄土高原上的苦难悲歌。
  • 处世:流芳百代的处世圣经

    处世:流芳百代的处世圣经

    要学会推销产品,就要首先学会推销自己,只有把自己的才华和素质推销给社会和他人,才能实现自我。 如果说我们需要推销自己,那么首先需要做的是完善自己,让自己臻于完美。
  • The Rights Of Man

    The Rights Of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界圣主

    神界圣主

    人类还有诸多的种族,被永恒之门的人圈养在一个大陆,哪里叫做魔幻大陆,但无知的人类并不知道自己被圈养和囚禁,连同历史都被蓄意篡改!这一切的真相,都是一名小小的盗贼发现的,他叫兰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