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1200000020

第20章 学习(3)

2.惩罚和强化的区别

正强化和负强化的结果都是提高一个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正惩罚和负惩罚都是降低一个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3.影响惩罚效果的因素

惩罚的效果取决于惩罚的时间、一致性和强度。

时间因素是指惩罚要及时。当某个反应正在发生的时候给予惩罚,或当这个反应发生之后立即给予惩罚,这样才能较好地抑制这个反应的再次发生。比如,当一名儿童犯错后,如果隔了几个小时后再去批评他(她),那么效果就不会太好。再比如,药物滥用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副作用(实际上是一种惩罚)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因而个体较难因为这些副作用而停止药物滥用。

一致性因素是指要想抑制某个反应,就要在该行为每次出现后都给予惩罚,而且要一视同仁。比如,一个员工如果因为迟到被罚了款,下次迟到也应被罚款。这个员工迟到被罚款,别的员工迟到也要被罚款。只有保持一致性,才能有效地抑制迟到这种行为的发生。

强度因素是指惩罚的力度要和错误的性质相当。比如,偷窃行为的猖獗与惩罚力度不够存在一定关系。另外,有些家长过于严厉,其过度的惩罚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情绪,也是不可取的。

4.惩罚的副作用

惩罚可以矫正人们的行为,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1)实施惩罚的人或环境往往使被惩罚者感到恐惧、厌恶和憎恨。

(2)令人厌恶的刺激通常会导致逃避反应。如经常受惩罚的孩子,当再犯错的时候,可能会撒谎或离家出走。

(3)惩罚极可能引发被惩罚对象的攻击行为,因为其心中的怒气和挫折感需要发泄。

(4)惩罚只能告诉个体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但无法说明什么反应是正确的,即无法教会我们新的正确行为。

由于惩罚的这些副作用,我们可以将强化和惩罚配合起来使用来更好地控制行为。

二、操作条件作用的应用

操作条件作用的原理除了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还可以控制人或动物的行为。上文中我们已经应用操作条件作用原理解释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下面讲述的是如何使用操作条件作用原理进行行为矫正和行为塑造。

我们可以通过惩罚的手段矫正个体的错误行为,使用不加以强化的方法消退不当行为,对希望再次出现的行为通过正强化加以巩固。马戏团动物的一系列复杂动作就是驯兽师应用操作条件作用的原理训练的成果。训练动物做出一系列的动作是一个行为塑造的过程,即对一个最终目标循序渐进的过程。驯兽师对动物完成的每个正确动作进行强化,比如给它吃最爱吃的食物或爱抚它;对于错误动作,驯兽师不做任何强化,从而消退这种错误动作。驯兽师也可以给予动物适当的惩罚(如体罚)来减少发生错误行为的可能性。为我们呈现了人类对猩猩进行行为塑造所取得的成果。这种行为塑造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人类,比如希望通过体育锻炼减肥的人,可以每天给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如果达到目标,就给予自己奖励,如为自己买个小礼物或用言语表扬自己。如果没实现目标,就惩罚自己一顿饭不吃或把这个结果记录下来以督促自己。

心理学生活如何应用学习原理来消除不良习惯

针对许多不良习惯,如吸烟、游戏上瘾、看电视时间过长、爱睡懒觉、做事拖拉等,大家可以试试以下策略对之改变。

1.用一种新的反应方式来代替旧反应。“以旧带新”即做出一个新的、同样能得到强化的反应来代替旧反应。如喜欢玩游戏的人可以改成打篮球,一有玩游戏的念头就出去打球。

2.通过远离强化物的方式使反应消退。此种策略就是要远离“诱惑”,即发现那些引发不良行为的强化物,移走或避开它们,或推迟其强化作用。比如,有人把电视放在房间里,睡觉前看,醒来又马上打开电视,最终导致看电视时间过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将电视放在客厅的办法来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3.打破不良行为发生的“反应链”。打破“反应链”是指打乱过去形成的一套组合行为。比如,有些人做事效率低,总是在开始学习或工作前做一些无关的事情,比如先吃零食,摸摸桌上的工艺品,再修修手指甲等,这正是影响做事效率的原因。此人可以通过改变常规,如先给自己倒杯水,马上就投入学习或工作来打破这个“反应链”。

4.消除引发行为的条件和线索。即设法避免、减少或消除可能引起不良习惯的刺激。比如,在自己的电脑中删除游戏程序,以控制网瘾。吸烟者,可把打火机、烟交给别人或将烟放在自己不易看见的地方。爱睡懒觉的人可以定上闹钟,或请别人来监督。

第四节认知学习

联结学习关心的是行为和环境事件的关系,而认知学习所关心的是行为和心理事件的关系。联结学习忽视了有机体特别是人类同时存在认知学习形式的事实,即某些学习形式与思维及理解有关,而不仅局限于对行为反应的强化。本节将介绍动物和人类的认知学习形式。

一、顿悟学习

格式塔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苛勒通过对猩猩的学习行为的研究,提出了顿悟学习理论。苛勒设计了许多不同的实验来研究猩猩的学习.

同的木杆,每根杆子的长度都不足以单独用来够到食物。苛勒通过观察发现,实验中,猩猩在几次尝试用单独一根木杆够取食物失败后,突然表现出领悟的样子,它似乎清楚地知道需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就将两根木杆接在一起,最终取到了食物。苛勒还设计了许多类似的问题情境让猩猩来解决。通过这些实验研究,苛勒发现猩猩不是通过尝试错误的方法取得食物的,而是突然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他将这种现象称为顿悟,这种学习称为顿悟学习(insight learning)。

苛勒采用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解释顿悟学习的现象。他认为顿悟学习是不需要靠练习或经验的,只要学习者理解整个情境中各个刺激之间的关系,顿悟就会自然发生。当然,尽管苛勒的解释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也有些片面。比如,人们在做几何证明题时,很多时候依靠顿悟,但如果没有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顿悟无从谈起。顿悟学习主要适用于理解性的问题,有些机械性的学习,如运动技能的学习(如游泳),还是要依靠大量的练习。

二、潜在学习

心理学家托尔曼于1932年通过对白鼠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另外一种认知学习形式——潜在学习(latent learning),认为学习可以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发生。

下面介绍托尔曼用于研究潜在学习的经典实验:托尔曼将白鼠分为三组,训练它们走迷宫。A组白鼠在到达目的地时,会有食物奖励;B组白鼠到达目的地时,没有食物强化;C组白鼠在实验开始的前10天没有食物强化,从第11天开始给予食物奖赏。实验结果表明,A组平均出错的次数逐渐减少;B组的成绩没有明显进步;C组在前10天内和B组情况一样,但给予奖励后就立即表现出很明显的进步,而且和A组一样出色。这说明C组在没有得到食物强化的前10天内也存在学习,只不过没有体现在外显行为上。相对于动物来说,人类会有更多的潜在学习。比如,婴幼儿在学习说话时,并不懂得语法,随着与成人交流的增加,他们会越来越好地应用其母语组织言语,到一定的年龄,老师在课堂上系统地教授语法知识时,他们已经是“一点就通”了。这种现象提示我们,学习第二语言时,应采用泛听泛读的学习方式,为此所花的时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根据白鼠走迷宫的实验,托尔曼还提出了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的概念。从出发点到食物箱有三条通道,通道1最近,通道3最远。实验时,让饥饿的白鼠从起点出发,经过几次训练后,白鼠就偏爱走通道1,而舍弃通道2和通道3。后来托尔曼将A处堵塞,白鼠到了A处就迅速退回,改选走通路2。后来又在B处设置障碍,白鼠就改走通道3。这些实验结果表明,白鼠似乎对迷宫布局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不是盲目地尝试错误,在其头脑中似乎形成了一个关于如何最快获取食物的路线图,即认知地图。托尔曼认为认知地图是关于某一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它不仅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还包括方向、距离时间关系等。

三、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的概念是由心理学家班图拉提出的。观察学习也称为替代学习,是指有机体不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只对参与者的行为进行观察,就能学习到类似的行为。观察学习现象也是联结学习理论无法解释的一种认知学习,因为学习者没有做过积极的反应,也没得到强化。观察学习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比如,经常有媒体报道煤气泄漏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人们无须亲自体验,就学会了在使用煤气时要小心泄漏。新生婴儿并不知道怕蛇,但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别人被蛇咬伤或见别人表现出对蛇的恐惧,也开始变得怕蛇了。“杀鸡儆猴”利用的也是观察学习。这些从观察学习中所获得的能力使我们能够不必事事亲身经历,只要观察他人的失败或成功,就可以吸取经验,学习到某些观念或行为。除了人类,其他物种(如老鼠)也可以通过观察同类的表现调整自己的行为,鼠类这种观察学习的能力使得人类投毒灭鼠变得困难。

班图拉的一项经典实验研究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观察学习对人的影响。在该实验中,研究者让儿童观看一部开头相同但结局不同的录像。故事的开头都一样,描述的是一个成人攻击一个塑料娃娃的行为。实验分为三组,第一组儿童观看的录像结局是成人因攻击受到惩罚;第二组儿童观看的录像结局是成人因攻击受到奖励;第三组儿童观看的录像结局是成人的攻击行为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和奖励。看完录像之后,给三组儿童分发和录像里一样的塑料娃娃,任凭他们处置。结果发现,三组儿童都表现出一定的攻击行为。但观看成人受罚的第一组儿童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最少,看到成人因攻击受到奖励的第二组儿童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所以,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少儿作品应当少一些暴力画面或描述,从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榜样学习属于观察学习。我们经常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为人师表”等,都是因为学习榜样对人们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新闻媒体所持的立场及电视、电影及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都会影响受众的价值观。

人类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学习:我们不但具有与一些动物相同的基本学习方式,同时还具有一些复杂的学习方式,使我们理解和学习抽象的概念,或者运用复杂的手段进行交流,比如语言。

关键术语

联结学习、认知学习、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强化、习得、消退

自动恢复、刺激泛化、刺激分化、正强化、负强化、连续强化、部分强化

固定时间强化、不定时间强化、固定比率强化、不定比率强化、正惩罚

负惩罚、顿悟学习、认知地图、潜在学习、观察学习

思考题

1.举例说明经典条件作用在广告活动中的应用,并请说明其中的中性刺激、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分别是什么?

2.策划一个活动,派发什么性质的礼品会使人们记忆保持更长久?请说明其中的心理学原理。

3.举例说明商家是如何运用操作条件作用进行营销活动的。

同类推荐
  • 爱因斯坦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第七辑)

    爱因斯坦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第七辑)

    爱因斯坦是可以与牛顿相提并论的伟大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传》是这位科学巨人追求、探索的一生的真实记录,它会带给人深刻的启迪,引发人无限的遐想!
  • 应用写作教程新编

    应用写作教程新编

    《应用写作教程新编》,一仍原先《应用写作教程》的框架,内容分为“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为“基础知识”部分;下编为“文体知识”部分。基础知识部分是在高中语文课的基础上把写作划分为“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文风”和“拟稿与修改”等六章,分别力求准确阐述其精华和要义,以作为应用写作过程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 难题解答大讲座(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难题解答大讲座(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给小学生讲世界历史(下)

    给小学生讲世界历史(下)

    本书用简单易懂的通俗语言,将世界历史演变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一一收入笔下,将古往今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一一呈现,帮助小读者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散文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散文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散文卷》所收录的均为新概念作文十六届获奖者的经典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具有着优秀散文特有的文学气息,字字珠玑,能让读者体会到文字带来的意境美与情感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增加自身的文学素养,同时能够陶冶性情,启迪心智。
热门推荐
  • 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Inyourlife,therewillatleastonetimethatyouforgetyourselfforsomeone,askingfornoresult,nocompany,noownershipnorlove.Justskformeetingyouinmymostbeautifulyears.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从最美好的青春中经历爱的滋润,在眼泪中历练,在阻碍中成长。满是荆棘的爱恋随着他们的成熟,也逐渐长满飞翔的羽翼,从校园迈入社会,不仅是他们的过程,也是我们的过程,我们都希望有一次彻底疯狂过的青春,那就是爱情,它的美好告诉我,不管分离多久,命中注定的人都会在某一时刻,某一处,不期而遇。而我们最希望的还是在最美的年华,遇到最对的人。看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如何排除万难,不弃不离,让我们也感受一回,青春里,每个人都思念的疯狂和浪漫。友情、爱情、亲情;年轻的时候都有另一番不一样的解释。故事里的他们,不管输赢,不管是否在一起,不管泪水有多苦涩,不管分离有多痛苦,不管经历多少坎坷,都是幸福的。
  • 第一宠妻

    第一宠妻

    他是地狱里复活的修罗,铁面之下,他冷漠,他狂暴,只因他累积了十多年的恨。她本是孱弱女子,被他救下,本是天降良缘,但结果,却是被他伤得心灰意冷……
  • 凌云圣尊.

    凌云圣尊.

    原本仙界的一个小小仙人,遭遇意外转世在神龙大陆,凭着自己修炼的强大功法,纵横异界!
  • 恶魔来袭,我的校草大人

    恶魔来袭,我的校草大人

    被告知自己是百家集团的大小姐并且要隐瞒身份,走在路上又莫名其妙地被一个恶魔给夺走了初吻!本是想逃离恶魔的魔掌却又愈陷愈深,同一屋檐下的两人渐渐知道了对方的秘密后又会如何相处?
  • 小妻未成年
  • 神秘埃博拉

    神秘埃博拉

    在寂静、美丽的非洲中部,一条名叫埃博拉的河流在缓缓地流淌着,它历经岁月的沧桑,哺育着河畔一代又一代的人们。1976年的一个夜晚,无数声凄惨的哀嚎刺破了千百年来的宁静,也为这个曾经代表富饶和生机的名字带来了一个新的称呼——死神。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开始重新关注非洲这个角落、全力提供援助的时候,是否有人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和探索过,这个恶魔从何而来?为何而来?......无意间,当我被卷入到这个巨大的漩涡中,历经艰辛与磨难,终于拨开层层迷雾的时候,我反而更加迷茫了,展现在我面前的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我们生活在其中,却对它是如此的陌生。我回头看了眼走过的路,向前迈出了坚定的步伐,迎接暗黑世界......
  • 都市神子

    都市神子

    主角本应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在一次意外得知自己人格分裂,并同时获得本应拥有的超能力,从此便一步踏进了超能力者的世界当中。金钱权势,各色美女,王者头衔,各种诱惑接踵而来,与此同时,超能力者之争,仙魔之争,巫道之争,也开始浮上水面。
  • 大商之道:《道德经》的商业大智慧

    大商之道:《道德经》的商业大智慧

    大道智慧研究院院长张珈豪老师,将用国学经典《道德经》来为企业家排忧解难。在《大商之道:<道德经>的商业大智慧》一书中,张老师以《道德经》为纲,通过示弱、利他、知人等传统道家思想来提升企业家在领导力、营销力等方面的把控能力,从而帮助他们从繁杂的具体事务解脱出来,实现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 中国周边

    中国周边

    大国之间的博弈,正如邱吉尔所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国目前的处境,内有经济衰落、金融危机的困局,外有领土争端、军事战备的烦恼,如何在内忧外患中成功博弈并突围,事关中国未来的兴衰与荣辱。本书以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博弈为核心,从地缘政治、金融经济、军事战略三个方面,深度剖析了中国与俄罗斯、日本,以及与欧洲各国的历史矛盾、领土争端、政治博弈等多角度的国际关系,如中日钓鱼岛之争、朝鲜半岛核危机、美国发起的“货币战争”等。作者用事实与数字说话,通过详尽的资料、鲜明的观点,展现了大国博弈的阴谋和真相,便于我们在深入浅出的说理中发现影响世界格局变迁的历史规律。
  • 跨越时空的对话

    跨越时空的对话

    没有怀疑一切的精神,就不可能有社会的任何进步。李华平的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就是“批判一切”,“批判一切”就是“怀疑一切”。思想界要想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只有“怀疑一切”和“批判一切”。作者通过与27位已故名人的对话进行了严肃的学术探讨和理论思考,要想和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以及政治家进行对话,必须了解他们时代的背景、著作精华和社会评价,可以想见作者读书之广、思考之深。与其说这本书是作者与已故名人的思想交流,不如说这是作者以超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表现出作者对超越时空对话主题的自己的价值判断。“政治”和“思想”,在作者身上已经和“生命”高度融洽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