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1400000029

第29章 媒介行为的规制(3)

其二,媒介法规范媒介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媒介在采访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中,最直接交往的还是个人,任何个体都有可能成为媒介行为的对象,因此媒介法对媒介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可能是最为广泛的。媒介的所有报道都涉及个体,因而每个报道中就自然地包含了媒介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在媒介与个体之间,大多数关系是和谐的,正是在媒介与个体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媒介行为才能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但媒介有如此众多的行为,难免会侵犯到个体的各种各样的利益,这时候就发生了媒介与个体之间的法律纠纷。所以为了避免纠纷,也为了在出现纠纷之后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媒介法必须对媒介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加以规范。总体而言,无论媒介还是个体,任何一方都不能侵犯对方的权益。媒介拥有采集信息、发布信息、传递信息的自由,任何个体都不能加以干涉,而个体也有权利接受或者拒绝采访。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个体不应拒绝采访,比如政府官员,如果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求政府官员公开政府行为,无论如何这位官员都不能拒绝,除非涉及国家机密或至高无上的利益,这是由他们的特殊身份或地位决定的。总而言之,媒介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是媒介的自由权利与个体的自由权利的关系问题,媒介法必须考虑两者之间的协调。

在媒介的自由权利面前,普通人在一般情况下理应配合媒介的需求,但媒介不能侵犯普通人的各种权利要求,比如在媒介的自由权利面前普通人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都要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在媒介的自由权利面前,公众人物的这些权利却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媒介不能将一位大学教授的财产状况加以公开,除非得到教授的同意,但对于政府官员的财产媒介却应该有权利将其公开,以便让其受到民众的监督;媒介不能将普通人的隐私生活曝光,却可以将明星的隐私加以曝光。

这是对隐私权的限制,这种限制来自于公众对于公众人物的知情权,这种知情权具有合法性,它是为了社会更好地发展而设定的民众所理应享有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媒介法自然要对其加以明确的规范。公众人物理应成为媒介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是法律为了更好地保护媒介行为的自由而设定的,也是为了社会的良好运作而设计的,它揭示了民众在这个国家的重要地位,体现了社会与民众对自身权利的觉醒意识。

从更深刻的层次上说,公众人物的概念在媒介法中的出现将意味着民众独立的主体自我意识的加强。由于这种独立意识的存在,民众构成了对于任何可能侵犯自身权利的群体最为有效的监督力量。普通的民众再也不愿任凭他者摆布了,相反,他们是社会协调发展的主人,他们的这种强烈的主体自我意识构成了支持媒介法对公众人物的自由与权利进行限制的合理性理由。

其三,媒介法规范媒介与各种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

媒介所发布的信息不仅仅包括有关个人的各种信息,还包括有关各种组织机构、单位的信息,而在采写与发布这些组织机构的信息过程中,也会涉及两者之间基本的法律关系问题。一般而言,媒介有权利对各个机构进行报道,这种权利来自于这一行业的生存需要,来自于宪法所赋予的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是至高无上的。当然组织机构也有自己的权利,但它们不能拒绝记者采集信息,除非记者的行为侵犯了其商业秘密。企业的商业秘密是记者所不应该触及的,媒介在对企业进行报道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否则就有可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一个行政机构往往有制定各种政策的权力,如果媒介在对这个机构进行报道的时候,提前将有关政策信息公布,很可能导致社会的某种程度的混乱。因此,在媒介与组织机构之间,也有个权利的协调问题。一般来说,媒介的自由理应是优先的,但媒介的自由在涉及组织机构的根本利益、或者与其相关的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时候,必须对自身的权利加以限制,否则将可能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

无论如何,媒介及其报道对象还是理应处在一种协调的关系当中,彼此认识到各自的权利本性,彼此有所主张,而又有所畏惧,这或许才能减少媒介案件的频繁诉讼。我们所期待的是走向自我独立意识的媒介与同样具有强烈权利意识的报道对象之间的协调,这才是法治社会的需要。

最后,媒介法规范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关系。

媒介要发布信息,总体上是要自己进行采访,在采访的基础上加以发布,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所有的媒介都具备这样的能力,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媒介向其他媒介借用信息来发布的现象,这时候就自然要涉及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关系问题。这里所涉及的主要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因此要依据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则来调整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关系。

媒介法涉及多种多样的关系,但对这里所分析的媒介法而言,它所具有的民法性质是首要的。尽管这其中涉及媒介与国家的关系,但从其主导而言,国家对媒介的自由权利的干涉只是在国家根本利益受到威胁或损害时出现。

国家以宪法的形式赋予了媒介以自由的权利,正是在这种自由权利的前提下,在与个体、组织机构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媒介才体现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主体,而这正是民法的本性。同时国家利益对于媒介行为的限制也正与民法的某些基本原则相契合。当然,在媒介法的整体体系中,也必然包括各种各样的行政管理性的法规,这体现了媒介法的综合性特征,也是现代法律中公法与私法相互融合的表现。

三、媒介法“度”的原则

任何法律都要涉及权利的矛盾问题,这种矛盾来自于现实生活本身。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主体都要维持自身存在的活动方式,法律将这种来自于现实生活的需要看做是两种相互矛盾的权利。主体与主体之间都要存在与发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一方完全压倒了另一方,就不可能达到两者之间的协调统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维持两个主体之间的平衡才是实践的根本要求。

媒介行为要涉及其他组织机构、个体等多方面的关系,从现实出发要求各方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和谐的,这就是要坚持媒介与其他法律主体之间的良好的“度”的关系。“度”是一种限度,是双方主体对自身行为尺度在实践中的把握。在媒介法明确了“度”的原则之后,则需要媒介主体在媒介行为中合理地加以把握。在这个意义上,媒介法中处理媒介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关系的“度”的原则就转化为媒介主体的一种实践智慧。

“度”是一种中道的原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在这个意义上,“度”具有一种本体论的价值和意义,它构成了社会和谐的根本所在。在任何法律制度的设计中,都需要坚持“度”的原则。法律是一种实践理性,作为实践理性的法律不能追求绝对,任何绝对都将使法律失去其维系社会秩序的基本功能。媒介法要维系媒介行为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要想使这种社会关系达到和谐,就必须坚持“度”的原则。“度”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西方文化在源头时期的基本精神,亚里士多德关于在两者之间取其中道的思想取向为我们深刻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法律也不能离开中西方文化而空洞地谈论,因此中道当是法律制度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尽管中道的原则是清晰的,它仍然需要法律主体能够在实践中恰当地加以把握,从而使法律主体的行为与之相契合。中道作为人的实践智慧,并不是仅仅懂得了其基本道理就可以了,而需要一种经验的积累。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一些经验老到的记者往往能够恰当得体地处理自身权利与他者权利的关系,而一些青年记者却往往单纯地凭借满腔热忱行事,无法达到和谐的新闻报道。这里关键的问题在于媒介主体能否在实践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度”的原则。恰当地坚持“度”往往要求媒介主体合理地考虑具体的语境,中道的精神是具体语境的智慧,在一个语境下的恰当未必是另一个语境的恰当,一定要做到使其行为符合当下的规律性要求,否则就失去了中道精神的本来含义。

坚持“度”的原则并不是单纯的不偏不倚,而是一种恰当的中和。在恰当的中和中,媒介主体需要把握当下实践要求的主导方面,也就是事物的主要矛盾。中道是要在两个事物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但和谐并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必须要能够把握当下实践的需要,在两个事物之间合理地进行取舍,把握事物的主要方面,这才是辩证法的本性。就媒介法中所体现的权利与权利之间的合理限度而言,往往是在有的语境中媒介主体的权利居于主导方面,而在另外的语境中则是被采访对象的权利居于主导地位,倘若不能根据语境的具体需要作出恰当的判断,就难以实现媒介法所追求的权利之间的协调。

媒介法中的权利之间的“度”的原则不仅应该是媒介法本身所坚持的原则,而且也必须是媒介主体所要具备的实践智慧,这样才可以防止在实践中出现权利彼此干扰与相互侵犯的现象,从而达到媒介关系的协调发展。倘若一个年轻的记者,这里称之为媒介主体,能够自觉地在实践中恰当地注意“度”的原则的运用,那么将是对其经验匮乏的良好补充,对于媒介关系的协调至关重要。毫无疑问,主体精神的自觉是克服经验不足的重要手段,作为媒介主体必须具备这种精神理念。

第三节对媒介与司法关系的规制问题

在媒介法中自然要涉及媒介与司法的关系协调问题,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对媒介行为进行规制,从而使得媒介行为符合一定的尺度,最终实现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媒介在其行为的过程中,有一种不断扩张的趋向,它的经济化的运行规律可能会使得媒介为了追求卖点,而将司法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加以公布,这些信息的大量而无边际的公布严重地影响了法官的独立判断,对于司法公正的实现是严重的损伤。因此,在媒介法中必须规定媒介行为的尺度,使其报道能够在不影响司法公正的前提下自由地表达各种信息和观念。

一、原则性问题

媒介行为具有扩张性。媒介之所以不断扩张自身的信息范围,既是其经济上的需求,也有讨好受众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发展自身。正是由于媒介具有这样的一种本性,就决定了其在行动的时候可能对他者造成伤害,而所伤害的对象就有司法。

按照司法的规律,司法审判活动必须做到独立、公开、公正。而无论独立还是公开,都是为了实现司法公正,凡是有可能影响法官独立判断和公开审判,而最终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行为都是理应禁止的,这是人类公正事业的需求。媒介的行为在一定意义上符合了司法公开的要求,但过度的公开可能会影响司法独立,因为法官的独立判断可能会受到干扰,从而难以实现司法公正。对于媒介行为而言,保障司法独立与公正的实现就是它行动的尺度,这是个原则问题,也是媒介法必须予以考量的问题。

媒介在现实的报道行为中,关于司法的报道必须遵循一定的尺度。

首先是在案件起诉到法院之前,媒介进行报道所要遵循的尺度。

在这个阶段,媒介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加任何感情色彩地对案件加以报道。尽管记者往往都神通广大,但他们所获得的信息不可能是案件的全部,他们也没有必要获得案件的全部信息,他们的作用就是将自己所发现的问题客观地加以表述,从而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和老百姓的关注。但这种引起关注的方式必须是发现式的,而不是评论式的,否则将影响有关部门和老百姓的判断,尤其可能影响法官的独立思考和判断。那么这样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媒介法当中是否适合呢?我们认为,从理论上讲是非常适合的,因为这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但从法律的可操作性来看,这个要求很难在基本性的法典当中明确地加以规范,因为法典不可能如此细致,否则就失去了法律的本性。而且这样的内容一旦出现在基本法典当中,就意味着要对违犯者加以制裁,但我们可以想见,这样的违规者一定很多,并且对于这样的报道方式很难做出裁判——用词到什么程度就是适度的呢?法律不能出现难以操作的规定,否则就只能是自取其辱;法律也不能规定某个领域内不大好把握的事情,否则就是规定了人们难以做到的事情,这与法治的原则不相契合。

因此,对于“案件的事前报道要实事求是”的规定应当出现在部门规章制度当中,由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来完成,或者也可以通过行会规则来加以规范。在现代社会行会规则越来越重要,对于那些经常违背行会规则的人,行会可以采取除名的方式加以管理,从而在规则的约束下最终形成行业自治,这样将是法治事业的大幸。尽管从字面上来理解,法治要依靠法律来实现,但实际上在实现法治的过程中法律本身的贡献并不是那么突出,更重要的是大量的法律外的工作,否则法治只能是一个美丽的梦想。

同类推荐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 人体怪象博览

    人体怪象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世界遗产,也留下了众多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世界之谜“。
  •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热门推荐
  • 唯妻是从

    唯妻是从

    等一下,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我未婚夫?不会吧,我才四岁而已啊!嗯,既然认识了,身为未婚夫妻,就要好好交流一下感情。未来饭票啊,要好好培养才行。怎么着也得出得厅堂、下的了厨房、买的起宝马、打得过流氓……还得对妻子惟命是从才行!
  • 名门娇妻:重生女神复仇记

    名门娇妻:重生女神复仇记

    一场车祸意外地重生,她回到二十三岁的婚礼当天,从此走上开挂的人生。她是普城的名媛淑女,贤良淑德、温柔可人,却背负着一个红杏出墙的骂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默示录学院

    默示录学院

    食堂着火又不关我事,那是电线想要自焚。什么?!要我退学?!!!不用这样吧。切!退就退,本小姐才不稀罕。默示录学院对能力研究???我去好了!!!
  • 武极之乱天下

    武极之乱天下

    杀手之皇月影转世后发现自己的父母竟然是绝世强者。为寻找父母踪迹,一步一步的变强,月府,天命学院,天星国,九星大陆。修无上功法,闯前人陵墓,为红颜,为兄弟!一路变强,脚踏无数天才,无数光环围绕。……却发现一切的一切,不过只是一个开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中外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中外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美丽是重叠的悲伤

    美丽是重叠的悲伤

    帅气与世无争的苏景易,与善良多愁善感的夏陌,从毕业的礼堂到婚礼的教堂,几番悲欢离合,几番恋恋不舍。怎奈命运多有坎坷,看似没有结果的爱情究竟走向何方,难道终究无法逃离命运的牢笼,终究要天各一方?
  • 冲天剑道

    冲天剑道

    我之躯,乃剑之躯,可容剑之气!我之脉,乃剑之纹,血可熔剑之元,融会贯通,生生不息!我之穴,乃剑之节,剑元回转,纳剑之煞!以腿为剑鞘,以身为剑身,以手为剑尖,以剑海通剑灵,以身魂铸剑魂,我就是剑!
  •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本书选取屈原、宋玉、贾谊、张衡、曹植、苏轼等人的作品,尽量采取古籍版本,古代人名、地名和专用词等仍使用原字,未改为简化字,并按作者简介、正文、注释、点评形式来编排,旨在引导读者自己去感受思索,从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获益。
  • 暴富传奇2

    暴富传奇2

    小说以开采金矿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刘流由于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而奋力走向开矿的故事。开矿没有那么简单,有同行的竞争,也有上头的突击检查,更有资金链的问题——高利贷的追击。金脉的资源是有限的,追逐金脉的心是无限的。张家村金矿重新拍卖,刘流冒险击败云麓之鹰再次竞买成功,面对一个多亿的成交款欲哭无泪。在胡总工的帮助下他投入所有重新探矿,终于在缴款期限前于鹰嘴崖找到了一条金脉,寻得实力雄厚的西部矿业为合作伙伴。刘流羽翼渐丰,带着牛大伟、苏荃、尹重等人杀回了矿地,这一次,看他如何应对各方面的势力把价值亿元的金矿真正兑现。
  • 影舞倾城:腹黑王妃萌萌哒

    影舞倾城:腹黑王妃萌萌哒

    冷傲女杀手一朝穿越成腹黑小萝莉。前世,唯一的哥哥被害,她没有受到亲情的滋润,这一世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郡主。既然老天爷给我一次重生的机会,那我要是不好好珍惜,岂不是辜负了老天的一番好意,既来之则安之,正是这一句话,让她玩转这个历史上并无记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