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1200000011

第11章 感觉和知觉(1)

本章概要

本章将介绍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感觉的测量,感觉现象,知觉的主要特性,深度知觉以及错觉现象。

引子:理查德博士是一位受过良好训练且富有经验的心理学家。不幸的是,在大脑受到损伤后,他对世界的视觉经验改变了。所幸的是,他大脑中的言语中枢并未受到影响,因此他可以清楚地描述脑损伤后出现的异常视觉经验。

理查德博士说,当视野中出现几个人,而他只看其中的一个时,有时会将这个人的某些部分看成是分离的。当被看成是“碎片”的那个人走动时,所有的部分都往同一个方向运动,此时他才能把那些“碎片”理解为同一个人。理查德博士常常把在空间上分离但具有相同颜色的物体,如香蕉、柠檬或金丝雀等看成是连在一起的。在人群中穿着相同颜色衣服的人在他看起来是融合到一起的。他在将声音和视觉事件相结合时也存在困难,比如一个人唱歌时,他可以看到这个人的嘴在运动并听到声音,但那些声音却好似来自一部电影的配音。理查德博士的视觉经验被解体,变得很奇怪,与他受到脑损伤之前大不相同。

上述现象表明,脑损伤影响了理查德博士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想把事件的部分看成一个整体,他需要某些起着“胶水”作用的东西。理查德博士的例子说明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他的感觉系统是完好的,但知觉能力出了问题。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开始,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本章将分别介绍感觉和知觉现象。

(资料来源:〔美〕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第一节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轻重、软硬、声音、气味等属性,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感觉。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人们借助于感觉,了解事物的属性,产生对事物最初步的认识。

二、感觉的产生

任何感觉的产生都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刺激物,也就是直接作用于人体,能够引起人们感官活动的客观事物。刺激物作用于人体并非都能引起感觉,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时人才能感觉出来(具有一定能量但强度不够、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二是感觉器官,也就是能把客观事物转变为主观印象的生理装置。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来获得外界或自身的各种信息。在感觉器官中,直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装置叫做感受器。感受器只对某种类型的刺激反应,对其他类型的刺激不反应或反应性很差,比如,耳朵不能看物,眼睛不能听音。感受器是生物换能装置,它将各种刺激能量转换成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导到达大脑,形成感觉。

三、感觉的作用

虽然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们能够认识外界物体的颜色、明度、气味和硬度等,从而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通过感觉,我们还能认识自己机体的各种状态,如饥饿和寒冷,因而有可能实现自我调节。其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的平衡。人们要正常地生活,必须和环境保持平衡,其中包括信息的平衡。如果信息超载或信息不足,都会破坏信息的平衡,给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比如,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由于信息超载,会产生冷漠的态度;相反,信息严重不足会使人产生不安和痛苦,比如,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生活令人难以忍受。再次,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所提供的材料。

第二节感觉的测量

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引起的。人对刺激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用感觉阈限来表示。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就越小,对刺激的敏感性就低;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就越大,对刺激就越敏感。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两种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一、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

人的感官并不能感觉到所有的刺激。例如,我们感觉不到钟表的时针在走动,也感觉不到落在皮肤上的灰尘。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是指感觉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性反映感觉系统的敏感性,并因人而异。绝对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就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以下是五种基本感觉的绝对阈限。

二、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是指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是指刚刚能够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一家有10盏40瓦日光灯的餐厅里,需要再增加几盏这样的日光灯才会让人觉得更亮一些?可乐公司需要在一吨可乐里增加多少糖才能使人感觉更甜一点?德国心理学家韦伯研究发现,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取决于一个刺激增加的绝对数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例如,在原有10盏灯的餐厅里增加2盏灯,人就会觉得亮一些;如果是有20盏灯的餐厅,则需要增加4盏灯,人才会觉得更亮一些。刺激增加量ΔI与原刺激量I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K=ΔI/I。K为常数,也叫韦伯常数。这个公式所描述的规律叫做韦伯定律(Webber’s law)。不同类型的感觉,其韦伯常数不同。韦伯常数越小,感觉越敏锐。相对于气味和味道,我们可以更精确地觉察两个声音频率之间的差异。韦伯定律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当刺激强度极高时,韦伯定律不适用。

第三节感觉的种类

根据人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获得外界事物或自身的各种信息,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感觉: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觉

一、外部感觉

外部感觉的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接触各种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外部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一)视觉

视觉(visual sense)是人类最为复杂、高度发展的感觉。人类所获得的外界信息中,有80%来自视觉。人眼聚集光线,并聚焦,再向大脑传递神经信号。因此,眼睛的关键作用是把光波转换成神经信号。下面对视觉现象做详细介绍。

1.视觉刺激

视觉是以眼睛为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明暗、颜色、形状等特征的感觉。我们生活的空间充满了电磁波,包括光和其他能量。人眼可见光只是整个光谱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nm的电磁波,即可见光波。在此范围之外,人眼感觉不到,比如,X光、微波和无线电波等。400nm的光波会引起紫色感,480nm的光波会引起蓝色感,520nm的光波会引起绿色感,570nm的光波会引起黄色感,700nm的光波会引起红色感。将所有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混合起来,我们就会产生白色视觉。

视觉接受的光线有两种来源:一是发光体直接发出的光,如太阳光、电灯光等;二是反光体反射光源的光,如月光。通常情况下,人所看到的光线主要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除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外,物体的颜色主要是由不同光照条件下物体反射的光线决定的。

所有的颜色体验都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描述: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明度(brightness)。色调是颜色的正式术语,不同的色调是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与不同的波长相对应。饱和度是描述颜色感觉的纯度,纯色有最大的饱和度,如消防车的红色比红墙砖的红色要纯。柔和的、浑浊的和浅淡的颜色的饱和度居中,灰色的饱和度为零。明度是对光的强度的描述,明度对应于光波的物理峰值,即振幅。明度越大,颜色看起来越亮。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白色的明度最大,黑色的明度最小。

2.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的器官是眼睛,其操作原理和照相机相似。眼球的构造按功能可分为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两部分。折光系统主要包括角膜、水晶体、玻璃体等,它们的功能是将外界物体所反射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物像。而感光系统指的是视网膜。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一种是锥体细胞,另一种是杆体细胞。在每只眼睛里,锥体细胞的数量大约为650万个,主要集中在中央窝附近。锥体细胞适合在亮光条件下工作,产生颜色感觉和精细视觉。杆体细胞在每只眼睛里大约有1亿个,主要分布在中央窝以外的视网膜上。杆体细胞不能辨别颜色,但比锥体细胞要敏感,所以能在暗光条件下看见东西。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的最大差别就在于颜色感受性,这种差别在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锥体细胞对光谱中黄—绿区域最敏感。在日光条件下,在每种颜色所反射的光总量相同时进行测试,结果黄绿色显得最亮,因此,马路清洁工人和在马路上值勤的交警通常会穿着黄绿色背心。杆体细胞对蓝绿光比较敏感,由于这种原因,在夜晚工作时,许多警车和高速公路巡逻车均使用蓝色警灯。飞机跑道两边的标志灯是蓝色的,也是因为飞行员在夜间容易看到蓝色。

3.视觉的主要现象

(1)视觉适应

视觉适应包括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暗适应的产生是由于在黑暗中停留一段时间后杆体细胞比锥体细胞变得更敏感,杆体细胞能够对环境中微弱的光进行反应。有关暗适应的研究表明,从“眼前一片漆黑”开始,需要大约30-35分钟,视觉感受性可提高到最大限度。研究视觉暗适应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由于杆体细胞对非常红的光不敏感,对于需要值夜班的飞行员和消防人员,如果值勤之前在红灯照明的条件下工作或戴上红色眼镜活动,则在接受紧急任务时,能够缩短暗适应所需的时间。

与暗适应相反,明适应(bright adaptation)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明适应所需要的时间比暗适应要短,整个明适应过程大约5分钟内即可完成。在夜间行驶的司机一定要尽量避免直视对面行驶汽车的大灯,眼睛被强光照射后的视觉感受性,一般要在20秒之后才能得到部分恢复,而这一时间对于发生车祸已经足够了。

(2)视觉后像和闪光融合

视觉后像(visual afterimage)是指视觉刺激消失后,人的感觉还能暂时保留的现象。视觉后像有两种:一种正后像,一种是负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相同的后像叫做正后像,其特征是后像的颜色及亮度与原刺激物相同。例如,在夜晚熄灯之后的短暂时间内,眼前会出现灯亮时的形象。如果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做负后像,其特征是后像的颜色及亮度与原刺激物相反。

因为有后像,断续的刺激可以引起连续的感觉,条件是断续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频率。刚刚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做临界闪光频率。这时产生的心理效应叫闪光融合现象。电影播放就是应用这个原理:播放电影时,每秒呈现24张静止胶片,观众就会产生连续的感觉。再比如,护眼灯的荧光灯管发出的闪光频率远高于临界闪光频率,人眼感觉不到闪光,从而达到保护眼睛的目的。

(3)视觉对比

视觉对比(visual contrast)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

明暗对比是指物体反射的光量相同,因周围物体的明暗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明暗视觉的现象。例如,从一张灰纸上剪下两个小方形,分别放在一张黑纸和一张浅灰纸上。我们将会看到浅灰纸上的小方形要比黑纸上的小方形暗得多。

颜色也有对比效应。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即颜色对比。例如,将一个灰色正方形放在蓝色背景上,正方形将略显黄色;将其放在黄色背景上,正方形将稍显蓝色。总之,颜色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方向变化。

视觉对比的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纺织印染、编织工艺、服装设计和建筑装修中,都应考虑视觉对比效应。

(二)听觉

听觉(auditory sense)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感觉。听觉是以耳朵为感觉器官,对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声波的感觉。人们常说“耳闻目睹”,听觉和视觉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视觉所及的范围仅限于眼前,而听觉可以从身体各个方向收集信息。人们从客观环境中获得的信息中有10%以上是通过听觉获得的。

1.听觉刺激

人类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20Hz-20000Hz的声波。低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一些动物,如狗能听到超声波,海豚能听到次声波。

人所听到的音调(pitch)、响度(loudness)、音色(timbre)分别是由声波的物理属性频率、振幅和波形所决定的。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频率是指发声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高频产生较高的音调,低频产生较低的音调。成年男性声音的音调低,而成年女性和小孩的声音音调高。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它是由声波的振幅决定的。声波的振幅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响。表示响度的单位是分贝(dB)。平时我们说话的响度大约为60分贝。

不同的音色取于声波的不同波形。比如,长笛、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波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是同样响度、同样音调,人们仍能很好地分辨出声音是由哪种乐器发出的。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盆景滥觞于中国古代,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盆景师法自然,充满生命张力,是山水风景的缩影,自然而真实,盆景艺术延续至今饱含古代文人艺术家轻逸淡雅的情怀,可以称盆景是文人艺术家的“宠物”。
  • 素质教育在日本

    素质教育在日本

    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指责,日本人认为,一个孩子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应包括以下四个含义:身体的独立;知能的独立;经济的独立;精神的独立。
  • 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电子商务作业集

    电子商务作业集

    它是一门新的专业,它的理论和实践都在随着商务活动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内容的日益结合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这种发展和完善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学习该门课程的应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来学习,应注重掌握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的知识,特此编写了本作业集,列出了所涉及的知识点,标出重点和难点内容,彩用多种题型,贯穿和体现了基本概念和原理,以便学生在听课之后掌握的记忆,便同学们更地运用这些知识,力争达到活学活用。作业集中包括了填空题、不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类型,并附有参考答案。论述题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答案要点,学生可用作参考,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加以充实和发挥。
  • 发明家的故事

    发明家的故事

    本书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生活等多个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科学发明以及发明家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阅读这些故事,可以激励小读者刻苦学习的意志。
热门推荐
  • The Path of the King

    The Path of the K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零分贝突破

    零分贝突破

    零分贝是一种宁静、淡泊的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贪婪、燥热、钻营、喧嚣都无法再困扰你,你的生存质量也被极大提高了。而然,达到了这个境界也还不够,我们希望你能以此为基准再次突破,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零分贝理念适用生存的方方面面,从事业到爱情,从处世到心灵,让你想不明白、琢磨不透的一切,其实零分贝理念中找到解答。零分贝,一种由低到高的伸展,一种对平庸的突破。读过此书,我们希望你能对自己有个全新的认识,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领悟,让这本书成为你的人生驿站吧!片刻的休整后,你将获得更精彩的人生!
  • 锦绣庶女

    锦绣庶女

    代嫁庶女,满腔真心终究抵不过嫡姐一张美若天仙的脸。相伴十年的枕边人杀死亲子,将她送到敌人床上。烈女自刎,庶女重生,霸道归来!继母?你佛口蛇心,那我就揭穿你伪善的面具!嫡姐?你阴狠毒辣,那我就剖开你蛇蝎的心肠!从相府到皇宫,从深宅到宫墙,且看庶女崛起,风华绝代祸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新版落魄小子

    新版落魄小子

    穷人出身,意外认识了小灵,本文纪录他和她的故事,从底层爬到最高层的梁平,还会有以前的憧憬吗?欢迎大家观看新版落魄小子,作风有点改变,本文还会融合一下现实的事情下去,所以本文有点意思(作者现实中有事情先断更一段时间)
  • 网游之美女团长

    网游之美女团长

    妹妹喜欢玩网游咋办?必须得陪着保护好啊。妹妹的朋友呢?呃,一起带着吧。娇小可爱的胆小战士,文静内向的怕火法师,迷迷糊糊的呆萌牧师,彪悍霸气的女王骑士,古灵精怪的捣蛋术士…….妹妹的朋友越来越多。“老妹啊…..”于飞无奈的看着自己妹妹,妹妹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自己,那楚楚可怜的样子,实在让于飞难以拒绝,一咬牙:“好吧,把团组起来,我来当团长。”在开荒这个以男人为尊的世界里,于飞承受着狼友同胞既羡慕又鄙视的眼神,带着一群美女艰苦奋斗着…..PS:缅怀一下,陪我们度过大学时代的魔兽世界,如有雷同,勿喷哦,看书记得自备零食。
  • 星曜I·风行天下

    星曜I·风行天下

    传说流星幻化的宝石会给人带来财富与能力,六个不同身份的人先后到宝凝斋买过宝石,从此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有了能看到真实事件的公正之眼、根据主人意志改变的活藏宝图,遇到过吃人情感的蜜蜂与噩梦中生出的虫子。他们买到的会是星空宝石吗?在疑惑中他们开始了对异事的追查。每一条线索最后都指向了宝凝斋,他们在这里与老板不期而遇。
  • 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

    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

    传闻中东翰国丞相府千金叶紫烟貌丑无盐,粗鄙不堪,却因大哥二哥的赫赫战功被赐婚给俊美无双的辰王爷。轩辕浩辰,被迫娶了不想娶的女人,让她住在王府的落叶苑,成婚一年了,不曾见过面,只有一次,见到了在刺客剑下的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这是自己的王妃吗?叶紫烟历经沧桑,只想在辰王府这个偏僻的角落里面平静地生活,隐藏起自己所有的才华,梦想着有一日能实现自己心中那个久藏的愿望。只是,注定不平凡的她,只为了那个梦想,一次次被搅进自己不想的局里面,直到失去了自己最亲的人,自己最想保护的人,终于决定,远离京师,自己的心从此不为任何人停留,只为自己而生活。尘世才女,风华绝代:智斗腹黑王爷
  • 特种兵之一芯换一生

    特种兵之一芯换一生

    班主任黑着脸看教室里的学生,大家都在说话,没有注意到她来了。“啪”班主任拿起戒尺拍了一下桌子,严肃说道:“同学们,安静一下,我们班今天迎来了一位新同学,现在有请新同学进来介绍自己。”
  • 战车呼啸

    战车呼啸

    有人聪明,用十二头的代价,挽救了自己的国家;有人很傻,自断后路,却打了胜仗;有小偷立功,有酒鬼误事;有女人勇敢,有男人卑鄙,还有师兄弟掐架。这就是战车时代的传奇!本书介绍从先秦到三国时期的主要经典战例。比如涿鹿之战、鸣条之战、牧野之战,直到刘秀开国的昆阳之战。
  • 天文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天文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本书介绍天文学常识的理念,将古今中外的天文知识融会贯通。书中收录了天文学史上的大量的重大发现,帮助我们了解天文知识;解说了从古至今所出现的天文现象,为我们驱除了心里的疑惑;搜罗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天文工具,让我们了解如何观测天体;囊括了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著名天文学家,用他们的成就帮助我们拓展天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