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1000000002

第2章 导言(1)

大约四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出现在非洲东部;然后在大约八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部分人群冒险穿过狭窄的苏伊士陆上走廊和地中海海上通道逐渐扩散到欧亚大陆;大约在三万年前,部分人群又借助欧亚大陆与澳洲之间的陆桥来到了澳洲(成为现今澳洲土著人的祖先);大约一万年前,部分人群借助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的陆桥来到了北美洲(成为北美印第安人的祖先),并在随后的日子扩散到南美洲和格棱兰岛。大约到公元前一万年第四纪冰川期结束,人类已分布在六大洲。

人类走出非洲的过程在15世纪之前几乎是一个线性传播过程。为适应各地不同的环境,散居世界各大洲的人类,形成了不同的肤色和种族,发展了属于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尽管他们源自同一非洲祖先。此后受地理、传播技术的限制,他们偏安一隅,几乎不相往来,各自平行独立发展。所以相对以往的隔绝,传播和媒介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很自然地使人想到一种美好、高尚的东西,在每一个社会都被认为是最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如果地理因素相同,那么人类取得进步的关键就在于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人们认为,国际信息传播如果不能使一种具有侵害性、商业性的和野蛮的人类生存状态消失的话,或者传播如果不能使国际社会的矛盾和摩擦消失的话,至少也能使之减弱。

然而,这不过是对传播信息交流功能的一厢情愿,对传播荷载的意义具有无限张力,尤其是文化、价值和权力诉求张力的视而不见。如果认同“文化就是传播,传播就是文化”、“符号系统帮助确立并维持社会等级,文化体现权力关系”的话,那么传播这个场域的角逐一点不亚于政治、军事、经济领域的角逐,而且由于传播的特殊性,该场域的角逐总是与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抗争结合在一起。1415年从非洲走出的人类的后裔(欧洲白人)开始用血与火、征服与殖民等特殊的传播方式走回非洲,这既是西方开始走向世界中心和霸权的开始,也是洲际传播成为常规的开端。到19世纪甚至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西方世界性霸权,亚非拉成为西方中心以外黑暗、愚昧,需要被征服、统治、教化的对象,非洲成为西方白人探险、瓜分殖民地的乐园,成为西方可以任意刻画和塑造的对象。交往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并没有让西方以交融同化的方式回馈非洲,相反,他们把人类的发源地和摇篮视为没有希望的大陆、一片野生动物出没的蛮荒之地,历史和文明的荒原。遗憾的是,时至传播全球化的今日,西方基本还是用此旧殖民者的眼光看待非洲,以致西方媒体建构的负面形象成为非洲复兴的限制性因素之一,以致西方把中国与非洲正常的经贸往来和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看做是“新殖民主义”。

显然,传播和媒介既可成为国际社会相互学习进步的阶梯,也可成为国际社会大国、强势文化扩张殖民的工具;既可消弭国际社会的摩擦冲突,也可加剧国际关系的冲突和隔阂;它带来希望,也裹挟着威胁。传播和媒介作为工具,我们不需要在使用还是不使用之间作出选择,工具已经存在,无论如何都会得到应用。我们需要做出的选择是:是充分地、有目的地、负责任地利用这一工具来扩大国家间的相互理解,还是冒着增加国际仇恨和猜疑的危险,不充分地、狭隘地、不负责任地使用它?

一、国际媒体应全方位、多角度传播非洲

2001年9·11事件对西方世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和刺激,它促使西方重新审视第三世界国家存在的贫穷、战乱等非传统安全因素给自己带来的现实威胁,并反思昔日观察它的视角。2001年11月,为了解英国公众眼中的发展中国家,英国志愿者服务组织(VSO)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民意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答是对传播加深沟通、消除偏见的有力反证:

当我向你说起发展中或第三世界国家时,有哪些词汇会进入你的大脑?80%的被访者自然地给出了负面的联系——战争、饥荒、灾难、饥饿、腐败等。5%的被访者自然地给出了正面的联系——异域旅行、野生动物、古老的文明、其他药品等。6%的被访者给出了中立的联系——便宜的假日旅行、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援助机构。9%的被访者给不出任何联系。

同样是该组织,2006年4月3日发布的另一个调查报告《反映真实的世界:2005年英国电视怎样描述发展中世界?》揭示,英国观众对非洲持有绝对负面的看法,并且他们认为电视对此负有责任——为前一调查结果提供进一步的佐证和注解。尽管2005年英国电视关于发展中世界的报道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没有迹象表明英国公众对非洲的态度在向积极方面转化,因为电视关于非洲的报道主要是负面的,展现的是非洲饥荒、灾难、腐败等黑暗的一面。非洲,这个8.6亿人繁衍生息的大陆,在西方媒体和受众脑海中几乎等同于这些贫乏、概念化、抽象化词汇的所指,而非洲的色彩斑斓、文化多元、种族多元等则为它们遮掩。

西方媒体应该真实客观地关注非洲,既关注黑暗的一面,也关注光明的一面;给予其鼓励和信心,让国际公众知道,非洲一直在努力着,非洲走在复兴的道路上。西方媒体也“关注”非洲,正如在VSO的调查中有英国公众所说,打开电视和广播,经常能听到关于非洲战乱、政变、灾荒、疾病流行的报道。西方媒体主要“关注”非洲的阴暗面,兼之西方媒体主宰国际传播秩序,所以国际公众所认知的非洲就是西方媒体用概念化、抽象化词汇界定的非洲。这种刻板成见的非洲形象成为非洲发展复兴道路上的绊脚石之一。在过去10年,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仅没有帮助非洲摆脱困境,反而拉大了非洲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整体差距。2005年和2006年分别在肯尼亚内罗毕和英国爱丁堡召开的第54、第55届国际新闻学年会上,非洲国家领导人纷纷谴责西方媒体只关注非洲的负面新闻,漠视非洲进步,歪曲非洲形象,造成西方乃至世界公众对非洲的误解,影响了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因此,非洲大陆需要实实在在的关注,而不是西方政治家和国际垄断媒体哗众取宠、赚取国际公众注意力,维护自己优越感和拯救者身份,追逐商业垄断利润的关注。

在西方媒体歪曲中国在非洲的形象、非洲负面形象成为非洲复兴的限制性条件之一的背景下,选择“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的建构”作为本书选题,以第三者的视角分析非洲在西方媒体中的形象定格、西方媒体报道非洲的角度和方法、西方媒体建构非洲负面形象的原因、负面形象对非洲发展的影响、非洲重构形象的策略选择,以及中国等新兴国家媒体在非洲形象重构中的作用,对廓清认识迷雾,实现非洲复兴,对中国非洲外交构想的提出和实行,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的选择,无疑具有实践和理论上的意义。

首先,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的相互关系是西方与非洲关系的风向标,也是影响双方关系的重要因素,分析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的相互关系,能够发现中国的外交空间,完善对非战略。“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非洲已被纳入中国的全球战略视野。从西方媒体报道非洲与西方对非洲外交政策的互动中,能够寻找到中国对非政策的思路和突破口,从而完善中国对非战略,增强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其背后的战略意义体现在:一、巩固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安全供应。非洲在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丰富的战略矿产资源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所必需的。2006年中国大约1/3的进口石油来自非洲,安哥拉取代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二、增强中国在国际上日益增长的威望,在国际事务赢得非洲国家的声援和支持。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方,非洲53个国家占发展中国家1/3多,中国要在国际社会上发挥作用,维护主权和利益,没有非洲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三、遏制台湾当局对非洲的影响。非洲至今还有5个国家与台湾当局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如何使它们支持中国统一还需要努力公关。

其次,研究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媒体改进非洲报道有借鉴意义。分析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之间的因果关系,探究西方媒体建构非洲形象的传播技巧、背后的动机,有助于中国媒体改进对非报道,在国际上发出与西方媒体不同的声音,把真实的非洲形象呈现给中国公众乃至国际公众;有助于巩固中非关系,消解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体关于中国在非洲推行所谓的“新殖民主义”的指责;有助于深化中非50多年的传统友谊,为中非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还有助于中国媒体认知到西方媒体“客观、全面、公正、平衡”的虚伪性和双重标准,认知到中国本身的行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等)才是塑造中国良好形象的根本因素,中国形象塑造的主体是中国。

再次,非洲在西方媒体中的负面形象已经成为非洲发展脱贫的限制性条件之一,非洲复兴需要重构自己的形象。9·11事件后,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的变迁,非洲作为欧亚大陆的侧翼和全球能源战略上一枚举足轻重棋子的作用日益突显,非洲地缘政治、经济上的边缘化趋势得到遏制。但非洲,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在全球媒体的报道议程中却继续被边缘化,并以负面形象见诸西方媒体,非洲形象依然刻板如旧。西方媒体大量不负责任的炒作,导致国际社会对非洲产生误解。这不仅损害非洲形象,也影响到非洲国家的旅游业和吸引外资,不利于非洲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非洲要想维持经济稳定发展,需要以充满活力的形象示人,吸引外来投资和游客。非洲亟须改变人们提及非洲就在脑海中浮现的那些消极画面。因此,研究西方媒体如何塑造非洲形象,分析非洲重构形象的对策,方法,对非洲重构形象、以传播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重构非洲形象,需要知道西方媒体塑造非洲负面形象的深层原因。非洲在西方媒体以刻板负面形象呈现,不光有经济相对落后、传播资源分配不公、传播技术落后的表层原因,其背后还有更为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相对峙的因素,即西方媒体一贯坚持的非洲范式。这是非洲重构形象必须透视、必须正视的障碍。从多个角度分析西方媒体中的非洲负面形象的始因,应是非洲形象重构的重要基础工作,如此方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当然,非洲必须明确一点,非洲本身才是重构非洲形象的主体,非洲的未来掌握在非洲人民手里。只有非洲发展好,形象的重构才成为可能,而形象的改善又将促进非洲的发展。非洲形象与非洲发展互为依托,彼此制约。

最后,就当前国内有关非洲研究的成果来说,西方媒体中的非洲形象以及如何根据西方媒体对非洲的报道来改进中国对非传播,尚未被提上议事日程。西方媒体中的非洲形象在国外和非洲已经逐渐进入新闻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视野,并有相关论述问世。而国内对非洲形象建构的关注才刚刚开始,主要是一些新闻性的分析;对中国如何改善在非洲的形象,在2008年有相关论文提及。如果能对西方和非洲学者有关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的相关研究论述作一简单译介和梳理,并从第三者角度提出自己的理论创建,对国内“传播与形象”课题的研究亦算是功劳一件。近年来,国内关于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等交叉学科的研究蔚然成风,已然形成一定的理论和模式。探讨“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的建构”这个命题算是将这种研究放大延伸。

同类推荐
  •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作业集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作业集

    为加深广大学员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的理解及复习, 我们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 采取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及计算题等多种题型, 共计116 道题, 基本覆盖本门课程中混凝土单层厂房、混凝土框架结构及砌体结构的相关内容。此外, 按课程考题结构编写了两套模拟考试题。书后附有参考答案。
  • 守望声屏:论媒体的责任与自律

    守望声屏:论媒体的责任与自律

    本书收录了“长沙广电杯”深化“三项教育”、治理“五大公害”论文征文活动的上相关作品,一是领导和理论骨干在有关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或撰写的相关文章;二是本次论文正文中的部分佳作。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 培养精英

    培养精英

    美国社会是由公民组成,而非由社会工程的“零件”、“螺丝钉”所构筑。教育要先塑造人,然后再谈专业,否则你不知道如何把专业技能用到人身上。
热门推荐
  • 若爱来的刚刚好

    若爱来的刚刚好

    他也曾是大好男儿一枚,他是稳重强势的钻石王老五,他也曾在商场上与她并肩而立,叱咤群雄,可是,终究在情字上面,栽落在尘埃,粉身碎骨。却偏偏,那个人是她的好友,是他的爱人。   别人的弃如敝履是她的求而不得。她跟他保持了两年的暧昧关系,却被那个人的一朝回归,分崩离析。   商墨是俞纪蓝是最灿烂的两朵姐妹花,一个因为易唐盛开,一个因为易唐凋零,一夕之间,姐妹花反目成仇,爱人背离而去,商场风云变化,昔日情人变得陌生,陌生男人变成贴心男友,一个企业几番更替,背后到底是谁在操作?
  • 火影异闻录

    火影异闻录

    觅着剧情的足迹,当主角遇到另一个世界转移过来的人,他们踏上了征途。主角非穿,穿的另有其人,更新随机,还有.....求推荐,求打赏。
  • EXO.BTS.眼线

    EXO.BTS.眼线

    我还在。你呢。我喜欢活在幻想里,因为很多情节都是由我主宰,而不是任其发展。
  • 归尘偿欢

    归尘偿欢

    巽出,风来,大风起兮云飞扬,然后安浅就穿越了。尼玛!来个人告诉她这是什么鬼啊!【暖心治愈】【外挂人生】带给你不一样的文艺范。载你归尘,偿我悲欢,一世轻安,一世长宁。
  • 黑森林

    黑森林

    东北原始森林是一片神秘的世界,也是一个黑暗的世界。它的神秘,源于它丰富的资源和物产;源于那些不为外人所知的野兽,飞禽,山洞,暗河;源于那些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灵的独特生存方式;当然还源于那些稀奇古怪的传说,故事。
  • 喀尔巴阡城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喀尔巴阡城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小女子的古代生活

    小女子的古代生活

    她坚强,不畏艰难,乐观,自信,善良,她寻觅珍爱,却遇到了众多视她为珍宝的男人,她为他们付出了真心,在古代的艰难时世中,她顾全大局,保护爱她的人,终于,也觅得了真心郎君。
  • 风流小太监

    风流小太监

    一个新来的小太监,玉树临风,英俊潇洒,一时间引起了整个后宫的轰动。宫女对他动心,就连皇妃及至公主,都想把他纳入自己麾下。御驾亲征回来的皇帝发现,后宫都不属于自己了,就连自己最宠爱的女人都和小太监惹上了关系……
  • 自封为王

    自封为王

    “要是我能成为皇后那该多好啊”“好,那你嫁给皇上吧""我才不嫁给皇帝呢”为什么呢?你不是想当皇后吗?”“没有什么为什么。”“哦。。。。。。”
  • 田园王妃

    田园王妃

    挟圣旨带球跑,她如愿回家做个田园下堂妃。有山有水她悠闲又自在,置田地开小店,再和竹马约个会……无视腹黑王爷,披着兔皮的狐狸女玩弄他于鼓掌间。一朝事发,她设法再嫁关外契丹王,可他却声称皇种不外流,抢小掳大回府去!